闫飞飞:从“三权”分离到“三权”融合: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本质及其变革之道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70 次 更新时间:2014-07-27 10:24

进入专题: 集体土地所有制   村民自治   三权分离   三权融合  

闫飞飞  


[摘要]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的核心利益是土地权益问题。当前农村集体土地所制呈现出“三权”分离的状态:即村集体享有所有权、农民享受承包权、国家享有最终处置权。“三权”分离的结果是地方政府攫取了土地、国家失去了农民、农民丧失了土地权益。而解决“三权”分离及其所导致的结果,不能通过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国有制的办法解决,相反,解决的关键在于在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给予农民充分公民权,实现村民自治,使农民参与集体事物的管理,以实现“三权”的融合。

[关键词]集体土地所有制  村民自治  三权分离 三权融合


“土地问题既是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关键问题”。[①]土地问题要处理的核心是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问题,土地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民心向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到2013年底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3.73%,其主要特征是人的非农化和农地的非农化,这既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的急剧转型提供了动力,同时也由于农地非农化和土地权益分配问题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冲突,成为导致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农村土地问题是当前中国农民和农村内部治理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主要根源之一。土地之所以成为影响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社会稳定等诸多问题的关键性结点,主要原因在于当前中国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和农村土地权属关系的复杂性。当前我国的农村土地基本制度是集体土地所有制,集体土地所有制成为国家、农民集体和农民三者发生互动、产生冲突的制度框架。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为什么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制度设计会成为国家、集体和农民产生冲突的关键所在?如何化解这种冲突?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属关系:“三权”分离

社会现象是由人类的行动构成的,社会行动者之间的互动的展开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进行的。“行动于某个制度框架内意味着个人要受到个人价值以外的价值的约束,而且有着明确的规范性”。[②]在构成行动者互动的整个制度框架中,所有权制度又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认为,“政治制度、一些文化现象以及意识形成的不同制度受到经济结构‘需求’与所有权关系的强烈影响”。[③]当前中国,集体土地所有制是农村的基本土地制度,同时也是国家、集体和农民产生互动的制度框架。这里的一个问题是: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按理说应该主要处理的是村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国家为什么要介入以及为何能够介入到农村集体土地中去呢?国家的介入对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属关系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我国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要特征首先是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离,即所有权在集体,承包经营权由农村集体按人口数量在集体内部平均分配给农民,农民享受使用权和受益权。同时,法律又对农村土地实行最严格的用途管制,农村土地,尤其是农业用地只能用于农业,不得用作非农使用。要想将土地的农业用途转变为非农业用途,办法只有一条:通过国家征用,将农村集体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关于这一点,《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 第四十四条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国家对农村集体土地用途的限制,使得对于农村土地的最终处置权掌握在国家手中,而非集体手中。

国家对农村集体土地用途的管制和介入,使得农村集体土地呈现出“三权”分离的特点:即“所有权在农村集体、经营权在农户、处分决定权在政府及其土地管理部门。”[④]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所具有的“三权”分离的特征使得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成为一种受限制的权利:“农村集体获得了将土地依法承包给农民的权利,但并没有处分的权利;农民获得了农村土地上耕种的权利,但没有处置土地的权利”。[⑤]

国家之所以能够介入农村集体土地并限制其权利,主要是因为农民在获取土地的方式上是依靠国家强有力的公共权力和群众运动而分得的。“他(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即使在形式上也不是买来的,而是分来的。他受惠于政治运动和国家,因为单凭他个人的努力,不可能平分地主的财产。”[⑥]建国后实行的土地改革,既通过分配土地赢得了农民对新政权的合法性支持,又为“建构一个权力集中而又有强大渗透能力的现代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⑦]之后的以人民公社为高潮集体化运动,则是借助于土改形成的有强大渗透能力的国家权力为支持现代工业化建设从农村和农业汲取资源而对农村土地所有制进行的变革。总之,在改革开放后实行集体土地所有权之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国家权力对农村的土地占据着主导性的控制地位。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惯性力量决定了在改革开放之后实行的集体土地所有制之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中不可能完全退出农村土地,给予农民和集体完全的自主权。加之,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下的公有制意识形态的强大惯性,也不可能激进的否定土地的公有制而实行土地私有制。

国家在现阶段之所以要介入农村集体土地并限制农民和农民集体的权利,从客观因素来讲,中国地少人多、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国家出于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限制农地的非农化使用。“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总量达到14.5亿,到2030年前后,我国的人口峰值将达到15亿左右,为保障粮食安全,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也需要大力加强对具有生态功能的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⑧]


二、“三权”分离的实践后果:地方政府攫取了土地  国家失去了农民

国家出于制度惯性以及对耕地的保护,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的限制,在实践中又因为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村集体土地的需要,使得围绕农村土地产生了大量的困境和矛盾:

首先、国家出于保护耕地和有序推进城镇化的需要而对农村集体土地权利进行限制,但是保护耕地和城镇化建设用地占用的矛盾却依然极为尖锐。据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世元介绍,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3年建设用地增加8729万亩。[⑨]同时,根据国土资源部相关部门统计,1996——2007年间,城乡建设用地从约2200万公顷增加到2664万公顷,年均占用耕地约15万公顷,“近年来工业化率每提高1%,会导致约72.45万公顷的耕地被转为建设用地。”而“从1999年——2008年中国城镇化率与建设占用耕地量的互动关系来看,10年间城镇化率每提高1%,也致使19.28万公顷的耕地被转变为建设用地”。[⑩]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及其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仍然典型的外延式发展模式。

其次、国家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介入和干涉导致对农村建设用地,尤其是宅基地的征用。国家出于对耕地、粮食和生态安全的保护,“基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总体情况和主要问题,特别是为解决经济发展用地需求与土地供应不足的矛盾,在基本农田和耕地受到严格保护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特别是针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建设用地同步增加的问题,开始把目光转向农村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民的宅基地”。[11]城乡建设用地对农村宅基地的需要,使得动用国家权力进行征地成为常态。因为,我国法律规定,要使用土地进行城市建设,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家所有土地。因此,农村宅基地并不能自由进入市场,推进城乡建设所需的土地只能通过国家征用农村建设用地,改变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为国家国有才可以使用。

其三、由于以上原因,使得农民丧失了对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最终处置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质上成为虚置的权利。虚置的集体所有权事实上成为一种“空权利”, 有学者指出这种“空权利”其根本并不是某种意义上的“弱权利”,“而是‘反权利’,是以‘空权利’的方式来否定原有土地的私人所有权。赋予虚幻的集体以一个空洞的所有权是假,借此取消原有的土地个人所有权是真,而其目的就在于为国家权力对农村的资源摄取扫除障碍,换言之,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国家对农村进行资源摄取的权力通道。”[12]

其四、国家对农村进行资源摄取的主要手段是,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定价权由国家单方面来设定,在征地过程中设置最高补偿标准,压低土地价格,土地出让收益大部分被地方政府拿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而且规定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按规定最高不得超过土地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政府低价征地的同时,高价买地,具调查,“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征用、土地出让和土地市场交易三者的价格比大约是1:10:15”。[13]而征地中的土地出让收益大部分被地方政府拿走,据王大伟的计算,“1999年后,中央和地方获得土地转用纯收益与农民获得的土地补偿费的比约5:50:15,毫无疑问,地方政府是土地转用增值收益的最大获益者”。[14]同时据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2012年的9年间,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本级)的比例多数在四成到七成之间,最低的是2008的36.21%,最高的是2010年的71.68%,其余有3年比例超过了50%,另外四年比例低于50%”。[15]

其五、在具体的征地和补偿过程中,政府为了降低谈判成本,不是和农民一家一户的谈判,而是和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村集体进行谈判,这就形成了复杂的三方互动。在对农村集体土地征用中,村集体成为沟通国家和农民的中间代理人角色,这就为村干部在国家和农民之间上下其手提供了制度空间。“在农地权利未落实到农民个体和村级自治不完善的情况下。‘集体所有’甚至容易很容易兑变为‘村委会’所有,村委会主任或村支书背着农民‘卖地’的现象屡见不鲜”。[16]村干部在国家面前,讲集体的困难,争取更多的补偿款;在农民面前,讲国家政策的严肃性,同时,基于对补偿信息的垄断, 从国家和农民之间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现有的村治模式下,在与国家谈判过程中,村干部事实上成为集体所有土地的唯一代表,征地补偿款的实际争取和发放都掌握在村干部手中,有学者指出在现有农地制度基础上,一个靠土地牟利的“谋地型乡村精英”群体正在形成,“他们的一些做法对现行的以公平、均等原则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造成严重扭曲和变形,是乡村社会矛盾的重要来源之一。”[17]农地所有权的人格化主体即乡村干部精英成为新时期“谋地型乡村精英”的主要部分,普通村民在农地权益上处于弱势地位”,这既威胁了基层农村自治的政治生态,也成为制造国家与农民矛盾的根源之一。

其六、作为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方的农民,在与国家和集体的博弈过程中,谈判主体地位是不平等的,农民一开始就被置于弱者的地位,是被待宰的羔羊,农民权益严重受损。首先,征地补偿款由国家定价,农民参与谈判的余地很小;其次,就征地补偿款的分配而言,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而在《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收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在这三大块补偿费中,农民只能得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而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在实践中都是支付给了村集体。可以发现,在征地补偿款及其分配上,农民受到国家和村集体的双重挤压,农民得到的补偿款占土地真实价值的比例微乎其微。“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先生的估算更加可怕,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低价征用制度,从农民手中转移的利益大约有15万亿人民币,而卖地补偿给农民的不到其中的5%”。[18]

总之,当前的土地权属的“三权”分离,使得国家保护耕地的宏观目标失效,而与此同时则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迅猛增长,谋地型乡村干部的大量出现,以及农民的权益严重受损。在这场土地博弈中,国家和农民都是输方,国家政策遭到扭曲,农民因权益遭到侵害而把怨气撒向中央,一言以蔽之:地方政府攫取了土地,国家失去了农民。


三、从“三权”分离到“三权”融合的变革之道:坚持集体土地所有制,赋公民权于农民。

(一)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国有制不是破题之道

对于如何破解由于土地权属的“三权”分离所导致的上述矛盾,学术界普遍的观点是通过变革当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于如何变革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要围绕着私有制、国有制而展开争论:

主张土地私有的学者,代表性的人物如杨小凯教授认为:“中国目前存在的‘三农’问题,根本症结就在于农村土地不属于农民所有,从心理上,农民不认为自己种的地是自己的,所以没有长远投资于土地的打算”。而“土地私有化只会去掉村干部定期按人口变化调整土地分配的特权,因而减少此特权引起的贫富分化”。因此,“土地所有权私有化不但对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且对减少社会纠纷,安定社会,稳定地方财政有重大意义”。[19]土地私有化的实质是土地权属的“三权归一”,即农民完全占有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等权利。

主张国有制的学者,以周天勇教授等为代表,认为应该在农村废除土地集体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同时实行永佃制,即将以最后一轮承包为准,将宅基地和承包地以999年为期限,由农民居住、使用和经营。周天勇教授认为土地国有制的优点在于:有利于约束和规范村委会的权力,实现村民自治;既避免了土地私有化改革中难以绕开的土地产权历史追索难题,同时,永佃制又给了农民以真正的地权,使得农民能够制衡低价征用土地、随意调整承包地和租费、以地乱收费等地方政府和村组织的不合理权力和行为;农村土地国有,使全国城乡土地市场在所有权上实现了统一,可以避免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低价征用农民土地。[20]土地国有制的实质是通过国有制+永佃制实现农民对土地的最终处置权,以实现三权的融合。

对比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国有制的观点,可以发现,两者的目的都是想要实现农民个体或家户对土地的最终处置权,区别只在于国有制是通过土地国有制的初始配置权而淡化土地在永佃期中的所有权,土地国有制的主张其实也是一种事实上的土地私有制。

按照土地私有制或国有制的建议,取消农村集体土地所制,使农民在法律上拥有了土地的最终处置权,脱离了集体的束缚,并使得《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而导致的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失效。但是,这种办法能解决上面我们提到的集体土地所有制下产权虚化导致的伴随国家征地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吗?答案是不能。原因如下:私有化或国有化虽然因取消了集体土地所有制而使得国家不再可能按照以前通过变更集体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方式而征地,但是,政府主导型的政治体制和发展模式依然不变,依然有着对土地的强烈需求,强势的政府依然可以通过绕过或扭曲市场原则而进行征地,只不过这时的征地对象变成了农民个体而已。可见,在政府主导型的政治体制和发展模式下,农民个体则处于分散化的无权者地位,给予农民对土地的最终处置权并不能防范政府对农民土地权利的侵犯。

(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和功能

通过农村土地私有制或国有制,可能产生出产生分散化的农民个体,但是,或许有人会提出:如果赋予农民充分的公民权,允许农民自发地组织起来,在国家征地或土地流转过程中,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便可以保证农民有能力抵御国家和市场的侵犯,参与土地的最终处置权,改变农民的无权者地位。这似乎便解决了上面提到的土地个人所有制或国有制可能带来的不利结果。但是,土地个人所有制或国有制,对农村土地的理解仅限于它对于农民的经济功能,而忽视了当前农村集体土地所制所承载的其他功能。

当前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只是农村基本的经济制度,而且还是“农村社会组织和管理体制的基础,同时也是是一个村民权利的界定和保护单位,是一个农民所需公共物品的提供单位”。[21]由于现有农民的土地是以平均分配的方式取得的,而非以平等的市场交易获取的,这就决定了农村的土地不仅仅是农民追求经济最大化的财产,而且还是村民共享的集体资源,承担着村社内部再分配的功能。这种“集体观念属于分配的正义,而不是交换的正义,分配正义特别重视规则实施对行动者带来的影响,它的目标是以再分配协调差距,避免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22]

总之,当前农村土地不只发挥着私法意义上的私有财产权功能,而且还发挥着农民在没有获得其他途径的社会保障的情况下自我生存保障的功能,同时,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还发挥着调节村内社会成员间分化、保障最弱者生存权利的功能。基于,农村土地所具有的这些功能,实行私有制和国有制都是不现实的。因此,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所制产生的“三权”分离所带来的问题,只能在坚持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三)“三权”融合之道:国家放松村集体,农民抓住村集体

那么,应该如何对集体土地所有制进行变革呢?变革的目的,是使农民抓紧土地。当前中国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贫困问题,农民的贫困问题的实质是权利的贫困,农民权利贫困的最突出表现是对于土地的权利贫困,土地权利贫困的根源在于:国家主导型的土地处分权的任意膨胀,权力高度集中的农村基层权力对村集体财产分配权的垄断,国家和基层权力上下夹击,致使农民丧失对土地的最终处置权和受益权。解困之道就在于:国家放松村集体,农民抓紧村集体,一放一抓的关键在于赋予农民充分的公民权,而关键节点在于农民对村集体事物的充分参与。

具体而言,首先,在国家征地过程中,一直以来是利用村集体作为中间人,这似乎减少了征地的谈判成本,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国家难以有效监控这种高度集中的农村基层权力的实际行使,因为信息成本过于高昂;农民难以有效制衡这种权力,因为缺乏独立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力的基础”,[23]使得村集体可以作为中间人而上下其手。对村集体土地的征用应该从征用目的、征地程序到征地补偿应该有农民的全面参与,国家放松对村集体的利用,这既能杜绝村集体的代理人从中谋利,也可以使得农民参与征地全过程而让农民认可国家的政策、让农民参与对土地的最终处置权,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尊重农村土地作为集体所有的根本原则。

其次,要让农民充分参与村集体事物,使农村成为实践直接民主的场所,关乎全体的事情要征得全体的同意。诸如大规模的村庄土地流转这样的重大公共事情,应征得三分之二多数村民的同意,土地赔款应发放到村民手中,至于村集体公共事业的预留款应该通过公民会议决定多少及其去向哪里。这既能体现土地流转中的“自愿”原则,同时也是实现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保障,通过农民对集体土地的充分参与权,也就化解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分离的矛盾。

最后、由于农村集体土地还承担着实现农村“分配正义”的功能,因此,对于农村土地的调整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关于农村土地的调整与否、如何调整、是大调整还是小调整应该交在农民手中,但是,基于土地调整关涉重大,土地是农村共同体得以维系的命脉,关系重大,是关乎农村和农民利益的“宪法性问题”,因此,对土地的调整也应该遵循更严格的“宪法性程序”:规定土地的调整应获得全体村民五分之一的提案,并得到全体村民三分之二多数的同意方能通过。这是为了保障土地的经济功能和再分配功能实现平衡之道。

总之,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所面临的问题不在于改变其所有制性质,打破这个僵局的唯一可能是在完善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提升农村公民能力,使农民组织起来形成超越原子化个体的集体行动能力,农村共有的集体土地,应该让农民自发地共同来决定。通过村内实行直接民主,变革村庄治理之道,才能实现农民在与国家交往过程中的集体谈判能力,同时,实现对村集体代理人的有效约束。具体到对集体土地的权属关系而言,农民通过参与征地的谈判过程,实现了对土地最终处置权的参与,通过对村庄集体事物的共同参与落实了对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性质,因此,通过农民自治,实现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从“三权”分离到“三权”融合的变革。

--------------------------------------------------------------------------------

[①]张曙光主笔:《博弈:地权的细分、实施和保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7页.

[②][美]盖伊·彼得斯著:《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第二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第16页。

[③][美]李丹著:《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页。

[④]张林江著:《围绕农村土地的权力博弈:不确定产权的一种经验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第25页。

[⑤]同上,第37页。

[⑥]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夏季卷。

[⑦]徐勇著:《现代国家 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年,第121页。

[⑧]乔润令 顾惠芳 王大伟等著:《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土地整治:政策和实践》,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年,第13页。

[⑨]http://www.bjd.com.cn/jryw/gnxw/201312/31/t20131231_5741327.html

[⑩]曲福田等著:《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3-14页。

[11]乔润令 顾惠芳 王大伟等著:《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土地整治:政策和实践》,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年,第13页。

[12]李凤章:通过“空权利”来“反权利”: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本质及其变革,《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5期。

[13]曲福田等著:《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6页。

[14]王大伟著:《城乡关系视角下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绩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12页。

[15]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12月30日

[16] 张千帆 党国英 高新军等著:《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土地权利保障》,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3年,第3页。

[17]臧得顺:臧村"关系地权"的实践逻辑—— 一个地权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1期。

[18]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7737?page=1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2012年11月28日。

[19]杨小凯:中国改革面临的深层问题──关于土地制度改革,《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5期。持私有制观点的还有如陈志武:农村土地私有化结果不会比现在糟,《财经时报》,200510月08日;李再杨,,《土地制度变迁的比较研究》,《当代经济科学》1999年第5期;文贯中,2006,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回避农地私有化,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f5bf990100oj8x.html文贯中的博客;蔡继明:中国农地制度改革论要,《东南学术》,2007年第3期等。

[20]周天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模式比较和方案选择,《中国经济时报》, 2004年2月26日。持土地国有永佃制的学者还有张德元:新型土地租佃制度刍议,《经济前沿》,2003年第4期;魏衍亮: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革──中国土地产权初始配置制度的法律经济学分析,中国民商法律网http://www.civillaw.com.

cn/article/default.asp?id=16618等

[21]张静:村社土地的集体支配问题,《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

[22]同上。

[23]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夏季卷。

    进入专题: 集体土地所有制   村民自治   三权分离   三权融合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制度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6592.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