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映虹:从越南政治宣传画中的“法美中侵略者”说起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29 次 更新时间:2014-06-07 19:27

进入专题: 越南  

程映虹  


这几天(本文作于2011年夏天)在河内作学术调查,正好是南中国海风紧云急的时候。中国和中越关系在越南民间的形象究竟如何,中越关系长远的走向有什么悬念,历史或许可以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

河内老城区有很多吸引旅游者出售纪念品的商店。在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手工艺,漆器,传统服装,和多半是赝品但看上去很像那么一回事的古董店之间,有一类非常显眼的店铺,出售昔日的政治宣传画,有的装在镜框里挂在墙上,更多是一摞摞叠在一起。这些当然都是重新印刷的,但用的都不是一般纸张,而是印在一种很厚实的料子上,又像宣纸又像布料,再粘在一张厚纸上,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每个店都起码有数百张甚至上千张不同的类型和题材,可以说没有一整天时间是看不过来的。

看了越南的政治宣传画,我得说它们的艺术水准和趣味比中国毛泽东时代的要强。很多画面非常有人情味,对胡志明的描绘更像是人而不是神(例如在中国,毛像一定是要重墨浓彩把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出来的,而在越南,胡志明的一些肖像只有寥寥数根线条,有的画面很多地方都虚掉了),很多手法结合了传统和西方现代的表现风格,给人的感觉要离尘世生活贴近的多。之所以有这种差别,因为“胡伯伯”在概念上就是人而不是“红太阳”。今天的越南,对胡志明的崇拜仍然随处可见,但没有一个“红教”,老百姓需要的话,有各种各样的神去拜。

我在一个店铺里买了两张画,离开后忽然想起一件应该说是重要的事,于是又折返。店是由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小姑娘在张罗,用英语交流都没有问题。我问她们,苏联出现在(你们的)很多画面中,尤其是列宁和十月革命。那么中国呢?中国从上个世纪40年代末到79年代中,先是帮助北越赶走法国殖民者,又帮助北越抗美,完成统一,怎么我就看不到一张和中国有关的画面呢?列宁死的时候还没有越南这个国家呢,毛泽东当年在北越可是“毛伯伯胡伯伯”并列过的。

她们听后略有些尴尬,于是在几大摞画片中一张张地翻,但实在太多,翻了一阵便歇手了,回答我说:过去肯定有过,但现在都没有了。我问她们,是不是政府不让这些画片出现,她们有些支支吾吾,但我的感觉是她们自己也对那个主题的画不感兴趣。

我灵机一动,再问她们,如果没有中国作为正面形象出现的宣传画,有没有作为反面形象的呢?她们略一翻,便说有,抽出了一张。这张有大尺寸的挂在墙上。然后再一翻,又找出一张。

这两张画面上,形象猥琐的中国(最右边一个)都和形象凶恶的法国殖民主义和美帝国主义放在一起。文字说明都是“敌人终将被打败”。第二张画面的历史年代说明,越南1954年赶走法国人,1975年战胜美国人,1979年打败了中国人。

按照这份年表,那么中国就和法国、美国一样,都是侵略越南的,至少在20世纪是这样。而作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越南的兴起就是在打败这些侵略者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三次战争串联起来,构建了官方的越南民族主义历史叙事的主要线索,渗入了民族的历史记忆。它们不但告诉你民族的苦难,更彰显了民族的荣光:越南打败的可都是大国!

由此想到在逛这些宣传画商店之前参观的一所介绍河内老城商业区历史的博物馆。博物馆介绍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公元10世纪晚期,越南从中国手中取得了脆弱的独立”。就这一句话,把越南民族主义意识中中国的位置暗示得非常清楚了。介绍商业区历史都要把中国牵涉进来,其他则可想而知了。

美国历史学家白鲁徇说过一句刻薄的话:中国是一个“会哭的孩子”,意思是说中国老是说自己是近代史上最吃亏的国家,即今人所谓“百年国耻”。但身在越南,就会觉得和越南比起来,中国那点国耻算不上什么了。越南不但彻底亡了国,而且和那么多大国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整个国家都差点被毁掉。不但如此,中国竟然还成了欺负另一个“会哭的孩子”的恶霸。

当然,这样的历史是片面的。越南遭受了来自外部的苦难,但同样受到来自外部的帮助。中国在清朝时帮助越南抗法,国民政府帮助越南抗日,中共又帮助它抗法和抗美,更不用说世界其他国家对它的支援。中国的所谓“百年国耻”,也完全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固然吃过亏,但东方西方帮助过中国的国家,难道还少吗?民族主义只是历史的一面,国际主义应该是另一面。而国际主义,更多的不是说自己对别人的施舍,而是别人对自己的援手。如果只有民族主义没有国际主义,一个民族的历史意识就一定是由怨恨和自大构成的,就一定会觉得全世界都欠自己的,自己是全世界最苦大仇深又是最了不起的。

具体到今天的中越关系。如果没有1979年那场中越战争,今天中国在越南历史记忆中的这个位置就会非常不同,虽然很难说是完全不同,但至少不会和两个“西方帝国主义”并列在当代史上。1979年那场边界战争在军事上虽然有限,但其过程非常残酷,绝对不是一个“边界战争”的概念能包括的。战后还留下多年的边界紧张和雷区问题。它不但对中越关系留下了深刻的伤痕,而且也使得先前代价沉重的“抗美援越”有些荒谬:将近30年勒紧裤腰带的血汗援助经营起来的“同志加兄弟”全部泡汤。不但如此,中国从援助者到侵略者,成全了一个民族国家的神话。

那场战争究竟是为了什么,有没有达到目的?这两个问题很值得在今天问一下。无论是“惩罚地区霸权主义”(或者是“教训越南”),是拯救红色高棉,还是报复越南排华,这些不但构不成发动战争的理由,而且到头来都没有达到目的。最能成立的是中越之间的边界争端,这勉强可以成为两国开战的理由。但根据一些报道,好像在后来和越南的谈判中,一些当初不惜用一场战争去“维护”的主权,到头来似乎也没有在谈判桌上得到体面的维护。中国和印度、苏联之间以领土问题为由的边界战争,其最终结果也不出这个套套。

即使不谈什么战争的正义和非正义,一场战争从民族主义的角度一定要有明确的国家利益指向,从军事的角度一定要有明确的战略目的,不能打了一阵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就撤了,在两国关系中留下无穷的后遗症,和对方历史记忆中一个侵略者的恶名,更不用说对其他邻国关系的影响。

我想,很有可能的是,当年在中国决策者那里,中国对越南将近30年竭尽全力的援助,不但没有成为避免战争的理由,反而成了发动战争的理由,即所谓越南的“忘恩负义”。这样一来,如果战争打出个结果倒也罢了;而如果不了了之,则反而把一笔可资长期利用的历史巨资倒赔了出去。

当然,如果一场战争的主要目的还是国内眼下政治的算计而不是长远的国家利益,那么其得失就只能换一套标准来衡量了。


    进入专题: 越南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世界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529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