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积敏: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三种误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64 次 更新时间:2014-04-30 09:41

进入专题: 和平发展  

陈积敏  

 

自2004年北京首次提出和平发展的概念以来,这一战略思想已经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当中,成为中国执政党最核心的国际战略思想之一。中国领导人也在多次公开场合表明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与意愿。然而,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却仍然存在着诸多怀疑与误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和平发展是中国的权宜之计;二、和平发展是无条件的;三、和平发展是制约中国国家行为的"紧箍咒"。

针对第一种误解,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社会基于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过分崇拜与宗教式狂热信奉。在他们看来,一个新兴的崛起大国,总是通过非和平方式来获取国际社会对其国际地位的承认。换言之,新兴崛起国通过挑战守成霸权国来实现权力转移。然而,中国提出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时代背景与自身国情而做出的战略选择。

从时代特征上来说,全球化进程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赖程度空前紧密,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联动利益格局,任何国家寻求绝对收益的政策都将是得不偿失的。换言之,零和博弈的陈旧思维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了。中国政府与人民有足够的智慧、意愿与诚意,避免重蹈"大国政治的悲剧"。

从自身国情来说,中国文化从本质上是内敛型文明,崇尚的是"以德服人",重视的是"自我修养"。然而,近代以来,中国被动卷入了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之中,国家也经历了一段十分艰难的历程。关于这一点,国际上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苦难史可能会令崛起后的中国民族主义情绪强烈反弹,从而危及他国利益。

然而,恰恰相反,中国从近代历史当中得出的教训主要有两点:一是要国家富强;二是要和平稳定。实际上,只有真正经历苦难的国家,才能懂得避免苦难是多么重要而可贵。另外,当前中国仍处于关键的发展时期,中国不可能主动采取所谓的"过激行为"来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肩负有重要的国际责任。这种国际责任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体现了中国政府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展现了中国对世界和平事业的郑重承诺。但是,部分国际学者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视作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这是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片面理解。事实上,和平发展道路具有对等性特征,即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因为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从本质上来说,和平发展是双方或多方良性互动的结果。

一个国家的战略决策是为维护国家利益服务的,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亦复如此。然而,部分他国人士却将和平发展视为是对中国国际行为的制衡器、"紧箍咒"。例如,2013年10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接受《华尔街日报》访问时表示,"中国正企图通过动用武力,而不是通过法治改变现状。但如果中国选择走这条道路,它就无法和平崛起。"可见,这一方面反映出安倍试图渲染中国威胁论的战略意图,一方面也体现出他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缺乏深入理解。

实际上,和平发展战略与维护中国国家利益是辩证统一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多次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中国人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国家不要指望中国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从这一点来看,国际社会不应将和平发展道路视为是中国的自缚手脚之举,更不应低估中国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方面的决断力与意志力。

近年来,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国须要精心谋划,制定全局性、统筹性、针对性的应对战略。从根本上来说,保持战略定力与树立底线思维是制定对外政策所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元素。战略定力即是中国在面临外部干扰时维护国家发展方向与发展战略的意志与能力;底线思维即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等核心利益的意志与能力。

另一方面,中国在向国际社会表达中国对外战略与政策主张时需要更加明确化,在表达方式上需要更加国际化,确保国际社会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理解中国的国际战略。关于这一点,不论是对中国,还是对其他国家来说都是十分必要且有益的。

作者任职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进入专题: 和平发展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438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联合早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