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尤佳: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根源与意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378 次 更新时间:2023-05-20 00:03

进入专题: 和平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沈尤佳  

 

内容提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的和平发展具有独立自主、包容开放、合作共赢的特质,历经和平发展征程的新开启、和平发展事业的新推进、新时代和平发展新方略新实践等不同阶段,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绵长的文明历史、崇尚和平的文化底蕴、为人民谋幸福的制度安排。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既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正确选择,也是符合中国根本利益的战略抉择,它的重大意义在于革新了现代化发展模式,丰富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世界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关键词:和平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现代化一般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进步导致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革,进而引发政治、社会、文化各领域深刻变革的历史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中,“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个重要论断为世界其他既希望实现快速发展又希望保持主权独立、爱好和平的国家增添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也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依靠殖民扩张、暴力掠夺的现代化发展途径,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独立自主、互利共赢的现代化,始终致力于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具体而言,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独立自主。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承受住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阻碍与多方压力,矢志不渝、坚定不移地走上了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因此,中国人民始终主张各个国家都有选择适合国情的社会制度以及发展模式的权利。与此同时,中国不会根据社会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与他国关系的亲疏,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坚守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基本原则,坚持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二是包容开放。中国始终不忘改革开放的初心,一方面,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学习与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并积极推动“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的有机结合,积极投身于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致力于建立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三是合作共赢。当前,国际社会充斥着矛盾和竞争,国际秩序深刻变革与调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秉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理念,并强调国家间的互利共赢、友好合作并不会因为社会制度与发展模式的差异而受到影响。除此之外,中国从合作机会、合作内容、合作力度、合作质量等方面着手,不断深化与相关国家的合作,借此来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方向,一方面是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同时使自身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是借助自身的良好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友好和平。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就是借助和平的方式来实现发展,即中国的发展是与世界其他国家一起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而非“一家独大”的发展。

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和平发展征程的新开启。新中国成立后,明晰了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并将单一的工业化的标准扩充至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开始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第二阶段是和平发展事业的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在把握基本国情、时代主题和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强调从“整体性”而非“领域性”建设,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突破式发展,以开放姿态借鉴吸收世界发达国家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第三阶段是新时代和平发展新方略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从顶层设计高度深化和拓展了对现代化的认识,以建设与建成、国家与强国为例,论证了现代化的过程与目标、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价值和世界意义。

西方式现代化始终以资本为中心,在殖民运动中大量掠夺世界财富实现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张。在此过程中,西方国家逐渐产生并形成了殖民主义思想,认为“西方模式”是所有国家实现发展的唯一途径。与此相反,中国有着与其他国家和平、友好交往的优良传统。历史上,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地区的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在当下,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继续展现着“丝绸之路”智慧,以合作共赢理念处理与世界的关系。不同于西方国家在崛起之路上的穷兵黩武,中国开辟了一条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努力维护和平稳定的世界环境,着力开展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一如既往尊重其他国家的不同发展模式,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实现发展的经验做法,以促进各国的普遍发展和繁荣。

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根源

中国选择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并通过和平发展的途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与中华民族悠久绵长的文明历史、崇尚和平的文化底蕴,以及为人民谋幸福的制度安排是分不开的。换句话说,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和制度。

第一,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绵长的文明历史。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然而,中国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长期遭受帝国主义欺凌、侵略和掠夺。新中国成立后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遭受来自西方的经济封锁和政治压迫。虽然饱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战争的苦难,但中国人民痛定思痛,更加坚定了热爱和平、致力于维护和平的决心与信念。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人民面前自信地称之为“中国式”现代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对西方野蛮的、殖民侵略的“发家史”和不耻行径嗤之以鼻。近代中国人民深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欺凌和危害,深知独立自主的重要性与和平发展的必要性,也坚决不以粗暴、野蛮的方式对待任何国家。中国始终坚持奉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基石的和平发展理念,而不受以“权力政治学”为基石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所左右。

第二,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向来崇尚正义、讲求仁爱、弘扬和合、寻求大同,喜爱和平的思想历史悠久,覆盖了包含个人、社会、国家、自然等在内的各个领域,成为和平思想的不竭源泉。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社会实践,将求同存异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将凝聚共识作为文化发展的宏远目标,将美好和谐作为文化发展的远大理想。首先,存异是求同的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诞生于西方霸权思维下的“文明冲突论”不同,中华文化追求和而不同,尤其是强调在差异中和谐共存,尊重并支持一切有利于人民群众共享、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发展模式。其次,求同是存异的升华。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对多样性的“多”兼容并蓄,由此强有力地凝聚了各个少数民族;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共生、创新为显著特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因此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再次,和谐是求同存异的良性状态。需要指出的是,自由平等的思想并非西方文化特有的产物,中国主张的和谐状态更是这一思想的表达,也是和合文化的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追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和谐世界,这与早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产主义理想遥相呼应。

第三,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包含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制度超越以资本增殖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帝国主义霸权。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崇尚资本逻辑,以少数资产阶级利益为中心,以霸权主义和扩张主义方式对外掠夺资源。而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为中心,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遵循。社会主义具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表现为中国反对一部分国家的发展以另一部分国家的不发展为前提,反对以邻为壑、损人利己,主张各国共同发展以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基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立场,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2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883元,为200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9倍。中国坚持通过和平发展的道路、合作共赢的方式,而非战争掠夺的道路、剥削压迫的途径实现自身发展。202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42.1万亿元,为2000年进出口总额的10.7倍。2022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10.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7.7%。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其现代化是世界1/5人口的现代化,其人均GDP与高收入国家的水平越来越接近。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走出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血腥、残酷、野蛮的原始积累实现自身发展的新模式。

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既革新了现代化模式、丰富了世界文明、推动了世界经济增长和均衡发展,又充分展现了大国担当,推动世界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一,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革新了现代化的实现模式。通过对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反思、批判和超越,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在丰富现代化思想理论的同时,拓宽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自觉遵守和维护国际贸易规则和秩序,积极将自身发展融入世界发展大格局。通过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对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是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超越,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借鉴。

第二,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了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国主张文明对话和文明包容,倡导和而不同、互学互鉴。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了“和衷共济”的中国文化基因,体现了和平发展的新文明属性,坚守并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倡导合作共赢,以“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等倡议推进世界和平。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明显超越了“西方中心”的思想束缚、资本逻辑的价值歪曲、零和博弈的思维陷阱和异质冲突的文化理念,为推动解决全球性问题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原创性贡献。

第三,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和均衡发展。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实践,深化与沿线国家、地区的休戚与共关系,大力推进互利共赢经济发展格局的构建,为全球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全球经济下行期,中国积极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路、铁路等骨干通道建设,助力打造“六廊六路”互联互通大格局,支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物流航道和空中枢纽建设;积极参与引领各类区域、次区域组织和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合作和繁荣稳定。新冠疫情暴发后,中国在做好自身防疫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多边抗疫合作,有序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保障全球供应链安全、稳定。从全球减贫事业上看,中国不断增加国际减贫合作的投入,积极参与国际农业合作,大力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推进减贫事业,推动共同发展。

第四,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精神。中国坚定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世界安全体系,是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积极参与朝鲜半岛、伊朗核问题等重点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团结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除此之外,中国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全球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派遣医疗救护队,向欠发达国家提供物资、人力等资源支持,积极参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并签署了百余项相关国际公约。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和气候合作,先后与世界多国签订环保协议,并承诺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第五,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了世界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在各类多边场合呼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将国际反霸事业推向新的高潮,有效维护了世界和平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中国始终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致力于推动联合国给予广大发展中国家足够的关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自觉肩负起与大国身份地位相匹配的历史使命,勇于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诉求,引领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昭示着和平发展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全世界的交响乐,也表明了大国崛起并非只能靠战争起家、靠掠夺致富。中国跳出了西方发达国家“国强必霸”的发展模式,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良性互动和合作共赢中不断推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章原载于《当代世界》2023年第5期,注释略

    进入专题: 和平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298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