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最受广泛关注的,无疑是克里米亚公投和马航MH370飞机失联,正如媒体所描述的,其扑朔迷离度可以用“诡异”(intriguing)和“一头雾水”(perplexing)来形容,不妨称之为“罗生门”,对决策科学和对策博弈有兴趣的人来说,它们不啻是最佳的案例教学。
历史莫可逆料,不但时间无法回溯,事件无法在隔离的实验室环境下重演,而且人类的大博弈因果关系非常纷杂,在多对多的交互影响下(multiple-multiple mapping),根本无从用科学逻辑方法在事前做解析。也许事后有些‘诸葛亮’会说,我早就料到该如此的,但有哪个敢在事前就下注?难怪专家们在分析马航MH370神秘失踪时,理论上假说(英文里的theory本身就有假设之意)尽管多多,可谁也不愿贸然判断,只说“凡事皆有可能”,不敢把任何可能性关出门外。不少人因而讽刺,专家们也不过耳耳。其实,老手预测正确的概率要能高过一半,比如说65%,就已经很不简单了。
那么,我们在这两个“罗生门”水落石出前可以获得哪些教益?
要则一,不要糊弄自己。天才物理学家费曼常常告诫,最容易糊弄的毕竟是自己,在此再加一句,糊弄自己吃亏最大的可能也是自己。怎么才能避免意淫式的自我糊弄?把自己当时的想法写下来,把你的判断、选项、依据的信息、取舍的目标、以及自以为的风险权重,等等,写下来存照,以免事件过后有“当时本人早就知道”的幻觉,除了维持良好然而虚假的自我幻觉之外,别无长进。“我早就知道房子一定要涨,”可惜没舍得买;“我早就料到金价肯定会跌,”可惜没舍得卖,之类,是投资市场里常见的毛病。故而,“好脑筋不如烂笔头,”,强记博闻者如李敖也这么讲,他需要随时记录经常翻阅,方能做到少糊弄自己。
要则二,要勤勉收集与自己的立场及偏爱相左的信息。策略分析出错的要害常常不在分析工具的不足,而在收集信息和诠释结果时,往往只为迎合自己,包括自己的老板和自己的客户。巴菲特的老搭档芒格常说,要勤于收集信息,还要敢于面对信息。不敢直面于己方不利的信息,或回避此类信息,会在自己设的套里越钻越深。这类信息还特别稀缺,你的朋友不敢告诉你、你的对手不愿告诉你。拿破仑曾说过,当敌手犯傻时你绝对要耐得住,万不可点穿。给对方下套的任何棋手自然明白这个要诀。
罗生门的两个主角——美国和马来西亚政府——看来都违背了上述的要则。
再提几个次要的原则,似乎有点老生常谈。
别低估对手。西方三国外长和俄罗斯代表斡旋下乌克兰总统和反对人士2月21日达成的妥协,隔夜就被推翻。普京在记者招待会上两次提到“谁敢如此大胆?”(编辑注:观察者网已独家翻译普京记者招待会问答全文)露骨地影射背后的操盘手是美国。但美国却没有下面两三步棋的预案,令普京畅快得手,只能徒呼负负。
出牌可以出格。国际博弈和棋局游戏不同,车可以斜着走,炮没炮架也可以打,违反常规未必是行不通的。拿破仑翻过阿尔卑斯山,赢得了马伦谷大捷,走的就是不按牌理的捷径。普京逮到机会闪击克里米亚,叫人措手不及,不得不说是占了西方看轻强悍对手的便宜。美国指责俄罗斯违反了国际法,忘了自己有牌在手时,屡屡不按牌理出牌,也是一副“舍我其谁”的狠劲。
凡是宝贵的都得靠自己挣来(you earn it)。别说民主体制,就是微观层面的个人行为,知识、友谊、爱情、尊重,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哪样不需要自己努力争取?他人无法赋予你,更别说“天赋”了。
辨别媒体的对象。时刻注意分辨媒体宣传诉诸的对象,“我”没包括在“我们”里面、“你”和“他”混淆不清,是常有的事。不明就里,很快就会被宣传手段搞定。多生一个心眼,别替他人作嫁,或为损友火中取栗。
勇于认错并及时调整。马方遮遮掩掩,飞机越过马泰边境的陆地居然没雷达跟踪,叫各方徒劳搜寻数天;而美国失之过急,欲毕全功于一役,没走完法规程序,在安理会辩论难免又陷入泥淖,也是教训。
总之,跟踪分析现世中的“罗生门”,能收获你意想不到的练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