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两岸文化交流,首先要弄清两岸文化的现状,了解其共同性与差异性,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的认知出现偏差,在交流上就可能出现问题,导致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可是,目前大陆方面的论说多是强调两岸文化的共同性,而忽视其差异性,或是对两岸文化的差异性只是轻描淡写,甚至认为微不足道,这样的认知与现实相距甚远,有必要加以澄清。
对两岸文化差异的不同说法
两岸同属中华文化,当然有其共同性,从语言、文字到传统文化、道德、风俗习惯乃至价值观上都有很多共同性,本文不讨论这一问题,只是明确肯定两岸文化有共同性的一面。同时,大家都承认两岸文化同中有异,但是什么是“异”,回答却不一致。
目前对于两岸文化的差异性,大体上有如下几种表述:
一、强调台湾文化具有多元性,认为这是与大陆文化最主要的差异。
有的大陆学者认为,台湾文化具有浓厚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和当地原住民文化特色,同时还受到西方文化、日本文化的影响,使得台湾文化十分丰富多元。因此,台湾文化既有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一面,又有其多元化的一面。有的指出:台湾文化当然也具有鲜明的特色,本身也具有多元性。因此,尽管同属中华文化,多元性造成了差异性,差异性既带来互补的可能,也具有摩擦的可能。
台湾方面也有学者指出,两岸文化虽来自共同泉源,但台湾吸收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日本、美国等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1949年后与“迁徙到台湾的大陆各省文化融合”,让台湾发展出“独特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
二、强调主要是政治文化上的差异。
有人认为台湾的现代化的进程比大陆早,台湾文化具有现代化的成果。两岸基本上具有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只是在政治文化方面存在着差异。有人指出:两岸的政治文化差异是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根本症结。另一种说法是“两岸在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台湾有人则指出,台湾的政治文化是公民文化,而大陆则是臣民文化,这是两岸文化的重大差异。
三、强调两岸传统文化的差异。
大陆方面对传统文化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有人则不以为然,认为传统文化总体上是封建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应当把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现代的中国文化之中。台湾方面强调台湾有比较浓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所以“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要优于大陆本土的中华文化”。有人主张:“我们还应该与中国争文化的主权,应该理直气壮地对中国、对全世界说,真正的中国文化在台湾;中国传统文化再造的唯一可能,在台湾;汉语文化的现代‘文艺复兴’最有潜力发生的地方,在台湾。”还有人指出:台湾人认为他们是生活在现代中华文化下的人,他们喜欢中华文化,也认同中华文化。但我们要分清楚是,台湾人认同的中华文化并不等于现在“在中国的中国文化”。
四、认为只有一些表面上的、地域上的差异。
有人说由于受到历史、现实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两岸同胞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饮食文化、宗教文化以及两岸书面语乃至口语,都有一些微妙的差异,等等。有的认为台湾具有地域性文化的某些特点,例如移民文化、海岛文化、吸收西方文化、原住民文化等等。
五、强调两岸文化的共同性,基本上不谈差异性。
有人强调两岸人民尽管所处的社会制度不同,社会认同有差异,但都生活在一个民族文化当中,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有着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共同的文化常常是社会认同的基础。有人则强调炎黄文化、孔子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妈祖文化等等,在两岸民间交流交往中,都成为两岸民众交流交往的桥梁和纽带。此类看法极力回避或不愿意正视两岸文化存在的差异。
总之,多数人认为两岸文化存在差异,但究竟主要的差异何在,则没有一致的看法。不过,上述看法或是认为有局部的差异,或是认为有重大的明显的差异,但却都认为两岸文化不存在本质的差异。两岸都有人强调:“两岸文化的不同点并非两岸文化的本质区别”,虽然由于地理因素及长期的隔绝,两岸文化呈现出若干的差异,“但它们的本质却是一样的”。
两岸文化存在本质差异及其原因
两岸同属于中华文化,可以说两岸文化是“同根”的。至今中华文化仍然是台湾的主体文化,当然也是中国大陆的主体文化。两岸同属中华文化,“同”指的是相同相似,既可以是现象的“同”,也可以是本质的“同”。两岸文化表象乃至深层的相同相似是很多的,可以说两岸文化有很多的共同性。但“同”不一定是指本质的相同,“同根”不等于“同质”。台湾学者沈清松指出:“文化的‘同根’与文化的‘同质’不能相互混淆。虽然两岸文化属于同根,但是基于地区性、时间性、制度性的差异,已然造成不同质的状况”。他强调政治与经济制度的差异,对两岸文化“不同质”的发展造成了重要的影响。[1]
在大陆,如果有人提出“当代两岸文化存在本质的差异”的观点,可能会遭到反对和批判,但它却是事实。关键在于许多人忽视了由于两岸在社会性质、社会制度上存在的本质差异,从而导致的文化上的本质差异。换句话说,就是对当前中国大陆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缺乏应有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这表明当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处在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当代中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这种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直接决定了文化的性质,所以当代中国的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大陆学者黄枬森指出:“文化的类型应该是同社会的类型一致的,即应该按照社会的类型来划分。”“中国现代文化十分复杂,各种文化因素均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但就其最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类型而言,它应是社会主义文化。”“现代的中国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他还指出,现代的中国文化包含着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核心或指导思想无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及其发展要求的反映,又是为这个制度服务的”。[2]
由此可见,当代中国大陆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而当代台湾的文化则基本上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并且受到西方文化的较大影响,而不可能含有任何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这就是二者的本质差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本质差异呢?本文不从两岸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仔细的探讨,而主要依据文化社会学的理论,运用“文化突变”的概念加以解释。
所谓“文化突变”,“是文化的一种结构性变化,即由旧的文化结构变为新的文化结构,因此,它是全局性的变化。在这种全局性的变化下,不论是文化特质还是文化风格、文化模式,都必然在结构上发生新的分化、新的组合。特别是一个文化体系的突变,必然意味着深层结构的变化,不仅牵涉到物质文化变化,也牵涉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哲学以及文学、艺术等人们精神世界的变化。”[3]
中国大陆从1949年以后就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文化突变”的过程。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和新政治制度的建立,要求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而旧中国的文化阻碍了新文化的建立。党中央强调,“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同各种错误思想进行斗争”。于是,“清除的批判形形色色的非无产阶级思想”,“肃清一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思想影响”的任务便提上了日程。从1951年批判电影《武训传》开始,紧接着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其结果“清除思想上残存的帝国主义、封建买办阶级的影响,在政治上划清革命与反革命的界限,并在清理资产阶级思想和唯心主义观念方面取得初步成绩”。[4]后来又开展对胡适思想的批判,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和清理。到了“文化大革命”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开展“破四旧”的斗争,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强调“与传统观念彻底决裂”,就是对对此前已经存在的文化,即“民国时代文化”一次翻天覆地的大变革,由旧的文化结构变成为新的文化结构,不论是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等都要进行一场全局性的、深层结构的、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大变化。大陆经历过这场“文化突变”,而台湾则没有经历过,这就是两岸文化本质差异的根本原因与理论依据。
两岸文化本质差异的具体表现
要说明两岸文化的本质差异,需要拿出事实依据。当代中国的文化,其主流文化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而非主流文化的性质则是非社会主义的。以主流文化来说,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核心;二是社会主义文化中保留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三是融入社会主义文化中和外来文化因素。就这三个部分来说,与当代台湾的文化都有本质的差异。
首先,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核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及其发展要求的反映,又是为这个制度服务的”。[5] 这一部分显然与台湾文化存在本质差异。以政治文化为例,尽管中国当前的政治文化不完全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传统的政治文化和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占主要地位。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特点是具有共同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仰,共同的政治规范和政治评价标准,并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共同的政治目标,对于现行的政治制度及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具有政治认同感、信任感和支持感,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以及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有所提高,并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台湾的政治文化是在西方政党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出现多元的取向,总体来说,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政治信仰等方面都与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存在本质的差异。
其次,社会主义文化中保留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但它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而对于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不仅大陆内部有不同看法,两岸在认知上更存在巨大差异。以中小学有关中华文化的教材为例,大陆几十年来,除了一些古诗词和名篇之外,几乎没有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更没有这方面的教材。有关方面表示:由于缺乏传统文化的教育,“仁义礼智信”“忠孝勤恭俭”这些传统美德都被忽视了。“2006年我们做了一个全国调查,结果是当时中小学国学教育没有任何基础:没有教育目标、没有课程规划、没有师资、没有教材,基本上处于零的状态。”[6] 直至2012年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试图达到“良好的行为规范、深邃的哲学思想、质朴的道德操守、高雅的审美情趣”的目标。反观台湾,几十年来坚持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编写《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作为中学的必修课。有人指出,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是要“教给一个人基本的道德规范,简言之是‘四维八德’(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教人立身处世。”与此成为强烈对比的是,大多数大陆民众至今还不知道“四维八德”为何物,而“不能那样温良恭俭让”的语录却广为流传。所以,台湾有人指出,台湾是全球实践儒家思想最普遍、最彻底的华人社会。仁义、孝亲、尊师、勤奋、善良、纯朴等儒家倡导的美德,早已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台湾一些政治人物也公然指出:“台湾完整保留了中华文化,而大陆断绝了”,“大陆根本没有什么中华文化”,“只有在台湾才能学到最正统的中华文化”。显然,两岸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也存在本质的差异。
再次,融入社会主义文化的外来因素,主要是指通过前苏联等国传入的马克思主义,通常称之为“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则称之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曾经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中居于支配地位,至今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台湾也吸收外来文化,但主要是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特别是由于台湾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在文化上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更大。他们强调台湾“早已吸收西方当代文明的精华”,“形成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台湾文化受到日本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已经“脱离中国文化的控制”。正因为这样,在台湾朝野出现“亲美、友日、和中”的说法,便不足为奇了。所以,在文化中上外来因素方面,两岸也有本质的差异。
总之,两岸文化的差异是社会主义文化与非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差异,这是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差异导致的本质差异,也是大陆经历过“文化突变”所形成的差异。当然,一个社会的文化是十分复杂的多元的,除了主流文化
以外,还有非主流文化。近年来一些西方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例如新自由主义、宪政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等也在中国大陆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台湾,类似的情况同样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也在发展之中,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两岸文化交流的开展,两岸文化都有可能发生新的变化。
对两岸文化交流的启示
写作本文的目的不仅是要说明两岸文化存在本质差异,更重要的是要探讨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如何面对这一差异。现在由于对两岸文化的本质差异认识不足,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例如,以为“两岸同属中华文化差异不大”、“文化交流的目的是消除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误解”、“通过文化交流转变台湾民众的错误认识,聚同化异”等等,有必要给予澄清。现在归纳为以下三个问题与相关学者进行商榷。
一、对两岸文化的异同需要做出正确的评估:两岸文化交流,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一般认为“知己”容易“知彼”难,其实不然。如果我们对大陆自身文化的性质、特点认识不足,就无法深刻了解两岸文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现在研究两岸文化交流时,很少人愿意对当代中国大陆的文化做应有的了解,只是笼统地认为大陆是中华文化,台湾也是中华文化,而不愿意探讨两岸文化的差异,似乎多讲差异,就会使两岸走得更远。但是你不讲,不等于不存在,有意回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有人认为两岸同属中华文化,双方差异不大,而把两岸文化的共同性估计过高,以为两岸文化很容易“对接”,交流没有什么困难。可是,台湾方面接触到大陆文化时,普遍感到与台湾差异很大,“同根不同质”。这样,在交流时,双方就缺乏起码的共识,对两岸文化交流的难度也就估计不足。有意回避差异,过分强调共同,只讲符合自己的观点,还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误导广大受众。实际上,体现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主旋律”的作品,很难为台湾民众所接受。台湾学者江素惠指出:“两岸最大的合作基础在于文化,但两岸交流最艰难的障碍也在于文化”,“若要合作双赢,前提是对彼此差异有认知。”[7] 不知大家是否认同这一看法。但无论如何,在开展两岸文化交流时,有必要进行两岸文化差异的研究,取得比较一致、比较深刻的认识。
有人认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碍在于“台独”,而一般台湾民众都认同中华文化。实际上,“台独”出自分裂主义的目的,有意切割台湾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而一般台湾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大陆也有很大差异,同时,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对于当代中国大陆的文化很难接受,这是他们真实的感受,并非不了解真相而产生的“误解”。
这说明对两岸文化的异同有必要做出正确的估计,如果对两岸文化的差异估计不足,就可能忽视文化交流的难度,以为可以轻易地达到交流的成效,势必产生急躁冒进的情绪,急于开展广泛多样的文化交流,举办规模盛大的交流活动,追求热热闹闹的场面,而无法针对实际情况开展耐心、细致、艰苦的工作,以致造成对两岸交流的伤害,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二、需要明确两岸文化交流的目的:第一步的目标应当是增进相互了解,让对方更加了解自己,让自己更加了解对方,消除误会,增进共识,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可是,大陆有人认为文化交流的目的只是单方面地要让台湾同胞了解大陆,消除对大陆的“误解”。有人指出:“不仅应当让台湾民众了解大陆同胞在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且应当让他们了解大陆民众价值观的最新变化,使两岸民众互相认可与接受,为两岸最终的统一奠定心理基础”。这种“单边主义”的看法,不是强调互相了解,而只是为了“说服对方”显然是错误的。大陆学者乐黛云在讨论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时写道:“‘对话’的目的主要不是‘说服’对方,同化别人,‘统一思想’,而是要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产生出新的思想,这就是‘生成性对话’。这样的‘对话’需要对自己的文化有充分自觉,对别人的文化也要有同情的了解并做出自己独特的、有益的解释,不能仅仅按照一方的片面理解和利益去覆盖另一方,希冀另一方接受。”我认为这个观点也适用于两岸文化交流。[8]
大陆也有人认为交流的目的是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台湾民众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到国家认同”,“由文化认同入手,强化民族认同”。可是在两岸文化包括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如何共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两岸是否可能对此获得共识,传统文化对于两岸认同有多大的支撑作用,它是否应当成为当前两岸文化交流的主要目标,这些问题都还没有明确的答案,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不能轻易做出结论。
三、需要明确对待两岸文化差异的态度:一般认为两岸文化应当求同存异,这个原则是大家认同的。这个原则一方面强调寻求双方相同相似之处,达成一定的共识。当然,这显然是不够的。关键是如何对待“异”?是把它“存”起来,不去触动它,还是要急于改变它?对这个问题存在两种态度。
第一种是大陆有些学者所强调的“聚同化异”,即要消除两岸文化的差异,要对台湾民众的“错误认识”加以引导,“转变其思维”,达到两岸文化认同的目的。显然,这里所说的“聚同化异”,就是要把对方的“异”化掉而“聚”入我方的“同”中来,不可能是把我方的“异”化掉而“聚”入对方“同”中去。按照这样的思想开展两岸交流,就是把对方置于己方的利益和意愿之中,对方的“异”就要被同化、被剥夺,这就会违背求同存异的原则,势必导致双方对立的情绪,伤害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第二种态度是采用“和而不同”的原则。“和而不同”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不要求二者完全相同。“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而不同”有四个原则:自立原则、差异原则、互尊原则、和谐原则。形成“和”的关键是正确对待“异”,没有“异”就不能“和”。大陆学者庞朴写道:“和而不同思想的要旨是:第一,事物是各各不同的;第二,不同事物互补互济,于是第三,整个局面因之而和谐。”[9] 可是,对于强调“求同”的人来说,尊重差异或“求同尊异”是很难做到的。如果一方不尊重另一方与自己的差异,而要求对方消除与己方不同的差异,达到与我方“保持一致”,那就必然遭到对方的抵制,两岸文化交流就无法正常开展。所以,首先需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包容差异,然后才能理解差异,处理差异。只有采取这样文化宽容的态度,才可能达到和谐共处。另一位大陆学者汤一介认为“和而不同可以作为处理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准则”。[10] 与此相似的是台湾学者沈清松提出的两岸文化交流基本原则:“同情的了解,对比的自觉”。[11] 当然,这些原则都是学者个人的看法,是否能够得到两岸多数人的认同,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除了以上三个问题之外,还有两岸价值观是否存在根本的差异,文化交流如何才能达到文化认同等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希望能够获得两岸学术界的重视,展开必要的对话。
(《台湾研究集刊》2013年第4期)
--------------------------------------------------------------------------------
[1] 沈清松:《台湾精神与文化发展》,台湾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25-326页。
[2]黄枬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人民教育出版社网,www.pep.com.cn/peixun/xkpx/sxzz/1x_1
[3]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248页。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第147,158页。
[5] 同注2
[6] 《传统文化中小学实验教材发行——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秘书长张健专访》,www.ijxjj.com/article/article_148... 2012-11-12
[7] 江素惠:《两岸中华文化的差异》,凤凰博报,2010年9月13日。
[8] 乐黛云:《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化的几点思考》,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官方网站“北大跨文化交流网”,www.transcultures.org
[9] 庞朴:《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世界文明走向的两种相反预测》,《文化中国》,1994年12月号。
[10] 汤一介:《和而不同原则的价值资源》,《学术月刊》,1997年第10期。
[11]沈清松:《两岸文化交流的现状与展望》,见邵玉铭主编:《文化与视野的反省》,联合报系基金会出版,1995年,第180-1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