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大林:《实践论》辨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989 次 更新时间:2014-02-15 11:55

进入专题: 实践论   毛泽东  

韦大林  


《实践论》是毛泽东的哲学代表作。毛泽东在其中提出了“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等十分有价值的观点。同时也混杂了很多错误的思想。《实践论》反映了毛泽东务实、深刻的一面,也显示出毛泽东偏狭、封闭、独断的一面。前者使毛泽东取得成功,后者则是导致毛泽东失误和失败的思想根源。

对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毛泽东虽然说“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但是,他又特别强调,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他还说“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毛泽东实际上的观点是,在人与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阶级关系”是本质,是决定性的,“其他关系”都只是现象,是从属性的;而在阶级关系中,“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立的相互排除的斗争则是绝对的”(《矛盾论》);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历史观是惟一科学的历史观。因此,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全部内容就是“阶级斗争”,人与人惟一的关系就是你死我活的阶级关系,人只是人格化的阶级关系,人性就是“阶级性”和“斗争性”。

毛泽东不懂得,阶级关系虽然十分重要,但也只是人与人各种关系中的一个维度,并不是惟一的关系;阶级性只是人性中的一个维度,并不是惟一的因素;人是具有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主体,不是任何外在条件或关系的从属品;人具有共同的人性,是可以相互沟通、协商、合作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系统,阶级之间既有“斗争”的关系,也有“合作”的关系,“合作”在历史上大多数时期更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真理具有多元性,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可以选择不同的视角,形成不同的理论学派,在互相补充借鉴中达成更全面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从“阶级斗争”视角观察历史的理论只是其中的一派,不可能垄断对真理的发现权。毛泽东偏狭而独断的唯“阶级斗争”的观点,是他后来把政党、国家和国民都绑在“阶级斗争”的战车上,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并大搞“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的思想源头。

毛泽东认为:“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在毛泽东看来,知识的惟一来源只能是个体人的“直接经验”,即当下“肉体感官”的“感觉”。这样,人们通过课堂和书本来学习前人研究、创造出来的理论知识,就不是很重要和必要了。毛泽东在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大举迫害摧残知识分子,蔑视否定正常的学校教育,以反对“封资修”的名义践踏毁灭一切人类文明和知识,都是与他只看重“感官感觉”的狭隘观念分不开的。

康德早就指出,人类知识不仅是对自然客体的反映和摹写,同时也是一种整理、组织、构造和“立法”,是客观有效与普遍必然的统一,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直观与抽象的统一,经验与先验的统一,物性与人性的统一;人类知识不是单方面地来自于感觉经验,而是人的“先天综合判断”(时空、概念、范畴等感性和知性形式)对“感觉材料”整合、构建的结果,“先天综合判断”是形成知识的主导性和能动性力量。“先天综合判断”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是通过学习语言、逻辑和前人创造的各种知识、理论而获得的一种先验的文化心理能力。整个人类的文化心理结构和能力也并非产生于个体的“感觉经验”,而是人类使用工具和语言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程序和方法,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内化、提升、积淀和传承的产物;人类的文化心理结构是凝聚起来的内化的社会生活方式,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是展开来的外化的文化心理结构。只有个体的“感觉经验”而不学习继承人类的文化知识,是不可能获得真正新知识的。人类文明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和传承,要求人类抛弃前人的知识成就,一切从个体狭隘的“感觉经验”开始,就是让人类重新回到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回到动物界。

一个没有系统学习过医学知识的人,仅有对疾病症状的“感觉经验”,他能诊断出病人患了什么病吗?一个不懂经济学,经常出入商场和菜场的老大妈,尽管她对各种商品有丰富的“感觉经验”,她能比格林斯潘更准确地判断出是否会发生经济危机吗?

马克思在谈到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时指出,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各种经济现象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根本不知其为何物。因此,“从实在和具体开始,从现实的前提开始,因而,例如在经济学上从做为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开始,似乎是正确的。但是,更仔细地考察起来,这是错误的”。“科学上正确的方法”不应当从人口、民族、国家等可以直观感觉的事物开始,而应当从分工、货币、价值等抽象的规定和概念开始,“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概念回到具体事物。通过一定的理论和抽象概念把握住的事物,对于人来说就不再是“混沌的表象”,而成为可以理解的“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整体”。虽然毛泽东也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但是,毛泽东所说的“理解”即“理性认识”,产生于个体的“感觉经验”(所谓感觉的“飞跃”),是经验性的;而马克思所说的“抽象的规定和概念”,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理论知识,对个体来说,是一种外加于感觉经验之上的先验的理性力量。毛泽东与马克思的不同之处是,毛泽东局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而马克思吸收并运用了人类的知识(参见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在科学发现史上,麦克斯韦先预言可能存在电磁波并推导出电磁波的方程式,然后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普朗克先提出了量子的假设和数学公式,然后被人们的实验证实了其正确性。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原则上,试图仅仅靠可观察的量来建立理论是不对的。事实恰恰相反:是理论决定了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大量科学发现的事例证明,理论不是经验的跟班,而是人的创造和“立法”。理论不仅来自于感觉经验,是对实践的反映和总结;理论也能够超越感觉经验,成为实践的先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直接引进了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一套原则和方法(产权保护、宏观调控、现代企业制度等等),用以改造中国的传统经济。从国外引进的原则和方法,对于中国来说就是一种横向切入的先验的知识。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是对毛泽东的狭隘经验主义的“实践论”最有力的反驳。

毛泽东认为他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他所谓的“唯物论”,我们已经知道其实就是崇拜“感官感觉”,注重个体“直接经验”的狭隘的感觉主义和经验主义。他所谓的“辩证法”,究竟会是什么呢?毛泽东说:“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毛泽东的“辩证法”指的就是这“两个飞跃”。

先看第一个“飞跃”。感觉经验为什么能长出翅膀,“飞跃”成理性认识呢?毛泽东的解释是:“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前文已经指出,概念是人依据一定专业知识对感觉材料的一种整理和概括,是一种先验的抽象、“统觉”能力,根本不可能直接产生于感觉经验。如果不需要学习知识和理论,仅凭着“感觉和印象”反复多次就可以形成概念,那么,不但人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成为医生、经济学家和科学家,甚至猫啊、狗啊也可以成为思想家。猫和狗也是有“感觉和印象”的,“反复多次”也不难做到。

再看第二个“飞跃”。没有相关理论知识的准备,仅从“感觉和印象”中形成的“理性认识”,只能是马克思所说的“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用“混沌的表象”(即使它会“飞跃”)来指导实践?!——不是在说梦话吧。你身体有恙,一个没有任何医学知识的人,“反复多次”地看了你的脸色后给你开了药,你敢吃吗?毛泽东指导的“大炼钢铁”的闹剧,是对第二个“飞跃”最好的印证和说明。

以狭隘的个人“感觉”为基础,由感性“飞”到理性,再由理性“飞”回感性,形成了一个在狭窄通道里封闭性、单向性的循环。从“人民战争”到“群众运动”,从“湖南农民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从张鲁的“五斗米道”(毛泽东一直十分推崇东汉时期的张鲁设“义舍”,穷人去吃饭、治病不收钱)到“五七指示”,从“秋收起义”到“文革武斗”,从“谁主沉浮”到“还看今朝”,从“红旗卷起农奴戟”到“黑手高悬霸主鞭”,毛泽东始终在他个人“直接经验”的通道中自我循环。

“两个飞跃”这种认识论上毫无意义的循环论证和同义反复,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小农意识在哲学上的回声,与开放性、发散性、兼容性和创造性的科学理性的思维认识方式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文明的进步也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2014-1-28

    进入专题: 实践论   毛泽东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228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