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如何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39 次 更新时间:2013-07-03 21:55

进入专题: 中国梦  

厉以宁 (进入专栏)  

新浪财经于2013年7月推出大型策划“中国梦-我的梦”,特邀经济学界泰斗厉以宁先生撰写开篇《如何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厉以宁在文章中分析称,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改革的深化,而由于产权不明晰,中国缺乏真正的市场主体,这成为改革的严重障碍、发展的巨大阻力,厉以宁建议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告诫,改革必须继续推进,绝对不能半途而废,中途停顿下来,否则可能前功尽弃。拖延,只能使改革为此付出的代价更大、更沉重。

最近一段时间,在北京大学校园里,尤其是在我上课的课前、课间休息和下课以后,我常被学生围住,我对围在我身边的学生说:“你们有什么样的‘中国梦’”?他们都笑了,抢着回答我:“希望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确实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愿望。有些学生的回答有些不同,比如说,“希望大学毕业先找工作容易些,现在找工作越来越难了。”还有,“如果总是蓝天白云,青山常绿,河水长青,没有雾霾,那该多好啊!”更有的学生家里住在农村,这么说:“城乡一体化什么时候能实现?越快越好!”看来,学生们把改革看得很重,认为不深化改革,不从抓紧改革着手,他们的“梦”是很难实现的。这就是希望所在,也就是振兴中国经济的动力的源泉。

实现各自的“中国梦”,都离不开改革的深化。要知道,世界上每一个国家,不管是已经工业化的国家,还是正在走向工业化的国家,都曾经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经济转型的阶段,这是指社会经济都需要从传统的农业社会模式转向近代或现代的工业社会模式。可以把一个公家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称作发展转型。

然而,中国面临的并非只是发展转型。中国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所面临的是双重转型,即一方面要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以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这就是体制转型,另一方面则要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使中国成长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这就是发展转型。体制转型与发展转型重叠在一起,而且重点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为主,否则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农业还是工业都寸步难行。中国正是这样一个双重转型任务交织在一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是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双重转型的艰难,也是史无前例的。

20世纪80年代,对中国来说之所以是一个探索的年代,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甚至延续到21世纪初,也在情理之中。

中国终于闯过来了。中国创出了自己的独特道路:中国道路。中国在双重转型过程中,始终把产权改革放在改革的首位。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权模糊不清,投资主体不确定,投资方的权利和责任不清晰,也就是说,中国缺乏真正的市场主体,从而成为改革的严重障碍、发展的巨大阻力。不仅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如此,甚至连农民也这样,农民没有产权,更谈不到有财产性收入。因此,中国的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既然以体制转型为主,那就不可避免的要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20世纪90年代起,直到21世纪初,中国必然先抓紧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重新构造社会主义的微观经济架构,让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这才开创了走向市场经济的新局面。而农村的产权改革,则主要从21世纪初展开,先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证颁发到户,林区农民的积极性大大调动起来了。接着,农区的土地确权也在试点地区陆续展开。这是农村新一轮改革的开始。经过土地确权,农民有了承包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上自建房屋的房产权,并都相应的有了权证。这是产权改革在农村的推动,它既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又促进了农村的土地转移,还使农民获得了财产性收入。可见,在中国的双重转型过程中,产权改革确实是最重要的改革措施,因为只有这样,才调动了民间蕴藏的极大积极性,才重新塑造了社会主义的微观经济基础。

从1979年到现在,中国的双重转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一切都只是阶段性的成果,还不能认为我们已经实现了目标模式,更不能认为我们已经圆了“中国梦”。“中国梦”将一直鞭策我们继续努力,继续前进。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从体制转型方面说,我们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发展转型方面说,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简历现代化社会,使全国人民走向富强,使和谐社会得以实现。在我们面前,还有一系列改革正等待我们去完成。这里包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国有资本配置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城镇化相适应的管理体质改革、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改革、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体制改革、科技管理和激励体制改革等等。没有上述这些改革,“中国梦”是难以实现的。

改革必须继续推进。气可鼓而不可泄,改革绝对不能半途而废,中途停顿下来,可能前功尽弃。改革的道路上,必须知难而进。拖延,只能使改革为此付出的代价更大、更沉重。

还应当了解,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的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许多难题决不是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所能解决的。举一个例子:现在已经出现了“社会阶层凝固化”现象。跟改革开放初期相比,那是的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流通渠道是比较通畅的。无论是社会水平流动还是社会垂直流动,靠求职者个人的努力,往往可以找到比较适合的工作。到了现阶段,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水平流动、尤其是社会垂直流动越来越困难了。不能埋怨这是大学生扩招所带来的结果。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每年有六、七百万大学毕业生,算什么困难?不少单位一方面感到工作岗位人手不够,另一方面又感到人浮于事。这是为什么?这不是结构失调造成的又是什么原因?这种情况要通过结构调整和双重转型才能解决,仅靠宏观经济调控是解决不了的结构调整问题的。

改革已经进行到攻坚阶段。“摸着石头过河”这一形象化的比喻,在20世纪80-90年代是适用的,因为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叠加,没有前例可援,我们必须在探索中前进。但改革在现阶段已经步入了深水区。水深了,抚着身子摸不着石头了,怎么继续前进?假定河底的石头分布不均匀,摸着摸着,又摸回来了,又该怎么办?所以一定要通盘考虑,统筹安排。改革领导者要站的高,看得远,想的深,要有战略家的眼光、胆识和魄力。这就是当前不少人正在谈论的顶层设计。试点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有些改革不能试点,比如价格改革、利率改革、汇率改革等,因为某个地区先试行通过资金的流动会影响全局。像这样的改革决策定了,就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重要的是要从整体上考虑,要有战略眼光。

“中国梦”是亿万中国人的美好愿望,也是他们愿意为之艰辛劳动、忘我拼搏的实践行动。没有这种愿望,不会产生与此相应的实践行动;而没有相应的实践行为,“中国梦”是无法成为事实的。愿望促进实践,实践完成了多年的愿望。尽管“中国梦”的实现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必定是分阶段实现的,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朝这个目标走去,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也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难倒我们,阻碍我们。

进入 厉以宁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梦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536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