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秋天,我刚到厦门教书,最早在老朋友曾纪鑫家中认识了蕉风的父亲黄秋苇先生,那时蕉风可能还是中学生。后来知道他到香港读书。最初见面时,他即送我一册自己的新书,书名我一时记不起来了,印象中是与电影和记录片相关的书。一个尚在大学读书的青年,能对写作和艺术有如此热情,令人好奇。我人到中年,见过许多朋友的孩子,但知道秋苇兄有这样的公子,真有青出于蓝的欣慰。
后来我多次见到蕉风,果然有为青年。有思想,但不偏激;有文采,但不外显。因为在香港受过多年教育,善言谈,而又彬彬有礼。我匆匆读过他这本新作,涉及的学术范围,有些我并不了解,比如基督教和墨子的关系,我只有一般简单常识,所以不敢评价,但我对蕉风在如此年纪即对学术表现出的热情和兴趣,感到非常高兴。在如此浮躁的时代里,一个青年人能有这样读书的耐心和探索真理的勇气,着实令人感动。
蕉风是一个追求独立思考的青年,凡事都能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常识去观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评判。读他这本新书,感受到的即是他的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一个能用自己头脑思考的青年,一定不容易为人所惑,将来一定是个头脑清新的人。
过去胡适经常讲,中年人做学问是本分,青年人做学问应当鼓励。希望蕉风能始终保持对知识的兴趣,对思想的热情,对社会的关心,在不远的将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服务于社会。用心做学问,努力做大事。
谢 泳
2012年12月15日于厦门大学
(谢泳,1961年出生。山西省榆次市人。1983年毕业于山西晋中师专英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校报编辑。1986年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批评家》杂志社任编辑,主要研究中国当代报告文学。1989年后在山西省作家协会理论研究室工作,后任《黄河》杂志社副主编,转而研究储安平与《观察》周刊、西南联大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出版过《逝去的年代》、《储安平与<观察>》、《清华三才子》、《血色闻一多》等著作。他的文章平稳舒缓,但在平缓背后隐藏着深沉的思想和个人风格,被誉为“现代随笔新三家”(谢泳、林贤治和余杰)。2007年被厦门大学破格聘请为人文学院教授。以“五四”以来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问题研究闻名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