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天魁:缓解社会紧张度的“维稳”新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91 次 更新时间:2012-12-24 09:08

进入专题: 公共服务   维稳  

景天魁 (进入专栏)  

公众推举的第八难题:

维稳越维越不稳,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保持社会稳定

总得票率:73.56%

紧迫程度 3.55 复杂程度3.30 尖锐程度 3.28 关注程度 3.30

(最高值为5,最低值为1)

入选理由:当前,在社会转型发展的历史时期,和谐稳定也成为了一项社会根本事业。中国各级政府开始强调社会管理,并投入大量的资源,但是维稳过程中出现过分依赖暴力机器,来维持社会的“刚性”稳定的现象。这种“维稳”的手段缺少创新,不仅成本极高,而且显现出越维越不稳的趋势。有专家指出,对社会有效管理的基础是基本的社会公平,没有基本的社会公平,“维稳”是一项不可能的事业。

十八大报告: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维稳越维越不稳,原因何在?如何走出这个怪圈?我国现在处于矛盾凸显期,社会紧张度偏高,如果“刚性”维稳,势必事倍功半,弄得不好,甚至如同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之“火’上再浇油,激化矛盾,就会出现越维越不稳的怪现象。当务之急,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找到缓解社会紧张度的途径。这种途径有多种,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实现政府转型,是走出“越维越不稳”的怪圈,使维稳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的一种正确选择。

在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中实现管理理念创新

按照传统思维,很容易把社会管理搞成“管控社会”,加强社会管理就是加强管控。要管控,就要对人群施以“区隔”,如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区隔、城里人与乡下人的区隔、富人与穷人的区隔等。这种强化“管控性”和“区隔性”的所谓“加强社会管理”,根本无法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不可能舒缓社会紧张度,为实现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则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它强调的是服务性和公平性。一是坚持服务优先,先服务后管理,在服务中管理,而社会服务是拉近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拉近不同人群之间的距离,增加亲近感,增强团结度的重要纽带;二是基本公共服务要均等化,均等化就是取消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群之间的制度区隔和人为区隔,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公平感、认同感,降低社会紧张度。这样,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即使不能根本化解,也可以降温,甚至釜底抽薪。很显然,通过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就可以在社会建设的基础上加强社会管理,这样的社会管理是以社会功能的增强、社会自主能力、自律能力的增强为前提的,因为它是可能事半功倍的。

社会建设的加强和社会功能的增强,也为推动政府转型提供了必要条件,使得政府有可能并且愿意积极地去培育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主体,实现社会管理在主体结构方面的创新。

大力培育多元公共服务提供主体

社会组织有着与公众联系紧密、对公共需求反映灵敏的优势,是基层政府转让公共服务直接提供职能的主要承接者。当前,鼓励非营利组织和公益性社会企业自主发展是当务之急。

社会工作也是一个专业、社区服务也需要大批专业人才,正像医院需要医师、企业需要工程师一样。最近几年,各地加强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北京市提出到2020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达到8万人,大专以上学历比重超过80%,获得社工职业水平证书的专业人才不少于4万人,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专业化、职业化人才队伍,建成一套体系完善、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体制机制。

目前,凤毛麟角的社工专业人员,却得不到应有的工作岗位,更没有体面的待遇,到基层社区工作的专业社工,被看作无行政级别的等下之人,待遇极低,无法留人。

在大力促进公共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的同时,还要大力提倡和支持志愿服务,形成庞大的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提供主体。

形成公共服务综合提供模式

我国目前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虽然总体上还处于资源不足的状态,但对于东部地区,特别是一些财政能力较强、人均收入相对较高的城市,主要问题不是资源欠缺,而是资源闲置、配置不当、不能有效利用。许多宝贵资源被部门分割,无法共享;许多驻区单位服务设施高档,但高墙禁锢,利用率极低;大量优质服务资源被落后的体制机制所限,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流失和浪费。

体制机制不顺,资源无法整合,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大难题。而解决这个问题,正是政府的责任,正是政府可以发挥独特作用的用武之地,惟有政府才有能力协调各方,这是所谓“政府主导”的真谛。遗憾的是,有些问题的出现恰恰与政府有关。所以,政府能否解决公共服务的综合提供问题,既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难点,也是政府转型的关键。

一是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提供公共服务有关的部门很多,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的情形时有发生。即使各方都积极,如何配合也常生龃龉。目前社工由民政部门管,(青年)志愿服务由共青团系统管,只有配合得好,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二是同一服务内容之间的协调。按理说,社区养老服务应该主要针对有自理能力的老人。专业机构应该主要面向不能自理的老人,可现在,大量专业机构收住了完全自理的老人,不能自理的老人在家无人问津。另外,大批轻症患者涌到三甲医院,全国各地患者涌向大城市医院,竟然在我国成为常态。应该建立有效的需求疏导和资源优化配置体制,例如,有专业资质的养老服务管理中心、全科医生制度、就医行为引导体系等。

三是不同服务内容之间的配合与综合提供。如养老与医疗服务就亟待综合,越是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大,可许多医疗机构不愿意涉足养老领域;养老服务和儿童服务,本来相互亲近,但往往难以有效对接。教育服务、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等,都有对接的必要和需求,但往往缺乏渠道和平台。

四是多元服务主体的协调和匹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政府与社区、社区与驻区单位、单位与社工人员、社工与志愿者,是一些独立的力量,既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又有平等契约关系,应探索合作之道。一些地方借鉴香港和广东的“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实行社工义工联动,社工人员、志愿者、社区工作者通力合作,发挥综合服务功能,取得有益经验。江西省农村社会工作者对镇村志愿者站、志愿者队伍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服务能力,受到群众好评。

五是公共服务提供的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统筹和对接。鉴于我国国情,真正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一个长期的努力过程,而且,即使基本实现均等化了,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也有一个如何统筹和对接的问题。我国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的社区建设面临“缺人才、缺项目、缺资源”的困难。为切实解决农村问题,应开展“社工驻村”工程,村庄配备专职社工收集整理问题个案,建立跟踪档案,通过切实解决受助个案的问题,排除农村不稳定因素。由政府提供社会工作实践及管理培训,将社区工作人员转化为持有专业资格的社区社工,形成“义工学堂”,促进城乡合作、沿海与内地合作、平原与山区合作。

总之,政府转型不是权力减小,而是责任更大了;不是任务简单了,而是对执政能力要求更高了——在提供公共服务特别是发展社区服务中,迫切要求政府增强综合能力、协调能力、动员能力。一个地方的社区服务搞得好不好,是这个地方的政府职能转变程度的最明显的指标;综合服务能力的增强,是政府转型的最大收益和成功标志。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进入 景天魁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公共服务   维稳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013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389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