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转变中的发展(上)

——许倬云说台湾史之九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99 次 更新时间:2012-07-16 14:05

进入专题: 台湾史  

许倬云 (进入专栏)  

从1949年到1970年代,国民党政权迁来台湾以后,二十年间,世界局势不少变化。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和台湾关系密切;朝鲜战争结束,世界两大阵容的冷战方兴未艾。那时,台湾并不处在两个阵容冲突的焦点,而大陆内部,风风雨雨,经历许多起起伏伏的运动,一时顾不到台湾,于是台湾可以有一段喘息的时间。台湾本身呢,蒋介石那一代人要重返大陆的希望,逐渐成遥不可及的美梦。于是,海峡两岸基本上处于一个对峙而不冲突的局面。我的盼望:璧合之前须有珠联,镜圆之时还待金镶;其间必有一段过程,一段秉承善意和理性,彼此相处的过程。

二十年的逐渐调整

台湾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逐渐将内部调整,以适应在台久居的形势。国民政府在台湾,是依据1947年宪法的规定和后来加上的临时条款,由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的“总统”,在台湾延续“中华民国”的存在。二十年来,蒋介石自己和选他出来的民意代表及监督“行政院”的立法委员们都垂垂老去。原有的机制很难维持“法统”的长存。无穷的国祚不能依靠有限的人寿,继续下去。

1947年宪法规定,地方各级民意代表和县市长,要经过民选产生。二十年来,在这一制度下,台湾人民已经熟悉,如何遵守民主选举的规则,产生自己的民意代表和地方首长。台湾经历这一个过程,获得的经验是复杂的:一方面,台湾延续了长期以来地方豪强的影响力,以及族群彼此间的分野;选举因此往往不是凭借着政见,而是凭借着归属和认同,以及地方利益的划分。这一民主基础,其实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国民已经娴熟选举程序;新一代的国民,已知道应该如何摆脱过去的习惯,用理念作为选举的诉求。而且,在这一时期,还是有一些国民党以外的候选人,经过民选而踏入政治。例如,台北市的原市长高玉树,和国民党并无渊源,也能高票当选。他是一个很优秀的市政专家,今天台北市很多的建设规模,在他的时代已经有所规划和实现。

在“中央”民意代表方面,政府采取一个过渡的办法:大陆时代选出的民意代表,固然留仁,以维持“法统”。台湾地区本身,却按照人口比例,按照宪法,定期选出应有的代表。这是所谓“增、补选”的条款,逐渐调整原有的国会成分。台湾地区新当选的民意代表之中,国民党支持一些候选人,包括地方有名望人士,也包括国民党的党工。这些人挟国民党的优势和资源,当然有较多当选机会。也有一些是台湾长期参与民主运动的地方领袖,也颇有人当选了。在国民党心目中是大出意外;既然已成事实,这些人的影响逐渐增高。民意机构的成员比率,新陈代谢,经过增、补选举产生的当地代表,终于成为议会的大多数,改变了原来“万年国会”的结构。(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日治时代,台湾的民主运动其实已经开始,林献堂等人经过十余次的请愿,希望日本政府,赋予台湾百姓民选代表的权利。他们的请愿没有成功;这批争取台湾民权的地方领袖,此时为争取台湾民众民权,重新努力。不久,林献堂去了日本,不再回台湾。郭雨新、李万居等人,还继续为台湾人民争取民主的权利。因此,台湾民间已有一股蓄势待发的力量,经过不同的途径,为台湾人民争取民主的权利。

台湾政治结构的逐渐转变

1960年代开始,国民党政权的权力结构逐渐改变。蒋介石老了,国民党的上一代人物,也都老了。蒋经国随侍乃父,身在权力中心,成为蒋介石最信任的左右手。他的职务,由“政战”首长,晋升为“国防部长”,然后又转任经建会,升任“行政院”副院长,辅佐严家淦。他已经掌握了军事和经济,两方面的实权。1975年,蒋介石去世,严家淦接任“总统”,蒋经国担任“行政院长”,握有行政大权。1978年,他接任“总统”职位,直到他在1988年去世,他主导台湾发展,因应内外变化,也有二十余年之久。在蒋经国执政的后半段,也是他权力巅峰的时代,台湾内部最重要的改变,乃是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台湾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也都必须从经济结构改变的角度讨论,才能理解其相应的关系。

在1960年代以后,台湾已经有一批人士投入民主活动。他们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大陆来台的自由分子,他们从大陆时代开始,就深信人民参政的权利,是民权的一部分。在大陆,他们已经对国民党威权体制有深切的不满。另外一部分,就是在台湾成长,延续日治时代民主运动的人士,也可说是本土民主运动的第二代。这两股力量,本来是各走各的路。大陆来台的知识分子,以雷震和殷海光等人办的《自由中国》为最重要的舆论园地;后来在政府压制下,杂志被封,雷震入狱,但这些民主的诉求并没因此死亡,在新闻界和学术界,民主诉求的声音,仍旧不断地出现。这批人基本上都是大陆来台人士,或台湾成长的青年学生。台湾本土民主运动的推动者,在“二二八”和白色恐怖时期以后,还没有立刻冒出头来,只在群众之间默默地进行。

到了1960年代晚期、70年代初期,这两股力量,也就是大陆来台的青年人,和本地成长的民主运动者,逐渐合流,经过大学的师生合力办了一些杂志,有《台大青年》、《大学杂志》、《文星》等,杂志刊物在各处流传。台湾经济开始成长,有了市场需要,两家民营报纸,《联合报》和《中国时报》,茁长为主要的新闻媒体。他们也逐渐发展为公众舆论的论坛。

1969年,康宁祥当选为台北市议员;1972年,再由台北市议员当选为“立法委员”;这应当是新一波民主运动的初试啼声。有许多不在国民党之内的政治活动人物,逐渐结合,被称为“党外”,俨然一个不具名的政治团体。当时,大陆来台的青年人,大多在言论方面,努力鼓吹民主化;本地成长的运动者,则有不少投身实际的地方政治活动。台湾的政治结构,是在默默之中逐渐转变的。

蒋经国主导的改革

1970年代,台湾的国际地位陡然变化。二十余年来,台湾仍能保持联合国的席位。1972年,因为基辛格的工作,中国大陆取代台湾,获得联合国的代表权。台湾在国际社会,从此身份暧昧模糊。同时,钓鱼台的主权问题,引发海外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海外华侨,尤其知识分子,转变了认同方向,承认中国大陆代表中国。这些转变,对台湾的存在,的确形成重大的影响。台湾的执政当局,不能再依靠联合国席位,或“法统”的延续,作为政权合法性的依据。蒋经国清楚地认识到,台湾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建立在人民的拥护上,也必须厚培国力,自求多福。从那时以后,在台湾的“中华民国”,必须是以台湾为实质的主体。对台湾的归属感,才是政权合理性的实质基础。(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台湾人争取民主,要求“当家作主”的意愿已不是国民党可以压制。大陆来台的学者和青年们,也绝大多数投入为台湾争取民主的活动。于是,国民党政府必须致力于疏散民怨,上述逐步开放选举,就是一种疏散民怨的方式。这一态度和政策的转变,为台湾换得二十年的渐进蜕变,也正是在疏散压力的过程中,政府在经济、政治各方面,都可以和缓地有所作为。

台湾的国民党军队,不仅装备上得到美国的援助不断改进,更重要是在组织上,数十年的内战,将领拥兵自重。在蒋经国执掌军权的时代,实行普遍征兵制,征来的青年,受过军训,组成军队的基层,将领不能再拥有军队。蒋经国也重组情治单位,将情治单位统一,成为国安系统下面的“调查局”和“军调局”。这些努力,一方面是蒋经国利用这些管道,掌握了政府的主导权;另一方面,军队和情治机关正常化,归属于政府。

快要进入1970年代的时期,台湾的经济固然已经有所好转,由于前面所说,耕者有其田和轻工业的发展,台湾已经有将内销市场转变为外销的可能,但是力量还是相当薄弱。当时国民所得不过几千美金而已,政府仰赖外援,自己的库存并不丰厚。传闻所说,蒋介石从大陆带来几吨黄金,几吨黄金的总值也不过数亿美金。这一数字,如果属实,早就在1950年开始的五六年中,别无其它财源时,花费殆尽。1957年,我将要赴美留学的时代,当时的陈诚,曾经对留学生有坦白的讲演,告诉我们:政府手上只有三千两的沙金,用今天的价码来换算,几十万美金而已。台湾必须要寻求出路,打破困境,培养自己的实力。

在1970年代初期,蒋经国开始直接主持经建会,从他作经建会的主委开始,一直到严家淦“总统”的“行政院长”时代,他开始致力于台湾的基础建设。也许因为蒋经国长期和政府中的技术官僚接触,例如,农复会、电力公司等机构的工作人员接触以后,逐渐理解到,这些人的做法,和传统的党官僚、军人与情治人员完全不同。技术官僚是理性的、务实的,多方考虑地处理问题。于是,他用了一批从大陆带来的技术官僚们,包括孙运璇、费骅、陶声洋、李国鼎、蒋彦士等人。严家淦是他的上司,本身就是一个很能干的技术官僚。他们这一批人,合作创造了台湾经济发展的业绩。

蒋经国时期台湾的经济发展

1970年代初期,蒋经国的注意力在于经济发展。第一步,次第推行了十大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包括:修建高速公路、铁路电气化、改进港口和机场、增加新的能源、水电、核能等等,作为未来开展工业建设和对外贸易的准备工作。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1980年代,台湾的经济发展,遵循几个阶段,逐步进行。

以产业结构而论,从农产品加工过渡到日用品的外销,然后从日用品的外销,进入一般电器器材的外销。1970年代,开始注重大规模的纺织工业建设,成立了纺拓会,作为民间业者和政府的联络单位。在纺织工业的推广方面,也连带推广了石化、塑料业。这一发展,造就了一大群能干的企业家,建构了许多新企业。为了推广石化工业,政府就设定鼓励民间企业发展的措施,例如:五年免税,又如:给予优先权利去划定工业区等等。王永庆的台塑,利用这些措施,取得极大的发展优势。运输和交通事业方面,国营的招商局和华航,都转变为民营。相对的,民间长荣企业集团在海运和航空方面,也都迅速地发展。这些项目的开展,使台湾对外的贸易有一定的优势。

从石化工业升级到信息业,同样的,政府也成立了资策会,推动台湾的信息工业,帮助民间企业,从海外取得专利、标下订单,取得原料,以及提供种种相关的服务。为了和新起的工业配套,成立了新竹园区和其它比较小的园区。在园区之内,高科技的工厂可以得到很多方便;这一切产业升等措施和配套措施,使台湾终于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很快就在塑料业和信息业上,成绩亮丽,占了国际市场上重要的地位。

1970年代的中期、1980年代初的时候,台湾的外汇存底非常丰沛。下一步,本来应是建立科技自主地位。照孙运璇先生构想,在信息业方面要推动大规模集成电路,可以有具体的实力,开展信息工业的高科技创新的能力。不幸他自己中风致残,于是,这部分工作就由李国鼎接下领导的任务。信息工业发展后来依然顺利,成绩斐然。著名的成功个例,包括施振荣的A cer,华硕,台湾的计算机平板及汽车内的计算机控制,几乎占了全球大部分的市场。

原来的构想是在信息工业以后,更进一步,开拓升级到前途远大的高新产业:纳米工业、光学产品和生物技术产品。但这三方面的升级,却在蒋经国去世、孙运璇中风以后,在李登辉手上,并没有继续推动,以至于到今天,台湾的产业结构还是停留在信息工业的阶段;而且越来越倾向于替世界各处的信息硬件作为代工,很少自己发展全套装置,更没有进一步发展自己创新的产品。固然在各个零配件的生产上,台湾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在整体方面,台湾虽然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却缺少自己开发的创新产品。

于是,台湾的产业从1970年代初期到1980年代中期,似乎就走到了巅峰,从此停留在“高原”,凭借生产实力,走向和大陆的市场配套,互动之际,有了上、下游分工的取向:台湾的零配件在大陆装配,或者大陆的零配件到台湾来装配。这种合作的趋向,使台湾的企业界固然有利可图,但在整体经济结构上,台湾却必须依赖大陆的企业。

□许倬云口述,陈珮馨、陈航整理,小标为编者所加。

来源: 南方都市报

进入 许倬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台湾史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台湾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543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