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危机,如果不用凯恩斯主义,其结果必然是企业破产倒闭,工人失业,社会陷入恐惧,所以,面对危机,问题不是用不用凯恩斯的问题,而是如何用的问题。形象地比喻凯恩斯主义如同一剂药,吃药的目的,是为了让病人尽快康复,不再吃药,而不是一直吃下去,成为长期病人。
凯恩斯主义是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产物,主张通过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拉动投资和消费,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但是它有三个方面的后遗症:一是从发展战略看,照顾眼前却为将来留下无穷后患;二是从市场体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看,把政府职能强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三是从经济理论上看,投资和消费的关系颠倒,导致陷入投资依赖症。与凯恩斯相对的是熊彼特解决方案,主张通过创造性毁灭,或者通过市场自身的调节功能,以解决供需的不平衡关系,但是问题是它需要时间,凯恩斯对此讲了一句名言,从长远来讲,我们都会完蛋,所以所谓创造性毁灭,结果可能更多的是毁灭而不是创造。那么面对这一两难选择,应该选择救还是不救呢?
面对危机,政府到底应该救还是不救?如果不救,大批企业必然破产倒闭,而不是创造性毁灭,由此必然导致大批失业,经济萧条,社会陷入恐惧,所以政府必须相救,这里没有讨论的余地,因为政府或者政治考虑问题的逻辑是与理论和经济考虑问题的逻辑不同的,如果政府不救,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凯恩斯主义严格意义上讲就是一种应急政策,而不是经济理论,面对危机,政策在理论与现实之间,更多的是受制于现实,否则我们都将毁灭。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造就了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主义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需求不足,市场失灵,解决的办法就是政府介入市场,增加需求,从而使经济从萧条中走出来。
值得讨论的是政府应该如何相救,救谁?怎样救?以及如何退出?这个问题由于没有处理好,以至于将凯恩斯主义庸俗化了,同时将由此产生的问题归罪于凯恩斯主义与政府干预和相救,并由此全面否定凯恩斯与政府的干预。事实上,凯恩斯主义和政府干预如同一剂药,吃药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康复,不再吃药,而不是一直吃下去,成为长期病人。面对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包括三个拯救与康复步骤,即3R,Relief,reform,recovery,第一步是相救以减轻压力和痛苦,主要通过政府增加开支,基础工程投资,发放贷款,以推动就业,恢复社会信心,消除恐惧。第二步是在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马上进行改革,实现创造性毁灭,由此进入第三步,即经济在新的基础上康复出院。所以凯恩斯主义和政府相救只是短期过程,目的不是长期干预市场,而是帮助企业度过危机,然后尽快退出市场。但是在现实中,问题出在只有relief,没有reform,而没有reform,自然就不可能有recovery,以至于企业躺在医院里,成为了长期病人。
正是由于美国和西方国家沉迷于凯恩斯主义的relief,失去了进行reform的动力,经济发展陷入一种长期病态的状况,导致经济非理性的繁荣和最终的衰退。首先,过度消费导致债务的上升,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其二,过度消费导致创新能力的下降,因为有了消费,人们就不急于去创新了,消费显然比创新容易。其三,过度消费导致社会对政府的过度依赖,导致政府福利开支的据增。其四,过度消费导致政府对市场干预力度的加大,进而扭曲了市场自身的恢复功能。其五,过度消费导致社会伦理道德的丧失,人们尽情享乐,忘记了节俭的美德,不再以债务而担忧。上世纪70年代美国里根和英国撒切尔政府推行再私有化政策,试图激活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是并没有彻底消除经济增长的病根子,与此同时,由于推行新自由主义,又激化了社会不平等的矛盾,最终导致美国和西方国家陷入目前的债务和社会危机之中。
凯恩斯主义只是对亚当·斯密市场经济理论的一种修正,而不是替代,它的目的只是短期的,或者讲是一种政策行为而不是经济理论,经济运行的基础依然是市场,市场依然是最有效的经济运行工具。面对危机,显然政府必须启动相应救助措施,避免经济危机升级为社会危机,因为从长期来看,我们都将完蛋,但是问题是政府应该如何干预,如何救治,以及如何退出市场?这里首先面临一个适度的选择,其次面临政府干预方向的问题,政府只是医生,救治的目的是让病人康复出院,如果长期依赖于政府的救助,那么就会导致经济发展的长期病态化,从短期来看,我们可以生存下来,从长期来看,我们还是会完蛋,而且我们还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政府救企业,最后政府陷入主权债务危机,又有谁来救政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