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三定教授谈南湖藏书楼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31 次 更新时间:2012-05-07 08:07

进入专题: 南湖藏书楼  

余三定 (进入专栏)  

1.萧金鉴(以下简称萧):我从多种重要媒体上读到过关于你的南湖藏书楼的报道或散文,请先解释一下“南湖藏书楼”的楼名。

余三定(以下简称余):非常感谢您对南湖藏书楼的关注和关心!南湖是洞庭湖的子湖,位于岳阳市的东南边。南湖面积13.2平方公里,不仅风光秀美,且为人文渊薮,历代迁客骚人,踪迹遍于汀洲。我和妻子朱平珍所建的私家藏书楼即在此湖畔,故名南湖藏书楼。

2、萧:请你介绍南湖藏书楼的大致情况。

余:南湖藏书楼始建于1999年,后因征地拆迁重建,2006年11月底竣工。重建后的南湖藏书楼,坐北朝南,4层,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可藏书十多万册。现有藏书近4万册,以收藏文、史、哲方面的学术著作为主。藏书楼内藏书室共8个,其中有两个特色藏书室:一为北大版典藏室,收藏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文类学术著作;二为题签本珍藏室,收藏著者赠送的题签本。

3、萧:在今天这样一个市场经济冲击一切、人们心态普遍比较浮躁的情况下,你还有雅兴和定力建私家藏书楼,请谈谈你在这方面的想法。

余:我想从两方面来谈这个问题。首先,对书的热爱,是我从小产生的情感。记忆中最早听到勤奋读书的故事,是我上小学时,父亲给我讲的马克思在图书馆认真读书的故事。我记忆中看到的最多的私家藏书是我高中毕业那年(1973年)在著名理论工作者许诺伯家(许诺长期在中央党校和中央党史研究室做理论研究工作),当时他家里有2个大书架、1个大书橱,全部装满了书。坐在许诺伯的书房里我有一种特别幸福的感觉。在惊羡之中,我就想着自己不知什么时候也能有这么多藏书。1977年,我参加“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被录取到岳阳师专中文专业就读。我和妻子朱平珍是同班同学,我们相恋也是因为书,那时供电紧张,下晚自习后只有学校传达室还亮着灯,为了借着传达室的灯光看书,我们多次不经意中在传达室相遇,于是逐渐了解并走到了一起。可以说是“书为媒”。成家后,读书、购书、教书、写书成了我们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建自己的藏书楼自然成为了我们共同的向往和追求。

其次,我在高校中文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已超过三十年,我一直喜欢读书,挚爱学术事业,对我来说,读书和学术研究是生活和生命中特别有情趣的事情,能给我带来无限的乐趣。我认为,学者是应该感受和追求学术情趣的。 梁启超在《学问之趣味》中这样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原素名为‘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的仅有个零了。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梁启超讲的“学问之趣味”,就是指学者的学术(读书)情趣。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地说,学者的学术(读书)情趣,就是指学者挚爱自己的学术研究(读书),在学术研究(读书)中感受到真正的乐趣、富有诗意的享受。我建南湖藏书楼,便是我追求读书、学术情趣的自然行为。

4、萧:如此看来,南湖藏书楼是真正的雅趣之处,希望您能谈谈近年来与南湖藏书楼相关的雅人雅事。

余:南湖藏书楼得到了众多学术界、文艺界人士的热情关注和真诚支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南湖藏书楼成为了我和许多文友共同的精神家园,因而与南湖藏书楼相关的雅人雅事可谓不少。其一,包括沈鹏、王蒙、余光中、郑欣淼、王朝闻、李锐、徐中玉、杨辛、黄枏森、陈平原、程郁缀等许多大家先后为藏书楼或题书楼名,或题诗(词、联),还有来自日本、法国、越南及来自台湾、香港等地的文友来藏书楼做客题词。其二,南湖藏书楼设有题签本珍藏室,不少文友知道后,纷纷寄赠题签本给我,有朋友称其为“墨缘书香”。其三,来自《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南省作家协会、《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编辑部等学术单位的学者、博士、作家先后专程到南湖藏书楼主办学术研讨会。其四,多位画家朋友为南湖藏书楼作画,其中山东画家李大山了解到南湖藏书楼后,欣然为南湖藏书楼作画,李大山先生没有实地看过藏书楼,他以多张南湖和南湖藏书楼的照片为基础,经过艺术想象画出了国画《南湖藏书楼》,获得许多来藏书楼做客的朋友的啧啧称赞甚至称奇。

5、萧:听说常有朋友给你赠书,是吗?

余:是的。李元洛老师先后将自己的藏书赠送了五千册余给我,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左健和副总编辑金鑫荣给我赠送了总计201卷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给我赠送了总计80卷的“共和国作家文库”。

6、萧:你给我赠送过《南湖藏书楼》,希望你谈谈这本书。

余:《南湖藏书楼》由我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有人评论说“这是一本介绍南湖藏书楼的书。本书形式精美,充满对于好书的珍视、热爱之情”。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教育报》、《中华读书报》、《北京大学学报》、《学术界》和香港《大公报》等数十家重要媒体都或发表专题报道或刊登书评。

7、萧:希望你能谈谈对中国私家藏书楼的看法。

余:中国、其中特别是湖南等地,历代以来有私家藏书的传统。我以为,私家藏书楼藏书的目的大概是两种类型:一种是为收藏而藏书,藏书家们将书籍收藏起来,并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做研究之用,是为社会、为后世而藏书。第二种类型就是为读书、为自己的学术研究而藏书。上述两种类型都值得称道。我个人属于第二种类型。

8、萧:你对当今私家藏书楼的看法怎样?

余:总体说,我认为,当今私家藏书楼并不太受重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因为早些年藏书遭文革破坏;同时,近些年藏书又受市场经济冲击。所幸今天还是有一些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士自觉藏书,以藏书为乐。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前进,私家藏书楼的情况会越来越好。

9、萧:请问您如何看待今天电子书对纸质书的冲击?

余:在今天这种境况下,我还是倡导大家(特别是青年人)多读纸质书。我主编的《云梦学刊》在前两年发表过一篇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刘伟的文章,题目是《从“纸间灵韵”到“屏中风景”》( “纸间灵韵” 指纸质书,“屏中风景”指电子书;该文发表后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刘伟说:“在翻阅工具书的过程中,读者的身心始终处于一种高度参与的状态,每翻阅一页,不仅有纸香扑面,更有知识应接不暇。而和工具书相比,数据库终是为用不为体的,它缺少一种逸趣。”所以我希望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在阅读电子文本的同时,要坚持继续阅读纸质书,去追求和享受刘伟所说的阅读纸质书的“逸趣”。

10、萧:你能给青年藏书爱好者提供些建议或者意见吗?

余:对于那些喜欢藏书、读书的青年人,我首先应该向他们表示敬意。在这里我提几点看法供青年朋友们参考。第一就是要立足当前,不要企望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当前就是最好的条件。第二就是要有自主性,有战略眼光,不要跟着时尚跑,不要跟着畅销书跑,不要跟着出版商的炒作跑。第三就是要选读好书,要选择那些有档次、有水平的书来读。最后一点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将所读、所学运用于实践,在阅读的同时要动笔。

(2012年1月26日)

进入 余三定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南湖藏书楼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语言学和文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3061.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