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6年8月25日,由《云梦学刊》《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联合主办的“信息化时代阅读方式研讨会”在湖南岳阳南湖藏书楼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等高校的二十多位师生参加,下面是此次研讨会的发言选登。
为何要讨论信息化时代的阅读方式
余三定
今天,《云梦学刊》和《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在南湖藏书楼举行“信息化时代阅读方式研讨会”,我以《云梦学刊》主编和南湖藏书楼楼主的身份,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自2010年开始,《云梦学刊》和《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每年暑假都要在南湖藏书楼联合举行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第七次了,能坚持到今天很不容易。我在此讲三个意思。
首先,简要介绍南湖藏书楼。南湖藏书楼自2006年建成、特别是自2010年3月21日举行揭牌仪式以来,主要发挥了下面四个方面的功用:一是藏书。现有藏书四万多册,主要是文史哲方面的学术著作,并且设有“题签本珍藏室”和“北大版典藏室”两个特色藏书室。二是读书。南湖藏书楼是我和我爱人朱平珍教授、我们全家人以及一些朋友读书的地方。三是谈书。台湾学者高希均提出了“新读书主义”,他说:“身心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谈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室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说明“谈书”也是读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有一些朋友来南湖藏书楼谈书,在座的柳春蕊老师可能先后来过十多次,和我一起谈书。四是开小型研讨会。第一次研讨会就是2010年7月13日《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在这里举行的,此后,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故宫博物院、《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学术界》及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主任邵东方先生等多位学者来南湖藏书楼开过研讨会(座谈会)。
其次,为何要讨论信息化时代的阅读方式这一主题。我认为,学术研究的课题要有时代和社会意义,我们今天讨论信息化时代的阅读方式这一主题,就很有时代和社会意义。大家知道,我们今天是处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阅读方式的影响甚大,不少人只是阅读电子书,我们看到到处看到有人在拿着手机看微信,阅读纸质书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但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好的网络作品最后还是变成了纸质书出版,并且评论、研究网络作品的评论和学术著作也多是以纸质书的形式呈现出来。这说明,纸质书不可能被电子书替代,纸质书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所以,今天情况下,到底是选择阅读纸质书还是选择阅读电子书,是值得我们认真讨论的主要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当然要阅读电子书,但是同样要阅读纸质书;在今天这种纸质书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尤其要重视纸质书的阅读。我们的阅读方式可以改革,但我们不应该进行颠覆性的革命。
再次,我建议本次研讨会可以围绕下述几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一,可以讨论信息化时代的特点,也可以讨论阅读方式的内涵。第二,可以讨论传统阅读方式的特点,也可以讨论电子阅读方式的特点。第三,可以讨论如何处理好传统阅读方式与电子阅读方式的关系。还可以讨论其他相关的问题。
阅读方式变革与文化身份转换
吕双伟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随着互联网的无处不在,数字技术的精益求精,自媒体的迅速普及,大数据、云时代已悄然来临。面对触手可及的海量信息,随处可见的电子书籍,我们是敞开胸怀,热烈拥抱,还是漠然置之,无动于衷?保持传统的阅读方式岿然不动?还是应与时俱进,接受网络时代的电子文献与屏幕阅读?下面我从阅读方式与文化身份转换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理解。
一、阅读方式标识文化身份
阅读是现代人最重要的日常行为之一,除非目不识丁,否则都有阅读的内在需要和外在能力。阅读及其效果的实现,对人的自我构建和自我完善具有重要作用。和今人多通过网络,使用屏幕阅读不同的是,古人主要是通过绢帛、竹简和纸质文本来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不仅与科技发展有关,也与读者的性别、职业、地位等身份息息相关,并非人人都可随心所欲地阅读。西周以前,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控制,学在官府,阅读是贵族的权力与专利,庶民丧失了阅读的机会。春秋以来,礼坏乐崩,学术下移,学在民间,孔子应时而生,广收门徒,因材施教,打破了教育垄断和学术专断,庶民才有可能获得教育与阅读的机会。但纵观中国古代,直到清末,阅读始终是少数人的行为,是贵族和中小地主家庭的权力。虽有寒门士子通过阅读来改变命运,但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贫苦家庭的人缺乏阅读的条件和基础,因而也就缺乏自我言说的话语权力。文人学士从读书到著书立说,到写诗作文,传播和表达的主要是自己而不是对象的观念和感情。战国诸子的著书立说,唐五代词中的“以男子作闺音”,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表现。虽然其中不排除有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注、思考与悲悯,但主要还是个体思想或情感的表达。因此,这种言说其实是脱离普通大众的实际的。实际上,在古代,普通大众连阅读的权力或能力都缺乏,更不必说对阅读方式的选择了。大众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不在阅读媒介,而在倾听宣传和模仿行动,通过对日常经验和生活常识的倾听和模仿来实现对自然、他人和社会的认知与行动。所以,古代贤哲所说的阅读之法,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所说的“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苏轼强调的“一意求之”,都是知识人对自我阅读经验和阅读方式的总结。对广大的平民百姓来说,没有数年如一日的阅读习惯的养成,缺乏阅读的基本物质条件和激励机制,甚至很多人一字不识,又怎能接受并付之于行动呢?文化身份的缺位,导致了普通大众阅读的不足;而阅读的不足,又反过来影响了文化身份的改变。
现代以来,随着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水平的提高,阅读才能走出高门大院,走出书香门第,“飞入平常百姓家”,进而全面世俗化和平常化。传统文士依靠纸质阅读的主导地位,逐渐让位于今天无处不在的屏幕阅读,过去的精英阅读也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大众阅读。在这个信息量爆炸、信息传递速度快捷、信息传播途径多样的时代,传统阅读方式无疑备受冲击。当代中国,公交车上,地铁上,高铁上,甚至行走中,随处可见以手机或者Ipad等为载体进行屏幕阅读的人。这种阅读多不是专业阅读,而是娱乐性和消遣性的阅读,是对紧张生活的放松,对旅途时间的打发。毋庸置疑的是,这种阅读方式的选择或者说偏重,与主体的文化身份关系较以往更加紧密,更加复杂。当然,任何阅读方式都是一种存在,都能暗示着作者的身份,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从阅读的角度来说,简单的说,当代人的文化身份大略可分为知识群体和普通大众。作为高校人文学科研究者,这里的知识群体,主要指向为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文学者;普通大众则指不以研究为目的或职业的社会大众。
二、文化身份形塑阅读方式
学者的文化身份影响甚至决定其阅读方式。学者为专门从事某种学术研究,试图通达智慧或建构体系的人。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中国古代社会,学者与儒学的关系紧密。对儒家经典的训诂和注疏是古代学者的头等大事,述而不作是很多学者的为学理想。在这样的学术背景和文化环境中,古代学者的阅读方式以纸质媒介为主,以成册书籍为对象,强调专精和细读,字字分明,一丝不苟,从而以求得对经典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今天的知识群体,特别是高校学者多肩负着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强调学者应该以学术本身为目的,追求学问的自足性,不应该为他人,即曲学阿世。他们可以“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可以为一字含义,考订至万言,追求学问本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阅读方式,至今仍有警醒世人的意义。然而,在今天的语境下,对于学者来说,过于强调学问的独立性和自足性,甚至只知自娱自乐,沉醉于自己的研究对象之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虽然精神可嘉,但忽视学术的社会性和现实性,忽视了学术的经世致用功能和现实指向,或许会导致学术之路越走越窄,践行能力越来越弱,最后沦落为自我欣赏的文字游戏了。当然,我们不要求所有学科都实现现代性转换,都指向现实,关注民生,都高唱“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至少应该有对现实的怜悯和关怀之心,有解决现实困境的思路或者对策。这样,才能让学问之花厚重地在中国大地上结果,让学术研究的光芒照射在中国大地上。在信息化时代,学者的阅读方式不应该抱残守缺,泥古不化,应该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积极主动开展多样化的阅读。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其文化身份的转换。
与学者以阅读为生活的重要内容,以阅读作为生活方式不同,普通大众多以阅读为消遣,为娱乐,而不是指向学术研究。网络阅读的便捷性与广泛性,是一般的纸质媒介无法媲美的。手机的便于携带,便于存储,便于点评等也使得网络阅读非常快捷。特别是对知识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来说,相对枯燥、朴实的纸质文本的吸引力不大。但他们对微信、平板电脑等网络媒介的阅读兴趣大。时尚化的风格,娱乐化的内容,图像化的页面等使得普通大众趋之若鹜。虽然阅读载体的图像化、信息传播的网络化、阅读手段的快捷化和阅读目的的功利化,造就了短平快的浅阅读,但它无疑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满足了人的欲望快感和无障碍交流。虽然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物欲的膨胀与意念的转瞬即逝,永恒成为奢望,理想成为笑谈,价值变得虚无,但无疑它适应了当代生活节奏紧张,人与人之间相处越来越艰难的现实。这种阅读方式的弥漫性发展,容易让大众失去生活目标和价值,变得不知所措,茫然无从。同时,沉迷于网络阅读或电子阅读,在电子设备的辐射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在屏幕字小,对眼睛还存在伤害之前,确实对人的身体和生理伤害比书本要大。完全依靠电子阅读,抛开纸质媒介,会使得人心力交瘁,疲惫不堪。当然,对于习惯于电子阅读的年轻一代学人来说,在电子媒介和纸质媒介内容完全一致,没有文字版本错误的前提下,主要依靠前者并不会影响其研究目的的实现,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是可以达到同样的研究效果的。当然,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对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方式的态度不同,好恶的程度不同。持之以恒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消解不同媒介带来的短期不适,从而实现文化身份的形塑。
三、文化身份与阅读方式的互动
知识群体和普通大众的阅读方式虽然存在差异,但也可以互补。学者和普通大众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对象,可以彼此融通,互为所用。
当代学者既需要大量阅读纸质文本,也需要阅读电子文本。两者互为补充,各有侧重,不分彼此,各取所需。尽量感性与理性结合,从而使得研究成果有血有肉,充满生机与活力。新媒介阅读,只要主体态度认真,用心,并不会改变传统阅读的深刻性。新媒介改变的是技术,不是文本内容。学者只有习惯于电子文献阅读,习惯于屏幕阅读,才能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古今中外的文献资料,看到异国他乡的珍稀善本,从而摆脱时空限制,畅游于电子书籍的海洋,为研究省却翻检之力和跋涉之功。电子文本的智能性和信息的海量,在检索关键词、查阅字词典故来源、寻找遣词造句的相似度和共同性等方面,一键敲击,秒数单位时间内就能将对象直观地呈现出来,这是人工阅读纸质文本所无法达到的,因而在这一方面无疑具有优越性。同时,学术研究往往需要对主题材料旁搜远绍,竭泽而渔,这样,电子检索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在资料收集最为齐备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更好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但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要对资料理解和熟悉,甚至对资料的前后关联、内在逻辑和整体特征有深入把握,则需要对文本反复把玩,要对阅读对象加以缜密的思考和科学的判断,即需要慢慢阅读而不是快速阅读。对没有习惯电子阅读的人来说,纸质文本比电子文本,书籍比网络更加适合作为研究的载体运用。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在大量屏幕阅读,快速阅读的同时,也需要回归经典,回到书本,对某些重要的内容进行纸质阅读,含英咀华,体会其内蕴和余味,增加其审美感受。多读一些纸质媒介,多一点阅读的从容和把玩,多对阅读对象进行恰当选择和辨析,养成一种阅读习惯,成就一种读书的生活方式,那么,主体极可能向往崇高,追求健康甚至高尚的生活情趣,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出温文尔雅的气质和超凡脱俗的行为。通过阅读,可以见贤思齐,与前人对话,与历史接触,与美好同行,从而超越人的自然本能与欲望,追求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和天地境界等,达到生命的自足与愉悦。在书香的环绕和陪伴下,在好书的熏陶下,实现人生境界的升华与超越。不管文化身份如何,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当代社会发展,大众文化层次提高的必然结果。阅读行为成为普通大众的自发性、主动性和思索性行为,而不是受到外力的强制和规劝,这对如今沉迷于打牌、娱乐的普通大众来说,无疑是一种积极的改变。只有当整个民族形成以阅读为主要消遣方式或者说益智方式时,社会才会书香四溢,举手投足之间才会充满文化底蕴,人与人之间才有可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贤人境界。
同时,不仅阅读主体的不同导致阅读方式存在不同,阅读客体即阅读对象内容的性质也影响到了同一阅读主体的阅读方式。知识群体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上神仙,也不是闭门造车,自我作古的私塾学究,而应该是视野开阔,胸怀博大,知识渊博,办事切实可行的真学者,具有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具有人间情怀的践行者。这种潜在要求使得知识人不仅要有纸质阅读,也要有屏幕阅读,包括手机、电脑等载体上的微信或微博等方式,了解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了解本学科之外的相关信息,如研究文学的,需要了解哲学、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了解之后才有可能运用,运用之后,做出的研究成果才有可能更接地气,更有弹性,更有生命力。
总之,阅读方式的完善和阅读时间的长短、效率的高低一样,对于个体的心智完善、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民族的未来发展等,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善于阅读,勤于阅读和喜于阅读的民族,将是一个充满智慧,极富创造和敢于自我更新的民族,将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
从社会变迁角度来理解阅读方式的转变
唐元超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很高兴参加本次研讨会,感谢《云梦学刊》的邀请!听了前面几位师友的发言,可以明显感受到大家对于信息化时代人们阅读方式转变的一些矛盾和担忧,其集中指向电子阅读替代纸质阅读带来的种种弊端。如果从社会科学一般的方法论要求出发,我想,我们在对这一“社会事实”进行价值评判之前,首先应该去“理解”这一“社会事实”,理解构成这一“社会事实”的人们——也就是说,去理解这个时代中人们赋予这一行动的意义。因此,我的发言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第一部分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认识阅读方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第二部分讨论这一阅读方式的转变意味着怎样的社会意义;第三部分在简要总结的基础之上提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一阅读方式的转变。
一
本次讨论会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信息化时代”,二是“阅读方式”。就我理解而言,信息化时代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信息丰富多样,不仅信息的数量众多,而且参与制造信息的主体也极为多元,这凸显了我们身处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信息技术条件大为改善,人们的“个体性”也不断增强,人们不再满足只是作为信息的接收者,而且还积极参与到信息的生产、传播当中。以我们最为熟悉的微信阅读为例,很多人在转发文章的时候,往往也加上一些评论,甚至有人直接说“还是正文下面的评论精彩”,这说明人们在使用电子阅读的时候,通过点赞、转发、评论,甚至哪怕仅仅是围观,来体现每个个体的自主性,这与传统的纸质阅读有较大区别。同时,应该看到中国的电子阅读呈现一定的特殊性,即人们大量通过移动客户端进行阅读。刚才也有老师提到,如果在国外机场大厅,看到拿着手机阅读的基本都是中国人——这反映出部分事实,中国人“偏好”手机阅读;然而,这种现象可以用文化或“国民性”这样模糊的概念来解释吗?我想更为实际的解释是: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的发展中国家,利用了后发优势,在快速变迁的社会中,大部分民众跨过了PC互联网而直接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中国,哪怕是再偏远的地区,你都能看到手机的身影,智能手机以及新媒体为民众带来了阅读的平台和资源。在这个快速变迁的社会中,中国的人口流动频繁,中国从“乡土社会”逐渐变为“流动社会”,这种“流动性”不仅指人们在不同空间的迁徙和移动,还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地点的“分离”,人们闲散时间的“分割”,这种“流动性”表现为人们生活的“变动不居”,而移动互联网正好适应了这个社会的“流动性”。为什么中国人的藏书少,纸质阅读量少?这与社会目前的流动形态很有关系。
从横向层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高度流动的中国社会;如果从纵向看,中国社会则是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有学者将中国分为“十大阶层”(参见陆学艺主编,2004)。这种分化也会体现在阅读方式上。刚才一些师友批评说电子阅读信息众多,质量良莠不齐,并且无法做到深度阅读,此话自然不假——但是这话背后的假设是阅读者至少是作为“有闲阶级”,因而他需要深度阅读。然而,我们随便打开自己的朋友圈,就可以看到不同阶层的人所阅读的东西也是不同的。换句话说,不同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反映的正是不同的社会阶层,人们通过自己阅读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我们在批评电子阅读不够纸质阅读深入时,其实过于理想化地认为在没有电子阅读的时代,有很大一部分人在阅读纸质书籍,恰恰相反,正是在电子阅读的时代带来了人们的广泛阅读,信息化时代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便捷、可及的阅读资源;加上中国的知识产权、出版等制度规定,寻找电子读物成为了更加便捷、便宜的代表,这符合更大阶层人们的实际利益。
另外,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适用于不同的“功用”。刚才有年纪稍长的老师提倡应该多读纸质书而少看电子书,但是紧接着就有年轻老师站起来说自己更多的是看电子书,因为电子书方便检索、携带方便。这说明什么呢?互联网时代中的代际差异自不必多言,但同时也是由于阅读的目的不同而导致了阅读方式的不同。如果从“做学术”本身而言,我们需要讨论一下现代学术体现。现代的学术更多地已经成为一种“知识生产”,“知识”作为最终生产的产品(output),其生产的过程已经被纳入一整套规范体系之中,就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样,分为上游下游,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讲究“效率”和“成本”。在这样的学术体系和评价机制之下,“做学术”就如同生产产品一般,“越快越好”、“越省力越好”。信息时代的“知识”可以通过检索而快速、大量的获取,这是传统时代只能靠摘抄、翻找所不能比拟的;同时,网络平台变成了知识生产最新的“交换市场”,电子阅读方便学者追踪“学术前沿”。然而,如果阅读作为一种“安身立命”的凭借,阅读的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快速”和“大量”则只会变成我们“感受”、“消化”、“吸收”的障碍,最终败坏了胃口、麻木了心灵,使得我们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之中迷失。
二
刚才谈到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进入阅读的行列,但这是否就说明人们的知识品味得到了提高呢?或者说大众的大量阅读是否意味着大众的大量“启蒙”?康德曾经为“启蒙”做出过经典的定义,他认为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就是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康德,1990)上面提到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自主性显著提高,但同时也看到了这种“自主性”提高的另一面又是“制度性的非自主性”,也就是说他虽然获得了选择阅读方式和内容的自由,但是却深受阶级等制度性因素的限制。换句话说,人们看似更加自由,其实只不过是在自己营造的“意义之网”里面攀爬而已。还是以微信为例,大家在选择关注怎样的公众号的时候是自由的,但是这种选择总是与其前期所受的教育、所在的阶层等各类既有的制度性因素有极大关系。我们经常见到的是,自己不同阶段的同学所转发内容的差异,有的人关注“心灵鸡汤”或“成功学”,其朋友圈总是一种“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样子;有的人则是转发各类“养生保健”;或者有的直接就是“民族主义”泛滥,上面的信息多种多样,并且包含了很多错误信息。在座的各位大多会对这些嗤之以鼻——这本质上反映了中国阶层的“断裂”,面对大众在信息爆炸中的“自我狂欢”,知识分子更多的是选择退却和鄙夷。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时代往往是和“消费社会”联系在一起的,“消费社会”的最终逻辑是通过“制造社会差异”来实现对消费的刺激。(鲍德里亚,2014)伴随着电子阅读发展起来的是一系列营销策略,其背后指向就是“鼓励人们消费”,于是我们在网上进行阅读的时候,各类广告总是无孔不入,各类“抓人眼球”的新闻推送也随时跳出,这些都成为影响阅读连贯性的“无关信息”。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信息统一塑造了“中产阶级”的消费取向,将原本充满阶层划分的社会完全拉平,人们一方面沉醉在被塑造的“中产梦想”之中,另一方面又挣扎在残酷的现实之内,最终导致个人追求的撕裂与社会怨恨的累积。
因此,表面上信息时代人们通过电子阅读等方式增加了阅读量,社会好像步入了“大众阅读”、“大众启蒙”的时代,但事实却是,人们依然不能获得自由,“大众阅读”依然不是以大众为本的阅读,仅仅是“消费社会”塑造的产物。
三
如果看到阅读方式转变背后的社会根源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意义,我们就知道单是简要对比分析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的利弊,还远远不够,因为无论喜欢或者不喜欢,“阅读方式”的转变是必然的——纸质阅读面对电子阅读的时候,“遭受冲击”是固然的,而且这一趋势会一直下去,直到我们这个“变动不居”的社会真的变得“安定和谐”起来。但同时,作为知识分子的我们,也应该去主动引领,积极参与到信息时代当中,撰写“反思性”、“启蒙性”、贴近大众的文章,努力改变当前电子阅读的“信息生态”,为当前鱼龙混杂的信息环境贡献“清流”。
信息化时代大众阅读方式巨变及成因分析
曾晓剑
湖南理工学院新闻学院教授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犹如一场伟大的变革,使得我们每个人都受到冲击和影响。智能手机的流行更是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及对通讯工具的需求,它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代表配置。现在,无论是车站、机场、高铁车厢,还是在城市公交车、地铁、商场、酒店等场所,捧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现代移动工具阅读的人随处可见,阅读正发生着颠覆性变化。诚如有学者描述的景象:从纸质走向数字,从看书走向读屏,从个人电脑走向手持终端,从书房走向地铁……人类的阅读方式正迎来新的革命。【1】
当前的阅读多为电子阅读,我国拥有最大量的电子阅读群体。据G20互联网经济排名发布,中国网民达7.1亿,为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就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网民通过Wi-Fi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1.8%,目前,Wi-Fi无线网络已成为网民在固定场所下接入互联网的首选方式。【3】
电子阅读多为浅阅读、微阅读,它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顺应了时代的节奏与要求,成为获取信息和日常社交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是传统阅读的有益补充。《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明确地告诉我们:“世界被扯平了,电脑和网络是人阅读世界的USB 接线口。”而在这个“被扯平”的世界上“认路”的方式是浅阅读,我们通过浅阅读拥抱全球。而要想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安身立命”与时代接轨,有必要熟知电子阅读的特点。【4】
阅读方式变化的特点
阅读目的娱乐化 在以前相当长的以纸媒体为主要传播载体的时代,大众阅读主要是通过书籍、报刊、杂志等纸质出版物进行,阅读目的多为满足求知欲,培养审美情趣,起到净化心灵,提升人文素养的作用。在信息化时代,阅读不再强调朗读,诵读,精读,阅读目的变得不明确,或读时事新闻,或看文艺动态,随便翻翻, 走马观花, 阅读的东西大都只过眼睛、不进脑袋,呈现明显的休闲娱乐化倾向。【5】
阅读喜好视觉化 有关数据显示,如今有高于60%以上的信息来自图像形式。【6】处于读图时代的大众突然变得有些浮躁,有些功利,十分依赖媒体视觉化信息传达,对视觉语言表现形式如视频、照片、绘画、图片的兴趣在不断增大,对纸质的纯文本阅读变得少了起来。
接受信息碎片化 在人人一台电脑、人手一部手机的信息化时代,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获取资源,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碎片化阅读。所接触和阅读的信息可能是有趣的、对工作和生活有指导意义的,可能是微信短文、网络爆料、搞笑视频、也可能是生活小常识,信息内容非常宽泛,具有不确定性,但多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知识。过去整段投入的阅读时间,变成了见缝插针式的浏览,这种浏览让读者被铺天盖地的碎片化信息所包围。
阅读姿态低头化 虽说以前阅读纸质文本时读者也在低头观看,但当下读者低头阅读手机的姿态远远超过对传统纸质图书的阅读,对很多人来说,可一周不看书,但不可一日不看手机,手机仿佛成为了身体的一个器官。【7】这主要是因为手机携带更方便、更常见,也因为其内容更具有吸引力,因此,无论朋友聚会、家人团聚,还是在外候车,低头一族总不在少数。
阅读过程随意化 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大部分人没有时间和精力通过电视或报刊获取资讯,电子阅读便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首选。互联网实现了资源共享,只要有网络和信号,只要有空闲,读者就可能利用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浏览新闻,刷微信朋友圈,浏览微博微信,或阅读短文,或玩游戏打发时间。因此,当下的阅读表现出快速消费,阅读过程呈现出即时性、随意性特点。智能手机则瞄准这一趋势,每天按时推送标题劲爆和新奇的新闻,满足读者的解压心理和猎奇心理。
阅读介质电子化 在信息化时代,传播介质发生了巨大改变,阅读介质呈现电子化的特点,广播、电视等媒介以电子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生活,读者依赖电子产品进行电子阅读,电子阅读依靠电的支持,没有电就开不了机,阅读也就无法进行。电子化阅读介质对纸质媒介形成了巨大冲击,它突破时空限制,比纸媒介更具时效性,丰富性,也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性更强的方式,让受众的听觉和视觉得以紧密结合。
阅读方式变化产生的问题
显然,信息化时代的阅读主要是朝着电子阅读、微阅读或浅阅读方向转变,无论是阅读内容、阅读方式,还是阅读成本、阅读效果都和传统的纸质文本阅读有较大差异。这种阅读是一种新趋势和新常态,是对传统阅读的极大挑战和有益补充。这种新的阅读方式又是双刃剑,它给阅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愉悦,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以下问题,令人担忧:
视觉化阅读造成理性判断弱化 视觉化信息通过形状、色彩、声响、动态等手段作用于我们的眼球,直观、快捷,能够创造出具有真实可感的形象或场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甚至让人热血喷张,印象深刻,有利于读者对事物的直观感知和认知。但这种阅读犹如“速食”和“快餐”,味道虽好,费时又少,确是浮于表面的浅阅读;它没有纸质文本的严谨,没有给读者留下太多的想象和思考余地,久而久之会忽视对思考能力的培养,导致读写能力下降,并制约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利于进行理性思维和理性判断。
碎片化阅读导致思维能力下降 很多人认为电子化阅读代表了“快餐文化”,因此只要广泛阅读而不用深入研究,对于电子图书中的任何信息和知识都只是了解其大概而已。碎片化阅读虽然可以使读者不断获得新知识,并使之沉浸在“又知道了新的东西”的喜悦中,但这些信息往往是孤立的、容易被遗忘的,它往往只告知结果而省略过程,会让思维变得狭隘、简单,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将弱化对于复杂事物的思考能力,导致思维能力下降。【8】
低头族造成人际交流困惑 有学者指出:“德国地铁上到处都是在看书的人。……而在北京的地铁上,大家也是低头——在看手机。但都是看电影的、打游戏的、微信聊天的,没有什么人看文章。”【9】这种状况已相当普遍,此外,一些人手机里面有很多朋友,也很活跃,回到现实却不善于面对面地与人交流沟通。聚餐、开会、郊游、上课……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不少人都因手机而成为低头族,一些人因此不善于面对面说话和交流,人际关系变得生疏起来。难怪有人发出感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10】
娱乐化倾向带来社会浮躁和肤浅 娱乐本是劳作之余的身心放松、调剂和愉悦状态,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但近年来,娱乐化倾向充斥于文化传播领域,成为一种肤浅的时尚,表现为低俗、庸俗和媚俗,它过于关注个人的成长和娱乐,对严肃题材则表现为淡漠和疏离。由于电子阅读缺乏明确的目的和计划,浏览的多,思考的少,读者把点击和浏览当做休闲娱乐和打发时间的消遣方式,习惯于享受眼球运动、拇指运动带来的感官刺激,不再习惯于进行逻辑严密的、抽象的、艰深的脑部运动。更为糟糕的是,娱乐化倾向会损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健康发展。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曾描述过它的表现与危害,并预言:“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11】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被钟爱的电脑、手机以及网络等电子信息技术所控制而失去了自由——思考的自由、选择的自由,甚至娱乐的自由。【12】
阅读方式巨变原因分析
当下这种阅读颠覆性变化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从外部原因来看,主要是互联网的强大冲击和巨大诱惑。我们已经强烈地感知到,互联网来势汹汹,正与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抢夺话语权,抢夺大众读者;其次是智能手机、Wi-Fi推波助澜、大行其道,使得上网阅读、通讯联络都变得十分便利,手机虽小但里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其次是电子阅读环保节约,省去了印刷、购买、运输、库存等成本;而网络无处不在,使人轻松获得多种信息,这也造成读者对电子媒介的偏爱对纸媒需求的下降。最后是因为纸质图书价格虚高、同质化现象严重及盗版书充斥而使得读者大量分流,导致他们转向其他媒介获取资讯。据调查,有 80%以上的读者认为书价太高,其中 25%的读者认为书价已经高到让人难以承受的地步。【13】
从读者角度看,主要是阅读需求发生了变化,因为生活、工作及学习压力大,读者有休闲和娱乐需求,想通过轻松愉悦的浅阅读获取资讯并释放内心的紧张情绪,而手机等电子阅读随时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出门在外大多能蹭到无线Wi-Fi,无需付费的微阅读更是给这种需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次是读者的求新猎奇心理。人类有无止境的好奇心,时刻都想探寻神秘未知的领域,而每天大量新鲜精彩的信息能够满足读者的这种精神需求。
因此,有人感叹,对阅读者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成百上千的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内容提供商大举进入,给予读者无限多的选择;而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内容的零散化、空洞化分散了阅读的快感,而选择的多元化让思考成为散开的空气,无法聚拢。【14】
总而言之,我们身处信息化时代,既是幸运的也是麻烦的,信息的轻松获取令我们欣喜若狂,信息的铺天盖地让我们应接不暇。如何在海量的信息阅读中不忘阅读初衷,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如何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场把握自己,不迷失方向,正考验着每一个读者。加强媒介素养,做媒介的主人,不被媒介捆绑,不迷失自我,不随波逐流,做信息时代的弄潮儿,浅阅读和深阅读有效结合,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互为补充,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和习惯。
参考文献
[1]孙丽萍、王琳琳:“数字阅读”,一个怎样的时代?[DB/OL].2014.08.18.09:01:29,新华网.
[2]来源:2016.08.31.21:07[DB/OL].华龙网.
[3]来源:2016.01.22.12:30[DB/OL].中国网信网.
[4]李旭曦:浅阅读的“三度”空间[J].福建教育,2015.10.
[5]赵昕:可以“浅阅读”,不能“浅编辑”[J].新闻爱好者,2007.6 (下半月).
[6]付俊、汉族:“读图时代”阅读习惯转变的成因浅析[J].管理视窗,2014.23.
[7]搬砖的赵二妞:碎片化阅读让思想难以“脱贫”[DB/OL].北京CBD,2016.06.
[8]来自微信短文,麦子熟了: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会有什么后果?[DB/OL].2016.08.03.
[9]鲍昆:当前摄影界有许多事需要澄清[N].人民摄影报,2016.7.20.
[10]资料来源:谈露洁、周小平、毕克勤:大学生发起“无手机课堂”各种方法克服手机依赖症[DB/OL].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404/c40606-24822447.html.
[1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章艳、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2]廖雯玲: 娱乐化环境下的阅读危机及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的现实窘迫[J].图书情报导刊,2016.7.
[13]耿丽霞:信息化时代的大众阅读[J].领导之友,2009.2.
[14]赵双莹:基于不同媒介阅读方式的思考[J].社会科学综论,2012.06.
我看信息化时代的阅读方式
司小丽
湖南理工学院美术学院毕业生
第一眼看到这个主题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我好像已经很久没有翻过书了,久到我自己都不记得上次看书是什么时候。
记得上大学那会儿,只要没事做,就会跑去图书馆,寻找自己喜爱的书籍,然后抱回宿舍,细嚼慢咽。大学毕业前夕,我特意去图书馆查询了这四年我借阅书籍的清单,总共289本书籍。从工笔牡丹到建筑设计,从尚昌平的《行走荒原》到《梅兰芳传》,再到《剪纸入门》,无疑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大学时期,我没有买过一本书,一来是没钱,二来学校有资源。
等到毕业后,随着信息化网络时代对纸质书籍的冲击,再加上这两年我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剪纸创业上,慢慢的,我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想必跟大多数人一样,一旦空下来,便手抱手机,来看新闻,看当下热点。虽说毕业后也买过两本书,但偶尔翻翻看看的时候,总觉得心里很踏实,好比在喧嚣的城市待久了,偶尔回到乡下 ,看看鱼塘,听听花开的季节一般。
这也难怪,我现25岁,过去的18年里,都与书相伴,与书为伍,有不认识的字了,翻开厚重的《新华字典》,上面应有尽有。虽然现在要有什么不懂,掏出手机,一应俱全,倒是比以前方便不少,但却少了指尖碰触笔墨的怀念,少了过去十八年再也难有的情怀。
信息化时代,所谓“书的海洋”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多买书,多看纸质书籍,怀念学生时代的我。
(载《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