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天:物象心理学·第三章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10 次 更新时间:2012-01-10 13:45

进入专题: 物象心理学  

陈才天  

凡是认识、记忆的事物及其规律,在头脑中是某种物质形态的存在,而不是语言形式的存在。语言翻译就是证明。

第三章 物象加工

本章简要讨论感觉、知觉、注意、智力、记忆等物象加工,以及这些加工过程的物象心理特征。讨论主要采用心理学实验证据和认知心理学模型、假说等理论证据。心理学实验是用科学实验方法,对物理刺激反应的心理过程进行客观和量化分析研究。心理实验材料主要有工具、图片、图形材料、模型、无意义符号的辨认、识别和操作等。实验材料物理刺激感觉系统,经历知觉、注意、智力、记忆等心理加工,在意识中形成直观事物的认知心理样态即物象。因此,心理实验的实质就是物象加工的心理过程。物象是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也是知识的一种心理内部表征。物象形成有一个心理加工的过程。心理学引进电子计算机科学的“信息加工”概念,把心理过程看成是信息加工过程。所以有了感觉信息加工、知觉信息加工等理论。但是,物象理论认为,信息加工是感觉加工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并且信息加工在该阶段结束。知觉以上加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物象加工。物象加工分为有物理信息的物象加工与无物理信息的物象加工。前者是感觉信息基础上的知觉加工,后者是无感觉信息的智力加工。

一、感觉物象加工

感觉这一术语指的是对物理世界的能量的初始探测。对于感觉的研究一般是探讨感觉机制的构造和加工过程,以及刺激如何对这些机制产生作用。“感觉信息加工”是认知心理学通常的理论。(梁宁建,51。文献附文尾,只注作者名和页码,以下同。) 但是,知觉与感觉之间划界的问题引起了很多争论,很少达成共识。物象理论认为,感觉机制的构造和加工过程,可区分为信息加工与物象加工两个阶段。感觉物象加工是感觉信息加工的结果,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为什么同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分别具有不同的性质呢。一方面,信息是神经生物学的,物象是心理学的。另一方面,感觉信息加工是由感受器及其器官结构完成的,而感觉物象加工是由感觉初级中枢完成的。我们的方法论是将短(瞬)时记忆划归感觉认知的范畴。这可由感觉(短时)记忆实验来证明,因为记忆的心理样态是事物物象,而不是信息。并且感觉器官没有记忆的功能,它们只有信息加工的功能。实验表明,视感觉物象存贮几百毫秒,主要特征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王甦,78。) 即知道是何物,其容量有限为9个项目。听感觉物象加工表现为声象存贮4秒,其容量为5个项目左右。

听感觉信息加工的构造是听毛细胞及耳蜗。耳蜗及听毛细胞是声波感觉信息加工器官。不同声波频率携带不同声音信息,经它们加工后产生不同听神经生物动作电位传递到初级听皮层进行声象加工并作出了瞬间存储,由此产生了对声音识别的认知心理样态。

视感觉物象加工与听感觉有所不同。视感觉信息加工,在眼睛的屈光系统即角膜和水晶体已经完成了,角膜的功能证实了这一点。角膜将物体影像投到视网膜上成像。视网膜称为外周脑,它有10层细胞,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细胞网络。视网膜结构与功能证明它是进行物象加工,如图像储存(被视为底片)和向视皮层传递图像。视感觉物象加工由视网膜完成,其内容包括:一是将图像滞留(瞬时记忆)对事物辨识,二是将图像转换成神经生物动作电位由神经纤维传递至初级视觉皮层。“感觉系统对外部信息的加工,第一个步骤是通过感受器来完成的。感觉器官对光、气味、声音等物理刺激非常敏感,而大脑则无法接受和处理这些刺激,它只能够通过对来自感受器转换的动作电位进行加工处理,从而产生感觉。”(梁宁建,52。)这里,所谓“产生感觉”就是形成了物象心理,是感觉物象加工。不过,相对单调的生物“动作电位”,并不能够直接解释极其复杂多样事物的物象加工。因此,物象加工是由各感觉初级皮层与知觉高级皮层分别加工实现的。

感觉信息加工与感觉物象加工的联系与区别,在认知心理学中已经有研究。不过,认知心理学家没有跳出信息加工的框框。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心理学家就提出“感觉代码”。就记忆系统来说,所谓编码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记忆系统形态的加工过程(Encoding),而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式则称作代码(Code)。“短时记忆的听觉代码和视觉代码都属于感觉代码。但这种感觉代码与感觉记忆的代码是不同的。感觉记忆按感觉信息的原有形式来加以保持,即按刺激的物理特性进行直接的编码。短时记忆的感觉代码虽带有各种感觉道的特性,但比感觉信息抽象,它排除了刺激的某些物理特性或细节。在对一个听觉呈现字母进行声音编码时,即可保留其读音音素,而舍弃读出该字母的声音强弱和快慢等特点。而对一个视觉呈现字母进行视觉编码时,也可排除其明暗和方位等特点。这种较为抽象的感觉代码与知觉过程的特点有紧密的联系。通常,进入短时记忆的项目都已经过识别。这可能是造成短时记忆的感觉编码与感觉信息相区别的一个重要原因。”(王甦,99。)物象心理学认为,这里的所谓“感觉代码”就是感觉物象,是感觉信息加工的结果。对于“进入短时记忆的项目都已经过识别”的过程,就是感觉物象加工。

感觉物象加工能够使我们在短时接触事物的基础上进行快速决策。比如,如果我们闭上眼睛,我们仍能“看到”世界;如果一段音乐已经停止,我们仍然能够“听到”它;如果我们把手从有纹理的表面挪开,我们仍然能够“摸到”它。然而,这些感觉物象都会迅速消退,而且绝大部分内容会很快被遗忘。

感觉物象加工表明,感觉的认知心理具有物象性质与特征。实验心理学中的感受性及其测定,都是对直观事物认知的心理样态,与语言无关。例如,绝对感受性就是绝对感觉敏度,它以绝对感官阈限为指标;差别感受性是指我们能够区别两种刺激强度的感觉敏度,或者说是对于刺激强度差别的敏感程度。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有:心理物理法、条件反射法以及信号侦察论等。它们都表明感觉具有物象加工心理的特征。

传统心理物理学主要在感官阈限的测量。心理物理学家的目标,就是最终用精确的数学函数的形式来描述外部的物理刺激与由此而发生的感–知觉之间的定量关系。实验材料不具有任何含义如艾宾浩斯制造无意义音节做实验。对于声音刺激的强度大小、刺激递增或递减的方向、刺激有无等变化,用数学函数的形式确定感官阈限。著名的韦伯定理、费希纳定理和史蒂文斯定理,都可以看成是对事物物理刺激形成的感知觉物象心理量的描述。换句话说,心理物理学中的变量,都是感觉与知觉认知事物的物象心理量。

联觉也是证明感觉物象加工的证据。所谓联觉就是一种感官刺激(比如视觉)导致另一种感官(比如听觉)做出反应的情形。譬如,颜色的声音。我们大多数人会有一些联觉体验,比如人们往往会把高音和明亮、刺眼的光线联系起来,而把低音和阴沉、黯淡的颜色联系起来。L.索尔所说,“有令人信服的数据表明,很多人都有一种图像和声音(还有其他感觉经验)互相交错的联觉。并且,联觉是可以测量的。”(索尔所,280。)联觉体验可能是由大脑中同时活动的联合区域引起的。所以,由听觉声音引起视觉颜色亮度感觉的心理学特性,是物象加工而不是信息加工。

一个物体或事件往往具有形状、 结构、关系、性质、作用等特性。因此,认知一个事物需要多个感觉器官接受信息。比如苹果,人们的视觉提供了苹果的形状、颜色,触觉提供了苹果的硬度、脆,味觉提供了苹果的酸、甜,嗅觉提供了苹果的香气等。根据感觉器官或感觉通道的不同可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的物象加工。感觉物象加工为知觉某事物的整体物象加工提供了各种“组块”单位。

二、知觉物象加工

心理学有“知觉信息加工”的说法。(梁宁建,58。) 物象理论认为,知觉不是信息加工,而是物象加工。知觉理论可以阐明物象加工。知觉心理学家形成了两类主要的理论,一是建构性知觉理论,二是直接知觉理论。布鲁纳(Jerome•Bruner)等人提出建构性知觉理论认为,人们通过主动选择刺激并将感觉与记忆相融合,从而“构建”出了知觉。比如,当你看到一个朋友从远处走来,你认出他是因为你的眼睛感觉到了他的容貌、鼻子、眼睛、头发等,即便他也许最近留了山羊胡子,你也许仍能认出他。建构主义者认为,原始刺激的模式发生改变时,你仍可以准确认出他。在此过程中我们同时整合来自若干渠道的信息以建构知觉。然而,物象心理理论认为,与其说是建构知觉,不如说是构建物象。吉布森(James Gibson,1966,1979)提出直接知觉理论认为,刺激中的信息是知觉的重要元素,而学习和认知对于知觉来说并不是必需的。直接知觉的前提是,视觉细胞的繁多恰好与世界的丰富性相匹配。刺激所包含的信息足以产生正确的知觉,知觉不需要内在表征。感知者要做的微乎其微,因为世界提供了太多的信息,很少需要去建构知觉并进行判断。知觉就是直接从环境中获得信息。物象心理理论认为,直接知觉理论就是对于直观物象心理的阐明。

考斯林(Kosslyn,1980,1994)知觉预期理论及其实验证据,有力地支持了知觉物象加工。考斯林知觉预期理论的中心假设是:知觉和表象涉及非常相似的加工过程,已获得较多的支持;当任务内容相同时知觉和表象将相互促进而当内容相反则二者相互干扰的理论预测也得到了实验支持。艾森克和基恩认为:“已有证据令人信服地表明人们关于物体形状的表象与关于运动和空间关系的表象涉及不同的大脑加工区。但是,这些表象形式常被一同使用。我们对这种现象的发生机制还知之甚少。”(艾森克,128。)物象理论认为,关于物体形状的表象与关于运动和空间关系的表象“常被一同使用”的现象,正好说明在认知事物过程中,对于事物整体性关联(系)性物象加工所必需的表现。因为任何一个物体在人的生活体验中,从来就不是孤立的。比如,一个杯子,除了杯子形状外,它往往与房间、桌子相联系。它的发生机制可能是无意识物象加工心理所形成的。

知觉与感觉之间划界的问题引起了很多争论,很少达成共识。但是,大家公认知觉区别于感觉的特点有三:一是知觉的选择性;二是知觉的整体性;三是知觉的恒常性。知觉三个特点表明知觉物象加工。我们从这三个方面讨论知觉物象加工。

首先,知觉的选择性表明它是一种物象加工。所谓知觉的选择性,就是说在进行知觉时,尽管同时接受很多刺激,但我们总是把其中的一些当做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当做知觉背景。当作知觉对象的刺激,常常就是我们在实践中所要对待的事物;而将其他作为知觉背景的刺激划出界线,并形成对象物象和背景(场)物象。比如,在知觉的选择性实验中,“图形与背景互换效应”,很有力的说明了物象知觉加工。又如,学生记忆中的老师讲课物象,讲台黑板等则是背景物象,而自己所在的位置则可能被忽略。在听知觉物象加工方面,颞叶是进行声音物象加工并贮存声象的脑区之一。如识别复杂的语音、在电话中辨别熟人的声音,辨别不同动物的叫声等。这些都是听知觉选择性的物象加工。

其次,知觉的整体性是一种物象加工。所谓知觉的整体性,就是在感官刺激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知觉仍可保持物象的完备性。比如,心理实验表明,有的图形或线条,尽管它们在客观上不完备,有缺口,但我们在主观上能全面知觉它。即物理刺激不完备,而知觉却是完备的。这就是物象知觉加工。因为我们没有使图形完备起来,知觉却能加工成完备的图形物象。也就是我们可以知觉到当时还没有感觉到的东西。知觉的整体性实验中,所谓“主观轮廓”是一种心理物象,它是由图形中深度信号的强弱刺激构成的线条感觉物象所形成的知觉加工。

物象理论认为,知觉的整体性还包括,知觉将多个感觉物象综合组成一个整体物象。因为一个物体或事件往往具有形状、结构、关系、性质、作用等属性和特征。所以一个事物的整体物象由多个感觉物象综合形成。比如记忆中的苹果,就是进行了知觉加工形成的苹果整体物象。即苹果物象是综合了对于苹果的视、触、味、嗅等感觉物象构成的。也就是说,知觉物象加工是多种分析器联合活动的结果,也是人脑对感觉物象分析与综合的产物。知觉物象加工还包括,人们将记忆中存储的物象与眼下感觉到的物象联系起来,进行辨别和确认的物象加工。

第三,知觉恒常性体现了知觉是物象加工的心理特征。知觉恒常性是指当距离、缩影比、照明改变的时候,虽然视网膜影像已在一定程度发生改变,但人们对物体大小、形状和颜色的物象知觉仍相对稳定。又如,庞佐错觉和缪勒-莱尔错觉等则是物象心理错觉。然而,不论是知觉恒常性还是错觉,它们表明知觉认知事物的心理状态是物象加工。

此外,心理学家研究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方法、理论,都可以证明了知觉物象加工。空间知觉心理样态的物象特征。实验心理学发现空间知觉蕴藏着惊人的现象:外界事物投射在网膜上的影像是两维的,但人们的空间知觉却能包括原本不存在的第三维信息。即人们能够自动地利用本体肌肉感觉、透视、双眼视差等线索信息,产生深度感和立体感而认知物体的三维性质。此外,物体的遮档、阴影、几何透视等,都是物体信息形成的空间知觉即空间物象。它们包括:平面形状知觉;特征侦察与图形识别;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同时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的心理体验,是时间知觉物象加工。前者为时序知觉物象加工,它使人们体验不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何者为先,何者为后;或两者同时并行发生的认知心理样态。后者为时距知觉物象加工,它使人们体验某一事件延续时间长短的认知心理样态。此外,运动知觉和似动知觉等,都是认知事物运动物象加工。

最后,认知心理学有多个视觉模式识别理论,而这些模式识别理论无一不可以用来作为论证知觉物象加工理论。比如,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和苛勒等人创立的格式塔理论认为,模式识别建立在对刺激的整体模式的知觉的基础上。完型中组成部分的意义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意义。又如,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加工理论为,模式识别开始于模式的组成部分(自下而上),所有的组成部分集合起来后,才识别出整体模式。反之,也可能是识别整体后才对其成分进行识别(自上而下)。再如,模板匹配理论认为,对感觉刺激和相应的内部心理形象进行匹配,从而产生模式识别。还有,特征匹配理论认为,对输入刺激的简单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产生模式识别(类似于自上而下加工)。此外,原型理论认为,将知觉到的模式与简约的或理想的心理模式进行匹配,从而产生模式识别。为什么说这些模式识别理论是支持知觉物象加工呢?因为这些模式识别理论及其实验结果证实,认知客体事物的过程,实际上不是信息加工而是物象加工。例如,特征匹配理论的支持者休伯和威塞尔(Hubel & Wiesel,1959,1963,1968)的研究(把微电极插入猫的大脑皮层中的特定区域)表明,猫和猴的一些视皮层细胞分别只对视野中的垂直光条或水平光条发生反应。后来还发现,分别存在着或对视觉刺激的边界、或对线条、甚或对成直角的刺激图形发生反应的特殊细胞。Lettvin等人(1959,1961)确定,青蛙的视神经节细胞对刺激的特征有特定的选择性,他们区分出几种特征觉察器,如对比边界觉察器、凸边觉察器、运动边界觉察器等。也有研究表明,鸽和兔的视网膜有垂直边觉察器和水平边觉察器。心理学家们据此推测,人也可能有这种特征觉察器。现有的对McCollough效应的心理物理实验的结果是支持这种设想的。虽然人的模式识别的生理机制现在还不十分清楚,但特征觉察器的发现对特征分析模型无疑是给了有力的支持。这也是来自高等动物视觉神经直接观测到的知觉物象加工的有力证据之一。但是,它符合人们观察物体记忆的心理体验。此外,塞尔弗里奇(Selfridge,1959)提出的“鬼城”模型,也是支持知觉物象加工理论的模型之一。

综上,知觉是大脑的一种认知能力。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和恒常性以及错觉表明,知觉是一种物象加工而不是信息加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实验研究结果以及视觉模式识别理论也表明,物理信息经过感受器系统加工后在感觉初级皮层已经转录为物象心理特征。

三、注意物象加工

注意,实质上是对刺激的一种心理反应。由于注意与意识、记忆密切相关,所以有的心理学家将注意看成是“中枢能量及其分配”。在注意的研究中信息加工观点“占据了统治地位。”(王甦,53。) 认知心理学将注意看作信息加工的重要机制,这是与它在整体上强调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不一致的。信息加工观点在注意研究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与以往注意研究的重点在注意选择不无关系。因为注意的选择性是在直接觉察的认知初始阶段上发生的,所以容易误解为是对感觉信息的选择。物象心理学认为,整个认知加工过程是物象加工的过程,注意是这个认知加工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注意是物象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注意加工过程的主要特征是物象加工。当我们将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本特(Broadbent,1958)提出的过滤器模型和特瑞斯曼(Treisman,1960,1964)对本特的过滤器模型进行改进而提出的衰减模型 “看作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时,(王甦,57。)信息加工就不是注意加工的主要特征了。梁宁建先生认为“注意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即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的持续性和注意的转移。(梁宁建,86。)如果说注意的选择性在直接观察的认知初始阶段是属于感觉信息的选择的话,那么,注意的持续性和注意的转移就明显具有物象加工的特点与性质。因为任何一个注意的持续性都是根据人的目的与意愿,对某刺激信息在连续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并且不受其他刺激信息的干扰而分心的物象加工。所以注意的持续性是,为了实现认知对象物在头脑中形成完善的物象而持续进行的物象加工。注意的转移即根据人的需要、目的与意愿,把对某事物的注意转移到建另一个事物的关注上。也就是说停止某一物象加工,而启动对另一事物的物象加工。

事实上, 本特的过滤器模型和特瑞斯曼的衰减模型的结构都包含有长时记忆,后者结构中还有意义分析的环节。因此这两个模型结构的功能和作用就不仅仅是信息加工而是物象加工。这两个模型有两个基本的共同点:一是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在两个模型中是相同的,都处于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二是这种过滤器的作用又都是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的知觉分析水平,使之得到识别,注意选择都是知觉性的。这两个基本的共同点表明注意加工是一种物象加工。例如, 本特应用双听技术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不同的数字刺激一定的时间,然后让被试复述,检验被试再现几个数字(语音)的组合及顺序,这实质上就是检验被试对几个数字(语音)组合及顺序等构成的物象加工。如复述“493”、“627”或“4—6”、“9—2”、“3—7”。换句话说,过滤器–衰减模型只不过是确认感觉道信息输入的控制,并不能否认或改变注意作为一种对刺激的选择性中枢反应,注意的认知加工仍然是物象加工。Broadbent的实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又如,由牛津大学的两名学生格雷和韦德本(Gray & Wedderburn,1960)的实验发现,从两只耳朵分别接收的音节组成词,或从两只耳朵接收的单词组成一个短语。这就是说,当有意义的材料从追随耳转到非追随耳时,被试不顾实验者的规定而去追随意义。这种现象已被特雷斯曼(1960)利用追随程序进行了更严格的实验所证实。然而,根据物象理论,所谓语言“意义”就是符号意指事物的物象(参见1•1•6),这种“追随意义”的现象,实际上就是物象加工造成的。再如,我们从特雷斯曼衰减模型的图中可以看到,追随耳的信号可以激活较多的项目,非追随耳的信号激活自己的名字(长时记忆)。自己的名字的语音意指对象是被试体验持久而深刻的自我物象,所以自己的名字能在非追随耳中得到识别。还有,特雷斯曼认为,影响记忆中各个项目阈限的因素有个性的倾向、项目的意义、熟悉的程度(长时记忆)等。除这些长期作用的因素外,影响阈限变化的还有上下文、指示语等情景因素。特雷斯曼的实验发现,当给被试的追随耳呈现英文小说材料,而给非追随耳也呈现同一材料时,非追随耳的信息可以得到一定的识别,如给非追随耳呈现关于生物化学的材料时,则很难加以识别。对于这种现象,物象理论认为,衰减模型图中的“意义分析”实质上就是物象加工的过程。给两耳相同的材料激活记忆中该材料的物象系,所以非追随耳可以得到一定的识别。相反,给两耳不同的刺激材料,由于追随耳的信息激活了长时记忆中的物象系不包含非追随耳的信息,所以就很难识别非追随耳接收的信息。此外,安德伍德(Underwood,1974)发现,当要求被试既从追随耳又从非追随耳中觉察靶子词时,没有经验的生手只能从非追随耳中觉察8﹪的靶子,而训练有素的专家如心理学家莫拉伊(Moray)则能在非追随耳中觉察67﹪的靶子词。因此,注意的选择性在整体上来说,它是一种物象加工。

反应选择模型理论更能说明注意加工是一种物象加工。戈伊奇和德雨(Geutsch & Deutsch,1963)认为,几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刺激反应。他们设想中枢的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但输出是按其重要性来安排的,对重要的刺激才会作出反应,对不重要的刺激则不作出反应。显然,这种重要性的安排还依赖于长期的倾向、上下文和指示语等。这个理论认为注意是反应的选择。从该模型的图式中可以看到,追随耳与非追随耳的信息均能进入高级分析即知觉分析水平。只是由于实验采用了追随程序,使追随耳的信息显得比非追随耳的信息更为重要,因而能引起反应,即能被回忆并说出来,而非追随耳的信息则不能,但其中重要的刺激如被试的自己名字是可以引起反应的。物象理论认为,反应选择模型揭示注意不仅仅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刺激反应。因此,反应选择模型在更高一级心理层面上体现出注意加工是一种物象加工的特点。较多的心理学家认为反应选择模型显得太不经济:所有的输入都得到包括高级分析在内的全部加工,然后大多数经过分析的信息几乎立即被忘记了。其实不然。虽说环境信息是无限量的,但感觉道是有限的,感觉道的信息输入也是受感官阈值、时间和空间的顺序限制的。并且知觉加工是在注意的前提下发生的,即注意的持续性才能由知觉进行物象加工。换句话说,当注意持续在对某一物象进行的知觉加工时,其他感觉道的信息接受能力并没有丧失也不能被关闭,只不过是由于注意对某物象加工的持续性而对其它物刺激信息不作出识别或反应。此外,物象理论认为,只有把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看成是一种物象加工,才能容纳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同时进行的可能性。并且,也只有反应选择模型的物象加工理论,才能解释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心理事实。

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注意加工过程是一种物象加工过程。施奈德(Schneider & Shiffrin,1977)提出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过程理论,他们曾经进行一系列的视觉搜索实验来研究这两种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范畴条件下,即识记项目为字母(数字),再认项目也全都为字母(数字),其中可包含亦可不包含一个已经识记过的项目。当识记项目和再识项目均为一个时,要达到80﹪的正确反应率,再认项目的呈现时间需达120ms,而当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均为4个时,要达到70﹪的正确率,再认项目的呈现时间需达800ms;但在不同范畴条件下,无论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的数量多少,再认项目的呈现时间只需80ms,就可达到80﹪以上的正确反应率。物象理论认为,实验中再认项目的呈现即刺激时间分别为120ms、800ms和80ms,这就是注意的持续性对再认项目进行物象加工的过程。这个实验表明,相同范畴的记识项目与再识项目的反应时,明显大于不同范畴的记识项目与再识项目的反应时。施奈德和Shiffrin认为在相同范畴条件下,被试应用的是控制性加工,它将每一个识记项目与同一范畴的每一个再识项目顺序地进行比较,直到匹配为止。而这个匹配加工过程,实际上就是识记项目和再识项目(字母或数字)的物象加工过程。在不同范畴条件下,被试从数字(字母)中搜索出字母(数字),应用的是以平行方式起作用的自动加工。而自动加工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或训练中形成的字母和数字的物象心理结果。此外,我们勿必不要忘记这样一个事实:凡是运用字母或数字为识记与再认项目的实验,由于数字和字母都是由形与音组合起来的视、听组合体,被试对字母或数字的识记除了视觉的形外,还一定会伴随着语音心理。因此,在这个类型的实验中,字母或数字不仅仅是视觉物象加工,而且是视听混合物象的加工。

双作业操作的注意加工是物象加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人们能顺利地同时进行两种活动,如一面看书,一面听音乐,一面吃食品;或者一面骑自行车,一面与人谈话等。一般来说,双作业操作涉及注意分配与自动加工的问题。物象理论认为,自动加工是由物象心理决定的。在长期的实践或训练中形成了某一事物的物象心理后,当操作该事物时,就出现了意识不到的,与其他心理活动不发生干扰的,高度有效性的自动加工。比如一面骑自行车,一面与人谈话时,并不是说骑自行车不需要注意资源,只是由于长期实践形成了自动加工而不需要控制性注意。骑自行车是需要视觉、触觉、运动觉、平衡觉、空间觉和动力量等共同构成的整体物象加工才能实现的活动,骑自行车这种自动加工是由大脑中枢早已形成的骑自行车动作物象决定的。因此,双作业操作中的自动加工仍是物象加工。双作业操作在识别事物的注意加工上,更能表明注意加工是物象加工。阿尔波特等(Allport,1972)发现,如果将听觉呈现的字词改为视觉呈现,虽然同时仍有这种听觉追随作业,可是能回忆出来的字词数量就大得多。更使人惊奇的是,在进行这种听觉追随作业的同时,给被试看一些图片,这些图片的正确再现率可高达90﹪。物象理论认为,字词的视觉物象比起字词的听觉物象来,更加具有记忆、辨别的优势。图片比起字词来,更能形成差别显著的图片物象。这也说明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更具有适用性。

特征整合理论表明集中性注意是一种物象加工。特雷斯曼和热拉德(Treisman & Gelade,1980)提出的特征整合理论也是一个涉及自动加工的注意理论。他们区分客体(Object)和特征(Feature),将特征看作是某个维量的特定值,而客体则是一些特征的整合。例如,图形和颜色都是维量,三角形和红色则分别是这两个维量的值,而红色三角形是红色和三角这两个特征组成的客体。特雷斯曼和热拉德认为,特征是由功能上独立的一个知觉的子系统所分析的,这种加工是自动的,并且是以平行方式进行的,而客体的辨认则需要集中性注意参与,完全是系列加工的结果;集中性注意的作用类似“粘胶”,使一些特征得以结合为一个单一的客体。物象理论认为,不论是特征的知觉分析的自动(平行方式的)加工,还是对客体辨认的集中性注意的系列加工,它们都是物象加工。比如最终在头脑中形成了“红色三角形”的物象。

注意的神经基础研究表明,人脑的注意系统独立于脑的其他系统,如信息加工的各个系统。运用PET(正电子放射成像技术)扫描技术,已确认人脑中与注意有关的大脑皮层区域有:注意网络在左右半球的外侧(颞侧)和内侧(截面)表面上;顶叶与注意网络有关;右额叶与警觉性有关等。这说明了注意加工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机能、心理机制。

四、智力物象加工

在西方哲学史上叫做“理智”或“理性”认识能力,心理学叫做智力认知能力。尽管智力一词被广泛使用,心理学家们对它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L.索尔所等人指出,“很多人都认为,认知的所有高级形式——概念形成、推理、问题解决、创造力以及记忆和知觉——都和智力有关。”(索尔所,418。) 因此,物象心理学不能回避智力物象加工的课题。但是什么是智力物象加工呢?那些拥护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说信息加工遵循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独立运作,那么智力就是和信息加工交互作用的人类智能的一部分。我们在3•2和3•3节中讨论了知觉和注意的物象加工理论,都是建立在直观的感觉信息加工基础上的。然而,当人们的感官对宇观与微观事物及其关系、性质、作用等不能再看、再听、再嗅、再摸的时候,以及当事物不在眼下而通过语言交流达到认知事物的时候,人类的智力认知能力就发挥作用了。物象心理学把人们在没有感官信息情形下的认知活动,称之为智力物象加工。换句话说,智力物象加工就是超越感官阈值的直观感觉信息的认知心理活动。(参见第2章•1•2)。智力物象加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符号含义转换的物象加工,二是猜测、推导的物象加工即在物理刺激信息之外,对事物认知的心理样态,三是创造新事物的物象加工。

(一)语言理解是智力物象加工

物象心理学认为,通过听或读的语言理解间接认知事物是一种语义转换的物象加工,是一种智力物象加工。这种智力物象加工是语言理解间接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是通过语音文字意指的事物物象所进行的物象加工。由于语言理解与语言知觉关系密切,所以心理学中,除了在智能测验智商量表中将语言理解作为智力因(子)素外,几乎没有认知心理学家把“语言理解能力”看成是一种智力。语言是人类智力最基本的特征,从创造语符代表事物,到语言交流认知事物,都是人类智能的体现。其他高等动物种群只有极少量预警信号等,谈不上语言。我们为什么说它是一种智力物象加工呢?因为它不是由客观事物直接刺激感官信息引起的知觉物象加工,它超出了由感官接收认知对象信息的知觉物象加工的范畴。语言理解是从相反的方向转换到知觉物象加工,并过渡到对事物的认知活动。它是一种间接认知事物的智力认知能力。换句话说,我们把从语义转换到知觉物象加工的这种转换能力当成一种智力物象加工。例如,史蒂文斯(S•S•Stevens,1958)做的实验,从实质上看就是一种智力物象加工。史蒂文斯在实验中,把同样的图形用速示器向被试呈现,呈现前告知不同被试以不同的名称(名词)。要求他们在看过图形后,把所看到的图形照原样绘出。结果是接受不同名称的被试,把同一图形看成不同的东西,而其差异取决于所接受的名词。其中的一个图形是:二个圆有一横连接;接收“眼镜”名词的被试将“一横”画成向下的半圆,是典型的眼镜图形;接受“哑铃”名词的被试画出哑铃的图形。这表明被试各自对“眼镜”或“哑铃”名词理解后,都产生语符意指物体的物象即语义物象。并且,各自用语义物象改变了主试呈现的图形。(张述祖,301。)这说明语义转换加工不是信息加工而是物象加工,因为被试是根据名词在记忆中提取该物的物象而不是信息。但是,心理学家将史蒂文斯实验当成“知觉中的信息加工”实验。需要指出,这个词义心理实验有力地证明了物象与“形象”、“表象”或“意象”等内涵上的差异。因为“眼镜”与“哑铃”两个名词含义包括了它们在形状上的差异和各自用途、性质的差别。这不是知觉加工能力所完成的,而是智力物象加工。它也体现了物象概念的优越性。物象内涵包括了物体结构、关系、用途、性质的属性,而形象、表象、意象等概念则不包含事物的属性。

〖加图片:张述祖、沈德立――301页〗

我们通过听或读语言理解过程,“看到了”并不在眼下的颜色、声音、气味、味道和疼痛,“听到了”并不在身边的颜色、声音、气味、味道和疼痛等。这是超越感官和知觉能力的,也是超越知觉对感官的依赖性。虽然,识别语音文字离不开感官,但要通过语音文字认知事物,又绝不是感官的能力。所以,我们把语言理解间接认知事物的语义转换的物象加工看成是一种智力物象加工。

(二)天生盲人通过语言理解认知事物的心理事实表明,人脑智力能够在无物理刺激信息条件下形成事物物象。表象概念不能涵盖这种认知心理样态。

表象与语言理解的实验研究,是认知心理学所关注的焦点之一。钟尼兹(Jonides,1975)针对鲍尔(Bower,1970)根据联想实验的结果认为“表象的作用在于将刺激的反应联系起来”提出“联想–组织假说”。 钟尼兹做出了天生的盲人和有正常视觉的被试都在刺激词和反应词之间“想象出某种联系”的实验。钟尼兹发现,指示语可以同等地提高盲人被试和有视觉的被试的回忆。对于盲人被试来说,这种回忆的改善显然是由于将两个词联系起来,但这种联系无疑不是视觉的,与表象无关。我们认为,盲人被试“想象出某种联系”的事实表明,一是它支持智力物象加工理论;二是表象概念不能完全解释语义问题;三是不能由于盲人被试“无视觉表象”就认定其联想与词义无关。盲人对词义理解是转换形成的物象加工,这是人脑的智力认知能力的表现。如上文的猜测、推导的智力物象加工。

譬如,火箭发射。它们是由燃料能量、空气动力、地球引力和负荷量的关系,以及火箭机械结构、功能等因素共同构成的。因此,火箭专家心目中的火箭发射,除了与普通人眼下直观知觉形象之外,还有一种普通人完全没有的、由物理数学符号推导的火箭物象。它超出了表象概念,而且也不是什么“观念”。

(三)猜测是一种在物理刺激信息之外的智力物象加工

智力物象加工是大脑超越感官阈值信息之外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而猜测就是其中的一种。猜测是一种在物理刺激信息之外,对事物的形状、关系、性质、作用的判断。例如,德谟克利特对原子的猜测。德谟克利特和所有人一样,他并没有看到原子,但却猜测想象出原子是一种最微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由于原子的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不同,原子彼此无秩序地碰撞结合成世界万物。这是德谟克利特对自己头脑中原子物象的描绘。又如,在19世纪科学家分别提出几种原子模型,每一种原子模型都是对于原子结构的猜测。这些猜测就是智力物象加工,模型是智力物象加工的结果。

(四)推导是一种在没有过物理刺激信息的智力物象加工

著名的“泊松亮斑”就是智力物象加工获得的。“泊松亮斑”的发现,是泊松运用涅耳的光的衍射数学理论推导出来,并经实验证明。

由于感官阈值的限制,现实世界中某些物体运动及其关系的物理信号,并不能直接刺激人的感觉器官,感官并不能够感觉得到它们的信息,它们不能成为知觉表象或形象。但它们却是一种物的存在,人们在心理上具有一种抽象物象的体验。要认知它们在运动变化中的形态,形成它们的物象,只能由数学计算推导这种智力认知活动才能实现。例如:凭借视知觉到月亮与地球的视觉形象,不可能实现在地球上某个地点向月球发射卫星。要把卫星送到月球,就要运用数学方法计算推导出卫星飞行轨道。月球卫星轨道是科学家运用数学推导进行的非直观物象加工的结果。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认知运动变化中的事物不都是感觉、知觉加工能够完成,须由数学推导的智力物象加工才能认知它们。例如:

某镇自来水厂,蓄水池原有水650吨,一天中在向水池中注水的同时蓄水池又向居民供水,x(0≤x≤24)小时内向居民总供水100√24x吨?

⑴当每小时向水池注水120吨时,一天中何时蓄水池中水量最少。

⑵若蓄积池中水量少于170吨,就会出现供水紧张现象,问每小时向水池中注水多少吨,一天中才不会出现供水紧张现象?

解 ⑴水量y=650+120x-100√24x.令√24x=t,t∈[0,24],得y=5t²-100t+650=5(t-10)²+150.

∵t∈[0,24],

∴当t=10,即x=6分之26时,水量最少。

∴当每小时向水池注水不少于125吨时,一天中才不会出现供水紧张现象.

某镇自来水厂水池蓄水、注水与供水是处在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状态中的事物。对水池蓄水、注水与供水构成“形与量”关系的认知,并不由实验来完成,也不能由视知觉物象加工完成,它只能用数学推导即智力物象加工来完成。

(五)创造新事物的物象加工

人类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创造新的事物。那些有创造力的人几乎总是因为他们创造的有用的发明物体、著作或者理论而为人所知。心理学家列举了许多创造的例子,也总结出很多创造力研究的权威理论。比如,沃拉斯( Wallas,1926)将创造过程概括为四个阶段:1、准备期。表述问题,初步尝试解决。2、酝酿期。放下问题,考虑别的事情。3、灵感期。产生解决问题的灵感。4、验证期。检验并∕或实施问题的解决方法。(索尔所,412。)认知心理学界至今流行沃拉斯提出四阶段理论。但是,认知心理学家却少有提及贯穿于创造四阶段中思维的心理样态。物象理论认为,贯穿创造过程即四阶段的思维活动是一种物象加工。比如,在准备期所“表述的问题”就是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的物象。该物象“问题”一直存在到验证期被解决。而物象的“问题”被解决后创造出新的物象后,或用语言表述出来,或用肢体操作表达出来,或用肢体操作改变物体存在形式造出新的事物来。显然,在创造出一个新事物之前,首先是创造者在头脑中创造出新事物的物象。因此,创造过程从准备期到验证期的思维都是物象加工的活动。问题是创造者常用语言作为工具解决问题,而实质性的物象加工被掩盖了。我们把创造新事物的物象加工划归智力物象加工的理由是,有相当数量的创造新事物的思维材料,既需要直观信息的知觉物象加工,也需要非直观的、无物理刺激信息的物象加工。比如数学定理的发现,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等。在这里,物象概念比起“形象”、“表象”、“意象”和“图像”等概念的优越性,就明确而生动地体现出来了。因为创造出来的新事物往往不仅仅是感官直观的存在,而是包含有构成该物体的诸多物质的性质、关系、作用等非直观物象。比如,一辆汽车。它绝对不仅仅是知觉到的形状和行驶着状态。创造(设计)者的头脑中需要有包括材料力学、电磁学、热力学、机械动力学等非直观的智力物象加工。虽然,智力物象加工是人类意识最神秘之处。但它必竟是认知心理学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并且,创造新事物的智力物象加工有力地说明了,创造性思维不是在创造什么“意义”而是创造物象。

五、 记忆物象加工

“没有哪个课题比记忆得到了认知心理学家更透彻的研究”。 记忆物象加工还体现在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统一体,而是由一些分离的系统构成的。记忆是散布于多个脑区的复杂系统。根据心理实验结果,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层面划分了记忆类型,例如,短时记忆(感觉记忆:声像记忆、图像记忆)、长时记忆、工作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表象记忆、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内隐性记忆等。本文讨论涉及只不过是主要的几种记忆类型。

对于诸多类型的记忆加工过程,大多数心理学家采取了信息加工的理论。物象理论认为,大脑信息加工是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对象,虽然心理学不排除引入信息加工的概念。但认知心理学记忆是物象加工,而不是信息加工。记忆的心理属性是物象。记忆是人体与外部世界结构关系的表征系统,记忆心理表征具有物象的特征。如我们记忆着某一物体、事件等。因此,记忆是物象加工的过程。斯滕伯格指出,“很多研究者对记忆的功能属性越来越感兴趣了。”阿瑟Clenberg(1997)发表的文章,就大力倡导重点放在身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记忆系统。这样一来,只要通过一种能够反映人体与外界世界的结构关系的表征系统就可以实现记忆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目的,“记忆不再是对抽象的符号信息进行编码。”(斯滕伯格,127。)我们从几个方面简要讨论记忆物象加工。

(一)表象(形象、图像、声象)记忆是物象加工

心理学已有“形象记忆”和“表象记忆”概念,它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如对日常生活中的人物面貌、自然景色、音乐、绘画等各种形象记忆。直接对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软硬和温冷等具体形状或外貌的记忆。“其本质特征是直观性。”(林崇德,1453。) “图像记忆”和“声象记忆”是属于直观性类型的记忆。物象心理理论认为它们是物象记忆的一种类型。现在问题是,它们是信息加工的,还是物象加工的。我们分别以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来讨论记忆物象加工问题。

1、短时记忆物象加工

斯滕伯格做的短时记忆的实验,被称之为经典性短时记忆实验。认知心理学家都把它看成是记忆信息加工的典范。斯滕伯格给被试呈现1个到6个不等的数字系列,比如:5,2,9,4,6,9。每个呈现1.2秒。这些项目会被记录到被试的短时记忆中,完整的系列组成了一个记忆集合。当被试确信自己已经记住了这些项目,他/她便按键。请注意:认知心理学将其看成是信息加工。但是你如是被试,你能够感受到这是信息加工吗?你一定是在记忆这些项目的形、音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或许不记忆它们的顺序,除非主试有要求。而这就是物象加工,而不是信息加工。虽说神经生物学机制是信息加工,但你的心理体验一定不是什么信息加工,而是物象加工。信息加工已经转换记录了这些项目每一个单项的形状与声象和集合的顺序。该实验继续下去,更能表明是记忆是物象加工的心理活动,而不是信息加工。即当全部数字都呈现完毕过 2 秒钟后,主试再呈现一个探测数字如 9 或 8 并同时开始记时,这时被试要判定该测试数字是否就是刚才识记过的项目中的。被试一旦作出反应(按键),计时即随之停止。被试要对前面6个项目进行扫描才能确定这个探测数字是否在其中。我们并未感觉到这是信息加工,相反,我们知觉到的是6个数字物象(它是形、音的共构体)加工。

在短时记忆中,米勒(Miller,1956)“组块”说可以作为记忆物象加工的证据。“关于短时记忆的容量,存在着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这涉及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容量单位问题。”(王甦,91。)短时记忆容量的数值并没有某一特定的单位。它可以是字母、数字,也可以是音节、字词等。如果呈现互不关连的字母,人大约可以记住7个,如果呈现一串无甚联系的字词,人也可以记住约7个。一个词是由几个字母构成的,这样短时记忆可容纳的字母数就远远超过7个。米勒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组块(Chunk)概念。物象心理学认为,实际上,米勒所谓的组块就是物象加工的结果。比如一个词物象是由几个字母组成的,并且在记忆中表现为如同一个字母物象的记忆单位。再说,为什么短时记忆只能容纳7个单位,而不是更多一些的项目呢?这恰恰证明记忆是物象加工的,而不是信息加工的。信息加工不是认知心理的体验,认知心理体验是物象加工。所以,记忆受到项目数量的限制、制约。

2、长时记忆物象加工

我们认为,认知心理学家可能滥用、误用了“信息加工”,或者是“信息”一词含义的多样性。因为在记忆实验中,没有被试能够知觉到信息是什么。被试的心理体验不是信息加工,而是一种物象加工。虽然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物象是经过信息加工才能形成的。但是,视感觉信息加工在角膜屈光系统已完成了。在视网膜已是物象储存(被视为底片)了。听感觉信息加工在耳呙和听毛细胞系统完成。请参见3•1。那么长时记忆的心理样态是怎么样的呢?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称为外周脑的视网膜是瞬时记忆的区域。长时记忆中存储的物体形状、事件的过程和性质、关系、价值等物象。长时记忆中存储的是声象,如复杂的语音等。

那么,怎样说明信息加工与物象加工的联系与区分呢?由于信息加工并不能解释我们对物体、事件记忆的心理样态。所以在现有的信息加工理论中,也可以找到这种区别的例证。王甦、汪安圣认为,“组块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人利用贮存于长时记忆的知识对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构成人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的单位。”(王甦,91。)物象理论认为,所谓“组块”就是物象的别称;“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就是物象加工;所谓构成人熟悉的“较大的单位”就是某事物物象。

(二)语言符号记忆物象加工

通过阅读理解间接认知世界事物,是人类认知活动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符号记忆是语言交流的基础,因此有必要专门讨论语言符号记忆的问题。语言符号记忆就是神经语言学中的内部语言形式的记忆问题,其物象加工包括字形、语音、语法结构等。

我们在1•2•7节中讨论了佩维奥的“言语编码”究竟是“语符”的还是“语义”的,或者说,语义在记忆的脑神经功能方面是否与语符记忆分离。认知心理学(还有符号学、语言学)界,深受索绪尔“思想和声音”两者“不能切开”理论的影响,在诸多语义记忆或表征模型、理论中,忽略语言符号记忆与语义记忆的区分。在20世纪末期,这种情形才发生改观。语言符号记忆是物象加工有如下理由:

1、语言符号记忆物象加工是一种认知心理事实

语言的表征即可分为形式表征和语义表征。显而易见,根据语言语音和书写系统的特性,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形式表征,例如,一个人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称为双语者或多语者。显而易见,双语者有双语音、文字记忆的物象加工。他们怎样能自始至终地保证两种语言相互之间没有干扰?怎样保证使用一种语言而不用另一种语言?这就表明双语者必须进行语言符号记忆物象加工。

在失语症案例中的“无语义阅读”、“词义失语(命名性失语症)、音位性失语和词义性失语症表明,语言符号记忆与它所描述的对象物记忆即语义记忆分别在不同的脑区。这个内容在1•2•6节中已经涉及。但是,我们认为仍有必要用一节篇幅讨论语符记忆物象加工问题。事实上,人们首先要记识语符,才有理解词汇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语言符号记忆应有它独立的心理学研究地位。用字符作心理实验材料的鼻祖当属艾宾浩斯。艾宾浩斯首创无意义音节(字符如 gij dax nov 等)记忆实验。在当代认知心理学的表象实验研究中,用字符作心理旋转实验并不鲜见。有趣的是,在研究表象对学习记忆的作用实验中的“表象”是指名词意指的事物在心理中的样态,而对这个名词的字符表象是不计较的。不过,这并不影响语言符号记忆的重要性。索绪尔曾说:“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后者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迹,我们的感觉给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索绪尔,101。)根据物象理论认为,这里“声音表象”就是语符物象。言语是音节物象与其意指的事物物象(词义)在心理上的共构体;文字是符形物象与音节物象和其意指的事物物象(词义)在心理上的共构体。在行文中,为了避免符号物象与其意指的事物物象相互混淆,除了专项讨论或指明“符号物象”外,本文中的“物象”不包括语言符号物象。

语言符号记忆物象加工分为两类:语音物象加工和文字物象加工。

2、我们讨论语音物象存储加工脑区

人类历史上曾有过上万种族群声音语言。在一种语言中,每一个音节代表一个含义即意指一个事物。每一个词汇都是不同音节(有少量的同音词)。就个体而言,记忆语音物象加工有着非常大的容量。比如,一种发达的语言有数以万计的音节(尤其是拼音语言)。因此,记忆语音物象加工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听觉加工认知系统。一个人必须拥有一种语言的音节、语音物象加工系统,他才能够辨别数以万计音节差异以及分别意指的事物。此外,韵律因素,比如重音、语调和音率等,都是记忆语音符号物象加工的内容。因为它们都表达不同的意思。

Kirn等(1997)用fMRI的方法来考察人类母语和第二语言在人大脑皮层的空间位置关系,主要关注布罗卡和维尔尼克(Wernicke)两个主要的语言区。被试为双语(英法双语)者,实验任务为用内部语言(不出声言语)陈述前一天早、中、晚3个时段自己经历的事件,内部语言或是英语,或是法语。结果发现双语者两种语言在维尔尼克区无明显不同。

3、文字记忆物象加工,是指视觉认知一种文字语词笔划结构如汉字或字母串结构如英文字等

在汉语文字记忆中,人们总是记住了由笔划、边傍、部首构成的一个个字,如“人”,“他”,“奇”,“狗”,“驰”,“模”,“铁”,“话”,“花”字等。“他”字由“人”和“也”构成;“铁”字由“金”和“失”构成等。汉语文字记忆都是字形的物象加工,而不是信息加工;也不是形象加工,因为边旁部首和字都有发音相联系。英语文字由27个字母构成。每一个字母有其特征,并且区分大小写:如“E”与“e”等。单词由若干个字母按一定顺序构成:如“Yes”,“No”,“Eyes”,“Shoes”,“ Man”等,其中“ Man”是由“M”、“A”和“N”的排序组成。因此,英语文字记忆是物象加工,而不是信息加工;也不是形象加工,因为每个字母与发音相联系。汉语文字记忆是整字,英语文字记忆是单词,所以,文字记忆是物象加工。

文字记忆物象加工是与发音相联系的视觉兼听觉的双重知觉物象加工活动。既能写出字词或字母串单词,并能够读出。因为没有过不发音的文字。一种文字,如果没有读音相伴随就失去用途,就会消亡。因此,文字记忆是非常复杂的物象加工。它是一种视觉兼听觉并意指事物的认知心理样态。这样复杂的符号认知加工,只有人类大脑才能胜任。汉语文字记忆物象加工对启动语义理解起着重要作用。张清芳,杨玉芳(2004)的实验证实:“字形促进效应发生在SOA为一100ms到100ms的范围内,它是由于干扰字与目标字之间仅有的字形和偏旁部首的联系引起的。字形促进效应非常强烈,其最大效应量(34ms)大于语音促进的最大效应量(23ms)。在汉语词汇产生中字形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张清芳,01。)

双语者的文字符号记忆物象加工是典型例子。如,“时钟”– "clock"; “手表”–“watch”。必有字形物象加工,李荣宝、彭聃龄(1999)在双语者的语义表征的SOA实验中表现出,“对不同语言的外在形式的识别速度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由两方面的原因引起:两种语言之间的形态特征的差异和被试对两种语言的熟悉程度的差异。”(李荣宝,255~272。) 陈煊之(1997)实验研究已经证明英、汉形式加工的速度差异。显而易见,人脑有独立的文字记忆物象加工系统。

综上所述,语音、文字的心理表征及其加工是,独立于语义之外的语符记忆物象加工。

(三)情景(节)记忆是物象加工

我们在1•2•4中讨论了加拿大心理学家图尔文提出在长时记忆中有两个部分:情(节)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在1•2•7中讨论了佩维奥提出知识表征由表象编码与言语编码两个平行加工的观点。图尔文和佩维奥的两种记忆观点或模式,犹如异曲同工。它们产生于一个共同的原因:人类认知活动是由两种主要方式构成。一是身体感官直接接触外界认知世界事物,二是听读(语言)理解间接认知世界事物。因此,这两种记忆模式有代表性。几乎所有认知心理学教材都要讨论这两种记忆观点。为了进一步论证记忆物象加工,我们有必要对情节记忆与语义记忆的物象加工做出适当的讨论。

在表象理论背景下,情(节)景记忆在理论上没有单独讨论的必要,因为它在实质上就是表象记忆。并且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两者都有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心理实验。但是,情(节)景记忆在词汇理解上似乎更能证明记忆物象加工,也更加贴近生活体验。情(节)景记忆也是一种自传体的事件记忆,“情(节)景记忆是指个体接收和存储关于个人特定时间内所经历的情景或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与相关空间相互联系的信息。在情景记忆中,包含着个体与某个特定时间和地点相联系的个人经验。例如,去年夏天游览了泰山,从开始登山到抵达山顶的一种个人体验的记忆,即属此记忆。”(梁宁建,164~165。) 无疑,它是以视觉物象为主要内容的记忆。然而,视感觉信息加工已在当时由角膜及屈光系统完成了(参见3•1)。所以我们记忆中存储的已经不再是情景(光)信息,而是情(节)景物象。由于时间的逝去,记忆中游泰山物象逐渐消减,你要回忆出更多的情景物象,这是长时记忆物象加工。

非常有趣的是,认知心理学家们利用PET脑成像技术对情(节)景记忆与语义记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但是,至今没有见到将语符记忆与语义记忆分开研究的报导与介绍。

(四)语义记忆是物象加工

如果说,我们把情节记忆看成是物象加工是容易被人们接受的话,那么,说语义记忆也是物象加工可能要多做一些论证才能阐明其奥秘。比如,图尔文和佩维奥的记忆模式理论都没有阐明语义研究是什么?换句话说,没有将语义记忆与语符记忆区分开来。 参见第1章•二•(四)和第1章•二•(七)。虽然,由于人们(就个体而言)掌握大部分知识是由听读理解的方式获得的,并且是用语言表达的。所以,语义记忆的研究,历来是认知心理学家关注的重点课题。但是,语义意义理论或语义心理词典等观点,一方面始终摆脱不了语言符号记忆的羁绊,另一方面不能阐明语言理解转换技术操作的心理加工。此外,由于表象理论的局限性(参见第1章•二•(一))语义表象研究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进行。我们还看到一种把“信息”当成语义的例子。如 “信息在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中贮存方式十分相似–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做到在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以贮存于一个成人的语义记忆中时不需要把相应信息存放在情节记忆中;反之亦然(Wheeler等,1997,P333)”(艾森克,280。) 根据物象理论,语义是语符代表事物的物象,所以语义记忆就是语符意指事物物象加工。我们在第1章•二•(七)节中指出,佩维奥主张双重编码假说的“言语编码系统”没有区分语符记忆与语义记忆是两种不同的心理样态。关于语符记忆在第3章•五•(二)中讨论了,现在我们简要讨论语义记忆物象加工。我们用佩维奥所做出一个了不起的实验来证明语义记忆是物象加工的观点。

佩维奥(1975)用卡片上有一对图画或一对打印的字词做出了一个精巧的实验。这个实验取得的伟大成果却没有得出光辉的理论,相反是个错误的理论。王甦、汪安圣说:“这些结果说明,在长时记忆中确实有视觉编码,或者说既有表象又有语言两种形式的信息编码。鉴于对图画的判定快于对字词的反应,甚至可以说,客体的大小主要是以表象来表征的,语言信息需要转换为表象再行判定,因而需时也较多。”(王甦,139。)这个实验的正确结论应是,语义与物(表)象是同一的。心理学家把表象记忆与语义记忆分开,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将语义与语符分开。索绪尔的“无法将思想离开声音,也不能将声音离开思想”的观点,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我们如果将语义信息与知觉事物信息看成是在同一个记忆系统中东西,就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通过感觉知觉认知事物与通过言语理解转换物象间接认知事物,在认知心理上具有共同性质和同等作用,同一个事物信息不需要在两个记忆系统中重复。因为几乎所有直观物(表)象,都可以转换为语言表达并成为语义内涵或心理对象物;所有语言理解都可以转换成知觉或智力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即物象。并且,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物(表)象都可以即时转换成内部语言表征或外部语言表达。

佩维奥这个实验结果表明,语义记忆就是语言理解转换事物物象加工。视感觉认知事物与语词理解间接认知事物反应时的差异,并不意味着语义信息与视觉直观事物信息是分别各自独立储存在两个记忆系统。这要看具体对象的性质而定。有的可能不在同一记忆脑区,如听觉物象与视觉物象的存储等。图尔文亲身做的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实验表明,图尔文记忆中没有九大行星绕着太阳旋转的视知觉物象,哥白尼日心说是语言符号理解转换的间接认知的物象,语言思维成了第一表征的活动,脑活动在大脑皮层的额叶部分显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义与物(表)象是分别存储的。恰恰相反,失语症案例表明语符与语义才是分别存储的。语符与语义分离符合人的认知心理的体验,失语症表明这是由人脑生物学结构决定的。

佩维奥(1975)实验中斑马图片的视知觉物象,和理解“斑马”一词转换的斑马物象可能是在同一记忆脑区。所以,“斑马”一词语义是从视觉物象记忆系统中提取的,它有一个转换的环节,需要更长的时间。这说明语义记忆与物象记忆是同一的。意识需要时,可以进行物象思维,即可以由语言符号线索提取其意指事物物象。

图尔文提出语义记忆,艾伦•佩维奥提出言语编码,他们都存在同样的缺陷,即没有指出语义记忆和言语编码的心理样态、特征究竟是什么?比如,王甦、汪安圣认为是“意义表征”,梁宁建认为是“观念”。物象理论则明确指出了它们是事物物象。

在直观上看,语义记忆与语符记忆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在第3章•五•(二)中讨论了语符记忆物象加工,它是与语义物象加工是不同性质的物象加工。然而,大脑具有将两种不同性质物象进行进行融合、转换加工的能力。这是只有人脑才具有的高级认知能力。如果语义记忆不是语句意指物体或事件物象加工的话;那么,我们就无法解释言语交流认知世界事物的心理事实,也无法解释由言语转换为技术操作的心理依据是什么。并且,语音、音节(词汇)不能直接提供其所代表事物的物理信息。须要意识意向性作用将音节指代事物,并经历心理上中介物–物象的联结。所以,我们的结论是,语义记忆是物象加工。

六、思维物象加工

思维是人的一种认知能力,它是在记忆基础上发生的,它有多种认知方式。物象加工是思维认知方式之一。思维物象加工主要表现为概念思维。概念思维是将记忆中事物物象进行抽象、归类、判断、推理、结论等认知环节、过程。在认知心理学中,现有的概念认知理论都是思维物象加工理论。只是由于人们在表述概念物象思维时离不开语言文字而被误解了。其实,只要我们从认知心理上分析这些概念理论,就不难发现它们都是思维物象加工的结果。比如,概念的原型理论、特征理论、属性理论、样例理论、情境模拟理论等,这些概念认知理论在实质上都是物象加工理论,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在总结思维物象加工的方式、环节、过程。

我们对事物进行归类并不是运用语言加工的结果,而是物象加工的结果。比如,对动物与植物的分类,前者是能够自己移动躯身,后者则不能够做到;后者需要植根于土地并向上生长,前者则不是,等等。

思维物象加工体现在将事物在记忆中分类层次网络式存储。…心理学实验证据…;也体现在语言词汇分类模块化存储。

认知心理学中,层次网络模型实际上就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物象加工分类的结果。高素荣等发现一例失语症病人保留动物名词的案例,就是证明。在语义实验中也证实记忆中是按事物分类的物象存储。即同类物名词反应时短于非同类物名词。

实验三采用语义范畴判断法 ,考察语音信息的激活是否会向上反馈到词条和语义层次 ,发现目标图片 (“羊”)的同音字 (“阳”)不会促进对图片的语义判断。(庄捷,03。)本研究更加支持词汇产生中的模块化观点。

参考文献:

1、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2、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重排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美)罗伯特•L.索尔所 . M.金伯利•麦克林 . 奥托•H. 麦克林:《认知心理学》(第七版),邵志芳. 李林. 徐媛. 高旭辰. 何敏萱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4、(英)M•W•艾森克 . M•T•基恩:《认知心理学》(第五版)•高定国,何凌南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5、张述祖.、沈德立:《基础心理学》,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

6、(美)J•斯滕伯格:《认知心理学》(第三版), 杨炳钧、陈燕、邹枝玲译,黄希庭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

7、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8、(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

9、张清芳,杨玉芳. 《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字形和音韵激活的时间进程》 心理学报, 2004, (01) .

10、李荣宝、彭聃龄:1999.《双语者的语义表征》.现代外语. 1999•3.

11、庄捷,周晓林. 《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语音层次之间的交互作用》 心理学报, 2003, (03) .

    进入专题: 物象心理学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9065.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