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天:物象心理学·第二章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29 次 更新时间:2012-01-10 13:45

进入专题: 物象心理学  

陈才天  

凡是认识、记忆的事物及其规律,在头脑中是某种物质形态的存在,而不是语言形式的存在。语言翻译就是证明。

第二章 物象概念

为了达到建构物象心理学的目标,必须定义物象概念,对物象特性、结构、功能做出必要的探讨。

一、 物象概念

什么是“物象”? 《周易下传•小过•彖辞》中:“有飞鸟之象焉”。这里的“象”就是对看到了飞鸟的视知觉信息在头脑中形成飞鸟的心理样态,而不是指飞鸟本身。3000年前作者描述的那只飞的鸟,早已不存在了。因此,所谓“飞鸟之象”的“象”就是物象,是视知觉认知飞鸟的心理样态即飞鸟物象。“物象”一词,自曹植始有如下意谓。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獨馳思於天雲之際,無物象而能傾。”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舉;咄ɡ砻睿?M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東,蓋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漢 魏 間人所爲文,名有‘連珠’者,其聯貫物象以達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詠,寄志乎風騷,比擬辭華,雕鏤物象。”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南宋魏庆之所编《诗人玉屑》卷四谓:“摹写景象,巧夺天真,探索幽微,妙与神会,谓之物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樓物象饒。”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爲清 潁 行,物象頗所覽。”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雲屢開闔。”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

以上对“物象”一词含义的5种情形,基本上可划分两种:一是直指外界事物如1、4、5;二是指头脑中的对事物认知的心理样态如2、3。我们将物象引入心理学,主要是指如2、3的意蕴,即意指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但是,这里仅仅是意指认知直观事物的心理样态。心理学中的“表象”(形象)即是意指这种认知心理样态。事实上,人们对事物的认知除了直观形状知觉外,还有对于物体、事件的性质、关系、用途(功能)的认知,和对非直观事物的认知。我们要全面揭示展现人的认知心理样态,表象概念不能胜任。这是我们将物象引入心理学的需要与目的。也是物象概念超越表象概念的优越性。因此,对于物象概念,我们有必要做出如下的阐述。

(一)表象是物象属概念

我们在1•1•1小节中讨论了,“表象是基于知觉在头脑内形成的感性形象”的局限性。表象局限于“感性形象”,即没有涵盖认知事物性质、关系、作用、价值的心理样态。我们记忆中不仅有自行车把手、车架、踩板、齿轮、链条、前后轮子的结构–“感性形象”,而且包括它们的关系、作用(功能)。比如,链条是把踩板的力传递到后轮使它转动起来并驱动前轮,这样使整个车子前进等。这就是自行车物象与自行车表象的差异。

詹姆斯•吉布森(James Gibson 1950,1966,1979)提出了一个直接知觉理论,就是对物象心理很好的证明。吉布森认为,物体的所有可能用途(即它们的功能承受性)都是可被直接知觉到的。例如,一架梯子可承担升降的功能,而一张椅子可承担坐的功能。功能承受性的观点可以运用到邮箱上。吉布森(1979)说:“在一个社区的邮递系统内,邮箱–承担给写信人送信件的功能。当一个物体被识别为邮箱时,它的功能承受性就被知觉到了。”(艾森克,133。)绝大多数物体都有不止一个功能承受性,而由知觉者的当前心理状态决定哪项功能承受性能影响其行为。因而,当呈现一个橙子时,饥饿者会知觉到可食这一功能承受性,并把橙子吃了,而愤怒者可能知觉到橙子可作投掷物的功能承受性进而把它掷向某人。因此,我们认知梯子、椅子、橙子的心理就不仅仅是视觉表象或形象,还有它们的功能。这就是物象心理。巴萨卢(Barsalou,1987,1989)指出,人们表征一个概念的方式随概念所处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当人们单据阅读单词“青蛙”(frog)时,“被人们吃掉”(eaten by humans)一般保留在记忆中而不被激活。然而,当你在一家法国餐馆里读到关于青蛙的东西时,“被人们吃掉”就会被激活。也就是说,人们心理上不仅有青蛙的视觉表象如四条腿等;还有它对人的作用、与人的关系。这就是人们心理上的青蛙物象。“飞鸟物象”含义包括鸟的翅膀、羽毛的作用,知道鸟能飞起来是因为有翅膀、是动物。“飞鸟物象” 包括鸟与自行车的性质差别,包含鸟与自行车不同用途的价值判断。由此可见,物象含有“感性形象”即表象的内容,也包含知觉和智力加工的内容。物象概念比较表象概念,更能全面反映、体现了人们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换句话说,“感性形象”只不过是认知事物直观形状的心理样态,表象心理不能涵盖认知事物性质、关系、作用、价值的心理样态。因此,表象是物象的属概念。

综上,人们认知物体的心理加工是物象加工。从神经生理心理学方面分析,感觉信息加工一般在感受器阶段业已完成。比如,光信息加工在角膜、水晶体等组成的屈光系统已经完成,在视网膜进行物象(如同照相底片)加工,然后转换成化学能将图像传递到视皮层进行物象深加工。声波信息加工在耳呙、听毛细胞等感受器系统完成。不同的声波频率携带不同性质的声音信息产生不同的听神经动作电位,传递到听初级皮层进行物象加工并形成声象存储。一个新的声象传递过来与先前存储的声象形成对比做出识别。比如接电话,我们很快辨别从电话里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通过触觉获得质地和温度的感觉信息,通过躯体感觉获得手部运动和肢体运动的感觉信息等,经过物象加工后,每一种物象储存于独立的脑区,即视觉物象储存于视觉区,听觉物象存储在听觉区,躯体感觉物象储存于体感区等等。我们把通过感觉器官获得事物信息经过知觉加工后形成的“感性形象”,分别称之为视觉物象、听觉物象、嗅觉物象、味觉物象和肤觉物象。它们是事物的直观形象,与表象是同义的。根据物象理论,事物直观形象只不过是认知心理的一部分。人的认知心理样态,不仅有感觉和知觉加工认知事物的直观形状,还有事物的性质、关系、作用、价值的心理样态,还有智力加工认知宇观、微观事物结构、运动、性质、关系、作用、价值的心理样态。所以,表象是物象的属概念。

(二)物象是智力认知宇观、微观事物的心理样态

心理学把感觉系统的各个元素视为通向外部世界的通道,这当然不错。然而,认为“只有被我们的感受器所探测到的那些感觉,才能够进行更高级的加工处理,但是由于感觉系统的接收能力是有限的,因而我们的知识也必然是有限的。”(索尔所,68。) 这种把人类知识来源仅仅看成是感觉系统提供的观点,并不符合人类认知心理结构。智力的推导、猜测、想象历来就是科学知识的重要来源。试问,凭借眼耳鼻舌肤能够发现原子、红外线、基因吗?我们把眼耳鼻舌肤不能直接探测到的事物信息由智力认知在头脑中形成的事物心理样态,称之为非直观事物物象。智力认知非直观事物结构、运动、性能、性质、关系和作用的物象,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人类认知宇观事物是认知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心理学没有将认知宇观事物的心理活动纳入研究的范围。智力可以超越感官阈值,进行逻辑思维的推导、猜测、想象宇宙中天体结构、状态、性质、关系和作用等。在天文学中有对“黑洞”理论预言,有多种宇宙模型,如宇宙大爆炸的生成理论等,都是用数学描述的推论。视感觉直观信息几乎不起作用。因此,天文学家运用数学描述宇宙天体结构、状态、性质、关系和作用的认知心理样态,如果用“感性形象”的表象心理理论来描述是不适恰的。比如,我们要向月球发射卫星,数学家要计算出发射卫星轨道、速度和所需要的能量。这时,常人认知地球、月亮的表象心理就没有什么作用。

其二,人类认知微观事物也是认知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心理学没有将认知微观事物的心理活动纳入研究的范围。量子理论的发展,把人类认识带进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尺度。人类认识一深入到微观领域,便面临着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处境。由于在微观认识中“现象”一词只能是指在观测主体领域的观测结果,而不能再像我们在宏观领域那样指不依赖于观测者而独立存在的事物状态,间接感受成了微观认识理论的基石。人们根本就不可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微观粒子,这是人们难以想像而只能用抽象的数学表示出来的一种人类认识的临界尺度:原子的直径10–⁸ 厘米;一个核子的典型长度过10﹣¹³厘米;普朗克距离是10–³³厘米……。观测主体和量子状态之间的无形屏障,构成了微观认识和宏观认识的根本区别。在微观认知心理上的特性已经不是表象理论的范畴,不仅命题符号不存在,知觉符号亦不能产生。只有智力推导、猜测、想象微观物体的结构、状态、性能、性质、关系和作用物象心理样态。例如,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批判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总结出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就是元素周期律。他还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叫它类硼、类铝和类硅,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有错误,而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的顺序排列。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

其三,在人的世界中,社会事物的非直观的结构、运动、状态、场、关系、作用、性能、性质,也是通过智力认识达到的。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商品价格“链”,资本利润,法律程序,政府职能,自由与权利等社会关系。智力认识在《易经•系辞上传》中就有对于认知社会事物的描述:如“形而上者谓之道”,这里的“道”就是非直观的实在者;又“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意思是说,吉与凶,是成功与失败的象征。悔与吝,是忧愁与顾虑的象征。卦爻的变化,是前进与后退的象征。刚与柔,是日以继夜的动与静的象征。六爻的变动,显示天的灾变与祥瑞,地的险阻与平坦,与人的善恶的道理。还有《老子》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经•25)的规律、关系等。这些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超出了表象理论范围,我们用物象来描述是适恰的。

目前,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感觉知觉的认知心理的范围内,暂未曾涉及对于宇观与微观事物的认知心理方面。但是在事实上,人类对于宇观与微观事物的认知心理活动,是认知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因此,如果从整体上揭示和把握人类认知心理活动,就需要有一个心理学概念来概括它。由于“表象”、“意象”、“形象”(参见第1章•2•1)和“图像”(参见第1章•2•2)等概念“是基于知觉在头脑内形成的感性形象。”所以它们都不能胜任。又由于“命题符号”说不能证实这种符号的存在(参见第1章•2•3),以及“知觉符号”说把“知觉引起的神经冲动的一次记录”当作符号,同样不能涵盖对于宇观和微观事物的认知心理样态。所以,我们提出物象概念。物象概念比较“表象”、“意象”、“形象”和“图像”“命题符号”等概念有如下的优越性:一是前者使知识的心理内部表征与对象物之间更加具有关联性、适恰性;后者对物体、事件的性质、关系、能量等欠隐喻性、类比性和适恰性。二是前者便于思维对事物性质的理解以及对非直观事物的理解和把握,更能体现感知觉与智力认知事物形与质统一的心理样态;后者都是建立感性直观认知的基础上,仅仅是认知直观事物形成的心理样态,并没有包括对于事物性质、关系、作用的认知心理样态,也不包含认知宇观和微观事物的心理样态。因此,我们提出“物象”概念来概括感觉、知觉和智力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和心理表征。这样,物象概念的定义:物象是通过感觉、知觉和智力认知直观与非直观事物的结构、形状、性质、场、性能、时空、状态、关系、节律、能量、作用等所形成的心理样态。物象可简称为:物象是感觉、知觉和智力认知事物形成的心理样态。或是,物象是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对于概念认知心理做出的定义属性理论、原型理论、样例理论、情境模拟理论等情况看,它们各自有其优势,也都有缺陷。它们都是对于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揭示和描述。如果我们能够用一种理论对它们进行组织、综合利用起来的话,那么这个理论就是物象理论。物象概念、特性和功能恰好完全可以涵盖、容纳上述概念理论。

(三)支持物象理论的几个认知心理学理论

我有打算运用概念表征理论的定义属性理论、原型理论和样例理论等来论证物象概念,这样要加大篇幅。但我不能肯定是很必要的,所以没有下决定心。这里,只是提到它们。

二、物象特性

物象心理特性由以下几点构成:

首先,物象是一种意识物质。说它是一种意识物质是因为它含有“物质”和“意识”两种特性。说它是物质的,是由于物象是认知事物形成的心理样态,它是事物被神经记载录制的一种物质性形态。比如,在生理学层面上讲,物象是诺贝尔生理学奖金获得者坎德尔(Eric. R. Kandel)所研究的“记忆痕迹”,是低等动物某些生物蛋白的功能和神经动作电位反应为表征的。人类记忆的脑神经生物生理学原理更加复杂。说它是意识的,是由于物象在意识意向性作用下,它可以向语音、文字转换,也可以向肢体操作行为规则、模式转换,还可以转化为劳动产品。如果物象不是事物的一种意识物质存储的形态,那么就没有记忆能力可言。

其次,物象具有与实物同一的心理属性。根据物象定义,表象属于直观事物物象。心理学研究表象的测验表明,由表象引起的脑电图和由相应知觉引起的脑电图有所类似(John,1967)。例如由太阳的表象引起的脑电图与真正见到太阳时的脑电图有类似性。看人与想人的脑电图有类似性。(张述祖,462。)这就是说,表象作为直观物象与认知对象——事物具有同一性原理,也表明物象是事物的一种意识物质存储形态,有它的神经生理心理基础。

物象与实物同一性由形的一致性和质的同一性共同构成。所谓形的一致性就是对物体外观形象记忆,比如飞鸟物象与飞鸟在形上的一致性。所谓质的同一性就是智力认知某一物体的性质、用途的心理样态与实物具有同一的属性。事物总是形与质的共构体,表象概念并不能真正有效地隐喻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比如,在桌子上一只杯子,但并不是所有的有视觉的脑动物都知道杯子是用来喝水的工具。时至今日也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原子弹的威力来自什么。物象与实物同一的心理属性,是人类认知心理活动基本的自然法则。这种自然法则是由脑神经记忆系统的生化功能实现的。如果没有物象与实物同一的属性,记忆将变得毫无作用。我们将无法认知、把握事物。比如,回忆和再认的心理中的原型等。又如,社区对语言符号与含义的约定,都是借助了物象与实物同一的心理属性。因此,物象与实物的同一性是语言交流的心理基石。有了物象与实物同一性,才能够通过语言理解达到间接认知事物。当然,辨别语言虚构物象及其价值的能力,是智力而不是感知觉。

第三,物象与事物的差异性。物象是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它与头脑之外的事物具有差异性。主要表现如下:

⑴物象具有超越物理时空的性质。物象超越事物本身,以一种意识物质的形态存储于大脑之中即记忆的痕迹。因此,物象时空既是被无限压缩的,同时也是无限延续和扩展的心理时空。物象对于物理时空界限的超越不需要语言的帮助。譬如,我回忆昨天早上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景象;我记忆40年前在中学上生物课时,通过300倍显微镜看到了植物的细胞。这些事情都不是语言记忆的。今天把它们写出来时,才用上了这段文字。它们以物象形态超越物理时空的界限,储存于大脑之中。又如,认知心理学家萨里宁(Timo Saarinen,1987)做出的“认知地图”的认知心理实验中,被试就处在一种超越物理空间的物象心理状态。物象超越物理时空的特性,是语言移动事物和随意安置事物的心理根源。

⑵物象具有抽象的本性。

⑶物象可以被遗忘。

⑷物象可以随意改变。物象是认知事物形成的一种意识物质存储的心理样态,它不是光盘录制的歌舞图像那样恒定不变的。物象可以随意改变体现在意向性对某事物物象结构的改

造,比如,斯滕伯格所说,“想象如果你额头正中长了第三只眼的样子。”表象的可操作性就是证明之一。

⑸物象可以随意创造或虚构。心理学中的想象就是创造或虚构物象。如发明家在设计新机器时,在头脑中先创造出新产品的形象。但是新机器绝不仅仅是形象,还包括材料性质、结构力学等。所以它不是表象而是物象。虚构物象是创造的一个类型,虚构的性质是创造出永远不可能成为现实某种东西。虚构物象是构想出现实中没有的今后也不会出现的新物象,比如神话故事等。神话包含有拟人或拟物的社会关系、价值和性质,所以它也不是表象而是物象。

第四,物象的逻辑性。事物结构、性质、运动、作用和关系具有逻辑性,因此物象也具有逻辑性。比如,人们对于宇观、微观事物并不能获得刺激感官的物理信息,但智力认知能力却可以进行推导、猜测或想象,在大脑中形成符合事物逻辑的物象。比如,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和数学方程等。

三、物象结构

物象结构是物象属性之一。由于在认知心理上物象结构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专列一节讨论。我们看到,认知心理学中对“概念组织”有多种理论,如原型理论、样例理论、情景模拟理论等。还有语义层级网络模型、特征模型等,以及关于物体、事件、场面认知理论如图式、脚本等。它们都是关于认知事物物象结构的心理样态的模型、理论。物象理论认为,这些认知理论都是对于不同类型物象结构的描述。总的来讲,每一个物体、事件、场景都有各自不同的物象结构。物象结构是我们记忆、操作物体或从事活动的心理依据。

由于物象具有超越物理时空的特性,所以物象结构不等同于事物结构;又由于物象与实物同一的心理属性,物象结构也具有事物结构的性质。因此,物象结构与事物结构的关系是一种既超越物理世界又等于物理世界的对立统一的心理事实。这是物象与事物具有同一性与差异性共同构成的一个物象心理特征。

一个物体、事件的物象结构,往往是一个由多种感知觉信息和智力认知共同组成的心理复合体。比如,一个完整的苹果物象是由视(形状、颜色、皮、核)、触(硬度、脆、水分)、味(酸、甜)、嗅(香气)等四种感知觉信息综合形成的。苹果物象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在眼前没有苹果时,我们能够对苹果物象进行回忆或用语言描述它。并且,这种回忆或描述与实物苹果相一致。虽然人们记忆中的苹果物象结构没有超出表象理论,但是图像说却不能满足苹果物象结构的特性。因为“图像”着为视觉信息的表征,不适于隐喻由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觉信息形成的苹果物象结构的心理呈现样式。然而,表象理论、图像说都不能诠释汽车物象结构。知觉符号系统理论的图解式、多模式和仿真框架等,也都是认知直观事物信息形成的心理样态。汽车物象结构除了视觉、触觉信息组成的关于汽车的外形结构之外,还须包括材料力学、热力学、机械动力学、电磁学等知识。它们是智力认知事物的非直观信息形成的心理样态。在认知心理学中,鲁姆哈特(D•Rtumel–hart)和奥荣尼(J•Orlony)在1997年概念出图式所具有的四个基本特征,就是关于物体、事件和场景的物象结构的认知心理样态。塞克(R•Schank)和艾贝尔森(R•Abelson)提出的“脚本”认知心理,也是一种事件过程物象结构的认知心理样态。

物象结构不等同于事物结构。物象结构是心理时空结构。比如,太阳距离我们约1.5亿公里, “我回忆昨天早上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景象”,我的意识可以对太阳升起物象进行“心理扫描”。又如:一个核子的典型长度是10﹣¹³厘米,这是一种没有感官直观信息的智力认知符号隐喻的物象的心理结构。

物象结构是以物象这种意识物质存储的心理样态为基础的,如果物象不是意识物质的存储,就不会有语言理解转换的技能操作。意识意向性(目的)通过物象结构实现对该事物的理解、分析、判断或掌握。物象结构是引导操作动作改变、把握物体或事件的心理依据。

四、物象功能

物象具有意识与事物、语言、行为心理连接和心理转换的中介功能,体现如下:

1、物象具有对事物进行抽象的功能。比如,我们记忆中的汽车物象,一般是有轮子、车身、可载物、消耗燃料、电能、行进等。

2、物象具有内省观察事物、辨别事物的心理中介功能,即回忆和再识。比如,我们在眼下没有苹果时,回忆红富士与香樵两种苹果,它在颜色、口感、香味等差别。

3、物象结构是操作物体的心理中介物。没有物象结构作为心理中介物,意识就无法实现肢体操作物体的行为。这里,有一个信息加工与物象加工的区别。信息加工是神经生物学的,物象加工是心理学的。现阶段认知心理学界有一种说法:心理学与生物学讲和吧!例如,美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做出了这样的实验:在老鼠的渴神经中枢插入微电极,当老鼠生理发生渴需求时,渴神经中枢产生生物动作电位,通过微电极发射信号到接收器并连通供水开关放出水来,老鼠奔向水龙头处开始喝水。这是一个典型的心理学与生物学的的连接与转换实验。当然,老鼠喝水其中还有复杂的视知觉与行为的心理连接与转换。重要的是,动物的操作行为是没有过语言参与的。人的操作行行为虽然比起动物来说,更加复杂多样。但在操作过程中,语言也是不起到直接的作用。操作过程的心理依据就是现场视知觉形成的物象结构和记忆中物象结构。即使是那些通过语言指令下发生的行为,也须将语义转换成物象结构,才能产生操作。

4、物象是知识原始表征。人类用上千种语言表述同一个事物的认知,但只有物象表征的知识,在人类每一个人的大脑中是同一的。因此,物象是语言翻译的基石。

5、物象是言语指令产生行为的心理依据。

6、物象是阅读理解达到间接认知事物的心理中介物。

7、物象是一种意识物质,它是语言理解改变情绪的心理依据。所以,阅读使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情绪发生改变、修正等。

8、物象是语言虚构事物的心理依据,

9、物象是思维实际操作的对象物。

五、物象的神经心理机制

物象的神经心理机制一部分与表象的神经心理机制相同,另外有一部分则是更高级的联合皮层的神经心理机制。

神经心理学家通常使用“表象”概念,并将表象与知觉做出区分。尹文刚认为,表象与知觉“主要差别是知觉是在客体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而表象则是在客体不存在的前提下出现的。”(尹文刚,200。)根据物象心理理论,感觉和知觉认知直观事物的物象,其脑神经心理机制完全可以与表象相一致。已有研究表明表象与感觉运动神经机制相关。因此,直观事物物象与视、听、嗅、味、触等各感知觉初级皮层相联系,与各种记忆的不同的脑区及脑干、髓脊等相联系;也与遗忘症相关脑区如海马、乳头体、丘脑、颞叶等相联系。

根据图尔文(Tulving)把自己当作被试所做出的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实验表明,情景记忆的视知觉直观物象,在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部分;回忆哥白尼的日心说是没有视知觉物象的,是语言理解转换的非直观物象,记忆功能在大脑皮层的额叶部分。(参见第1章•2•4)。

物象理论认为,智力认知能力可以超越感官阈值,即进行推导、猜测、想象而形成认知事物非直观的结构、状态、关系、能量、性质和作用的心理样态即非直观物象。这一类型的认知心理神经机制与具有高度抽象、创造的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的联合皮层区相关联。因此,非直观物象的脑神经生理心理机制与表象不同。采取何种方式、标准测验隐喻、类比形成的非直观物象,是物象心理学面临的新课题。

不同种类的物象加工形成,有不同的脑部位在参与。Read(1978)根据TOKEN 和IQ测试结果,强调有表象有不同的种类。在与语词符号相关联的表(物)象的产生方面,左脑的作用大于右脑。左脑多参与语词和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形成表(物)象的过程,右脑多参与表(物)象的空间旋转等机能。(尹文刚,203~204。)在与空间形象相关物象加工方面,右脑的作用大于左脑。

人类复杂的知识系统,包括事物物象表征系统和语言符号表征系统,由大脑约1000亿个神经元和一个神经元可能拥有成百上千上万乃至十万个突触的可塑性承担着。

参考文献:

1、(英)M•W•艾森克 . M•T•基恩:《认知心理学》(第五版),高定国、何凌南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美)罗伯特•L.索尔所 . M.金伯利•麦克林 . 奥托•H. 麦克林:《认知心理学.》(第七版),邵志芳. 李林. 徐媛. 高旭辰. 何敏萱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张述祖、沈德立:《基础心理学》,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

4、尹文刚:《神经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

    进入专题: 物象心理学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9064.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