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波:社会主义的本质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048 次 更新时间:2011-12-04 19:46

进入专题: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杨海波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速度很快,我们用5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200多年所走过的道路,特别是1980年到现在,我们的人均GDP从200美元增长到4600美元,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因此,我们在五十多年时间里经济社会生活结构发生剧烈的变化,即发生了人家200多年时间里所发生的变化就是合乎客观逻辑规律的了,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所在。但也正是这种快速的剧烈的社会变化即实践发展,使理论上有些盲从和不知所措,同时因为这种理论上的滞后,出现了“用传统思维看新事物,新事物不是社会主义;用新的思维看过去的事情,以往做的事情也不是社会主义”的尴尬。于是,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被提了出来。可见,快速的实践发展需要我们在理论的创新上也必须是快速的,如果理论跟不上实践的发展,不能指导政策和制度创新,就会制约实践的发展。目前,滞后的理论与在某种程度上被制约了的实践,已经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产生了疑虑,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信念发生了动摇,而坚信社会主义理想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因为理论的匮乏和滞后对产生疑虑和动摇的人们又难以作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有力的解释和教育工作。特别是因为理论的匮乏与滞后,使在某种程度上被制约了的实践进一步加剧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因此,迫切需要理论进行创新和向前发展,迫切需要这种创新和向前发展了的理论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及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论证和阐述,进而推进社会主义实践更好更快更坚定更稳重地向前发展。

根据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等中的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行社会全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二是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三是“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但是,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都还远远没有达到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社会发育程度或发展阶段。问题是,直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围绕实践发展进行理论创新时,却得出了两个完全不正确的相反的结论。一个是出现了反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即当我们在对现实的社会主义有了一定的认识,清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那么多在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没有阐述的鲜活的实践内容之后,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另一个是在没有完全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时,却简单地认为已经认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实际上,在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马克思是按照辩证否定的原理来从大的社会发展阶段方面阐述社会发展形态的。他是从原始共产主义、阶级社会(资本主义是其高度发展的最后阶段)和未来共产主义这种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链条和环节,在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证明了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按照辩证否定的原理,对当时基本矛盾已充分展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特征的结论的。在此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了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特征的结论。但是,由于缺乏进一步实践的基础,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潜力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及其物质基础、物资条件缺乏了解,因而没有说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而其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描述,用经过了相对马克思时代获得了巨大发展的今日实践基础上的逻辑进行推理也是不准确的(后面将要论述)。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他所指导的社会主义实践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由于社会主义实践一开始就超越了社会主义经典理论的范畴(列宁的在资本主义薄弱链条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一开始,直到目前,始终存在着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的探索和争论。在这方面,我们走过了许多弯路。在“大跃进”中实行的“大食堂”和“供给制”实际上实行的是“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制度,远远超过了现实的社会发展水平。取消“大食堂”和“供给制”后实行的仍然不过是远远超过实际社会发展阶段的单一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文革”后,从“拨乱反正”开始,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我们逐渐地认识到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以及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等等。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且就“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形成了共识。在这一系列理论指导下所形成的党的基本路线及其他各项政策,指引中国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在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历史成就。

但是,根据最近几年的实践发展看,根据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的种种深层次的矛盾看,根据作为客观存在并对这种存在进行反映的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再疑虑、再思考的思想动态看,我们已经取得的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是与过去的实践水平相适应的浅层次上的认识。

实际上,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两个层次上的含义。一个是作为一切社会更迭和进步所共同具有的一般意义上的本质,一个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而本身所固有的特殊意义上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一切社会更迭和进步,是各个社会形态产生和发展时期所共同具有的一般意义上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同样,封建社会代替奴隶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在其本质上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的题中应有之意。邓小平同志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来的历史意义在于,他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在最初时期,即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还没有自觉地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实践的中心任务,并在现实中没有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甚至严重地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问题。邓小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理论,是在我国社会主义走过了30年的历史弯路后提出来的,因此可以说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出现了巨大的历史欠帐后提出来的。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功绩也就在于,在他的指引下,我国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弥补了历史欠帐,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在获得了这种实践上巨大发展的今天,我们能不能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特殊本质,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在今后的更长远的时期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更好地建设更加繁荣强大的社会主义文明国家目标的根本问题,关系到能不能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建立起十六大提出的成型的、完备的,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和健康制约机制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手段的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能不能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的问题。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要想弄清现实中社会主义本质等重大问题,我们不能不在相对于马克思时期已有了重大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对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进行清辩和梳理。唯有如此,才能在理论上对共产主义运动史、对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框架,进而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实践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一、共产主义的实现条件

共产主义的实现条件,即物质条件问题,绝不仅仅是时空上的遥远问题,同时更是一个共产主义运动史在现实中的重大实践问题。由于理论上对这个条件的具体标准没有搞清楚,因而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各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都先后不同程度地走了弯路,甚至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在共产主义学说创始人马克思那里(《哥达纲领批判》),将这一条件表述为“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同时认为共产主义将首先在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一国或几国出现。由于这一条件的笼统性和格式化(没有考虑到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各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一开始都认为自身具备了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条件。苏联如此,中国如此,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上是这样。此外,不但马克思所预言的当时的发达国家没有出现社会主义革命,就是到了今天比当时发达国家还要发达得多的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具备很大的生机与潜力。所有这些问题均是人们目前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感到困惑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可以预见,如果在理论上不能解决进入共产主义的实现条件问题,即如果不能解决“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在定量上的内涵或标准问题,困惑的问题将始终难以解决,因为不弄清这些问题就难以解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现实存在,特别是不利于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防止犯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共产主义的实现条件,即“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的具体标准主要应有三个方面。

一是从技术上看,当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了任何一种技术物化为生产力后,它所生产的产品量立即(几周甚至几天的时间)就能满足全社会需要,而不再存在需求者之间进行竞争的时候,共产主义就实现了。到那时,成为人们第一需要的劳动已不再是目前意义上的劳动。到那时,由于技术的高度发达和人的素质的极大提高,人们已经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体力劳动主要靠机器人)。到那时,全体社会成员每人每年劳动一周,甚至一天,所创造的价值或产品就足够社会全体成员一年的需求。因此,劳动将成为人们难得的一种兴趣和快乐。而且在那时,由于技术和文化的发达,劳动本身具有极高的文艺和美学价值,从而使人们能够在劳动中获得极大的艺术享受。到那时,劳动、科研和艺术、娱乐将相互包含,并达到最完美的结合。所以,那时的劳动决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劳动。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而以现在的劳动来衡量未来“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是十分幼稚的。如果那样的话,“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的共产主义就不是美好的社会了。

二是从消费上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国有资产和公共基础设施为主要存在形式的社会公共财富积累会逐渐增多,同时个人财富的积累速度和积累量也会逐渐提高和增多。当这两种财富的增长达到某个临界点,以致人们的个人消费支出水平与社会公共财富可提供给每个人的消费总量达到或超过了个人可以想象的实际需求的时候,共产主义就到来了。到了那个时候,不但由于供给能力极大提高,而且由于个人的和公共的消费支出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以至于人们在可想象的空间中,一切实际需求均可以达到现实的满足。到了那个时候,由于供给和支出能力的这种极大提高,以货币和工资作为支付手段和能力均因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消失。这在绝对的意义上类似于“粮票”、“布票”等票证的消失。

三是从机制上看,当竞争与垄断这对矛盾失去存在条件和意义而归于消亡的时候,共产主义就实现了。在小商品经济时期,是不存在竞争与垄断及其矛盾的。竞争和垄断是在蒸汽机诞生后并由此而进入大工业时代而产生的。竞争和垄断一经产生就作为一个基本的机制和力量,对商品经济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伴随市场经济,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始终。关于竞争和垄断的关系,直到目前为止,人们看到的只是他的相互否定、相互斗争的一面,实际上,建立在大工业化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竞争与垄断这对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既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关系,也存在着相互吸引、相互依存的关系。所谓相互排斥和斗争,就是在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竞争与垄断在相互否定中发展。要使市场主体之间开展公平的竞争,就要防止垄断;而要允许垄断,就妨碍公平竞争。所谓相互吸引和依存,就是作为同一个市场主体而言,二者互为条件,竞争需要垄断,垄断支持竞争。竞争实力的增强以垄断地位的提高为前提并促进垄断地位的提高,而垄断地位的提高必然表现为竞争能力的增强,同时竞争能力的增强也是垄断目的的实现,所以竞争与垄断相伴生长。但是,市场经济既要由个体组成,又要以群体存在,因此,既需要规范竞争,抑制垄断,又需要鼓励竞争,发展规模经济。这种发展的归宿就是在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支撑下,通过细化分工和延长产业链,使每一个生产加工环节的规模都发展到极限的程度,在这个程度上,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速度都是极快的,即在一周甚至一天时间里生产的产品就够全社会(那时也是全世界)用一年的(在向这一极限趋近的过程中,生产每一种产品或商品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少),也就是达到了第一个条件所说的生产技术条件。也正是在这种极限的程度上,竞争与垄断都失去了目的,进而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和意义并归于消亡。而竞争和垄断因失去存在的条件和意义而消亡,商品经济(包括市场经济)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条件,而且因其财富的充分涌流,资产阶级法权也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和理由,那么,“按劳分配”的共产主义也就到来了。

从以上三个条件看,与共产主义的技术生产和物资条件相比,就是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是相差甚远。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今天资本主义的相对发达就否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必将为社会主义代替的科学结论。同时更应当清楚,社会主义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既不能丢掉理想而失去前进的目标和方向,更要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政策、法律和制度,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二、共产主义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由于马克思所阐述的共产主义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紧密联系的两个范畴,由于所有制问题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基础问题中的基本问题,所以我们要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并以新的实践和理论发展的需要来重新认识共产主义,就不能不重新认识“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从历史发展上看,从列宁领导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以来,一直到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对马克思所阐述的共产主义的认识始终停留在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上。八十年代以后,人们更多地是侧重于对实践的思考,而没有进一步探索共产主义这个共运史中的“终极”问题。因而对马克思所阐述的共产主义始终没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尽管这看来是一个遥远的共运史的“终极”问题,但对这一问题的厘清却恰恰对于我们今天的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程度绝不亚于共产主义经典理论对世界共运史及一百多年来世界面貌的影响。

在以往,由于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只停留在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中,因而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仅仅是简单地停留在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和消灭资产阶级法权等生产关系的制度层面上,而不是对这一制度层面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生产力及其决定的生产方式的层面上,因而也就无法从中寻找出对今天实践和理论发展的指导意义,因而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人们错误地认为这是一个遥远而不是现实的问题而几乎放弃了对有关问题的研究。进入九十年代初,理论界开始注意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关于《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中提到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问题。这是一个可喜的发现,可历史性的遗憾是,当时人们过于急功近利,过于迫切地想从有关理论中直接找出对现实中实现产权制度改革的现成答案,而要将“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与实践中探索的某些国有经济实现形式等同起来,结果没有弄清“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本质意义。

实际上,马克思所阐述的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是按照辩证否定的原理,从哲学的方法和比喻、比较的方法来阐述共产主义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即生产方式问题,是从更深更抽象的层次和角度而不是从表层上来阐述共产主义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首先,“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一种全民所有制。说是“一种”是以区别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实际上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所有制,是摆脱了与资产阶级法权相联系的共产主义本意上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其次,从辩证否定的原理上看,它是对否定小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所有制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所有制的进一步否定。在实现了这种否定之否定之后,由于技术的发达、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和一种兴趣与享受,就每一个人而言,它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不定期地随心所欲地去工厂(注意,那时与资本相联系的企业已经消失)参加劳动。就是说,到那时,每一个人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就像小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小商品生产者可以随时随地地拿起自己的工具(生产资料)进行劳动(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一样,不受资本及其决定的企业组织方式等任何限制。届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才是全民所有制条件下的第一次直接的真正的结合,也是在此以后永久的直接的和真正的结合。只有在这一条件下和这种意义上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在这种全民所有制中,社会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意志,同社会中的任何一部分生产资料进行结合并生产。所以,马克思所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全民所有制也不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或“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因为他要通过“劳动卷”的形式实行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既然是一种计划经济体制并且受资产阶级法权的限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就要受社会的与资产阶级法权相联系的计划体制的束缚,就不是“随心所欲”下的直接的真正的结合。那么,与马克思所阐述的社会主义不同的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就更不是真正直接的结合了。

三、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

在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进程的基础上,按照上述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条件和共产主义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自始至终的经济存在形式。在劳动还没有成为人的第一需要的历史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及在此基础上坚持效率优先的市场经济,是坚持高效率发展生产力,刺激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人的素质的基本的社会机制。只有以这一机制为基础并在这一机制的作用下,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的素质不断地普遍地得到提高,社会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不断地提高,直到“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社会条件具备,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

第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社会主义社会自始至终的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形式相适应,社会主义社会自始至终都需要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并存,其中以国有制形式存在的公有制确保国家对公共利益的调节和支配,以及确保必要的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对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可以确保市场经济不断得到发育、完善和繁荣(包括微观效率的提高)。两者结合以不断快速地创造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资条件。

目前,人们普遍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较低的原因有一个基本上不正确的理解,即认为这种较低的增长是因为其经济发展的规模较大,而且以此为依据,推理认为将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因为规模的不断增大而下降。这种逻辑有一定的道理,但总体上是错误的。说它有一定的道理是指,其规模较大则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就较大,同时其他国家经济总量所占比重也就较小。因而以获取国际垄断利润为主要目的和手段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必然会因为其他国家经济总量的相对减少(本身国家经济总量比重上升的结果)而缩小自己的发展空间,经济发展速度也就会随着自身经济总量的增大而下降。但这仅仅是表面的东西,更基本的是由其资本主义制度决定的。由于其资本的资本主义特征,特别是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工人的工资远远小于其创造的价值,所以必然导致全社会的需求不足。这是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根本原因。这种供需的国内矛盾不可能使它不通过扩张就保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而其在对外扩张获得巨额国际垄断利润并使自身经济获得增长中,也使自身的发展速度因其占世界经济比重的上升而下降。而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最重要特征就是一定比例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基础之上的社会经济(生产与分配)的高度协同性(这是理论上和逻辑上的问题。实践中要想实现这一目的还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还必须有正确的战略和政策。如我们目前的消费需求不足,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不够大就是一个问题,就需要解决)。因国有经济成分的存在,国家有能力调控市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所以说,我们经济增长的速度快,不是因为我们的经济总量不大,而是一定比例(不同时期比例大小可有区别)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以,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导经济;所以,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意义不在于其以什么形式存在和实现,而在于其必须确保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包括满足公共利益的支配能力);所以,社会主义国家除了应该继续发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贸关系,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促进自身发展外,必须把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以国内贸易为基础(立足于国内贸易,促进国际贸易),处理好国内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处理好国内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特别是要处理好非公有制经济中的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以避免出现资本主义社会的那种因国内需求不足而必须依赖于对外经济扩张的恶性循环。

第三,按劳分配既作为主体的分配原则而存在,但又永远不能充分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为了公平(资产阶级法权),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但是,社会主义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市场经济社会,是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因此,社会主义社会还必须实行按资本分配,因而也就不可能实现充分的按劳分配。一旦市场经济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极大提高,随着竞争与垄断的消失而消亡,从而具备进入共产主义的条件,按资本分配就将消亡,按劳分配的原则也将为按需分配所取代。所以,马克思所预言的以劳动卷的形式存在的按劳分配是不会存在的。

这里需要重点阐述的是按劳分配与按资本分配的并列关系问题。多年来,理论界始终把按劳分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提并论,这实际上是不准确不科学的。因为按劳分配中的“劳”与“生产要素”的关系是相交叉而非并列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及生产资料和房地产等,其中的技术一项就是属于“劳”的范畴,技术的高低表示复杂劳动的复合程度的高低,就是说,按生产要素中的技术分配实际上是按劳分配的一个子因,一个方面。而生产要素中的资金、生产资料包括房地产,则是市场经济中资本存在的三种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其中资金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料是生产资本,而房地产作为厂房存在时是生产资本,作为商品出卖时则是商品资本。等等。所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资金、生产资料和房地产分配,其实就是按资本分配。而劳动力的价格既受劳动者自身素质决定,又受劳动力市场中供求关系的制约,所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力分配,既包括一般情况所称的按劳分配,也包括按资本分配。因此,我们不应当把按劳分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提并论,而应当把按劳分配同按资本分配区别开来。同时更应强调,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中的非公有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制度的框架内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资本的活动限定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或者说是在社会主义的框架内进行发展。

在历史上,资本的活动分为三个时期,不同时期的资本具有不同的历史使命和“功绩”。第一个时期的资本是活动在封建社会时期的萌芽状态资本,或说小商品经济时期的资本。小商品经济时期资本发展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始按照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崔进经济的发展,并在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中通过内在地包含的新的生产关系孕育着新的经济基础,并最终奠定起新的上层建筑资本主义国家,从而实现社会的更迭和进步。第二个时期的资本是活动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壮年资本,或者说是活动在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的资本。资本主义时期(包括自由商品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资本发展的历史功绩在于在这一机制的作用下,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资财富,并为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奠定了强大的物资基础。第三个时期的资本是活动在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或说是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资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资本的使命在于通过促进竞争机制的完善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更加强大的物资基础。所以,不是说有资本的存在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更不是提倡发展资本就是提倡发展资本主义。正象其他任何事物一样,资本也具有二重性。一是刺激经济发展的进步性或革命性;二是导致私欲的极度膨胀性,通过企业垄断、国内市场垄断,到国际市场和资源垄断一步步升级,不断抑制竞争,抑制经济发展而表现出的落后性和反动性。所以,强调资本不一定是资本主义,只是放任私欲极度膨胀并最终走向世界霸权的才是资本主义。所以,把资本的发展限定在社会主义性质或制度的框架内,或者说把非公有经济的发展限定在社会主义的性质内,就是要发挥资本在刺激经济发展上的进步作用或革命作用,同时又要限制资本在私欲上的无限膨胀。这就要按照竞争和垄断的发展规律,使资本在合理的范围内,在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实现增值。由此可见,资本的发展也是遵循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规律的。从社会形态看,它是在封建社会产生的,到否定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社会获得大发展的,再到否定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有限制、有限度的发展(有限制、有限度的发展,不是限制规模和速度,而是限制可能出现的无限膨胀的私欲)。从生产方式上看,它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基础上产生的,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有限制的发展,到以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基础上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时,即社会主义社会消亡时消亡。

因此,上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是一直延续到共产主义的,而不是延续到某个阶段后出现或进入马克思所预言的社会主义阶段。就是说,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将按照上述的逻辑直接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当然可能会有某种暂短的过渡形态,但不会出现马克思所预言的社会主义阶段。

由此可见,刚刚从资本主义脱胎出来的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很大的过渡性质。它不仅表现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的仍然存在按劳分配等的资产阶级法权上面,而且从所有制,生产、分配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过渡性。从所有制上看,不是社会全部生产资料实行全民所有制,而是对一部分生产资料实行全民所有制。在生产和分配上还存在着资本的运作和支配,而不是计划经济下的“劳动卷”形式。

四、社会主义的政治特征

与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相适应,根据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的政治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产阶级政党始终存在。与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的根本经济制度和多种经济成分始终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上层建筑仍然要坚持而且必须坚持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不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存在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矛盾局面,而且由于市场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始终存在着阶级或阶层利益的矛盾。为了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并带领社会全体成员向着共产主义的目标自觉地前进,就必须始终有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去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在整个的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由于始终坚持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地位这一社会主义的性质,因此工人阶级始终是领导阶级,阶级基础则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在不远将来的实现而由工农联盟转变为单一的工人阶级(将来的农业生产由农业工人来完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毋庸讳言,私营业主和股份制中的大股东必然具有一切资本所有者所固有的一般特征,而且由于竞争和利润平均化趋势规律的作用,资本所有者群体必然作为一个整体而同工人阶级存在着对立和矛盾(如目前非公有经济企业对民工的待遇)。但是,由于资本所有者的经营活动是在国家经济的宏观控制之下,并且有社会主义法律的制约,因此,资本所有者只会是一个阶层而不是以一个阶级而存在。所以,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不但要始终坚持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而且必须随着实践不断向前向纵深发展而不断加强和改善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

第二,经济建设始终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中心任务。在把握了社会主义社会始终有市场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按劳分配与按资本分配并存,也就是竞争和垄断机制发挥作用的规律,就要始终自觉地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使命以及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存在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竞争所决定的。就是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是百年不百年的问题,而是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都必须坚持。掌握了这一真理并通过党和国家政策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就会在实践中产生巨大的能动效应。一是可以减少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短期经营行为。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企业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还必须面对国际市场。社会主义的非公有经济要想在市场经济中获得持续发展,从而推进国民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具有能与国际大企业集团竞争的长远发展战略。而只有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及其保护和支持的市场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自始至终都要坚持的基本路线,才能从根本上打消非公有经济业主在思想上始终认为自己被看作“异类”的疑虑,才能从长远上考虑和谋求发展。二是有利于培养职业企业家阶层,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自始至终都要坚持的基本路线,才能使非国有经济的业主把全部精力放在用经济的办法谋求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经济手段和非经济手段并用,甚至用更多的非经济手段去谋求暂时的经济收益,而不是长远经济发展。

第三,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表现是限定经济,特别是非公有经济或资本在社会主义性质的框架内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本质规定。为此,一是在宏观上要具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化程度机制,实现国民经济在产业结构、供求关系包括劳动力供求关系平衡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二是在微观上要保证劳动者普遍地达到一个合理的工资水平。因此,必须在法律上限定企业保证工资达到劳动力再生产、养活工人家属以及工人自身发展所必需的最低标准(不同层次的劳动者不但劳动能力不同、所获得的报酬不同,其自身发展所需资金也不同,这又进一步决定报酬的不同),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支持企业实现资本增值。而诸如最低标准以上的其他标准,以及实现这些标准所需手段等问题,则应由市场竞争和企业提高技术与管理水平去实现。目前实践中的问题恰恰是缺少这样的法律,从而出现大量的靠行政手段难以解决而又不得不在低水平上苦撑解决的克扣工人工资现象。其实这种现象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描述和鞭挞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中的资本扩张现象。今天我们虽然发展市场经济,但我们发展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我们承认资本,但承认的是资本在激励机制上的进步或革命作用,而不承认资本的私欲无限扩张性。因此,我们必须对它进行限定。否则,我们就会混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界限,就会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会影响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三是要维护好工人的其他权利。包括职业安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受到伤害获得赔偿权,等等。这些权利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如果我们不能维护好这些权利,任凭资本私欲的无限扩张,就同资本主义没有区别。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按劳分配与按资本分配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资本机制的广泛作用,在公有制经济内部,也客观地可能存在或发生非公有资本所可能发生的诸如克扣工人工资、福利和安全条件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如在付出同等劳动强度劳动的条件下,部分国有企业中的报酬反而比非公有企业的要低;如为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国有煤矿不顾生产安全而时常出现的大型矿难事故,等等。所以,限定资本在社会主义框架内发展,不仅是要限定非公有资本,同样要限定公有资本,要将一切资本限定在社会主义框架内发展。

第四,具有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育适时地或及时有效地解决这种发展、发育所要求和提出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整机制和能力。就是说,相对于同水平的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具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比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更高级更进步的意识形态。因此必须具备具有比资本主义更强的活力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比如我们过去提出和目前仍在实践的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能力,等等,都属于这种能力。但是,目前我们还缺乏实践发展所要求必须解决的诸如限定资本的非进步性,保护工人权益问题的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的实践还会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和要求,我们必须具有不断发现新问题的敏感意识、创新意识和解决新问题的社会机制与实践能力。

五、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特殊本质在于对社会发展的目的及其决定的对资本的态度(制度性质)的不同。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促进生产力高速发展和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为目的,以资本的有限发展(发扬其进步性,克服其私欲无限膨胀的反动性)为手段。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在意识形态上认为,在经济政治制度上支持资本是历史的产物,随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并随着一定历史条件而消亡的观点。而资本主义社会则是以资本的增值为目的,而以社会的发展为前提和手段。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在意识形态上认为,在经济政治制度上支持资本是历史的永恒现象的观点。由于这种本质的特殊性,决定了两种社会制度在一系列根本问题上的不同。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比例和作用不同。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比重相对资本主义较大,其作用不仅是保证促进产业结构的平衡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整全面,更重要的是保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保障对社会公共需求的有效支配与调节。而资本主义社会在二战后形成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国有制)除了法国比重都不高,其作用主要是为了保障对社会公共需求的有效支配与调节和在维护资本利益目的前提下的社会保障。

第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不同。现代资本主义渊源于传统的资本主义,其借助于技术的领先地位和籍次获得的高额利润,资本积累与个人消费积累的比例超乎寻常地远远大于经济协调发展(主要是供求关系)所要求的比例,资本在国内的循环不能支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即使目前较低速度的发展,仍然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靠对外的经济扩张榨取国际高额垄断利润和进口低价商品相对增加国内购买力以缓解国内供求矛盾实现的。现代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不仅因渊源于传统社会主义而有一个合理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基础,而且在发展市场经济中仍然要限制资本私欲的无限扩张,以防止消费不足。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人的劳动与报酬相对等,或人的价值的付出与实现相对等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也是建立在国内供给与需求平衡基础之上的。

第三,对外经济的原则、立场、目的和手段不同。社会主义的对外经济本质上是在合理的国际分工基础上实行平等互利的原则和立场,目的是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手段就是利用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对外经济,在本质上、在原则和立场上是在垄断和霸权的基础上获取高额国际垄断利润,其目的是为资本私欲无限制膨胀服务的,手段就是经济垄断和军事扩张。

第四,计划调节的目的及其决定的计划的研究和实施的领域不尽相同。计划,作为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从经济技术的层面上讲,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中都是相同的,都要尽可能地维护和实现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都遵循计量经济学中的一般规律。但是,他的服务目的,即计划调节的目的不尽相同。除了都要维护和实现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外,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在对外经济贸易方面,计划的目的在很大的程度上或说根本上是不同的。如第三点所述。由此决定,在计划研究的出发点和政策的实施上面都不相同。社会主义追求的是共同发展,从而追求公平竞争中资本(包括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的合理的和有限的增值与发展。而资本主义追求的是自身资本的排他的增值与发展,从而追求国际垄断竞争,甚至以军事手段确保维护和实现这种目标。从历史上看,无论是“两伊”战争时期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援助、两次海湾战争,还是美国长期屯兵马六甲海峡,甚至冷战时期美国不惜冒着核战争的危险,力图将苏联逐出拉美,目的都无非如此。

    进入专题: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759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