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杰:中国社会心理十年嬗变:1992-2002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218 次 更新时间:2008-11-08 20:58

进入专题: 社会心理  

沈杰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对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理论思考,同时结合有关实证调查资料的分析,探讨了自1992年这个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以来,社会心理嬗变所处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呈现的基本轨迹与态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与特征。最后,试图对未来一个时期社会心理的发展趋势作出某种程度上的预测。

一、社会心理嬗变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现代化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变迁,不仅表现为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结构的转型、文化模式的转换,还必然表现为社会心理的嬗变。前几方面的变化都会直接、间接地通过社会心理的变化反映出来,而社会心理又会或超前或滞后地对它们产生影响。

从起源上说,社会心理是人们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现状较为直接的主观反映。其基本形式,在个体层面主要表现为社会认知、社会感情、行动意向,在群体层面主要表现为风俗、习惯、成见等等。在整个社会心理体系中,价值观念[i]属于较理性的层面,它相对稳定,对其他心理方面能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体现了社会心理的实质性内涵。社会心态则属于较感性的层面,它处于经常不断的变化之中,其内涵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更加及时、更加动态的再现。

社会心理,作为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情感和意向的一种表达,一方面,它是社会变迁的“风向标”,另一方面,它是时代精神的“晴雨表”。社会心理从独特的角度勾勒了社会精神氛围的风貌,透视出社会运行机制的效能,反映着社会凝聚力的状况。作为社会结构与社会意识的中介,社会心理可以为人们的社会行动提供动力和导向。

20世纪70年代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我国开始了并加速着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从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的深刻转型,现代化成为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与这种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社会心理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初,是社会心理发生又一次深刻转折的时期。“南巡讲话”成为思想解放又一个新的里程碑。“三个有利于”的论断,打破了长期困扰人们创新行动、阻碍改革开放步伐的一些思想禁锢,提供了判断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新标准。十四大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从而启动了我国新一轮改革。这种社会发展走向和主导价值观念的确定,对社会心理的更新及其成熟起到了强有力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作为现代化的一种逻辑产物,文化变迁的节奏也进一步加快。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轨,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所促进的小康社会的来临,随着消费文化正在以或多或少有些急促的步伐匆匆登上日常生活的前台,世俗化正全面地展开其内涵与形式,于是,就社会文化的整体格局而言,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理性文化相比,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感性文化呈现出日益扩大的态势。

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这些态势,无疑都强有力地构成了我国社会心理嬗变的深刻的时代背景。社会心理的变化,既会受到重大改革措施和社会政策产生的实效所影响,又必然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社会心理变化的主要趋势与特征表现为:在价值观取向上,从注重理想向强调实际的方向发展,从注重义务向强调权利的方向演变,从注重集体向强调个体的方向转化;在社会心态上,从封闭化走向开放化,从情感化走向理性化,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当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时,并不意味着人们完全放弃了前一方面而向后一方面极端地倾斜。在传统取向与现代取向之间寻求平衡点,仍然是当今人们在价值观念上呈现出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许多表层观念较容易受到生活潮流影响而发生变化或进行更新的同时,一些轴心观念在深层次上仍然保留着社会主导文化长期作用的重要影响。在另一种维度上,社会心态上所表现出的开放性、多样化、理性化这样几个主要特征,又产生了进一步的效应:开放性产生了宽容性,多样化导致了相对化,理性化引起了务实化。

二、社会心理嬗变的主要态势与特征

1、轴心价值观念:在两极之间寻求兼顾

在具有轴心地位的价值观念,如集体与个人、奉献与索取、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当今社会心理表现出以下主要态势。

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必然面对的最基本问题。只强调集体的利益,而忽视个人的合理利益,曾是过去一个时期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一个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入,由于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其利益动机也呈现增强之势。一项调查表明,在今天“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矛盾时”,近三成(29.8%)的人选择了“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57.7%的人选择了“集体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可见,在个体取向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增强之势的同时,集体取向的价值观念仍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与肯定。

对于如何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一项调查表明:“只讲奉献,不讲索取”这种以往倡导的价值观念,只得到了极少数人的认同;而“少奉献,多索取”、“不奉献,也索取”这种在任何社会都不会受到鼓励的价值观念则只在极少数人身上有所反映;而绝大多数人表现出了一种力图在奉献与索取之间寻求尽可能兼顾的倾向性,比例最大的人所选择的“多奉献,多索取”表现出了希望通过为社会工作而使个人价值最大程度地得以实现的鲜明务实取向。[ii]

在面对自我与他人的利益关系时,绝大多数人能够认识到合理利已并不以损人为前提,“损人利已”没有成为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先人后已”这种社会主导文化以往一直提倡的价值观念至今仍得到不少人的肯定。一个重要的变化则在于,相当一部分人表现出寻求在利他与利已之间进行兼顾的倾向。

2、 人生理想:精神偶像与现实榜样的非同一性

2000年初,根据世界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中央电视台播出以后,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多家媒体就曾经作为我国以往数代人精神偶像的保尔精神展开了讨论,并且通过将保尔与微软缔造者比尔·盖茨进行比较,来观照当前人们价值观念、尤其是人生理想的变迁及其现状。

人们对保尔和盖茨作出了不少独到而深刻的评说,尽管这些评说不会完全一致,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把保尔和盖茨推崇为英雄。

同年进行的一项对北京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一般都把保尔和盖茨视为英雄。然而,他们更倾向于将保尔视为精神世界的偶像,更倾向于把盖茨当作现实世界的榜样。[iii]这种选择有着现实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青年自身发展方面的多重原因。同时,保尔精神在现时代依然给人们以启迪和引导,则与这种精神本身具有某种长久不衰的深刻内涵有关。

当今青年在人生理想方面,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是:既注重精神的价值,同时注重物质的价值。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对作为人生道路的具体职业类型选择上,青少年所崇拜的职业与所选择的职业之间存在着差异,换言之,最崇拜的职业并不是最想从事的职业,这一情形反映出了在他们的择业观念中,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状态,他们最崇拜的是科学家,而最愿意成为的是企业家,[iv]这一点鲜明地表现出了他们人生理想中更多的务实取向。

3、 择业心理:后单位制时代的多元化取向

人的自主意识是对作为主体自身的潜能与价值的感悟与判断,它的消与长是以社会环境所提供的条件为根本前提的。如果人们处在一种刚性的、同质的、单一的社会结构中,如在单位制时代,由于一切资源不仅高度集中,而且十分有限,因此,人们的自主意识便很难得到张扬。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流动的速率在提升,一方面源自人们个体意识、自主意识、利益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应该说是更重要的方面,则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们发展机会的增多所使然。除上述这两方面之外,整个社会氛围的宽松、价值观念的更新,也直接或间接地促发了人们的自主意识。

改革开放以前,在具有高度计划性特征的社会经济体制下,社会成员并不存在选择职业的问题。当时“参加工作”,完全由组织安排或单位分配。而一个人自参加工作之日起,就成了特定的“单位人”,他或她的工作、收入、医疗、住房、孩子入托、自身养老等几乎一切问题都完全依赖于所在工作单位解决。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小社会”功能的“单位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择业日渐成为一种社会现实,人们择业的自主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单位制”的逐渐解体,国家推出市场导向的就业政策,尤其是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深刻作用,当今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年一代身上正表现出多元化取向的择业心理,其主要特征有:第一,在择业目标上,更关注开发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当今人们在选择职业的主要标准上,职业能否为自己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一条件常常被排序在第一位。第二,随着“铁饭碗”意识的式微,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职业风险意识正在开始形成。过去曾受到极度重视的“职业稳定性”,逐渐地被更多的人放在非优先考虑的地位上。第三,在就业机构选择上,单位意识和“皇粮”意识已很大程度地淡化。人们更青睐自由度较大、自主性较强的从业方式,更愿意选择时代特征鲜明、管理体制规范的从业机构。第四,在职业流动方面,主动变换工作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大多数人不仅在择业问题上更倾向于自我决策,而且在流动或“跳槽”问题上也表现出更多的能动性。

这种择业心理的多元化取向有着特定的合理性:其一,它是社会结构分化、社会职业类型多样化的一种主观反映;其二,它是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一种现实选择。表现择业心理多元化取向的一个最鲜活的例子就是,当今社会中各种自由职业者的人数正在迅速增长。

4、金钱观念:逐渐彰显现代特征

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传统价值观念盛行的时代,要正确对待金钱的地位和作用,既没有经济基础,也缺乏文化氛围。因此,对金钱的重视往往就变成了人性阴暗面的表现,至少是与人性的弱点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正从一种以泛伦理为特征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着强调价值规律的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市场经济进程的加速以及世俗文化发展的深入,无疑推动了使金钱角色得以日益突出的社会环境的形成,从而也为正确定位金钱——这一物质利益的最基本象征符号的作用提供了前提。

对于金钱的看法,能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透视出人们的价值观念、尤其是对于社会生活本质所持有的基本态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更趋于务实,注重物质利益自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然追求。那么,今天的人们对于金钱持什么样的基本看法与态度?

一些实证调查结果表明:不仅不再忌讳谈金钱,而且还能进一步正视金钱的作用,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中的一种进步。更为可贵的是,在肯定金钱应有作用的同时,相当多的人并没有将金钱的作用夸大化和偏颇化。同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那句著名流行语“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无疑是对上述金钱观念的一种具体写照。

尽管对于金钱的态度,在不同的人群中、尤其是在收入状况不同的群体中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是,当今社会成员的主流部分对金钱所持有的态度,表现出了一种鲜明的现代特征,或者说现代社会所要求具有的健康心态。

5、婚恋家庭观念:更加开放、宽容与理性

日常生活观念层面的变化在中国人社会心理中一直表现得最为迅速而多样。随着社会世俗化进程的日趋加深,人们对恋爱、婚姻、生育表现出越来越开放、宽容、理性的态度。

2000年一项对全国1万余名高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5.5%的人赞成或比较赞成婚前性行为,其中城市学生比乡村学生的比率更高;有23%的人赞成中学阶段谈恋爱。[v]

同年一项对北京青年的调查表明,对于“双方相爱以后不结婚也可以发生性行为”这一观点,只有三成多的人表示反对。年龄越小者对上述看法持赞成态度的比例越大,20岁以下者比30岁以上者在赞成态度上高出了16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到,当今青年一代对于性的态度表现得非常开放和宽容。

调查还显示,青年在隐私观念、婚前财产公证以及对离婚的看法和处理婚姻关系等方面,表现出了鲜明的现代特征。他们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甚至认为夫妻之间也应当保留隐私。对这一问题,表示赞成和比较赞成的人高达80%以上,明确表示反对的只有8%。婚前财产公证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生活现象也得到他们理智地接纳。七成以上的青年认为“婚前财产公证对夫妻双方都有好处”。调查还揭示,多数青年对由于感情破裂而导致的离婚持接受态度,75%的青年认为因感情破裂的离婚无可指责,而反对这一观点的人尚不到一成。[vi]

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所带来的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嬗变,妇女的生育心理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即使结婚也不要孩子”的观点得到一定数量的妇女所赞同。“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传统生育观念正逐渐被当今的人们所放弃。[vii]“多子多福”曾经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根深蒂固的观念,它是重视家庭这一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而多生多育现象则是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以后,农村工作中长期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而2001年对农村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今天,合理生育或少生孩子的观念正在农民当中逐渐形成。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人的素质提高,尤其是经过20多年计划生育国策的宣传及其实施,合理生育这一非常重要的现代观念在农民群体中也正在鲜明地形成并日益得到巩固。[viii]

6、道德心理:新质与问题的交织

进入20世纪90年代,社会急剧变迁中道德观念的嬗变以及道德素质的现状,曾一度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议题,面对诸多令人关注却至少是一时难以达成共识的现象,学术界出现了“道德滑坡论”与“道德进步论”之争。在物质利益表现出其特有的巨大驱力的状况下,在商品生产与交换规律正日渐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今天,是否还有必要重视道德以及如何彰显道德的作用?并且应该如何看待现今道德的地位与状况?

据2001年一项对农村地区的调查结果,重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仍是大多数人的基本立场。大多数人对于道德所具有的特殊社会意义和规范作用给予了极大地强调。[ix]

对全国范围内高中学生的调查显示,对于“你最欣赏(或崇拜)的人是谁?”,在没有具体列出人名而是让被调查者自已填写的情况下,选择“周恩来”的人为24.4%,以绝对优势排在第一位。对于所有歌星影星的选择率加起来不足20%。[x]这说明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判断能力的当今青少年,在偶像崇拜方面更深刻地认同的是道德人格榜样。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道德更新与重建的时代,一些中国的传统道德规范在当今青年一代身上依然普遍存在,最典型的一个方面表现在,孝敬父母仍是绝大多数青年人所遵从的行为准则。另一典型方面是,节俭观念仍然得到较大比例的青年所认同。[xi]现代化并非要摒弃一切传统。而吸收传统中的优秀成份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以继承发扬,仍然成为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支持因素。青年以自已的行动体现着这一点。

应该说,当今的道德观念中的确隐含某种矛盾与张力,难免存在某些空白或无序,而道德新质的生长则是社会发展的历史的和逻辑的必然要求。因而,不论是道德滑坡论,还是道德进步论,都不可能是对当今社会整体道德现状的一种准确判断和客观描述。处在一个剧变时代,评判道德的标准应该符合与时俱进的要求,但在现实中,对于一些进行道德评判的人而言,基于过去或怀旧取向,和基于未来或前瞻取向,所得出的结论并不会一致。道德滑坡论的过于悲观,道德进步论的过于乐观,都会影响我们对道德重建实际上应该付出的努力。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更多地从道德转型论来正视道德的新质与道德的问题。

7、消费心理:面对富裕时代的最初挑战

改革开放20多年,人们的生活走过了温饱阶段,正在迈向小康和富裕。随着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意识也逐渐增强,从而引起了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方式正在由节俭型转向享受型。越来越多的人购置了汽车、住房等高档耐用品,出境旅游人数也在逐年上升。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消费心理中也呈现出某些畸形特征,比如出于面子需要和攀比心理所导致的炫耀性消费、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等,都是最鲜明的表现形式。这些意在用消费活动作为社会地位或精神品味标签的消费方式,一定程度上是从匮乏社会向富裕社会过渡这种特定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中的一种独特产物。由于生命周期中的大部分时间处在短缺经济时代,而当小康生活来临时,各种形式的补偿心理自然会从消费领域涌现出来。

迈进富裕起来的时代,我们必须谨防某些“富裕病态”的发生,甚至提前发生。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我们整个社会还不富裕,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还有差距,城乡之间的发展还不平衡。炫耀性的消费方式会造成低收入阶层的不平衡心理和相对剥夺感,对于高度社会凝聚力和积极社会风尚的建构,都会产生负面效应。

消费固然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是,畸形的消费不可能促进合理有序的经济发展和人本取向的社会进程。现代化固然需要经济的快速增长来带动,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表明,现代化起飞阶段的民族需要用理性精神作为支撑,而理性精神又总是与勤勉、发奋、克俭等精神气质紧密相联。因此,缺乏健全的理性精神,就会成为现代化进程的巨大陷阱。

真正的人本化是应该超越生活世界的商品化和物化的,而这种超越需要由强大的自我反思性来达成。通过自我反思性,人不仅抵御消费主义,而且还能在对生活意义的追问中,完成对生活方式的合理筹划。

8、生活满意度:感受国家强于感受个人

生活满意度是人们对于社会提供的物质和文化条件满足其自身需要的程度所表达出的主观评价或心理感受,它构成社会情绪状况和人们行动动力的基本检测尺度。从现实来看,在一个维度上,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满意度的普遍提高,是整个国家发展成就在人们主观层面上的一种直接呈现。而在另一个维度上,人们对国家发展的满意度比他们对自身生活的满意度更高,换言之,人们对国家经济、科技、教育、体育等发展的宏观方面评价比较高,但具体涉及到自己生活方面满意度就略显偏低。[xii]从这种结果可以认为:人们对国家发展的评价不仅是基于一种综合或整体的角度,而且内含着一种强烈的纵向比较感,但是人们对自身生活的评价在从具体或个别的角度出发的同时,具有一种明显的横向比较感,既存在着不同个体之间的比较,又存在着不同群体之间的比较,因此,尽管用客观指标进行纵向比较的结果都说明了不同群体的生活水平都比原来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然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速度似乎呈现出一种更加速的增长态势。因此就可能隐含着两个必须密切关注的问题:一是,由于实际存在的差距会使获利较少的社会群体在进行比较时产生相对剥夺感,二是,不同社会群体在特定方面的需求上升速度超过了社会相关方面供给能力的增长速度。

9、信心与乐观:对社会发展的高预期

在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与最早开始进行现代化的国家相比,我国属于第三批着手现代化的国家,我们的现代化被称作晚发型现代化。而在晚发型现代化国家的国民心态中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存在着由于落后引发的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赶超愿望以及跨越式发展的构想。应该说,这是一种常态现象。

对于曾有着灿烂文明史的中国人来说,要使近代以来处于落后状态的民族在当代得以复兴,已经是数代人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这种心理在今天青年人身上同样鲜明地表现出来。据2000年一项对于中日韩三国青年社会意识的调查结果,中国青年比起其他两国青年,不仅具有高度的民族认同感,而且还具有较强烈的为国家富强做贡献的愿望。[xiii]

在新旧世纪的转折点上,当国外曾一度预言了某种“世纪未情绪”风靡之时,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却呈现出另一种风貌。

刚刚步入新世纪的2001年,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就扮演了极其引人注目的角色: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举办了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国家足球队第一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召开了APEC会议、正式加入了WTO。因此,美国一位社会学教授将这个极富意义的年份称作“中国年”。“中国年”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社会心理中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预期进一步增强。

世纪转折点上,我国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现代化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开始了向第三步目标的迈进。走过“九五”,我们已经远离了短缺经济,而迎接着小康社会的来临。“十五”计划期间又将有一些关键性的现代化指标得以实现。

据2000年一项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市民的调查结果,大多数人对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充满了信心。[xiv]

2001年中国加入WTO,我们进入了一个更深层、更全面开放的时代,同时这也是一个由于国家加速发展必然需要人才而将造就人才的时代。的确,一个创业机遇最多的时代到来了。这是激励人们对于国家未来和个人前途产生较高期望的重要原因。

三、社会心理嬗变中的突出问题与矛盾特征

1、困惑成为转型期社会心理中的一种必然现象

改革开放、尤其是近10年以来,社会心理呈现出日益开放状态,其重要标志就是:标准多元化了。过去人们判断事物的标准大多是单维的、非此即彼式的。而现在人们看待事物时更多地呈现出以下态势:第一,更趋向于强调事物的客观性、多样性;第二,标准的多维性导致了人们心态的宽容性。人与人之间进行理解或沟通的途径或渠道无形中增多和扩大了。但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悖论性,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共同构成了一枚硬币的两面。这种悖论特征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似乎表现得更加明显,标准的多元化、心态的宽容性有时会引发判断是与非标准的相对化困境,当今恋爱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的诸多道德标准不确定性问题,就是一个代表性例子。

总的看来,心理上的困惑主要来自两个原因:一是,转型期特有的规范缺失。由于旧的标准或规范已经失效,但新的一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心无所依;二是,标准多元化自致的困境。由于开放性所带来的多样性,往往造成一种相对化情境,于是,就有了诸多的不确定性或困惑感。所以,消除新的不确定性,是我们的文化建设和价值体系建设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2、世俗化可能内在的“双重面相”

作为现代化文化逻辑的世俗化,实质上是社会生活中工具理性增强的表征,必然引发人们精神世界发生深刻嬗变。世俗化充分地肯定了现世追求、物质享受、大众生活,表现出强调个体、现实、利益的价值取向,从而为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社会参与进行着社会心理上的准备。这是世俗化的“光明面相”。但是,作为现代化悖论性质的一种表现,如果缺乏崭新的价值观念和行动规范作出及时而强有力的引导,世俗化就会表现出它的“阴暗面相”,换言之,当世俗化变得偏激化,将会造成对人文精神的巨大冲击,更为甚者将会导致对于精神世界终极价值的严重削弱甚至消解,如果人们对于生活意义、社会理想、人类幸福这类问题都丧失了兴趣,不再追问,那就可能在市场与商品的大潮中沦为经济动物,就可能在高新科技时代变成技术仆人,就可能在消费主义浪潮中蜕化成为丧失了自我反思能力的“消费品”。尤其是在一种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中,国民心态中对工具理性的极端强调最容易引发某些后果严重的风险问题。因此,社会转型过程中不仅要解决好结构层面的问题,进行制度创新、强化新的制度安排,与此同时,还要解决好文化层面的问题,进行文化创新、心理变革,完成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的重建,只有这两个方面协调进行,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实现有机整合和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才能发展一种健全的人性,建构一个合理的社会。

3、市场经济大浪中的进取与浮躁

市场经济对社会心理的最重要影响,首先在于它彰显了公平的观念。这种公平与传统社会里所强调的公平不一样,以往追求的公平实质上是结果的平均,不论贡献大小,每个人的收益几乎是一样的,这种社会分配机制在很大程度上窒息了社会成员的积极性。现代社会所注重的公平是出发点的公平,在公平原则下竞争。每个人不论能力大小,都应该有参与竞争的机会。公平竞争的观念体现了其所内涵的个体主义取向,尤其是对个人才能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念中的个体取向、自主倾向逐渐增强,社会心态中的利益意识、成就动机不断强化。然而,由于从一种发展机会缺乏的时期过渡到发展机会激增的时期,由此会激发起原来人们潜在的各种欲求的一时骤涨,也就难免会导致社会心态中的浮躁之气,加上一些规则的不明确和机制的不完善可能引发的模糊性预期,所以无疑将更会增添了心态中的急促不安状态。

4、正视社会分化与期待社会公正

平均主义的打破,释放出了人们潜在的进取冲动。新财富观进一步促动了当前中国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进取意识、致富愿望是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的内在动力机制,也是营造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氛围的极其重要的心理基础。但是由于人们个人能力不同以及所拥有资源状况的差异,又势必会导致行动结果的差异性。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分化现象的出现。在当前的社会心理中,一方面,人们能够正视社会分化,将其看作为社会变迁的具体形式之一;另一方面,人们又期待着对于社会公正有关问题的尽快而有效的解决。应该说,如果理性地、历史地看待社会发展中的分化现象的话,那么,一定时期内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利益差距加大是有其一定规律性的。关键性问题在于,社会要建立并完善能够体现社会公正原则的制度化体系。目前,以收入差异为主要代表方面的利益差异现象的凸显,已经使贯彻社会公正原则成为保持社会凝聚力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其次,市场运行所注重的是竞争过程的有序性,所追求的是效率的最大化。政府与市场的根本不同在于,政府的职能就是应该维护社会公正,而制定有关的社会政策和制度,则是维护社会公正的基点所在。

5、呼唤斩新交往时空中的诚信

近年来,诚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研讨的热点,并逐渐成为制度创新和有关立法的新生长点。诚信固然首先是一种心理机制,但在本质层面上则是一种社会状态。从个体维度看,信任这种人格品质的形成,与其童年时期所感受到的积极性质的人际关系、尤其是父母的爱直接关联。但是,这种品质在成年人身上是否保持,则又会受到其生活环境状况的影响。从社会维度看,在传统社会里,由于交往范围十分狭小,人们所需要的更多是对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及其首领的孝忠。但是,在现代社会里,高速率社会流动以及交往空间的不断扩大,使人们越来越多地面对着一个陌生人社会,其中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际关系,更多地需要诚信来加以巩固和扩展。尽管作为一种法理社会,现代社会增加了更多的法律契约关系,但是,首先作为现代社会有效互动的最重要心理机制的诚信,仍然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较高的诚信度,不仅是人类社会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活动效率的基础,而且也成为超越了低级阶段的人类文明的重要表现。

四、未来一个时期社会心理的基本趋势展望

中国社会心理的变迁巨大而又深刻,从已经表现出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心态的总体态势来看:一种从传统取向向现代取向的演变正在成为日渐明显的趋势,这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方向是一致的,也将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社会现代化事业的深入。

但是,应该看到,由于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种艰难的进程,因此,新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文化模式的形成、完善并充分发挥功能,仍然需要一定的时日,这种情况反映在社会心理当中就会表现为,兼有传统取向和现代取向仍是当今人们价值观念上的一个基本特征,不仅如此,在某个历史时期内还将难以避免价值观念中潜在的矛盾与张力。新旧观念交替的时候如果难以及时衔接,将可能造成心理上的空白状态。

此外,由于经济、社会、文化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传统力量或习俗惯性在较为落后的地区可能还很强大;由于社会运行机制中尚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会形成某些社会的阴暗面;由于一些人们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对于改变现状可能还缺乏充分把握,等等,这一切都会造成一定的消极观念、落后心态。不论消极观念、落后心态,都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它们所具有的正功能就表现在:通过社会心理这个中介,反映出目前社会发展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中国社会发展已取得的成就积累效应和未来可预见的目标实现在强有力地吸引着人们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发展的进一步有序化、协调化,同时也通过社会成员自身的不断探索、尝试,那么,一种更具合理性的、健全的崭新价值观念体系及其所促进的社会心态将会逐渐形成。

传统社会心理的特点是它的封闭性、单一性、狭隘性、僵化性,现代社会心理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多样性、宽容性、活跃性。我们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样,从狭隘走向宽容,从僵化走向活跃。然而,我们的心理在丧失早先的某些过时东西的时候,另一些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质也正在生长。在这个急剧变迁超出了常规想象力的时代,合理的、未来取向的社会心理世界的建构原则应该是:基于实际的理想主义和正视问题的乐观主义。

在未来一个时期,社会心理将可能呈现出的主要态势是:一个维度上,进一步的理性化,但在理性化的同时,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将会有所增强;而另一个维度上,在心态呈现出更加开放态势的同时,对问题的预见性也会进一步提高。因为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进程,人们对于问题的心理承受力无疑已增强了,对改革进程也不再持一种盲目的乐观态度,问题意识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素养。人们在心理上不仅能够发展地看待事物,而且能够从更多的参照系出发。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正逐渐地纳入到我们的参照系当中,人们开始有了世界意识,表现出一种未来取向。面对许多新事态、新信息的冲击,人们心理上的新质在生长。未来取向的社会心理新质包括这样一些主要内容:更注重人性完善如责任心培养、诚信教育、同情心与爱心激发,以促进人与人的相互关爱;同时呈现出许多全球化的特征,如风险意识、环保意识、公共服务意识、珍爱生命意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等。这种社会心理世界将更加趋于符合时代理性,更能表达深切价值理解,更深体现全面人本关怀。

与社会转型期进程相应,我们正逐渐地超越一种可称为过渡期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是:要么过于盲目乐观,要么偏于一味怀旧。而具有新质的心理特征则是,表现出更多的未来取向,不仅在维度上是以未来定向的,而且在内涵上则更加丰富,既注重追求效益,更注重建设规范,因为规范是社会行动的基本准则,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序化的重要保证。因此,呈现新质的、未来取向的社会心理世界是当下性与前瞻性同构的有机体。

注释:

--------------------------------------------------------------------------------

[i] 价值是一种选择取向,反映了人类的需求、欲望以及实现这种需求、欲望的方式和态度。价值是与利益相关的,有利益就意味着有价值。而在日常语言中,价值概念较接近“意义”概念的延伸。当一个事物、一种观念对于作为主体的人存在特定意义时,就可以说,这一事物、观念是有价值的。从根本上说,价值表现于人们在评价过程中对意义作出的选择和比较。价值观念在一种文化体系中占居着核心地位,文化体系的差异实质上就是价值系统的差异。

[ii] 以上调查资料引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社会政治心态状况调查”,北京市调查结果,1997年。

[iii] 参见唐钧:《关于保尔精神与盖茨现象的思考》,《青年研究》2000年第5期。

[iv] 参见纪秋发:《北京青少年道德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0年第2期。

[v] 参见:《当代中学生仍较传统》,《北京青年报》2001年10月21日。

[vi] 参见:《2001年:中国首都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vii] 参见:《都市女性生育观很前卫》,《北京晚报》2001年3月2日。

[viii] 沈杰、方卫华:《当前农民的生活满意度:一项对安徽阜阳农村的实地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课题报告。

[ix] 沈杰、方卫华:《当前农民的生活满意度:一项对安徽阜阳农村的实地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课题报告。

[x] 参见:《当代中学生仍较传统》,《北京青年报》2001年10月21日。

[xi] 参见纪秋发:《北京青少年道德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0年第2期。

[xii] 参见袁岳等:《2001年中国市民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汝信等主编:《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xiii] 参见[日]君塚大学等主编:《东亚社会价值的趋同与冲突:中日韩青年的社会意识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1年。

[xiv] 参见:《谁对新世纪信心最足》,《北京晚报》2001年1月1日。

来源:中国社会学网

    进入专题: 社会心理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56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