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圣人孔子行教画像,10月1日以全新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纽约时报广场,将中华文化的自信大方、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早在2009年,美国众议院以361票赞成、41票反对,通过了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的决议。
今年正逢孔子诞辰2562周年,不仅海外对孔子的认同度在增加,大陆民间也举行了隆重的仪式纪念这位古圣人。
9月25日,在北京孔庙的大成殿内,一群来自中国大陆各地的民间儒教徒举办了祭祀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的释菜礼。身着深衣、长衫等传统服装的青年们排班列位已定,在通赞的带领下首先齐颂《孝经•开宗明义章》;颂毕再次整肃衣冠,循礼依次拜上香、拜上菜,宣读祭孔文;祭文读毕,全体儒生向孔子灵位行三跪九拜大礼;礼成后众人徐徐退出大殿,仪式圆满结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内地的儒教徒首次公开亮相。
虽然这次祭典非常粗陋,没有官方举办的那样隆重完备,如没有释奠礼中八佾之舞与中和韶乐的宏大场面,但整个祭祀仪式简略而不失庄重,足以让人感到祭祀者内心的虔诚和恭敬。其实,孔子早就说过:“礼,与其奢也宁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荀子也说:“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君子以为文,百姓以为神”。祭孔,最根本者是要复兴孔子的真精神,所谓“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否则,即便仪式再隆重也不过是空有其表的文艺表演而已。
今天的中国人由于个体主义的迷识,往往贡高我慢,自我意识膨胀,不明祭祀之本义所在。祭祀乃是礼的一部分,儒家认为礼有三本,即“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也就是说,天地赋予我们以生命,先祖遗传我们以身形,而君师则指导我们之人生。可以说,我们整个人的生长每一步都离不开天地、先祖、君师共同的赐予和帮助,所以我们要懂得感恩,学会回报,以对天地、先祖、君师的祭祀来表达我们的敬意。其中祭孔的释奠礼、释菜礼和释币礼便属于“三礼”中的“君师”之礼。
与儒家礼之三本说相近,佛家也有“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的教义,其中四重恩就是父母恩、国土恩(国王恩)、上师恩(三宝恩)、众生恩。四重深恩在上,一己小我在下,如何不持敬恭顺,如何不虚心修为?之所以是上报而不是下报,就在于要把自己的位置放低,首先降服自己的傲慢之心,才能够进入修行之道。这与儒家“礼者自卑而尊人也”是一个道理。而近代以来西方之个体主义学说流毒世界,自由、平等、民主、人权之说甚嚣尘上,在打倒上帝这个神的权威之后却又树立起一种人的权威,从一种抽象走向另一种抽象,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于是在这种所谓的“启蒙”之下,人们慢慢变得目空一切、唯我独尊,只讲自由、不守礼教,只知争权、不懂感恩。
个体主义对人的原子化抽象理解斩断了人与天地、先祖、君师之间的自然联系,当然也就抛弃了随之而来的祭祀礼仪。不过现代人最缺乏的还不是外在的仪式,而是内心的虔诚。当个体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绝对的权利主体时,他同时也就封闭了自我生命的时空展开,把自己变成了一只在虚无的深渊里漂泊不定的孤舟,越是呐喊越显得寂静,越是想保存自己越是淹没自己,进而在一步步的狂躁、多疑和彷徨中失去了内心的平静与虔诚。这也就是现代性虚无主义的普遍病症。不论是郭美美等人的炫富,还是“李刚是我爸”式的霸道,都不过是我们整个社会缺少文化教养、心灵扭曲枯萎的反应罢了。
当一个社会不再高尚斯文而是崇拜权力、比拼财富的时候,必然造成一种恶质的竞争和人性的堕落。反之,如果郭美美、李天一从小都熏习在诗书礼乐的教化之中,还会那么无知、那么狂妄吗?不管是富二代、官二代还是星二代,他们其实并不是天生邪恶,他们也曾经是个懵懂的孩子,只是由于缺少斯文的教化,才堕入了财富和权势的魔咒中,自戕自恋。如果能给他们一个健康的身心教育,给社会一套正确的价值导向,以孔子为师,以斯文为志,那么现在的很多二代悲剧都是可以避免的。
1918年鲁迅在其《狂人日记》里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近百年过去了,礼教早已荡然无存,可我们的孩子却被吃得更惨了,尤其是他们的心肝。为了孩子,看来我们还是把孔子这位至圣先师请回来的好。只有重振斯文之风,才能涤荡腐朽之气。
(原载于《侨报》2011年10月4日,内容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