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讲一个中国模式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大,但是我觉得今天来讲,金融危机以后来讲中国模式更有意义。经过刚才张老师说的,中国政府成功地应对了一个金融危机,当然其实中国没有金融危机,温家宝总理说过,中国是受西方金融危机的影响,只能说中国政府有效地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现在来回顾一下金融危机之前、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一些发展模式的变化,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未来怎么走,我觉得主要回答一个问题,就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我们讨论中国模式,当然也有其它的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亚洲四小龙模式,我们要比较哪一个好、哪一个坏没有多大意义,苹果跟橘子各有各的特点,每一个模式都有它的优势,也有优势,世界上从来没有产生一个没有危机的模式,很完美的模式是没有的。
我们应当看到中国模式的优势,更重要的我觉得要看到中国模式的劣势在哪里,你要改革和改善你这个模式,要面向未来的话,就是要总结你的历史在哪里。讲金融危机之前和之后的中国变化,我觉得金融危机之前的中国模式可以用六个字概括:改革、发展、稳定,通过改革得到发展,通过发展得到稳定,这是一个非常良性的循环,那么金融危机之前,1978年、1979年改革开始,先是经济改革,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再到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我觉得进展得不错,那么政治上也是有变化的,邓小平先生我是觉得做了很多的事情。90年代尽管没有政治改革,但是实质性的东西也是有的,讲1997年十五大法制建设,村民选举也是做的。我觉得金融危机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是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无改革,高发展,不稳定。无改革,不是说领导人不想改革,而是没有实施下去,所以客观的现状是没有改革,所以这方面可以看,经济改革,我想金融危机之前基本上停止了,中国基本的市场经济制度就是90年代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建立起来的,尤其是朱镕基当总理的时候,加入WTO那个时候解决的。改革一点,但是没有突破,当然十二五规划说了要有突破,但是能不能有突破不知道。它是无改革的,但是它有一个非常快的发展,高发展。没有改革怎么会发展呢?我想今天有很多的经济学家的,我觉得中国这些年没有改革的情况下高增长有几个根源:第一个就是加入WTO,这几年中国的出口增长非常快,主要是WTO的效应,还有一个就是私营企业的发展,主要是朱镕基当总理的时候抓大放小的发展。这是前面改革的收获。第二个经济增长的根源就是国家动员,国家动员体制就是中国所说的举国体制,我们这些年有很多,有奥运经济,去年的世博经济,这些都是,甚至汶川地震重建,这些国家动员机制,当然动员也不是改革。我觉得更大的国家动员机制就是刚才几位提出来的,就是金融危机以后中央政府出台4万亿,这4万亿大部分的钱都跑到国有企业里面去了,国有企业大扩张,我刚刚去美国,跟美国的学者交流,中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现在是普天之下莫非央土,浙江是我老家,是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最好的,最近这个情况也不妙,很多的民营企业依附于央企,放弃了自己的企业。更重要的经济增长的根源,中国依靠的是破坏社会而得到的高经济增长,这个是最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