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进入新世纪,很多学者急切呼吁要转变中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生态、有机、可持续农业,但因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和短缺经济的痛苦经历,阻碍着这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及时转变,农业发展依然侧重于“增幅式”发展方式,停留在农产品的“总量供给”的发展思路上,急于用行政手段与项目投入方式去扩大“高产、优质、高效”的单一作物品目的种养规模,导致农产品的全国性结构性过剩或短缺,引发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过度施用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的化学农业,难以向有机农业转型过渡,农民家家户户参与的农产品、食品加工业,缺乏正确引导和监督,酿成农产品、食品污染的大患。
看了不少有识之士关于“三农”问题的大论,总觉得目前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与政策分析中有不少问题,更多的是人云亦云。前几年,带着这些疑难问题,查阅过国外的农林部门都在忙些什么,结果颇受震惊。因为,有关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大政方针面临着重大转折期,而且现在谈论这些问题实际上已经有些迟了!
农产品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时候,就应该对农业发展思路进行大的调整,这已经是10年前的事了,但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势和错误的政绩观、眼前的部门利益观,的确把我们本来明亮的视野给模糊不清了,所学到的知识也变得无聊了,更不需要继续学习和研究了,剩下的大家不是忙于以往的工作套路,就是忙于多争取点项目资金,搞名目繁多、遍地开花的试点工程,成为政绩和形象工程,造成劳民伤财。
上一世纪90年代初,大家忙于声势浩大的“蹲点”大调查,虽然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多半重复着指定、分散、狭隘视野下的调查报告;到了90年代末,随着机构改革人手大大减少,于是更加追求单位人数的工作实效,政策研究只不过是对知识分子的抬举了。当时有一位领导同志在大会上曾经说,大家要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不要只满足于跑小项目,热衷于分钱、分物、分指标。再后来又忙于“竞聘上岗”了。这些改革只不过是工作形式,而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这是最简单的哲学,而这一内容就是依法行政的根本宗旨,就是关系到全国人民的中国农业向何处去,但很遗憾,被疏忽了,导致“三农”问题的积压。
现代农业昭示着由过去的“增幅式”发展模式转向内涵发展的道路。从增幅式外延生产向更加注重质量、安全、流通、科技、教育、环境、节能、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国际比较,多数发达国家或准发达国家都已经在转变政府职能,连名称都改为食品安全、农产品流通与质量安全等。至少没有那么多,诸如农业、畜牧、兽医、水产、农垦、农机这样过细、传统的划分,而是农村发展、有机农业、市场流通、食品加工与安全、科技研发、综合生产管理、环境保护、经营与政策研究等。
在具体发展战略上也有了重大调整:如,不是简单追求农产品的产量和品种的数量,而是质量,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口感、经营、市场流通。人家不是研发失败,而是把超高产作物主要作为加工原料,如酿造等。传统的耕作技术转变为节能、环保、免耕、工厂化生产、有机农业技术等。育种也重在少而精,而不是遍地开花和盲目追求数量,苹果、梨、桃、西红柿、西瓜能培育出一个世界最好的品种就足以。培育一个优良赛马品种,需要几百年,可见科学研究更需要继承、发扬和光大。有机、安全、口感好的作物、蔬菜、水果、实用菌、畜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食品代替传统的食品,如豆乳(非转基因)就有比牛奶更受欢迎的趋势。政府直接运作的试点推广工作方式,被中介组织,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民间企业、农民协会所代替,更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也防止了各种形式主义花架子,也缓解了被漫长的行业部门与中间环节所消耗的难题。农业科技、教育、推广三结合,更需要动一番脑筋。因盲目“改革”,走失的农业教育资源和职能如何恢复生机,更需要勇气和魄力来纠正。推行“一村一品”虽好,但能否都卖得出去且持续卖个好价钱才是关键,按单向思维过大范围推行单一作物蔬果品目会出现问题。新农村建设,需要清晰的组织路线和技术路线。农民合作组织不能成为各级政府的传声筒和摇钱树,应逐步完善其科学、有效的职能和运行机制。有机农业与食品安全,成为农业发展的首选课题。
以往,习惯于开大会讲话、部署和按文件行事,而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则需要一个科学决策的工作程序和专家科学咨询委员会,拍脑门定工作计划,不断发明新花样,或一切围绕长官意志去阐释和运作的陈旧工作方式已经到了大转变的时候了。“三农”工作一定要纳入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思路,否则,就有可能走进某行业部门的条条框框和死胡同,变有名无实。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公职人员思维方式和农业发展战略的大转折已迫在眉睫!
200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