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值春运,将及两会,该是给铁道部长提意见的时候了。
中国铁路是现今中国已经少有的政企合一、官商合一的部门了(另一个是烟草)。这种体制,决定了铁路的自我意识与行为方式,也造成了一般人难以有被认为是“有效”地给铁路提意见的方式和路径,更难与铁路对话。
中国铁路有宏大的规划,原拟2020年全国营业里程达10万公里,2008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情景下,加大投入,改2020年全国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加之中国铁路已宣称:中国的高铁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中国的高铁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正在建设中高铁里程是已投入运营高铁里程的近两倍。这使得中国铁路春风得意,踌躇志满。
但经常乘坐高铁的人的感受却另样。以“世界领先”的京津城际为例,外行人不能明了“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技术高超,却随时感受到“速度上去了,服务下来了”的烦恼——首先,经常往来京、津的人(特别是因工作而往来京、津的人),为方便乘车,会选择购买“京津城际铁路快通卡”,但这一由北京铁路局发行的“快通卡”是不给开发票的,只给开具“北京铁路局客运运价杂费收据”和“京津城际铁路快通卡交易凭证”,由于是政企合一、官商合一的部门,不好说是为了偷税,但对因工作而往来京、津,需要去单位报销的人确实不便。其次,京津城际的运行时间是早6:25(天津)或6:35(北京)到晚22:45(天津)或23:00(北京),但快通卡充值只在早8:00到晚6:00办理,早出晚归的人无法在乘车的同时办理快通卡充值。第三,车站的快通卡读卡器时有故障,不能工作,影响到因工作、学习往来京、津的人难以按时乘车,特别是一些往来上课而又没有带钱的大学生。第四,车站的快通卡读卡器坏了,铁路不但不道歉,反要持有快通卡的乘客补票并加收2元补票手续费。第五,北京铁路局预收了乘客3000元(金卡)或1000元(银卡),却不能保证持卡人乘车,原定为持卡人预留的座位,时有减少(车站为多买票,有时为金卡预留的10个座位只留6个),更有铁路的人自己无卡而占用给持卡人预留的座位。第六,给持卡人预留的座位原定在车厢前端,后改为后端,在很长时间内车上和北京、天津车站均无告示,不断引发持卡乘客和临时购票乘客争抢座位,而在整个京津城际高铁的列车上只有一个列车长,没有列车员,其他列车上的工作人员都只管卖东西和搞卫生,不管处理此类事。
以上,看似小事,其实是与体制相关联的。没有政企合一、官商合一,结果就会不同。有了政企合一、官商合一,没有经营者会在意乘客有没有意见。遇有铁路延误、故障或差错,作为乘客想提意见时,得到的只会是操着《新闻联播》播音员语调的“感谢您对我们的理解与支持”。
铁路的大投入、大发展、大建设,除服务恶劣不改,甚至加剧外,也并不能解决春运一票难求的问题。此外,铁路有充足理由的高铁高票价,和高铁之外的车次减少、停车站减少,只能给低收入人——特别是农村外出谋生人带来不便。
说是铁路、地铁、大型车站、公交、出租车“无缝衔接”,“实现旅客零换乘”,但仅就京津城际接出租车而言,火车站对出租车的收费、所谓的卫生检查和蛮横的态度,使出租车就不愿意去火车站,最后,感到不便的仍是乘客。
最后,十七大提出的改变“增长方式”和“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与铁路今日的“大干快上”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也是值得思考的。发展,是为建立宏大功业,还是为了使尽可能多的人生活得更好。大至国家,小至个人,在花钱时都应有个“性价比”考虑。以出行或运输时间为例,快一小时或者几小时,多花许多钱,是否值得,是否必须?对相当数量的人来说,并不值得,也并非必须;已有运营线路,另投入超大量资金新建线路,虽然资金来源“完全有保障”——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有国有银行或国家持股银行的贷款,但何时收回成本,这些资金于民生有无更需要——甚至是急需——的用场?
在出口再难维持在金融危机之前的数量,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留给我们的“大国家,小市场”,内需有限的情况下,如以民生为先,当以十七大提出的“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及“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遍地提升每一个国民的生存质量,以内需带动经济增长,而不应总以政府大工程项目刺激经济,不断地加大铁路等建设计划投资(有称:2009年和2010年的铁路建设计划投资都增加了一倍以上)来激促本已结构失衡的经济增长。
另,我们还应注意到,铁路是要用地的,征地在现体制下易伤农民利益;过多线路,尤其是平行线路的修建,还使我们本已压力不小的土地——尤其是耕地问题,更为难处。
要防止可能出现的铁路建设决策失误和资源、资金使用不当,须公开信息,为公众参与提供制度化的路径,建立重大工程项目须经人大充分辩驳论争、审议的制度,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财务审计,严格官员问责制度。
(20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