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创世界一流大学,别订时间表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831 次 更新时间:2011-02-22 20:01

进入专题: 世界一流大学  

陈平原 (进入专栏)  

争创“世界一流”,这么一种内在兼外在的压力,正使得中国大学普遍变得躁动不安、焦虑异常。其好处是,举国上下全都努力求新求变;缺点则是大学不够自信,难有发自内心的坚持

当今中国,各行各业,最时尚的词,莫过于“世界一流”,大学也不例外。甚至,每年还会推出各色“大学排行榜”,给大学排出三六九等。

不过,对于这些热闹非凡的“大学排行”,我在好多文章中曾经批评过。我认定,“大学排行榜”对于中国大学的发展,弊大于利。因为排名只能依靠数字,而数字是很容易造假的。如果以为读书人都讲“仁义礼智信”,那是低估了造假的巨大收益,而高估了道德的约束力。

而且,“大学排行榜”的权威一旦建立,很容易形成巨大的利益链条,环环相扣。在我看来,此举将泯灭上下求索、特立独行的可能性。因为好大学必须有个性,但它的那些“与众不同”的部分,恰好无法纳入评价体系。“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久而久之,大学将日益趋同。差的大学可能得到提升,而好的大学可能因此而下降。这就好像某些比赛的规则,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的进行平均。这被抹去的“最高分”,可能是偏见,也可能是创见。当你一次次被宣布“工作无效”,不计入总成绩,自然而然的,你就会转向,变得日渐“随和”起来。

至于说到如何建设“世界一流”,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从晚清开始,中国办现代大学就是从模仿起步的。一开始学的是日本和德国,上世纪20年代转而学美国,50年代学苏联,80年代以后又回过头来学美国。现在,谈大学制度及大学理念的,几乎言必称哈佛、耶鲁。俨然,大学办得好不好,就看与哈佛、耶鲁的差距有多大。

在我看来,这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迷思”。过去,强调东西方大学性质不同,拒绝比较,必定趋于固步自封;现在,反过来,一切惟哈佛、耶鲁马首是瞻,忽略养育你的这一方水土,这同样有问题。

我常说,中国大学不是“办在中国”,而是“长在中国”。大学是否“世界一流”,除了可见的数字(科研经费、获奖数目、名家大师、校园面积、师生比例等)外,还得看其对本国社会进程的影响和贡献。就目前中国大学的现状而言,我们首先要明白自己所处的历史舞台,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而不是忙着制订进入“世界一流”的时间表。

争创“世界一流”,这么一种内在兼外在的压力,正使得中国大学普遍变得躁动不安、焦虑异常。其好处是,举国上下全都努力求新求变;缺点则是大学不够自信,难有发自内心的坚持。

全球化时代的大学,并非“自古华山一条路”,而很可能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外有排行压力,内有改革动力,中国大学发展的空间正日趋缩小。对此,我们必须保持必要的警惕。如果连标榜“独立”与“创新”的大学,都缺乏深刻的自我反省能力,那就太可怕了。

进入 陈平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世界一流大学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898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