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阳: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价值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37 次 更新时间:2010-12-05 16:17

进入专题: 社会主义  

王占阳 (进入专栏)  

■包括民主社会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主义的共同本质都是在于社会主义价值观。

■社会主义的实质和灵魂并不在于它的结构,而是在于它的具有社会主义价值性的功能及其发挥。

■如果不懂得社会主义就是“自由、平等、博爱”的话,那就是既不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也不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果抛弃了“自由、平等、博爱”,就是从根本上抛弃了现代社会主义,因而也就是从根本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进一步搞清这个问题,首先就应看到,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社会主义的实际状况来看,社会主义实质上首先是一种价值范畴,因而,我们也应当首先从价值角度认识社会主义,而不是首先从科学、制度、历史必然性等等角度认识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第一位的

苏联理论家曾经告诉我们,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科学,甚至仅仅是一种科学。这就是社会主义理论中只重科学、不重价值的科学主义的理论观念。而实际上,无论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来看,还是从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史的实际状况来看,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首要内容都不是社会主义科学,而只是、也只能是社会主义价值观。

这是因为,首先,在历史上,早在没有社会主义科学和社会主义制度之时,就已经有了社会主义,这就是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始终认为,由于在空想社会主义之中包含、贯彻和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所以,空想社会主义也是一种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也始终以是否包含、贯彻和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判断各种社会政治学说和社会政治思潮是否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准,而并不是以它们是否具有科学性作为判断标准。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是社会主义思想,就在于它拥有、贯彻和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无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这是有没有社会主义的问题。有无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则是有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可能是空想的,但它也仍然是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也有可能是科学的,但它也仍然是资本主义的。没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没有社会主义,因而也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所以说,在社会主义理论之中,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第一位的,社会主义科学则是第二位的。

其次,就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过程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尊为“社会主义鼻祖”,而他们从中所汲取和继承的,主要地也正是社会主义价值观。马克思、恩格斯都是首先由此而成为了社会主义者、而后才进一步成了科学社会主义者。所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从无到有,这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第一步,然后才是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绝不是以社会主义科学否定和取代了社会主义价值观,而只是在继承、发展和坚持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并以此否定和取代了以往社会主义的空想性。由此,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共同本质就在于社会主义价值观,包括民主社会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主义的共同本质也都是在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全部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基础、实质和灵魂之所在。没有社会主义价值观,也就没有社会主义。

再次,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思想和学说。这就更加直接、更加有力证明了,即使是非常重视社会主义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把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价值性置于首位的。

最后,从科学社会主义内部的价值与科学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看,价值是目的,科学是手段。价值目的是科学手段的社会属性的规定者,而并非科学是自身社会属性的自我规定者。所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也首先是社会主义价值观,而后才是它的科学理论。而不能把这种关系颠倒了过来,误将作为手段的科学置于首位,甚至是程度不同地否定了社会主义价值观。

由此,我们就不能不得出结论说,按照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史的本来面貌,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首要内容,实际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

社会主义的现实世界首先是一种价值世界

人的世界,实质上是一个价值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价值就是各种事物对于人的有用性及其实现。人世间的一切事物、运动、组织、制度、社会等等,都是具有一定的有价值的功能的,这些有价值的功能及其发挥,就构成了人的价值世界。人们以某种“主义”命名某种事物、运动、组织、制度、社会等等,实际就是在指出它们的某种价值性。在这里,所谓“主义”,实际就是某种“客观价值”的同义词。

社会主义的现实世界,实质上也是一种价值世界。人们需要社会主义的运动、组织、制度、社会等等现实存在物,实质上就是需要它们的社会主义价值。它们的社会主义价值,就是它们的具有社会主义价值的功能及其发挥,就是由此而带来的社会成员的普遍幸福。因此,它们的社会主义性质,也正是在于它们的社会主义价值性。在现实世界中,一切运动、组织、制度、社会等等,如果它们是具有社会主义价值的,即能够给社会成员带来普遍幸福的,它们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否则,它们就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们是否具有社会主义价值性,最终也只能由实践来检验,由实践来回答。而将某种结构范畴的东西(组织、制度、体制、社会结构)视为无须检验的当然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东西,则在实质上是一种先验主义的观点。

将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价值对立起来,但凡主张社会主义性质在于社会主义的价值性,就斥为所谓“唯心主义”,这实际是不懂得社会主义价值的客观性,特别是不懂得社会主义的实质和灵魂。应当看到,如果“社会主义”只是一种毫无价值、毫无用处的客观结构,那它就不是社会主义了,甚至也不是任何“主义”了。社会主义的实质和灵魂并不在于它的结构,而是在于它的具有社会主义价值性的功能及其发挥,尽管这种功能本身又是以必要的结构为基础的。这种以必要结构为基础的各种功能及其发挥所构成的现实生活体系,实际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主义价值世界,而这也就正是人民所需要的社会主义之本身。所以说,即使是面对社会主义的现实世界,社会主义也仍然首先是一个价值范畴。

既然作为一种社会现实,社会主义也首先是一种价值世界,那么,对于社会主义的最高层次的概括,自然也应当是价值层次的概括。马克思、恩格斯正是这么做的。譬如,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恩格斯尤曾明确指出:在马克思和他的著作中,最适于用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的一句话,就是《共产党宣言》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句话。这就表明,马克思主义也认为,所谓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主义,实际就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价值世界。这同时也表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概念,实际也首先是价值层次的社会主义概念。而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懂得社会主义就是“自由、平等、博爱”的话,那就是既不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也不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果抛弃了“自由、平等、博爱”,就是从根本上抛弃了现代社会主义,因而也就是从根本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

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仍未完成

在一定的意义上,“价值社会主义”这个词并不确切。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个价值范畴。但在“作为价值范畴的社会主义”的意义上,“价值社会主义”这个词是可以使用的。而与这种特定意义上的“价值社会主义”相对应的,则是特定意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即“作为科学范畴的社会主义”。

作为价值范畴的社会主义,它的内容是具有普遍性的幸福和具有普惠性的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互助、效率、富裕、和谐等社会主义价值。作为科学范畴的社会主义,它的内容则是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论和科学理论(如关于社会主义的实现条件、实现方式、实现道路、制度特征、历史必然性等属于认知范畴的科学理论)。

价值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本来是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基本上实现了这种统一。但在当时的理论发展阶段上,他们对于这种关系的论述还是不够充分的,有的地方也是有所失误的。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出现了价值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两极对立的局面。一方面,有人强调价值社会主义,贬低以至否定科学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又有人强调科学社会主义,贬低以至否定价值社会主义。前者的主要代表是民主社会主义,后者的主要代表则是苏式社会主义。这种两极对立,也反映到我国今天的理论争论中。

民主社会主义重视和强调价值社会主义,发展了价值社会主义思想,并对人类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首先应当充分肯定的。但民主社会主义否认科学介入社会主义问题的可能性,否认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性,并倾向于将社会主义价值归结为伦理价值,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而且这个社会历史过程也是有规律性。这就决定了,只要不是仅仅把社会主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把它变成活生生的社会现实,那就不能只有社会主义价值观,还必须有科学社会主义,特别是必须有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论。因此,从价值社会主义发展到科学社会主义,实际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普遍规律。而且,这种规律是如此地普遍和“强硬”,以至在主观上并不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概念的民主社会主义者,也不能不在实践中提出和发展了某些关于现代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而且这种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也已在其相应的成功实践中得到了证明。这就表明,以价值社会主义否定科学社会主义,这条路终究走不通。只有价值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相结合,才是社会主义逐步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另一方面,苏式社会主义继承科学社会主义的传统,强调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性,强调社会主义科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强调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理论成果,这在原则上也是正确的,首先应当予以充分肯定。但是,苏式理论家否认价值社会主义的优先性和重要性,甚至将价值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唯心主义严加批判,却是错误的。苏式理论家没有看到:“自由、平等、博爱”等等价值观是社会经济关系反映到人们头脑里的观念,而且作为全人类普遍追求的共同价值,它们在更深的层次上正是人类共同本性的觉醒与体现,是人类的普遍幸福的需要即社会主义需要的理论表现;恩格斯本人也曾说过,自由是人生来就有的天赋要求。苏式理论家仅从阶级角度认识这个问题,仅仅因为“自由、平等、博爱”曾被资产阶级当作遮羞布,而否认它们本身仍然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显然不合逻辑。

诚如马克思、恩格斯已经从根本上表明的那样,价值社会主义完全可以、应当、必须而且能够与科学社会主义和唯物史观融为一体。虽然民主社会主义排斥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不利于对社会主义的科学探索,但它们将社会主义价值置于首位,却很有利于展开对于社会主义未知世界的具有高度原则性和高度灵活性的科学探索和实践创新。虽然苏式社会主义强调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原则上有利于对于社会主义的科学探索,但在尚不能进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正面临着一个非常广大的社会主义的未知世界的历史条件下,苏式社会主义把科学社会主义解读成了一堆万古不变的教条,而不是将其首先正确地理解为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而服务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论,并因此而既失落了科学又失落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指南,因而最终不免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走进了死胡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正如以价值社会主义否定科学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一样,以科学社会主义否定价值社会主义实际也行不通。只有超越价值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两极对立,实现价值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这才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唯一正确的康庄大道。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最有力的思想武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学社会主义”,实际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价值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邓小平理论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首要贡献,实际也正是在于恢复和发展了社会主义价值性与社会主义科学性之间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在这方面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仍未完成。 (南方周末)

进入 王占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社会主义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762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