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十年所见富人,后代全已衰落

——曾国藩外孙聂云台的名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711 次 更新时间:2010-03-11 21:18

进入专题: 聂云台  

傅国涌 (进入专栏)  

“五四”惊涛拍岸,卷起千重浪,作为上海乃至中国工商界的重心,曾经叱咤上海滩、号称“道台一颗印不及朱葆三一封信”的上海总商会会长朱葆三,与副会长沈联芳,因为一言之失(主张中国派人直接与日本交涉),酿成有名的“佳电”风波,饱受舆论的指责,黯然提出辞职。1920年8月,上海总商会举行换届选举,上届的33个会董只有留美归来的实业家穆藕初等两人继续当选,其他31人都鞠躬下台,这在总商会18年历史上11次的换届选举中,乃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换血。正是在这一轮新旧交替中,41岁、风华正茂的聂云台当选会长,站到了工商界舞台的中心。

这一天的到来也许并不意外,作为曾国藩的外孙,1880年出生的他有着显赫的家世背景,父亲聂缉椝官至巡抚,特别是长期担任江南制造局总办一职,对少年聂云台影响很深。江南制造局是洋务运动中创立的一家大型兵工企业,聘用了大量外国技术人员,而且十分重视翻译西方书籍,在这个环境中长大,他不仅自幼就跟外国人学习英语,而且学习土木、电气、化学等新式学科,完全是在中西文化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有开阔的视野,和新的知识装备。当他25岁接办他父亲与李鸿章、盛宣怀等人合办的华新纺织总局时,就初露锋芒,显示出在企业经营方面的才华。几年之后,聂家就31.75万两银元买下华新,改名为恒丰纺织新局,也就是后来有名的恒丰纱厂。

1912年,民国初创,年轻的聂云台受邀出任工商部顾问,他满怀希望写下《拟办中国模范棉工厂说略及其预算》一文,在《东方杂志》发表。他以一个实业家的身份阐发自己的实业报国理想,认为振兴实业的大好机会已经到了,按照他构想的这个“模范棉工厂”方案,纺纱、织布、轧花三项每年获利可接近70万两,这是他根据自己办恒丰的经验推算出来的。他主持的恒丰大力引进新技术、新设备,率先由蒸汽锅炉改用电力马达,成为中国纱厂采用电力的第一家。而且他重视技术培训,长期开办训练班,一度委托南通纺织工学院代办。另外,他还革新管理制度,改变传统的包工制,这一切在当时的企业界都是大胆创新之举。恒丰从初创时的7008纱锭,到1921年增加到4万锭,另有布机354台,年产各类纱12800包,布15万匹,成为纺织界的翘楚,无怪“五四”的思想领袖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称他为“我国工业巨子”。

因恒丰的成功,聂云台迎来了他个人事业的黄金时代,1915年,他曾以“中国游美实业团”副团长身份出席美国巴拿马赛会,此行还考察了美国的纺织工业,并且邀请美国棉业专家到中国调查,担任专门顾问,帮助改良棉花的种植。1919年,他与商务印书馆元老鲍咸昌等人发起创办大中华纺织厂,最初投资120万两,两年后,总投资达289万两,拥有45000多纱锭,由他出任董事长兼总理。同年,他与荣宗敬、陈光甫、穆藕初、李铭等投资20万两合办维大纺织用品股份有限公司。1920年2月,他参与创办大通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厂址在崇明,投资64万两,有纱锭1万。1921年,他与银行家钱新之、陈光甫等人合资100万两,创办华丰纺织公司,有纱锭1万、布机300台,由他任总经理。这一年,他还发起创办了中国铁工厂股份有限公司和泰山砖瓦公司,前者主要生产纺织机器。1922年,他与中南银行创始人黄奕住等合资创办了益中福记机器瓷电公司,生产电料、电机和电器。他从纺织业出发,拓展到其他的相关产业,华商纱厂联合会会也是他参与发起的。

不惑之年的他当选为上海总商会会长,确实是众望所归,合乎时代的需要、世界的趋势。老牌的《申报》当年8月24日发表评论说:“无论何种事业,皆当随世界新趋势而进,若不问世界之趋势若何,仍以数十年前之旧脑筋、旧眼光办理数十年后之新事业,未有能立足于世界者也。商业一事,息息与世界大势相关,又况上海之商业更与世界商业密接,故为商会领袖者,须有世界之心学识、新经验,又能有热心、毅力之作事,而后才能竞争于商战潮流之中……”这次换血,标志着旧的绅商时代的结束,和企业家时代的开始,研究上海总商会史的学者徐鼎新等先生的这个论断是恰当的。与上一辈的绅商不同,聂云台这一代无论在学识还是经验上,都能适应新的世界趋势,对时代和世界的认识也要清晰、准确得多,他曾在《三十年国运之变迁》文中指出:“近今三十年中社会之改革,学术思想之变迁,为历史上最关键之一时期。今后三十年中此种新思潮之发展,即西方化与东方化相见作战酝酿之重要时期也。”这是上世纪20年代初一个中国企业家的声音,即使今天听来,他的判断也令我们心怀敬意。

有这样的见识,对时代的真问题有切实的把握,所以当上海发生“交易所热”时,他能冷静、理性地洞见原因所在。1920年开创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华商证券交易所、面粉交易所等获得厚利,工商界闻风而动,一窝蜂似的开办各种交易所、信托公司,不到一年间,上海就出现了140多家交易所、10多家信托公司,涉及资金几千万以上。然而,不过半年,即纷纷倒闭,酿成轰动一时的“信交风潮”。无锡荣家也在这一风潮中也栽了跟头,很多年后荣德生回首往事,称1922年这次风潮是他们荣家创业以来的第三次危机。当时,聂云台在《上海总商会月报》发表的《交易所之利弊与吾国企业家今后应有之觉悟》指出:“凡一事业之建树,必合夫一国经济之情状,方能为永远之滋长。淮南之桔,逾江北则为枳,不求时宜,强为移植,则非徒无益,抑又害之矣。”他认为企业家今后最应该做的就是集中资本,投资到各种生产的商业,以奠定更加经济发展的根基,着眼于长远,从改进制造业、便利交通、开垦荒地、发展进出口贸易、减少外来竞争这些方面入手,认真研究,脚踏实地,求得稳健的进步。无论是从个人经济还是国家经济的前途来说,都是如此。如果只抱着投机心理,只想得侥幸危险之财,艳羡苟且所得,流弊所及,不光是个人经济上的自杀,也将促成国家的经济自杀。他和实业家穆藕初,还有经济学家马寅初直言“商务实业,同归于尽”的文章,对于“交易所热”的降温起到了不少作用。

1923年后,聂云台的企业逐渐陷入困境,1924年大中华纱厂倒闭对他打击很大,他在聂家的威信大受影响。作为聂氏的家族企业,恒丰大权渐渐转入他弟弟聂潞生之手。他早年皈依基督教,曾经受洗,晚年信佛,阅尽沧桑之后,他留下了一本《保富法》,讲述他的财富观,“不肯取巧发财,子孙反能有饭吃,有兴旺气象;常人又以为全不积些钱,恐怕子孙立刻穷困,但是从历史的事实,社会的经验,若是真心利人,全不顾己,不留一钱的人,子孙一定发达。”他郑重地告诫世人:“数十年所见富人,后代全已衰落。”

进入 傅国涌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聂云台  

本文责编: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读史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227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