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步克:品级制度与官僚政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509 次 更新时间:2013-11-14 19:50

进入专题: 品级制度   官僚   政治  

阎步克 (进入专栏)  

 

阎步克先生从以下六方面阐释中国古代的品级制度与官僚政治。

职位和品位

官僚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分阶分层,每个历史阶段的官僚制度如何分阶分层,是经过精心安排的可反映这一阶段其官僚制的特点。按照传统的方法,文官制度的阶层可分为两种:即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在品位分类之下,品和职是分离的,这以军衔制最为典型,将、校、尉、士代表的是品位,而师长、团长、参谋长则代表的是职位,这种分类方法以人为中心,品位是随人走的;在职位分类之下,品和职则是相结合的,等级依附于职位,这种分类以事为中心,不存在品位随人走的情况,这以西方国家近代意义上的文官制度最为典型,它奉行平等效率,科学、同工同酬的原则。人类历史上早期的官僚制度往往采取品位分类制度,而后慢慢向职位分类转化,观察官僚制度的发展历史可发现,如果居于官僚之上的是一个权势很大的强君主,则官僚自我扩张和谋求私利的余地很小,官僚群体的贵族化倾向则较弱;如果属于官僚阶层之上的是一个权势较小的弱君主,则官僚自我扩张和谋求和利的功能则会增强,官僚群体的贵族性则较强。通过考察还可以发现,官僚制度越接近于品位制度的传统社会和贵族性越强接近于职位分类制度的传统社会贵族性则越弱。

禄秩与散阶

禄秩是汉代的官僚制度,它是用俸禄的多少(形式为谷物)来表示职位等级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职级是不跟人走的。根据历史记载可发现,汉代官员因病离职或是居家守丧之后,如果重新入仕,则须再次经过察举, 征辟程序,其曾经任职的历史是不作为选官的因虑而加以考虑的。唐代的官僚制度中有一种散阶制,文官、武官分别为29个散阶,文阶如光禄大夫等,武官则如将军、校尉等,朝廷上任何一个职事官都带一个散阶,称之为本品。在散阶制度下存在品位跟人走的情况,而且职事官的官职和阶官可以是不相对应的,称之为守或行。这种本品制度中的不同阶是同授权、法律特权、俸禄等这些非常现实的利益相结合的,是一个官员真正的社会地位的体现。

爵禄与吏禄

中国在秦汉之前存在爵制,为了区别于公、侯、伯、子、男这一系列爵位,可称之为内爵。内爵可分为卿、大夫、士、卿大夫、士中又有上下高低之分,它们是一种从属于个人的品位,是贵族时代的立身之本。随官僚制度的发展,另一种用俸禄多少表示官品的制度出现,你之为吏制。秦汉时的官吏称之为文吏,其地位大大低于爵,因为文史的身份往往是某个君主的臣下人,是被雇佣者,地位很低,秦时,因为吏官逐渐掌握实权,其地位有所上升,但爵仍重于官,到了汉初,官开始重于爵,但其传统的爵位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象征意义,仍是许多人所追求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领取朝廷按月发放的“粮食”的吏的范围逐渐扩大,到汉时,最高级官员也开始领取粮食,成为一种“吏”。

门品秩序与官号秩序

魏晋时,官僚制度又发生重大变化,开始品级化,士族制度形成,九品中正制则是士族制度在政治上的支柱和保障。在九品中正制下,选官的标准更着重门第,血统,而且高级官员必须由士族但任。“清官”这类既清闲又俸禄优厚的文翰之官庶族地主是无缘接近的。汉时获将军称号的人很少,而且将军代表的是一种实际的职位,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出于战时需要,为了处理能力、资历、功劳之间的矛盾,在军队中贯 彻功绩制原则,很多体战有功的将士被授予军方,形成一整套武官品级秩序。

五、“双授”与“拉动”

隋唐时散阶分为文阶、武阶。武阶是源于将军号的,秦汉时被授予将军号的官员人数很少,北魏时,由于战争频繁,为奖励有功将士,在授号过程中,对之实行双授,即同时授予“士大夫”和“将军”称号,而且将军号上升,士大夫号也随之上升,可见文阶在唐时的最终成形是同将军的扩展所分不可的,两者一个同时进行的“拉动”进程。到了唐代,随着散阶制的成熟,文、武散阶正式分离,这一“拉动”过程结束。

六、传统官阶制度的五段分期

根据历史上每一阶段品位制度和职位制度的相互关系,两者的比重可将中国的官僚制度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一、先秦时期,以卿、大夫、士为标识的极具贵族化色彩的品位制度;二、秦汉时期,以禄秩制度为特征的职位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官僚制度;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中正为中心形成高度发达的品位制度;四、唐宋时期,即常有魏晋贵族化残余但又以散阶制度为主的官僚科举制度;五、明清时,品位制度更加萎缩,形成以官为本非以品为本的官僚制度。

进入 阎步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品级制度   官僚   政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历史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25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