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殷红:臧老季老哥俩好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22 次 更新时间:2008-11-23 15:15

进入专题: 臧克家   季羡林  

胡殷红  

这些天,报纸和网上到处是“谁盗卖了季羡林的藏品”的报道和题为“被拍卖的季羡林藏品”的照片,其中一幅书法的题款是臧克家老人赠季羡林“先生”的。这件事使我无数次地想:臧老啊,您的书法是真是假,天知否?您知否?臧老驾鹤西去将近5年,我从来没忘记过他。首先是我父亲与臧老同年同月同天去世。其次是臧老的大女儿臧小平曾是我在文艺报工作时的同事,小女儿郑苏伊是我现在的同事。苏伊的办公室与我门挨门,她天天在我眼前晃,她天天会说起病着的郑曼阿姨,我也就天天会想起臧老。关于前面提到的报道和照片,我和苏伊以及她的家人都看到了。我让她回家问妈妈,苏伊回话说,我们全家人都看了,认为这张照片上的“臧克家手迹”,从诗的内容上看,是我爸爸1991年为《百寿长卷》题写的,也正式发表过,他也曾为朋友书写过这首诗;从字迹上看,诗本身的四行字比较像爸爸的笔体,但左上角“羡林先生雅正”这6个字,绝不是他亲笔所写。我问苏伊作出这种判断的根据是什么?她说,我爸爸和羡林叔叔是极好的朋友,两人有着近60年的深厚友谊,他们之间这么多年来,凡我看见听见的,见面或书信往来,都是直呼其名,赠书赠诗,题款时也都是用“老友”,从不互称“先生”。“羡林先生雅正”这6个字笔迹明显不是我爸爸的,这样称谓也是不可能的。

看到眼下轰轰烈烈争论臧老书法真伪的报道,我想到两位可亲可爱的老头儿都曾和我谈起过他们之间的友谊。2001年年底我去看望臧老,那天,臧老的夫人郑曼阿姨违医嘱特许臧老到客厅接待我们。老人被夫人和家庭服务员搀扶着坐到一个垫着厚厚椅垫的藤椅上,那时臧老身体非常衰弱,瘦骨嶙峋。他看到老朋友们显得很兴奋,像个孩子似地向我们“告状”:他们不让我站,也不让我坐,就让我躺着。

去看臧老前几天我才去拜访过季老,进到客厅我就问臧老,你和季老关系那么好,客厅里挂了这么多书法,怎么没有挂他的字?臧老说,我们俩是几十年的老朋友,是打出来的交情,都在心里挂着呢,不用挂墙上。

臧老家客厅的四壁挂满友人赠给臧老的书法条幅,充盈得那间10来平方米的小客厅“墨气逼人”。臧老指着他的恩师闻一多和郭沫若、叶圣陶、茅盾、王统照、俞平伯、唐弢、何其芳、端木蕻良、张光年的题字,充满感情地说:这些都成了历史,都是历史啊。他指着沈从文先生的题字说,你看,他的字有隶书的味道。我说,看上去草了些。他叫劲儿似地说:那也是隶书。他又让我看老舍先生的字:“学知不足,文如其人”。看到冰心先生的一首赠诗,臧老说,冰心的这首格律诗也写得很不错。所有条幅中最抢眼的是一个大大的“寿”字。这是刘海粟先生90岁时为臧老80岁生日写的,落款是“年方90”,臧老反复说了几遍:一个“方”字用得多有意思,多有意思啊。看臧老那么高兴,我又追问他为什么说和季老“不打不成交”。

季老和臧老都是山东人,年轻时就都好舞笔弄墨,但他们认识比较晚,原因是从1935年到1946年的十一年间季老在欧洲。臧老乐呵呵地告诉我,那些年他们虽未曾谋面,却有机会打笔墨官司。臧老的诗集《烙印》里有一首写洋车夫的诗:“一片风啸湍激在林梢,/雨从他鼻尖上大起来了,/车上一盏可怜的小灯,/照不破四周的黑影。/他的心是个古怪的谜,/这样的风雨全不在意,/呆着像一只水淋鸡,/夜深了,还等什么呢?”这首八行诗发表于1932年。臧老笑说,最后两句我用的是设问句,羡林当时就写文章批评我,说我不了解劳苦大众,是站在旁人的立场写穷人。我没反驳他,心想,这是诗的一种表达方式,我怎么会不知道洋车夫是想多拉几次,给家里的老婆孩子多带点吃的东西填肚子呢。他那时就批评我是手持宝剑追苍蝇,说我滑稽,认为最后两句是败笔。臧老说这话时笑得可开心了,就像回忆老哥俩儿时的游戏。这场没有结论的官司导致了他们终身挚友的缘分。

听苏伊说,臧老去世的消息一直没敢告诉季老,怕他受不了。其实,也没能瞒住他。因为季老的秘书发现了他悄悄写下的《痛悼克家》一文,文章深情回顾了他们几十年的情谊。我去拜望季老时,他也说过,当年回国就住在克家的家里,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喝醉酒就是1946年中秋节和克家在一起。季老说:“忘记了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有了一个不言的君子协定:每年春节,我必然会从西郊来到东城克家家里,同克家、郑曼等全家共进午餐。克家天生是诗人,胸中溢满了感情,尤其重视友谊,视朋友逾亲人。好朋友到门,看他那一副手欲舞足欲蹈的样子,真令人心旷神怡。他表里如一,内外通明。你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有半句假话会从他的嘴中流出。”臧老也是年年春节都等季老,在他心中:“羡林不来不是春”。臧老去世后,郑曼阿姨带苏伊去看季老,季老让秘书拿出一个厚厚的红包,说是给小平和苏伊的压岁钱。其实,小平和苏伊都是50多岁的人了,她们当然不肯再收这份压岁钱。季老急赤白脸地说,你们就是到了70岁、80岁,在我眼里也是孩子!苏伊和我说这话时泪汪汪的。

每次看望臧老都怕他累着,都不能和他多说话。2001年那次是我最后一次见到臧老,和他告别时,臧老感叹地说:“我年近期颐,老朽矣”,并用两句诗表述自己的现状:“老来病院半为家,苦药天天代绿茶”。臧老兴致很高,他不愿说再见,孩子般地扭动身体,使劲靠到椅背上,作出不愿走的样子。我要为他拍照,他指着自己的嘴说,你等等,我不笑的时候你再照,我的牙掉了不少,一笑照出来不好看。我忙说还是笑的好看,你的笑是你重要标志之一。老人一听更是呵呵地笑个不停,那么开心,那么单纯,那么感染人。他终于同意回房休息了,边走边指着客厅里一盆品种非常特殊的草科植物说,这是一位老工人送来的,也不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这位工人师傅50年代和我探讨过诗歌,今年不知怎么又找到我了,我已经96岁了,这位工人说几十年来常常惦念我,千方百计送来这盆花。说到这里老人又开心地笑了。

如今,这位爱笑的老头儿走了,但我常常想到他笑的模样,也让我想起我的妈妈怀念我父亲时诠释臧老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说的话,只要你想他,他就还活着。(文汇报)

    进入专题: 臧克家   季羡林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245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