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允若:话说“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779 次 更新时间:2008-08-04 21:29

进入专题: 官本位  

张允若 (进入专栏)  

中国是个官本位的国家。新官上任总要介绍他步步攀升的路线图,其中每一步的高度都是用官职来衡量的,有时还要辅以级别,注明是“正部级的副部长”云云,也就是说同样在朝供个侍郎之职、也还有一品二品之分,这是决不可马虎的。

不过如今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光谈“职级”已经不够时尚的了,还得加上学位和职称,才算与时俱进。于是就出现了高级工程师之类的头衔,尽管这同他的为官绩效并不相干;而且写了“高级工程师”还得注明是“教授级”的,以示他是正高而非副高,其高度并非等闲人可比的(注)。至于肚子里究竟有多少货色,是否有过高级工程师的建树(比如亲自设计或主持过什么重大工程项目),是否有过与教授称呼相当的学术成果(比如有过什么有份量的著作、获得过什么过硬的科学技术奖),那是不用管的。即使说起话来毫无逻辑,作起报告来全靠秘书写稿,谈起学术来全是外行话,这些都是无所谓的,只要有了头衔,戴上了这顶桂冠,面目就会一新、人们就会刮目相看的。

笔者身在高校,对这种桂冠的由来,倒也略知一二。有些人教学科研一贯平庸,凭学术和业务,总也比不过人家,总也熬不上高级职称,于是便“曲线救国”、“另辟蹊径”。只要挤进了行政领导岗位,有个一官半职,于是科研经费就有了,科研成果也有了(钱能通神,可以换成果、买评审、买出版),上下左右的关系也通了,高级职称的桂冠往往手到擒来,比起那些终年埋头教学科研不懂关系学的“书獃子”顺得多了。

校内如此,校外人员则更有一番讲究。这些年高校许多专业为了“创收”,纷纷办起了研究生班,或是招收“在职研究生”,前来就读的人官衔越大的越是欢迎,于是学术和金钱、学术和权势结了亲,一个个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就打造出来了。有些学院或大学,为了获得权威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为了“事业的发展”,或者主动地“攀亲联姻”,或者被动地“高抬贵手”,于是,一个个高级职称、兼职教授、名誉高工便打造出来了,一张张职称授予书就颁发出去了。凡此种种,在高教界、学术界其实早已司空见惯。

所以,人们看到“升官图”上诸如“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之类的招牌,切莫过于当真,更不要敬若神明,权且当作一种时装秀、或是在古装基础上的时装秀,一笑置之可也。当然,话也要说回来,真正科班出身、学有专长的官员,真正有思想的学者型的政治家,在当代中国并非没有,只是少而又少。而且这样的人并不喜欢吹拍逢迎、招摇过市,能够在现行体制下脱颖而出的,恐怕更是难乎其难了。

注:其实在我国工程技术系列中,只有“高级工程师”这一职称,它的涵盖幅度较宽,和其他系列的正高职称、副高职称相当。所谓“教授级”云云,只是指其中一部分人的学术水平及应得的待遇相当于大学的教授(或科研机构的研究员),这是比照的说法,并不是正式的职称等级。教授和工程师分属两个不同的职称系列,凑在一起而称为“教授级工程师”显然是不科学的,拿到国外去是要笑掉大牙的。

2007.10

进入 张允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官本位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0005.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