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默:洗净铅华的常书鸿(上)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500 次 更新时间:2008-09-26 14:55

进入专题: 常书鸿  

萧默 (进入专栏)  

两头毛驴上分装着我们一家的简单行李,我骑了一头,沙娜搂着嘉陵骑着另一头。时序已是初冬了,这是1945年的冬天。千佛洞前的白杨树全都赤裸着兀立在风沙中,落叶连同沙山的泡泡刺,在已结冰的大泉宕河上飞旋飘舞。敦煌这时分外清冷和孤独,在朦胧的晨雾中显得灰暗而沉闷。

这一段话,引自常书鸿先生的自传《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写的是1945年冬天他迢迢万里返回内地求援的境况。他所说的“全家”只是他和13岁的女儿沙娜和只有三四岁的儿子嘉陵,而他们的母亲此时已不包括在他们的家庭成员之中了。在他们离开敦煌之前,留下来坚守的只有两位工人。前两天,这两位工人帮助常先生整理行装,尽管先生嘱咐他们继续坚守,在他们心底,还是以为他们的所长肯定是不会再回来了。

我们今天的读者能否想象得到常先生当时的一片心酸:19 4 3年他独辟草莱开创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几经风雨飘摇,却在抗战胜利前夕被国民政府撤销了。先生两次好不容易从内地招来的艺术家、学者和工作人员,包括自己的妻子,十几个人,都因为单位的撤销生活无法维持,或内地的家确实不能没人照顾,或耐不住这里的艰苦与寂寞,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都纷纷离他而去,甚至不辞而别了,他的几经辛苦才建立起来的队伍可以说已经全军覆没,他这个已经不被政府承认也毫无经费来源的“所长”和号称为“敦煌艺术研究所”的“单位”,最后只剩下了两名青年工人还忠诚地跟着他,真是情何以堪,处此绝境,他将何去何从?

这两位工人,一位叫范华,如今仍然健在,已经8 0多了;一位叫窦占彪,已经逝世了。

但奇迹般地,这位一生中一再遭受致命打击的艺术家,却再次挺下来了,在熬过了这段最艰难的日子和更加不堪回首的“文革”的屈辱岁月以后,这个研究所也坚持住了,一直发展到今天已拥有二三百人的敦煌研究院。每念至此,我想,凡是有良心的中国人,都不能不对先生的爱国情怀和为艺术献身的精神而深深感动。尽管先生并不是完人,尽管他也有失误甚至错误,我们都不能不加以宽容的体谅。

但先生最后十几年的岁月却过得十分压抑,我要说,人们对待他老是很不公正的。尽管他住在北京木樨地高干楼里,“享受”着部级待遇,尽管他还挂着许多头衔,尽管他1994年逝世时得到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挽词,尽管在他逝世以后还有人不断地开着他的纪念会,或是打着他老的旗号,干着自己的事情,但我相信,凭着先生用自己的一生书写的他的真正的追求,和我对先生的一些了解,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先生看重的,甚至是他老厌恶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天,为了看望先生和撰写纪念梁思成先生的文章,我再一次拜会了先生。他说梁先生曾给他写了很长的信,推荐我到敦煌去,他把信转给郑振铎部长了,以后在“文革”中失落了。我说不会是郑振铎吧?郑老在1963年梁先生写信时早已在从苏联回国的途中在高加索因空难去世了,先生掐着指头计算,承认我说的是对的,说那就是转给徐平羽副部长或国家文物局王治秋局长了。但没过十分钟,先生的话题又转到这个方面,再一次说是把信转给郑振铎了,我大为惊讶,说刚才我们不是核对了吗,不会是郑老?先生却大声坚持说,一定是郑振铎,他记得很清楚。我发现先生的老年失忆症已经不轻了,深深为之悲伤。

以后不久,听朋友水天中说,在北京一次吕斯百先生的纪念会上,先生兴致很浓地回忆起他们在巴黎留学时的往事,说那位法国房东老太太特别喜欢吕斯百……可刚刚说完,又说:“有一件事我忘了告诉你们了,我们在巴黎的时候,房东老太太……”然后把刚刚讲过的话又重新讲了一遍,惹得参加会的人不免发笑。先生认真地说你们不要笑,这都是真事呢!当先生准备第三次再讲时,李承仙不得不出来打圆场了:“老鬼就是这个样子,他又忘记了。”“老鬼”是李承仙在“文革”以后对先生的“爱称”,不管什么场合,总是不改的。

先生的失忆虽然在逐渐严重,但从1978年我已长住北京,80年代以来对他老的多次拜访中,先生永远不会忘记、永远不变的一个话题总是:“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的?”他激愤地喊着:“为什么要我住在这个屋子里,把我弄到北京?为什么不让我回敦煌?我要回敦煌,我还要住我那个土房子!”我当然劝他老就不必再回去了,要是回去了,在那个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他老将更加不得安宁。但先生不愿意听,有一次,竟怒拍着坐位扶手,对我发起脾气来,大声说:“你怎么也是这个样子?”先生大概不会以为我也和那些人一样吧!我只好不说话,先生又质问说:“你怎么不说话?”面对着这位深深令我敬重而感动的老人,我仍然只得无言,害怕揭开伤疤,而又不能解决问题,会使他老更加痛苦。

先生晚年在北京的寓所墙上,挂着一幅他老临摹的敦煌壁画,是一个十六国时代的飞天,画风苍劲有力,在飞天周围的空地和裱边上有上百位先生的朋友和晚辈的签名,我也找了一个角落,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还看到有孙儒简、高尔泰和许多熟悉的人名。但在那上面,我发现有一些本应该有的名字却没有出现。我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高尔泰先生的《寻找家园》那本书里,也提到了先生的心情:“一直想回敦煌,一直回不去。不是上级不许,而是那些打倒他的人不许。只能客居兰州和北京,回不了敦煌。”高先生又说:“我劝先生算了,别回敦煌去了。我说人生如逆旅,安处是吾乡。已经七十多岁,能放松休息最好……先生不这么认为,他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敦煌,就这么糊里糊涂被赶了出来,怎么想都不得安心。”

“被赶了出来!”我想,一定有人会反驳,怎么能这么说呢!你看,不是给了先生一个荣誉院长的头衔吗?不是在研究院还有一个“常书鸿故居纪念室”吗?在旧陈列馆的正厅里原来树立的奖状碑不是依然存在吗?不是我们还隆重举办了“常书鸿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吗?不是在莫高窟还树立了常书鸿先生的青铜雕像吗?

是的,这些事是都做了,但这些是先生真正需要的吗?与其说这些事是为先生做的,倒不如说更像是出于什么别的目的。

在名为《敦煌之恋》那本被称为“报告文学”的书里,是以这样轻松的笔调描述这件事的:“在小平同志的关怀和过问下,常书鸿举家迁往北京。在首都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了他的最后时光。他人到了北京,心还系着敦煌。每年夏天,他都要和夫人来到莫高窟生活一段时间……感觉着心灵上极大的快慰。”

多么美妙,多么温馨,但这种大团圆式的结局,就真的符合历史的真实和先生的追求吗?

为了能重返敦煌,先生做了许多努力,新华社记者为此写了长篇内参,我在先生寓所里读过,认为基本符合事实。胡耀邦对此做了批示,调查组做了累月的调查,调查材料一厚本,但人们自有自己的说法,最后只得不了了之。这些,在《敦煌之恋》中却没有一个字提及。

人啊,要知道,你们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得以显出自己的身影的,并因此获得了甚至高过先生的头衔和荣誉,可你们却要将巨人踩到地狱里去了。感恩、忠诚、善良、宽恕,这一切人类最美好的情愫,在有些人那里,已经留存得不多了。

常书鸿,满族,1904年生于杭州,1927年赴法国学习油画。1935年,他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第一次看到了法国人伯希和拍摄的“敦煌石窟图录”,在博物馆里看到了敦煌卷子画,对敦煌艺术的高度成就感到“十分惊异,令人不敢相信”。先生在他的回忆文章《铁马叮咚》中写道,他当时“倾倒于西洋文化,而且曾非常有自豪感地以蒙巴那斯的画家自居……现在面对祖国的如此悠久的文化历史,真是惭愧之极,不知如何忏悔才是。”这也是促使他结束法国的9年学习早日回国的原因之一。

次年,常书鸿回到北平,在一次学人经常聚会的场合,1932年就根据《敦煌石窟图录》撰成了平生第一篇论文《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的梁思成先生和常先生第一次见了面,此后就成了终生好友。常先生对我回忆说,他们都谈到了敦煌,两个人都兴奋不已。抗日战争中,他们在重庆和昆明又见了几次面。常书鸿在《铁马叮咚》中继续写道:“第一次向我提起敦煌之行的是已故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1942年秋季的一天,梁思成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担任拟议中的敦煌艺术研究所的工作。‘到敦煌去!’正是我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于是我略加思索之后毅然承担了这一工作。他笑了笑对我说:‘我知道你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如果我身体好,我也会去的’。”原来这个时候国民政府的监察院长、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从西北考察回到陪都,向最高国防会议提出了建立这个研究所的提案,获得通过,梁先生得知了这个消息,才来探听常先生的口风,并向于右任推荐常先生担任所长的。先生还告诉我,梁先生当时还想过建筑历史学前辈刘敦桢先生也能到敦煌去,说只有把建筑史的研究也纳入进去,才能算是全面的敦煌艺术研究。事情很快定了下来,于右任找他谈话,把这个重任交给他了,常先生自此就开始了他终生的敦煌事业。研究所隶属国民政府教育部。

常先生离开重庆时,梁思成送了他四个字:破釜沉舟!徐悲鸿在常先生为筹集研究所经费举办的个人画展上送他一句话:“要学习玄奘苦行的精神,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

关于先生创建敦煌艺术研究所的艰辛,在我所写的《〈祁连山下〉与“文革”中的常书鸿》一文中已经提到了一点,有些书籍包括《九十春秋》也有更具体的记述,这里只是再做一点补充。

常书鸿初到敦煌时,石窟的惨象令他倍感辛酸:许多洞窟已被曾住在里面烧火做饭的白俄军队熏成漆黑一片,一些珍贵壁画被华尔纳用胶布粘走;大多数洞窟的侧壁被王道士随意打穿,以便在窟间穿行;许多洞窟的前室都已坍塌,有的并殃及后室;几乎全部栈道都已毁损,大多数洞窟无法登临;虽赖气候的干燥壁画幸而仍存,但冬天的崖顶积雪,春天融化后沿着崖顶裂隙渗下,使壁画底层受潮,发生起鼓、酥碱现象;窟前绿洲上放牧着牛羊,林木岌岌可危;从鸣沙山吹来的流沙就像细细的水柱甚至瀑布一样,从崖顶流下,堆积到洞窟中,几十年来无人清扫。总之,莫高窟无人管理,处在大自然和人为的双重破坏之中。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一个在法国学了9年油画的画家,作为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所长,常书鸿深感自己肩上的任务沉重而艰巨,义无反顾,暂时放弃了画画,干起了既非艺术又非研究的石窟管理员的工作。

首先要做的事是修建一道围墙,把绿洲围起来,禁止人们随便进入窟区,破坏林木。2004年中央电视台第12频道人物栏目要做一期《敦煌保护神常书鸿》的节目,我作为嘉宾参加了工作。主持人问我,要做这个事,当地的群众同意吗?我说,这没有办法,因为政府已经决定莫高窟收归国有了,应该说当地的百姓还是能够接受的,那个围墙就是当地民工修建的。主要的问题在于经费,常书鸿不断地给国民政府打报告,却总是没有回答,常先生就先向县政府借钱,甚至引起了县长的怀疑,你们这帮人到底是什么人,是不是具有合法的身份?但县政府还是把钱借给了他们,才修起了这堵围墙。原来要修近3公里,后来缩减为不到2公里,只把拥有保存着壁画和彩塑的南区洞窟前的绿洲包围了起来。应该说,这段围墙本身现在也成了文物了,30年前我离开莫高窟的时候还留存着一些,不知道现在的敦煌研究院是否把它保护起来了。

半年过去,经费仍毫无音信。常先生只好给梁思成先生发去电报,请他代为交涉。第三天就接到了梁先生的回电,告知“接电后,即去教育部查询,他们把责任推给财政部,经财政部查明,并无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预算,只有一个国立东方艺术研究所,因不知所在,无从汇款。”显然,是财政部的官员们不知道“敦煌”为何物,把它误写成“东方”了。经过梁先生的奔走,经费终于汇出。除了还了借款,还有一些剩余。梁先生的电报还鼓励常先生继续奋斗,坚守敦煌。这对于敦煌机构的维持和工作人员情绪的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

洞窟里面的沙子大约有10万立方米,如要清扫,按照当时的工价,需要300万元,但所里剩下的经费只有5万元了,幸而得有当地驻军的帮助,发动义务劳动,再加上民工,才把这么多的沙子清除了,用驴车拉到远处。

常先生在崖顶上有裂隙的地方抹上了泥皮和石灰,防止雪水继续渗入。他们还尽可能地修补那些已颓圮不堪的残余栈道,以便研究人员可以进入洞窟,开始了洞窟的编号和普查,逐渐开展了重点壁画的临摹。但多数洞窟当时还是上不去,他们就使用一种相当危险的名为“蜈蚣梯”的独木梯。当调查南部位在高处的一座晚唐洞窟第196窟时,常书鸿与潘兹、董希文和工人窦占彪几个人上去工作,蜈蚣梯却不知什么时候翻倒了,他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被困在距地近30米高的洞窟中。他们试图沿着七八十度的陡崖往上爬上崖顶,却险些摔下山崖。后来还是窦占彪一个人先爬了上去,再用绳子把他们一个个吊上去,才脱离了险境。

这时,除了1943年2月常先生在四川和兰州招来的五六位人员外,他在北平艺专和杭州艺专授业时的学生潘兹、董希文、张琳英、张民权、李浴、周绍淼、乌密风等人都响应他的召唤来到敦煌,成了第二批莫高窟人。以后,常书鸿的妻子陈芝秀带着女儿沙娜和儿子嘉陵也千里迢迢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张民权兼任总务主任,承担起安排全所日常生活的责任。

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艰辛的,文化生活的缺乏自不待言,但这批文化人自有自己的排遣方式,主要是基本的物质生活都时常发生困难。

久居法国的生活,使常先生特别喜欢咖啡,甚至从法国带回国的咖啡壶,也带到敦煌去了,可是他只能喝又苦又咸的咖啡,因为没有糖,而水却是咸的。不用放盐,熬的粥也是咸的。尤其是下午打来的水,经过一上午阳光的曝晒,盐分更大。那时敦煌的老百姓先要解决主粮的生产,所以很少种植蔬菜,成年都是咸韭菜。常先生一行初到敦煌的时候,刚好闹过一场马步芳部队四乡抓壮丁的动乱,街上的铺面都关门了,他们在敦煌城的第一顿饭是面条拌盐和醋,加上一些咸菜。水质不但含盐,含碱量也很大,醋往往是不能少的。

肉食要从城里买来,来回五十几公里,牛车要走十二个小时,加上牛的休息,就是一天一夜了,戈壁滩上太阳一晒,肉往往也就臭了。豆腐也是这样,酸了。所以只能在冬天把肉腌起来。

常先生刚到敦煌的时候,张大千和谢稚柳还在,谢先走了,张临走时送给先生一幅《蘑菇图》,却是一幅手绘地图,标示出在窟前区哪儿长着蘑菇,这就是美食了。张大千对他说:“这是一个长期的——无期的徒刑啊!一定要坚持在敦煌留下来。”

上世纪60年代我到敦煌的时候,情况已经好得多了,但蔬菜的品种还是有限。从秋末到初春,大半也还是咸韭菜,加上一些窖藏的大白菜和土豆,喝的还是咸水,只有冬天破冰得到的水是淡的。但冬天的肉食较多,活不过冬季的乏羊都是这个时候宰杀的。不止羊肉和猪肉,我在敦煌还吃过黄羊、骆驼和野骆驼、马和野马、驴和野驴。有一回,食品公司从南方运来一批藕,敦煌人没见过,管它叫“空心萝卜”,把西红柿叫做“洋茄子”。有一次我从兰州带回两条小金鱼,还引起好多人围观。

不过,西北的羊肉的确很好,因为土质水质不同,这里的羊比起内地来真是又肥又嫩。敦煌的胡麻油也非常香,特有风味,在别处没有。还有,敦煌人主要种植小麦和棉花,很少种包谷,所以我们整年吃的都是细粮,而且面磨得特别白。用这种面做的馒头,在敦煌终年干燥的气候下很容易保存,农民们因为缺乏燃料,要从好几十里以外的戈壁滩上挖取一种叫做“梭梭”的枯死灌木树根来烧,所以举火一次就要蒸够吃半个月的馒头。新鲜的馒头一出笼,就立刻铺在笸箩里放到房顶上让大太阳曝晒,干透了又酥又脆,可以保存两三个月。大米是从内地运来的,很少。连“洋火”也是内地运来的,据说当时一盒“洋火”可以换到一斗麦子。总的来说,敦煌虽然号称为河西粮仓,口粮还是不充裕的,除了农忙以外,一般的日子,也和整个河西一样,一天只吃两餐。一直到我在的时候,食堂、饭馆和招待所也只开两顿饭,使我练就了至今可以不吃早饭的本事,虽然据说这不符合卫生原则。

先生刚到时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牛车,后来有了两头驴,可供人骑。那年,敦煌县政府破了一起贩毒案,把犯人的一匹马没收了,送给了常书鸿,才有了一匹马,直到1950年才有了一部敞篷卡车,所里人可以在大冬天裹着皮大衣进城看电影了。1965年又有了一部由卡车改装成的“轿车”。

宿舍和办公室是小庙的土屋和由马棚改造的房子,土沙发、土桌子、土书架和土炕,是最常见的家具。

忍受着生活上所有的不便,常书鸿就这样和最早的两批有志于敦煌艺术事业的人员一起,开始了艰苦的拓荒工作。当然,正像在我所写的《〈祁连山下〉与“文革”中的常书鸿》中所说,背叛从一开始就是存在的,那位从重庆跟来的摄影师拍摄了许多壁画照片,还有一位“教授”抄录了一些供养人题识,都席卷而走了,一点也没有给研究所留下。奇货可居,他们就是靠着这些在外面招摇的,那批照片现在藏在美国某个博物馆。先生每谈至此,无不痛之入骨。

但是,一心投入工作而忽视了家庭的常先生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变乱在自己的家庭居然也发生了,他的妻子陈芝秀竟然也以去兰州治病为名出走了,给先生丢下了两个子女。陈芝秀是一位留法雕塑家,1934年常先生在巴黎发起成立“中国艺术家学会”时,参加者有吕斯百、刘开渠、王子云、王临乙等20多人,也包括陈芝秀。陈走前,常先生还写了好多信,托朋友沿路照顾她,但出发以后常先生从董希文那里得知了一些情况,才知道她再也耐不住敦煌的有如修道士般的生活,已打算不再回来了。常先生遭到了人生旅途中第一次最重大的打击,悲痛欲绝的心情可以想见。先生策马狂追,跑了二百多公里,昏倒在戈壁滩上,被在玉门找矿的地质工程师孙建初和一位老工人救起,常先生被抢救了三天,苏醒以后,理智又占了上风,在孙建初先生的劝喻下,还是毅然选择了事业,又回到了敦煌。这些情节,在《九十春秋》中,先生已有记述,这里就不再谈了。

写到这里,我的电脑响起了歌手紫薇唱的我少时早已熟悉的《秋水伊人》的歌声,这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一首电影插曲,我忽然觉得,贺绿汀写的歌词恰可作为先生和他的子女此时心情的写照:

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更残漏尽/孤雁两三声/往日的温情/只换得眼前的凄清/梦魂无所寄/空有泪满襟/几时归来呀伊人哟/几时你会走过那边的丛林/那亭亭的塔影/点点的鸦阵/依旧是当年的情景/只有你的女儿哟/已长得活泼天真/只有你留下的女儿哟/来安慰我这破碎的心

望断云山/不见妈妈的慈颜/漏尽更残/难耐锦衾寒/往日的欢乐/已凝成眼前的孤单/梦魂无所依/空有泪满缸/几时归来哟妈妈哟/几时你会回到故乡的家园/这篱边的雏菊/桐边的落叶/依旧是当年的庭园/只有你的女儿哟/已堕入绝望的深渊/只有你背弃了的女儿哟/在忍受无尽的摧残

我把这首歌听了好几遍,体会着常先生和沙娜的悲哀。

常先生的女儿沙娜出生在巴黎,这时已经14岁了,母亲出走以后,她停止了在酒泉中学的学习,一方面带养弟弟,一方面跟着父亲学画,参加了敦煌壁画的临摹工作。她与父亲的临摹作品和画作在兰州展出过,获得极大成功,沙娜的画被一位来自美国的加拿大人叶丽华女士看中。叶丽华当时正在山丹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新西兰的路易·艾黎一起工作,支援大西北的教育事业,她热情地邀请沙娜到美国学习美术,但常先生不放心。又过了几年,女儿更大了几岁,叶丽华专程来到敦煌,沙娜才赴美学习。常沙娜先生在建国后归国,以后长期出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成了很有声望的艺术家。但常先生的儿子嘉陵可以说是随着父亲,把自己的前途也献给敦煌了。由于敦煌的教育水平很差,莫高窟离城又远,嘉陵从小就没有上过什么学,以后,只当了一名汽车司机。

我在敦煌时,见到过先生画的前妻的油画像,很美。听老人们说陈芝秀女士的性格其实挺好,平易近人,待人和气,乐于助人,她只是显得有些幼稚,实在不能忍受敦煌的生活条件和枯寂才一时失策而出走的。她丢下两个子女,作为一位母亲,心中想来也非常不忍。但她此生过得并不好,并没有再婚,以后在浙江老家当了一名中学美术教师,建国后因为曾到法国留过学,被认为历史复杂而清理出教师队伍,以至穷愁终生。陈女士曾劝过常先生放弃敦煌事业,两个人经常发生争论,以至产生分歧,但陈女士并非有意伤害常先生,毕竟,在那个时代,包括现在,像常先生那样超越世俗者能有几人?有些报告文学在好就是一切都好坏就是一切都坏的思维定势下,却一味地加给陈女士许多恶评,也是不公正的。

1945年春,常先生委托已经离开研究所的原总务主任张民权在重庆举办了一次临摹品展览,希望扩大影响,得到社会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当常先生正梦想着如何继续并扩大敦煌事业时,却祸不单行,1945年7月的一天,正当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常先生接到教育部的命令,撤销敦煌艺术研究所,将石窟交给县政府管辖,经费停止拨给。这无疑是又一次惊天霹雳的打击。在这种孤立无助的情况下,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研究所却面临着生存的威胁,无法再继续下去了。1946年的春节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度过的,一位工作人员在屋子正中贴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枯坐无语,泪流满面。成员们只得怀着巨大的遗憾和对先生的无尽愧疚纷纷离去了,最后,全“所”只剩下了两名工人仍跟在常先生身边。

董希文先生后来成了建国以后第一批最著名的油画家之一,他的《开国大典》和《春到西藏》早已脍炙人口。潘兹先生以后成了中国画院院长,李浴先生回到白山黑水,以后在沈阳鲁迅美院工作,著作了《中国美术史》,在著作中大量介绍了敦煌石窟的作品,成了著名的美术史学者。1983年我到鲁迅美院讲课时,还特地去拜访过李老。

但常先生仍然没有离开敦煌,虽然他已献出了两年多的时光,牺牲了家庭,几乎全部的财产,享有优厚待遇的大学教职,付出了全部的感情和心力,这一切顷刻间都将化为泡影,他实在无法甘心。尤其是,把如此的旷世之宝交给既没有学问又没有责任心的当地政府,他更是无法放心。他想起了两年多前离开重庆时朋友们和张大千临行前的嘱咐,决定自动延长他的“无期徒刑”,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场景,常先生踏上了东去求援的旅程。

在此之前,张民权传来了好消息,说敦煌临品在重庆的展览获得了意外的成功,在文化界、艺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还说周恩来、董必武、林伯渠、郭沫若也参观了展览。不久,常先生收到了许多支持的信,在教育部下令撤销研究所几个月以后,中央研究院宣布接管,并寄来了一些经费。(待续)

萧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本文发表于《领导者》(双月刊)2008/2期,总第20 期,天益网受权发布。

进入 萧默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常书鸿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大浪淘沙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7941.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