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与怀: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读有关台海两岸关系的诗章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264 次 更新时间:2008-07-23 16:47

进入专题: 吾乡吾土  

何与怀 (进入专栏)  

“化独渐统,全面振兴中国;协强扶弱,一起迈向大同”——这是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协会创办人马老鹤凌先生生前所写、并常挂在口上的两句诗联。马老曾于一九九九年三月亲临悉尼指导“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协会雪梨总会”的成立。二零零二年五月,马老又应邀莅临悉尼,在悉尼演讲“世界华人拨乱开平的时代使命”。我有幸多次见到马老,聆听他这两句诗联所表达的理念。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一日,八十六岁的马老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十一月五日,马家举行了简单而又隆重的家祭。在马老遗照的两旁,刻着的正是这两句诗联,由马英九先生亲笔题字,现在成了马老一生念兹在兹的遗愿。

我有感于马老的诗句,想到台海两岸和世界各地华夏子孙在过去或现在写下许多诗作,也都表达了同样的心声,热切期盼中国和平统一和振兴。

绕地一周

只须两天

跨越海峡

却要整整三十八年

不是人人

都能有两个三十八年

多少人用了半生的时间

才跨过海峡这道天险……

海峡的水

是深?是浅?

脸上的泪

是苦?是甜?

三十八年

是长?是短?

眼前的事

是假?是真?

离家的时候

还是青春年少

回家的时候

已是风烛残年

但愿不必再等

三十八年

两岸才能携手

海峡才现欢颜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两年我在新加坡工作,有幸在那里读到这首诗,认识了诗作者适民先生并和他交上朋友。

适民原名黄盛发,与我同年,也是一九四一年出生。这位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当时既从事翻译又作出版生意,且同时兼作《热带文艺》和《海峡诗刊》两份刊物的主编,可以想象得出他该如何辛劳。我甚至看出他有些慢性病,是带着病工作,终日伏案在他狭小嘈杂的办公室兼书店兼出版社。适民先生送我的两本诗集——《青山永不老》和《新绿》——就是从书店书架上取下的。

在当时的新加坡诗坛,适民先生排不上头面人物。他写得太少了,两本诗集很薄,也不是首首佳作。但是,前面所引的这首题为〈三十八年〉的诗,绝对是上乘佳品。适民诗风总体看来清新自然,韵律之中见真情,朴素之中有诗味,而这首诗表现得既完美、又典型。还必须指出,这首诗写于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台湾当局刚刚开放民众到大陆探亲访友,正是台海两岸不正常关系一个结束开始之时。大时代剧变,多少悲欢离合,多少酸甜苦辣,多少等待、绝望、期盼,远在新加坡的适民先生,以他极其敏感的诗心,以最简洁精练的几节诗行,竟然就把这最牵动台海两岸千万民众心灵的一幕捕捉住了,高度诗意地再现出来了。

我的一家也是有切肤之痛的见证者。一九四九年,国民党败退大陆,仓促狼狈间竟然带走了一大批青年。我那两个年仅十六七岁、尚读中学的三哥四哥,就和学校的师生一起,一声“走啊”就跟着去了。先是逃到海南岛,接着逃到台湾,最后在台湾南部的左营军营住下,变成了两个毛头小兵。当时台湾生活极之困苦,甚至要以香蕉皮充饥,两个哥哥都得了坏血病。第二年,三哥十八岁生日那天,哥俩一起照了一张相片,经香港亲戚转折寄回家。相片背后写着:

十八年光阴,

竟这样匆匆逝去;

在那遥远的天边,

飞着一对无家可归的孤雁……

我父亲母亲庶母,一看之下,顿时泪流满面。以后每次拿出来看,看一次哭一次,非常伤感。那些年月,大陆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有台湾关系的人人自危。在文革中,由于交不出早已烧掉的相片和信件,父母亲被逼得差点自杀。到了一九八七年台湾当局刚一宣布开放,我定居在台北市的四哥首先马上又是乘飞机又是坐火车又是搭汽车,涉山渡水,千里迢迢,赶到广西钦州平吉山区小镇。此时,父亲早已撒手人寰,庶母也去世了,剩下母亲,老迈年高,由于长年哮喘病折磨,几乎奄奄一息。四哥在家里一个多星期,从不出门,每天静静地躺在母亲床边,陪着说话。接着,三哥也从台中市赶紧及时回去。不久之后,母亲像了却一段心事,溘然离开了人间。

绕地一周

只须两天

跨越海峡

却要整整三十八年

…………

真是苦难深重的中国!何以弄到如此地步?!

记得那天我第一次到适民先生处拜访,其情其景还历历在目。见面之后我对他背诵〈三十八年〉,几乎不能自已。

二零零五年,台海两岸关系出现新突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先生,先后分别率团到大陆访问。他们的“和平之旅”、“搭桥之旅”、“民族之旅”,竟激起大陆民众大规模参与的一次诗歌创作热潮。据报道,光新浪一家门户网站收集的“赠连先生诗作”就有近四百篇,“赠宋先生诗作”有两百多篇。大众赋诗言志抒情,呼唤两岸和平统一,万千思绪,喷薄而出,成了当年一道亮麗的风景。

许多网友创作了古典格律诗词,却新意十足。一位署名“岳麓山民”的湖南网友,在连、宋来访期间创作了数篇古体诗。他还搜集前人现有之句联成了一首〈沁园春.携手重振〉,送给直言“重振华夏雄风”的老乡宋楚瑜先生,其匠心独具,功夫颇深,读来印象非常深刻:

万里东风(朱敦儒:减字木兰花)

  无限思量(秦观:千秋岁)

  恰到如今(柳永:浪淘沙慢)

  正惊湍直下(辛弃疾:沁园春)

  锦帆冲浪(朱敦儒:水龙吟)

  春意空阔(贺铸:石州行)

  触目皆新(欧阳修:采桑子)

  好景良天(柳永:婆罗门令)

  经年才见(李清照:行香子)

  两岸青山相送迎(林逋:长相思)

  君知否(汪藻:点绛唇)

  乍暖还轻冷(张先:青门引)

一缕深心(赵令畤:蝶恋花)

  应须分外含情(苏轼:满河子)

  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辛弃疾:沁园春)

  叹年华一瞬(周邦彦:过秦楼)

  壮怀激烈(岳飞:满江红)

  江山如画(苏轼:念奴娇)

  芳景如屏(柳永:木兰花慢)

  赤县神州(朱敦儒:雨中花.岭南作)

  此时拼作(晏殊:诉衷情)

  老去光阴速可惊(欧阳修:采桑子)

  齐应和(贺铸:伴云来.天香)

  心共孤云远(谢逸:卜算子)

  不负辛勤(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很多网友创作的是现代诗。有一首把台海两岸关系别出心裁地比喻为“一个叹号”,让人叹息,更让人深深思索:

叹息!

你和我的关系,

就像是一个,

叹号,

你是,

下面的点,

而我就是,

上面的块,

本来,

我们就是一体,

但却总又,

若即若离,

分又分不开,

连又连不起,

凑在一起,

总会让人

发出一声,

长长的……

叹息。

在连战先生访问大陆期间,更有一首被网友誉为“千万网民为之落泪”的现代诗在网上流传,迅速蹿红。

这首诗题为〈娘,大哥他回来了〉,长达一百四十二行,以中国近代许多重要的历史瞬间为铺陈,以兄弟二人半个世纪后重逢拜祭母亲为喻,鲜明地表达对“两岸和解化”的热切盼望。这个主旨在大陆民众中获得最大的共鸣,何况诗章文笔健美流畅,通篇涌动着真挚饱满的激情,所以毫不奇怪在中国大陆被各大论坛网站闪电般转载,还被打印出来,在同事、朋友、学生中传阅、朗诵,有人甚至建议编入教科书。

据报道,这里还有一个插曲。〈娘,大哥他回来了〉这首诗造成的轰动效应还引得媒体发动了一场在全國寻找作者的行动。最后记者根据读者提供的线索,了解到“钮保国”這位署名者曾在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工作,随之找到了让千万网民感动的诗作者本人。采访时,钮保国先生透露自己在创作过程中也深深为爱国情绪所感动。“刚写了一小半,我就开始流泪,边流泪边开始写,感染的情绪始终无法自控,在这种情绪感动的高峰期里一口气写完了。”谈到这首诗中一个鲜明的意象——“村口的大树”,钮先生说他写作前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念头,一个问题:“我们海峡两岸人民最能认同的是什么?”有了问题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根”。于是整首诗从“村口的大树”切入。这个“根”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中华文明树大根深,华夏儿女对中华民族这个母亲皆怀着深深的感情。

这个准确的切入点也说明了这个插曲中另一个小插曲为什么同样感人至深。在媒体寻找钮保国线索的全民动员中,有一位热心读者提供了一份独特的“寻人线索”:

我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他的名字叫“中华”,

只要你走遍中华大地,

从高雄到台北,

从漠河到南沙,

处处都可以找到他。

谈论有关台海两岸的诗章,不能不提余光中先生。

我最初阅读余光中——不光是他的新诗华章,还有他的英美现代诗译、他的文学评论、他的散文创作——是在一九八二年深秋(按中国季节)到新西兰并在第二年开春就读奥克兰大学之后,当时我正犹豫于英美文学、比较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之间,考虑选择我的博士学科以及论文题目。至于见到心仪已久的余先生本人,已是长达二十二年之后。那是二零零四年中秋时节,我应邀到北京参加“全球百国华文作家手拉手团结和平友谊大会”。与会者住在长城脚下的度假酒店,有些活动就在长城上举行,会前会后我常向大会贵宾余先生请教。余先生白头,小个,但仍然精干,神采奕奕,有问必答。我甚至“单刀直入”问起不久前发生的“余光中事件”(大陆有人以所谓“历史问题”攻击余先生),先生自信十足地含笑回答:炒得太热了,有人想降降温。

所谓“炒得太热”,就是这些年余先生的声望在中国大陆如日方中,好评如潮。谈得最多的自然是他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一诗以其巨大的概括力震撼人心。的确,此诗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通过人生几个典型又独具个性的事由,散发着诗人全部生命体验、全部生命感悟,形象、准确、深刻,而且概括。如论者所言,这不是普通意义的乡愁,而应是愁在追问自己到底“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这是人类最高意义的“母体乡愁”,是对生命存在的哲学感悟和人生本源的探求,从而揭示出个体生命内部的苦涩与忧愁、坚守与期盼……。

余先生此诗,语词由狭窄的能指意义空间拓展到广阔的所指语义空间。诗人在传达个体生命的体验时,也让人充分领略到个人话语的魅力。余先生说:“我以为艺术的手法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整齐;一个是变化。”他追求诗的整齐,讲究诗的和谐,强调诗的节奏韵律,构思巧妙,想象丰富。在关于余光中的千篇评论中,几乎众口一词,认为先生将西方现代诗艺与中国传统诗歌精神相融合,在表现现代人主体意识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亦创造了符合中国语言文字特点的民族化的诗歌艺术美,赋予了中國现代新诗一股活力。

他的〈乡愁四韵〉又是一个例子: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梅花香啊梅花香

  母亲一样的梅花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梅花香啊梅花香

余光中,这位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求学于美国并在那里成名的台湾诗人,一个华夏游子,在过去那些年月,在两岸隔绝的残酷现实中,孤悬海外,云水茫茫,对中华民族的眷念魂牵梦绕,无时无刻。是刻骨铭心的中国情结,形成了其诗歌一个恒定的主题。正如诗人自语,他之所以写那么多诗文,都是他“为自己喊魂”,把他的“汉魂唐魄”喊出来。难怪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生二零零三年十二月访问美国在纽约会见华侨华人时,也引用了余先生的〈乡愁〉。他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

二零零四年十一月,余先生在海南岛海口市演讲时告诫说:台湾应为中华文化做加法乘法而非减法除法,不要为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诚哉斯言!

由于台湾独特的历史和生态环境,由于台湾在历史上遭受过种种惨痛并在台湾人心灵上造成巨大的创伤,几百年来,台湾出现许多乡愁诗,悲情诗,忧国忧民,无不令人黯然神伤,又令人十分钦佩感动。

台湾最早的著名诗人应为十七世纪的沈光文先生(1612-1688)。据说浙江人沈先生是永历三年(1649)入台。若然,他羁留台湾的时间长达四十年。沈光文先生被史家视为首先把中国传统文学带到台湾的播种者──被誉为“海东文献初祖”。曾担任台湾府诸罗县知县的中国清朝官员季麒光在〈题沈斯庵杂记诗〉(斯庵为沈光文号)中说:“从来台湾无人也,斯庵来而始有人也。台湾无文矣,斯庵来而有文矣。”连战先生的祖父连横先生在他终生巨制《台湾通史》中也说:“台湾三百年间,以文学鸣海上者,代不数睹。郑氏之时,太仆寺卿沈光文始以诗鸣。一时避乱之士,眷怀故国,凭吊河山,抒写唱酬,语多激楚,君子伤焉。”沈光文先生的〈思归〉就是一首早期台湾诗人“眷怀故国,凭吊河山”的代表作:

山空客睡欲厌厌,可奈愁思梦里添。

竹和风声幽嗥籁,桐筛月影静穿廉。

暂言放浪樵渔共,久作栖迟贫病兼。

故国霜华浑不见,海秋已过十年淹。

到了现、当代,我们不能不谈巫永福先生。巫先生号永州,笔名田子浩,一九一三年生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南投县埔里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年纪轻轻就成为当时台湾文艺派重要代言人;六十年代后期,加入《笠》诗社,重回台湾文学队伍,其时主要作品是诗,并已能使用中文;一九七七年,接任《台湾文艺》发行人,再一次走进文学运动的行列。巫永福先生的诗,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祖国意识,散发着浓浓的土地情感,涂抹上理想主义的色彩。他解释自己的诗观时说,写诗,要把握的是诗的精神,要严格要求的是诗的本质,内容可以决定形式,诗,以任何型态表现都可以。巫先生一九三六年发表的〈祖国〉,被公认是他这个阶段的代表诗作,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诗中,他把未曾见过的祖国,当作心灵的梦土。他一面揭露异族统治的虚伪和欺骗,一面高喊着:

未曾见过的祖国

隔着海似近似远

梦见的,在书上看见的

流过几千年在我的血液里……

还给我们祖国呀

向海喊叫

还我们祖国呀!

巫永福先生的〈孤儿之恋〉,也痛切地表现失去祖国的感受:

亡国的悲哀

被日人谩骂为清国奴的愤怒

把它埋入苦楝树下算了

听青鹤的哀鸣

就想国土

听院子里鸟叫

就想国土

听了就忧愁

就在夜灯下哭泣

在基隆海日出的时候

在台日航路船上愤怒着

把耻辱藏在故乡的山峦

把孤儿的相思藏在浪波

日夜想着难能获得的祖国

爱着难能获得的祖国

那是解缆孤儿的思维

医治深深的耻辱伤痕

那是给自尊的快乐

难能获得的祖国尚在呀!

…………

台湾人沦落到“被日人谩骂为清国奴”的悲惨境况,就是因为清廷甲午战败,被迫於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与日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一项丧权辱国的条款为: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割让与日本。悲痛于此种国耻,有许多名诗。如梁启超先生(1873──1929)曾于一九一一年到已被日本占领了十六七年的台湾作半月游,当舟次夜泊马关时,游访签约处春帆楼,不禁感慨万千,写下〈马关夜泊〉一诗:

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

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

反抗“清国奴”耻辱最奋勇、并为此写出最悲壮的诗章者,当推台湾彰化人丘逢甲先生(1864-1912)。《马关条约》签订后,丘先生怒发冲冠,刺破手指,血书“拒倭守土”四字。接着毅然辞家,组织民众成立抗日保台义勇军,自任大将军。先生浴血奋战二十多天,终因寡不敌众,兵败渡海至大陆祖籍地广东。他临终前仍不忘其志,遗嘱安葬时必须面朝台湾。这位抗日民族英雄,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诗人和教育家,原名秉渊,字仙根,号蛰仙、仓海,也称仓海先生,诗文中常自署东海遗民、台湾遗民。一八九六年四月十七日,国耻一周年,他写下〈春愁〉一诗: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七绝〈春愁〉,二十八字,堪称台湾沦陷的周年祭文,是用血和泪写成的诗。“四百万人同一哭”,何等震撼!诗仅四句,却动人心魄,将忧国怀乡之情表现得无比深沉强烈,不愧为传诵一时的名篇。

丘逢甲先生写诗据说多达万首,然多毁于兵燹。他内渡后集一八九五年至一九一一年所作诗词一千六百余首,题为《岭云海日楼诗钞》,成为中国诗史上独特的爱国诗集。如论者指出,集中思想感情最显著最沉重者即台湾情结,此乃丘诗之魂,其本质为民族魂,中国文化之魂。丘逢甲先生成功地效法杜甫的沉郁顿挫,以台湾情结表现爱国精神唱出时代之声。此点当世无人堪匹——丘诗的价值正在于此。

二零零三年三月十八日上午十时三十分,刚刚新任总理不足一小时的温家宝先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三层中央大厅召开记者招待会。在八百名中外记者面前,温总理动情地诵读一首哀歌,称其为“震撼中华民族的词句”。这个场面让在场的台海两岸记者无不为之动容,而通过电波的传送,更震撼著全球华夏子孙的心灵。

这首“震撼中华民族”的哀歌,就是辛亥革命老人、中国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1879─1964)在临终前写下的〈望大陆〉。其诗曰: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陸。

大陸不可見兮,

只有痛哭。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鄉。

故鄉不可見兮,

永不能忘。

天蒼蒼,

野茫茫,

山之上,

國有殤。

右老(于先生尊称)的这首哀歌,写于一九六二年一月二十四日的黎明。据他身边的人后来叙述,当时八十四岁的右老,身体多病,心境又不好。他自知今生已不可能重返大陆回归陕西三原故里,故在日记中多次提出对他身后的安排:

一九六二年一月十二日:“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在这一段日记旁自注:“山要最高者,树要大者。”)“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

十三日:“早想辞职,种种事故,做不清楚,滞留而不滞留,谓之何哉!”

二十二日:“葬我在台北近处高山之上亦可,但是山要最高者。”

又过了两天,一夜未眠的老人,在晨光曦微之时,写下了这首摧肝裂肺的哀歌。

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十日,右老终于病逝台湾,亨年八十六岁。

如跟随右老三十年的刘延诗先生所说,怀乡是人共有的感情,只是右老的感情特别深;统一是中国人共有的愿望,只是右老的愿望特别切。〈望大陸〉血泪涌注、情激山河。这首千古绝唱,如今传扬海内外,令无数中华儿女裂腹恸心。

右老将其爱国爱民之心和救国救民之志倾诉在诗作之中,到了晚年创作更达到了巅峰。在这个时期,他在诗歌中更加强烈地诉说思乡情怀和企盼祖国统一的心愿,以致“哭”、“泪”、“痛”等字眼频繁出现。右老的诗歌,从辛亥革命前的〈杂感〉到一九六二年的〈望大陆〉,就是一部凝结中华现代史的爱国史诗。

右老一生高洁,风范永存。一九六六年他逝世二周年之际,台湾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者,在台北市的仁爱路圆环中,竖起了连台基七米多高的于右任铜像。可是,时过境迁,非常不幸,被老百姓热爱的右老铜像,却不见容于当道。根据有关报道,一九九四年陈水扁当选台北市市长后,因铜像时时触动他那根心怀叵测的神经,千方百计地必欲去之而后快。因此,先是制造舆论,认为右老铜像是一种“政治图腾”,须要拆除;接着以要开元宵灯会为借口,做了一个铁笼把铜像罩起,在其头上装了一盏主灯,身上挂满广告牌,不伦不类,肆意亵渎老人;后来几经“讨论”,终于一九九七年元旦午夜将铜像锯割,其后将它迁移到国父纪念馆空地,继而又将它改置在翠湖旁杂树丛中。既然铜像可以拆迁,台独分子认为还不如将它砸坏爽快。事实上,建立在玉山之巅的右老半身铜像,早在一九九五年的十一月就已被台独分子砸坏了。

右老身后遭受如此亵渎,令人不禁仰天长叹。但他亦不过只为其中一个受害者。今日的台湾,虽然已经是中国人的台湾,已不再是丘逢甲先生一百一十一年前悲愤地呤诵〈春愁〉绝句的年代,但是“台独”势力却非常猖獗。这些年来,他们肆无忌惮地“去中国化”,数典忘祖,居心险恶。最近连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国父”尊称,也被他们冒天下之大不韪取消掉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二零零七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年,我相信今天台海两岸和世界各地许多华夏子孙都会像这些令人感动的诗作者一样,满怀忧国报国的情怀,反对“台独”,热切地期盼中国和平统一和振兴。其拳拳之心,其殷殷之情,正如晚清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黄遵宪先生当年〈赠梁任父同年〉一诗所言: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于右任先生于一九五七年见到民国元年与国父孙中山先生等三十四人在上海合影的照片,曾题诗一首。这首诗亦当可表达今天天下华夏子孙共同的愿景:

不信青春唤不回,不容青史尽成灰。

低徊海上成功宴,万里江山酒一杯。

(二零零七年一月二十六日定稿于澳洲悉尼。删节本发表于广州《华夏时报》189-190期。作者授权天益发布)

进入 何与怀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吾乡吾土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658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