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互构共生、协同共进、同频共振的关系。二者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文化基础、内涵意蕴和实践路径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中华民族共同历史中孕育共生、在中华文明的共同血脉中扎根共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同向同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文明统一性和包容性的坚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要求、是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新发展的关键。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通过完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觉走向自为、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明;协同互构;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复兴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明确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定为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概念,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进一步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从“牢固树立”到“积极培养”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渐进深化和战略考量。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当前,学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主要围绕理论阐释、逻辑关系、内在机理、实现路径等方面,内容涉及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新闻学等多学科视角或跨学科视角,有学者结合当前热点研究,如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新质生产力、文化遗产等进行探索。学界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内涵、价值、原则、特征、路径、自主知识体系等方面。总体上看,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单一维度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涉及以下内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基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视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构建、以文明大国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互构逻辑、契合互动、融合路径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和深化。本文尝试以“两个结合”为引领,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互动关系背后的逻辑机理。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互构前提
中华文明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还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特别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华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不断形塑着中华民族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总结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这是继“四个共同”中华民族历史观、“四个与共”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之后对“中华民族”文明视角的深刻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根植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中华文明的特质与形态决定中华民族的特质与形态。”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浸润着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文明基础上传承发展着现代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文化基础、内涵意蕴和实践路径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互构共生、协同共进、同频共振。
(一)在中华民族共同历史中孕育共生
中华文明发展史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元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首次从“四个共同”揭示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深刻内涵,分别从辽阔的疆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伟大的精神四个方面阐释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历史观,才能更好地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二者之间的共生关系,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历史和文化支撑。费孝通先生关于中华文明共生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中华民族的家园坐落在亚洲东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太平洋西岸诸岛,北有广漠,东南是海,西南是山的这一片广阔的大陆上。这片大陆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形成一个地理单元。”各族人民基于稳定的地缘空间,在政治上建立起统一的政治区域,并将“大一统”作为崇高的政治追求;在经济上形成了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渔猎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多样经济文明形式,明清时期的茶马古道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各民族共同的经济历史;在文化上从“华夷有别”到“华夷一体”,各民族在固定的半封闭地缘空间内建立共同的文化价值,形成了日趋融合的文化共同体。从秦朝开始奠定了“大一统”的国家制度,统一的王朝国家从“天下”超越“邦”“国”形成超大规模的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体。
(二)在中华文明的共同血脉中扎根共进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浸润于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则是对中华文明的现代延续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在共同的血脉中扎根,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华文明共同历史清晰地昭示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文明史锻造而成的文明共同体,这一文明共同体又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的发展进步。”夏商周三代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雏形——华夏共同体。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无数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美国学者德克·卜德在《中国物品西传考》中关于中华文明的影响作出论述:“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后1800年这两千年间,中国给予西方的东西超过了她从西方所得到的东西。”中华文明的历史影响进一步印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锻造出文明共同体,各民族各展其长,共同推动着中华文明发展。在现代社会,各民族共享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现在各个方面:在政治层面,各民族共同参与国家治理,共同享有政治权利;在经济层面,各民族共同发展经济,共同分享经济成果;在文化层面,各民族共同创造和享受中华文化,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
(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同向同行
中华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全面转型。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融通互进的关系,两者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既根植于中华民族历史,又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结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推进同步同源、共享共有、同向同行。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得以建成的标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是以物质、精神、政治、社会、生态“五个文明”和构建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共同体的实现为标志。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同构共建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代化建设的指引。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理论问题,还是实践问题。为此,深化“五个认同”,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要求、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发展角度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共同体内化生成的理论逻辑和外化发展的实践逻辑在民族国家的记忆再现与民族文化的价值整合中不断深化“五个认同”的价值共识与心理自觉,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文明统一性和包容性的坚守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始终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之中。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格局,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中华文明统一性和包容性的体现。“承认多元、包容差异、互守尊严是中华民族建设的基本原则。”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包容性,既体现在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融合,又体现在对不同民族的包容与共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坚守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包容性,充分发挥思想文化的纽带作用,以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理想追求,引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过程中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和价值观的坚守。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统一性和包容性的具体体现。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要求
“共同体意识是一切民族的起点”,共同体意识上升到全民共同心理,反映国民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识以及对本民族或者与其他民族相互关系的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共同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认知与认同。“共同体意识作用的内聚性、向心性、自识性,不仅使民族成员拥有对本民族事务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的感情,而且拥有维护本民族利益和尊严的自觉”,并且“共同体意识是一个民族内在力量生发的重要源泉,是维护民族利益最牢固的团结纽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结构包含“多元一体”的身份归属意识、文化共生的价值凝聚意识和命运交融的利益共享意识。“多元一体”的身份归属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存在的反映,凸显了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依存,构成共同体意识表现形式的基础层次。文化共生的价值凝聚意识涵盖民族生存与群体演化价值共律的文化渊源、文化意蕴和文化逻辑,外显为中华文化认同,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建设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构成共同体意识表现形式的中间层次。命运交融的利益共享意识彰显中华儿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与文化的价值研判与理性自觉,构成共同体意识表现形式的高级层次。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新发展的关键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作为民族实体由自在走向自觉,中华民族整体性民族意识向一体性民族认同过渡。这一时期,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封建王朝国家向共和民族国家形态转型,“天下”国家观向“主权”国家观转型。“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的民族,变成了一个自觉、自强、自新的民族,变成了一个团结、统一、强大的民族,拥有了全新的意义,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普遍认同和根本归属。”伴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各民族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在各民族成员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实践中,以稳固的社会模式沉淀下来,通过内化形成普遍的社会心理,满足各民族成员的社会需要。在现代社会,多元化、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风险与挑战并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心理基础,各族人民排除万难,团结在一起,紧跟中华民族一体化发展的步伐,以文化自觉的姿态推动中华文明创新发展。
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终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涉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在当代以及未来成为影响世界的文明样态。从文明发展的过程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本质的不同。西方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曾经一度出现“重物质、轻精神”和“重个人、轻集体”的倾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神纽带基础上形成的“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凝聚多元一体的意识,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中的“第二个结合”,创造一个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与世界对话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全面转型为最终目标。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完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多元到一体的凝聚过程,不断构筑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形塑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形成的集体记忆、文化遗产和历史传统成为联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凝聚各民族力量,共同化解冲突和矛盾,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中国历史上多次民族大融合和文化大融合,加速了族群之间的互动,推动文化交融与社会进步。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蛮、夷、戎、狄等民族,在与华夏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融合发展为汉族。此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和冲突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大融合,尤其是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对促进民族融合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各民族不仅保持了自己的特色,而且通过共享的历史经验、文化交流和社会互动,形成了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这一认同建立在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认同和对“大一统”国家认同的基础之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从多元凝聚成一体的历史事实与发展规律。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觉走向自为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中的“第二个结合”,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高度。“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正因为几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形塑,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形塑着中华民族精神,各族人民从自在的民族身份认同向中华民族身份认同转化,中华民族实现从自在走向自觉。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持续推进,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上,中华民族认同不断激发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觉走向自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二个结合”赋予了中华文明现代形态,同时使马克思主义深深根植于中国社会实践的土壤中,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里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体系和制度创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发展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在理论上,它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兼容性;在实践中,它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基于“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熔铸于各族人民内心深处,并内化为“中华儿女内生的意志和自主的行为”,成为各族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主动践行的价值观。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全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从古代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中华文明的开放、互鉴、包容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一个越是具有高度自觉性和主体性的现代文明,越是能从其自身及时代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明晰自己的历史定位和坚定自己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来源于中华文化的自信。中华文明从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从古至今,中华文明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大度的姿态同域外民族交往交流,展现出强大的开放性和伟大的包容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以“兼容并包”的精神品格开启人类文明从民族走向世界,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一方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非脱离旧的文明形态独立存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在思想体系上实现了对中华文明价值的继承和发展,也在其标识载体上实现了传承和转化。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倡导缔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秩序下交流互鉴,体现出以文明交流互鉴共存超越隔阂、冲突、优越感的文化合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秉持中华文明的初心,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形成融通古今中外的文化成果,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实现更加和谐的世界文明秩序。
五、结语
综上所述,各民族在广泛而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增强各族群众中华文化认同的内在要求,二者互为逻辑依托,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二者的互动逻辑是以“两个结合”为理论共源,基于重叠性、整体性和共同性的历史演进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正是二者在发展源流、根本遵循、生成方式和目标导向上的高度契合,形成了彼此互动与成就的逻辑图景。我们要深刻把握二者互构基础以及二者的良性互动,发挥协同效应。为此,各民族人民凝心聚力、凝聚共识: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以“两个结合”为理论遵循;二是立足历史和现实状况,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切工作的主线,汇聚各族人民群众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磅礴伟力,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契合互动;三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话语体系;四是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相融通,以人民立场不断夯实群众基础,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
【作者简介】万钰莹,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运用红色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1CDJ032);云南省兴滇人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专项项目“运用云南红色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XDYC-QNRC-2022-0382);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专项“云南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X2024YB01)。原文编发时略有删节调整,注释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