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冲: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三重特质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72 次 更新时间:2024-08-20 22:59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形态  

马明冲  

摘 要: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概念,其内涵丰富、意蕴深厚,具有鲜明特质。从延承性特质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作为中国共产党“两个结合”理论的文化递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这一魂脉为思想路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为精神赓续。从生动性特质来看,主体性、互鉴性、人民性、方向性、守正创新性共同构筑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发展逻辑。从价值性特质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彰显了其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进而为科学指引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奠定坚实基础,为世界文化繁荣发展树立原则典范和方法参照。

阅 读 导 引

一、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延承性特质

二、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生动性特质

三、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价值性特质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一新命题,“‘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规律、脉络与导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就历史发展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与时俱进、日益深化,凝结着党和人民集体智慧和实践经验的结晶,在此基础上,孕育了其独有的特征与性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所蕴含的鲜明特质,集中呈现于理论性、实践性与价值性三重维度中。

 

一、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延承性特质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演进历程,究其理论逻辑,关键是要厘清其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其中,一方面,在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一种指向性的标识,是贯穿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发生发展的魂脉。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既与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地结合中国实际,赋予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以中国特质、中国内涵和中国价值。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主体内容、基本精神、现代价值等方面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形成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当代文明相协调的全新文化形态。总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文化创新、坚持“两个结合”的必然结果,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文化自信和自觉。

(一)魂脉守正: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思想路标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灵魂和核心,无论是在认识论还是在方法论层面,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科学继承与创新发展的新文化形态。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内在地包含文化产生、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从文化的概念内涵来看,马克思恩格斯主要从文明、知识观念、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类的精神生产、观念意识形态这几个多义的维度界定文化。从文化的产生来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化是一定社会生产活动的产物,强调劳动的重要价值,没有劳动就没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劳动在财富创造与文化创造中具有重要作用,继而,人的劳动不是孤立的,其通过文化与经济、政治发生作用,推动社会发展演进。从文化的特征来看,文化具有民族性、阶级性和继承性等特点,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人类学笔记》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创造的文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阶级利益、情感和思想。从文化发展内在的价值目标,即文化的理想性特征来看,马克思认为,文化应该是理性与感性、自由与自然、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从文化的功能来看,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认知、导向和凝聚功能,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一种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超结构。从文化批判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从批判资本主义文化出发提出“文化异化”思想,强调人的异化和文化异化在精神层面上表现为科学与人文的割裂;而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类本质复归,则必须消除这种异化。从文化的世界意义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世界文化”概念,从世界历史的视域出发,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民族交往的普遍化是世界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自由人联合体的文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关于中国文化观,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等文章中,不仅分析了中国文化的特点,还预见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光明前途,强调中国要发展文化,对内要发展大工业经济,对外要开放。

在思想认知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向上生长的进路标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强调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具体化、民族化、时代化和现代化的创新发展。面向未来,科学把握文化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科学定位文化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及时总结文化发展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彰显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和实践特色的新的文化形态必然会应运而生,成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构成要素,成为文化现代化转向的必然结果。

(二)文脉传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赓续

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有学者指出,中国文化既是一种即存的活的形态,又是历史性的结果,兼具传统性与当下性,即某种意义上的现代性。李泽厚在对话录中也多次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问题,他指出,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特点是“一个世界”观,“中国的天、地、人是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个人生一世界,彼岸世界是为此岸世界服务的,所以人的地位非常高,参天地,赞化育”。此外,中国文化的特点还在于包容,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元素发展自己,如儒家在汉代吸收阴阳五行的结构框架,就很有创新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民族所创造,经过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演化汇集而成,其内涵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文脉特质和风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中华传统美德,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与“神”;中华人文精神,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与“脉”。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性精神与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两个层面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精神而言,表现为:一是准现代性,如传统文化中的“民贵君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成为现代民主的“本土”思想之源;二是稳合性,如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守信力行的价值观念等都是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就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而言,“两个结合”是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传承的根本目的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结合”的结果是培育创造新时代的文化形态,“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客观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更是一种新的文明观,倡导天下一家、自利利他的包容式发展”。

(三)文化递升:以“两个结合”为贯通融合

文化哲学的理论研究表明,形成于一定历史时代的“文化”现象,其表征的是作为特定群族相对确定性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在自主性变革的历史进程中,通过该群体之目标一致的集体性行动,逐渐形成更为具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系统。由此,文化在更为深层的意义上构成民族精神和价值认同的根基。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坚持把文化视为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维度,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也在递升性转型中生成、发展和壮大。

创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就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本质而言,这种文化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范畴的新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面对西方文化的最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蕴含了“第一个结合”的丰富思想和实践探索。1943年,中共中央提出,“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深相结合”意欲实现彼此之间的“契合”,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积累了可贵经验。

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以“文化现代化”为标识,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战略目标。1956年,毛泽东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的文化和科学”的思想,并将“文化现代化”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框架之中。“双百”方针的提出,为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此阶段,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之间的有机互动,在文化领域建立起了文化的方向既不是东方化也不是西方化,文化的选择既不是用西方文化来压制传统文化也不是用传统文化来抵御西方文化的社会主义的新文化。这种古今中外从未有过的崭新的文化,是“第二个结合”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创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自觉,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相结合,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繁荣之路。在强调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定为现代化建设的一大战略方针,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包统管文化事业的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进行文化创新和文化创造的巨大热情,让更多的人关心、参与文化建设;坚持文化的多样化和文化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认识,使“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进入文化自信阶段,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并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命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向了新的高度、开拓到新的宽度、挖掘至新的深度。“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提出,表明“西方现代性”并非所有“文明”形态都必经的历史通道,对资本逻辑的超越只能以文化上的超越为先导。只有创新发展中华文化,坚持“第二个结合”才能有效地驾驭资本,并最终超越资本逻辑。

 

二、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生动性特质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服务,明确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出发点,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动力支持。从规律性看,现代化在物质生产、科学文化等多维度的实践中生成与发展。现代化本身既是实践的过程,也是一种不断趋近目标的实践状态。历史证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从生动性的角度看,主体性、互鉴性、人民性、方向性、守正创新性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突出特质,共同构筑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发展逻辑。

(一)文化发展的“主体性”

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是文化发展并不断影响社会的根本所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提出,体现了中国文化主体性之建构,彰显了文化发展的“主体性”特质。

文化的主体性如何在传承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冲突和融合中真正得到坚守、提升,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严肃课题。20世纪以来,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在颠覆、解构、重构的曲折发展中蹒跚走来;面对着文化主体性的消解与重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不断克服危机中发展壮大、保持生机与活力。基于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认知,中华文化发展的“内部生成”格外重要。“内部生成”的文化发展,要求中国文化主体性之建构,既不是回到历史深处的某个“辉煌时刻”,也不是罔顾根基、全然照搬的“拿来主义”,而是作为历史性与时代性兼顾的长期实践。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实践逻辑出发,一方面,从主体性的发展看,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主体性,不是从某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出发,更不是由具体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文献所塑造或规定的。对此,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认识论。马克思认为,创造历史的过程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在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主体性是接续历史文化基础,结合当代文化条件发展的历史性结果,附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另一方面,就主体性的本质而言,聚焦文化自身,主体性要求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这是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从内生性上讲,以自知、自省为主题,通过文化的自我考析,构成文化自觉的重要向度。从互鉴性上讲,它要求文化在同异质文化交流时保持主体独立性,并通过吸收异质文化中的先进因子实现自身的革新与延展。从外源性上看,文化的主体性是由实践主体所赋予的,建构文化、发展文化的实践主体在参与文化主体性构造过程中,客观上也融入到文化主体性的机理内涵中,成为文化主体性的一部分、题中之义,这内在地要求文化建构者、发展者要坚定文化自信、涵养文化自觉。

(二)文化交往的“互鉴性”

现代化是全人类的“共业”,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问题。基于世界现代化演进的规律视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既不能完全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西方的道路或模式。在这个逻辑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实践发展,始终坚持融通中外,以扬弃的态度对待西方文明。

近现代,中国文化资源主要有两种,即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对于中西文化的认知,人们往往容易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值逻辑思维方式中,难以客观评价。因而,中西文化的关系之辨一直是热点话题,并出现了“全盘西化”“以中拒西”等二元对立的局面,抑或是“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中西互为体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后,中国文化资源由两种增加到三种,在运用三种资源推进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破除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种途径。在文化维度上,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打破了“现代文明=蓝色文明”的桎梏,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不等于西方文化形态,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赓续中华文脉的必然结果。“互鉴”成为中国文化交往的重要原则,“融通创新”成为发展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开放包容始终是理论的活力来源。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并不排斥国外文明的合理成分,对西方文化采取了涵摄与包容的态度。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思想文化的激荡,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特点、差异已然存在。正是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才构成了人类多元多彩的文化生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实践性,文化交流互鉴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根基和路径,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题中之义与必然选择。

(三)文化实践的“人民性”

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同时也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从比较视域出发,西方现代化以资本积累为建构原则,资本逻辑即是它的主要逻辑。而中国式现代化则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坐标,进一步诠释了其“人民性”特质。

基于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实践来看,人民性始终是主题、原则和方向。这既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要求,又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赓续。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文化实践的历史证明,文化实践的主体是人民,文化实践的目的是人民,文化实践所检验的是我们弘扬和发展的文化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实践集中体现的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实践性特质的鲜明表征。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演进理路说明:一方面,人民的伟大创造是其发展的源头活水。人民群众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理论,进一步看,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的世代接力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理论得以不断深化的动力。另一方面,其发展的动力引擎体现于人民的现实需求。文化理论是人民文化需要的集中表达,文化理论的创新必须响应人民的呼唤。无论是哪个时代、哪个阶段的文化都必须反映人民群众最迫切的生活需要,这是赋予文化理论以深刻人民性的根本所在。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所创造的成果,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思想层面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与此同时,新时代文化话语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掌握文化创新理论,使自身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并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得到协调发展。

(四)文化建设的“方向性”

政党实现自身现代化、领导现代化的过程,一定具有明确的方向。事实上,现代化倘若失去方向,只是盲目追随、四处“试水”,绝不可能实现社会发展“质”的飞跃。从内在逻辑来看,现代化的方向,一般与执政党的性质、民族文化的实际相关。着眼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所构筑的文化形态,它以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先进理念作为重要基础,呈现出鲜明的“方向性”。在实践中,这种“方向性”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重要特质。文化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建设的方向性关乎经济社会发展能否行稳致远,并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观方向和根本原则。

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维度,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文化自觉和理论自信,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客观结果,其目的在于使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创造能够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顺应现代化发展规律,满足现代化进程中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为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利的文化条件。此外,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本固者,华实必茂。强大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顺利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而软实力是否强大,归根结底在于这个国家的文明、文化能否彰显特色、实现价值,为世界所认同和崇拜甚至是学习和效仿。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围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进行长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结果,附带鲜明的中国特征和民族特质,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基础。而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集中表现为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七个着力”,从政治保障、思想宣传等多个维度明确了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实践发展的“风向标”。

(五)文化创造的“守正创新性”

“守正创新”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创新发展的实践逻辑,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文化创造的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坚持守正创新的历史与实践,包含着什么是“正”、“正”怎样坚守、什么是“新”、“新”怎样创造的问题观,并作为原则指向,一以贯之地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实践发展,使守正创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重要实践特质。

从本质上看,守正创新,既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内涵本质的一种认识论,也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实现递升延展的一种方法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中华文化内容、内涵和本质上的这种“守正创新性”塑造了其接续发展的“变”与“不变”。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文化创造力改造社会实践的观点,且尤为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使其迸发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力。在文化创造的过程中,“守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创新的前提,“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发展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内在地蕴含着“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文化的现代化过程即体现了文化实践的“发展性”,任何文化的发展都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独立发展与传播发展的统一。文化的生命力体现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上,即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否则它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是在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得以不断深化与革新。远观未来,“守”与“变”的辩证法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实践发展,要持续推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适应和协调,改造落后文化,抵制和消除腐朽文化,鼓励文化创新和先进文化生产,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价值性特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只有掌握先进的文化形态,才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而判别某一种文化形态是否先进,关键在于其能否顺应规律趋势、满足现实需要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彰显价值性。就其内容本质和演进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价值性特质,主要表现于其有关文化建设、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规律性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中,以此为基础,在文化向度上与时俱进地指引中国式现代化,并为促进世界文化繁荣、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中国的思想智慧与力量。

(一)探寻规律性:揭示文化发展的科学形态

形态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是对于科学的、先进的样态及其生成孕育和递进发展理路的反映,呈现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不仅扎根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定文化自觉、发挥历史主动的科学实践中,更是反映规律、呈现规律和运用规律的系统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分别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维度揭示了文化发展规律,为文化建构、文化创新等提供了科学的经验与指向。

从认识论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为赓续中华文脉、创新文化理论提供了规律性认识,集中体现于三方面。一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辩证地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观点和文化样态,同时,习近平文化思想又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学理化、体系化的必然结果。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阐释了“怎样弘扬中华文化”“如何增进文明互鉴”“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现实性问题,解答了一系列兼具时代性、民族性等属性的重大课题。由此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党的创新理论,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为表现形式,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规律性认识上的价值贡献。二是对待文化传承发展的态度与责任。立足文化浩浩汤汤的历史潮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实践指向和内在逻辑上,就如何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等问题,提供了准确清晰的认识,塑造了主体置身于历史大势中应有的认识清醒和认识自觉,并赋予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以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塑造了文化逻辑上的基础。即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所蕴含的规律性认识,同样具有突出的文明意义,基于文化的规律视野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何以连续贯通、彰显统一、秉承和平、与时俱进和开放包容。

从方法论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演进过程为文化传承、文化建构、文化创造等一系列文化实践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正因为这种方法论符合文化发展规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才能作为一种智慧、力量,驱动社会进步并影响世界。质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实践发展之所以能够深刻揭示文化发展规律,彰显规律性方法,是因为其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占据文化创新发展的真理制高点;并且,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文脉传承发展的理论结果和鲜明标识,不仅底蕴深厚,更是汇聚了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传承不断、接续递升的经验与智慧。总的来看,就文化发展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实践性特质,集中呈现了经由历史实践反复检验的规律性方法。比如:塑造“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必须先着力塑造文化主体性,特别是要立足冲突与融合的二元视角,从传承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视域出发。再比如: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必须坚持包容互鉴,秉承立足民族特征、本国实际的原则,不断吸收其他民族、国家文化的积极因子。

(二)凸显指引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支撑

就本质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植根中国式现代化演进逻辑的文化生命体。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实践发展,不断给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文化滋养和精神支撑,促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价值贡献主要体现于三方面。

第一,破除价值观念屏障。立足唯物史观,现代化生产方式的革新与发展,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就文化的底层逻辑而言,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念。因此,发展与时俱进的文化,对于破除思想禁锢、变革价值观念具有重要引领意义和先导意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正是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孕育和发展,在启迪社会觉悟、重塑价值观念等层面实现质的突破,促使上层建筑与时俱进变革,使改革开放作为“关键一招”,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展。由此观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深化、递升,是思想解放,摆脱悖于实际的思想束缚与禁锢,从而不断巩固和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基础的应有之义。

第二,强化意识形态保障。社会凝聚共识、人民同心同德是推进现代化的动力引擎、力量之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既要物质富裕,更要精神富足。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作为一种符合民族特征、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更能作为一种精神纽带,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立足现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必然要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丰富文化底蕴、先进价值理念,将为我们建立文化自信、保持战略定力打造坚实基础,成为党和人民掌握历史主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而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定海神针”。

第三,孕育深厚文化底蕴。从世界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视野出发,文化底蕴的深厚程度,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价值高度。事实上,中国式现代化何以言之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价值逻辑上的超越。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基石,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底色,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以强大的精神滋养。立足中华民族历来的文化观和文明视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科学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在价值层面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的超越。并且,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实践发展,将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新的生机与活力,孕育并发展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共享价值性:世界文化繁荣的中国范式

当今世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是各国共谋发展、创造历史的先决条件。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丰富内容、深厚底蕴不仅进一步充实了人类文化资源宝库,赋予了世界文明百花园盎然生机,还为推动世界文明互鉴和文化繁荣确立了价值意义上的原则范式和经验方法。

从内容上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承古拓今,以其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先进的价值理念内容正不断改造人类的主观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文明”等倡议的提出,说明绵延千年的大同思想正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价值理念深刻塑造了包容互鉴的世界文化发展新格局;此外,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立足马克思主义这一占据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科学理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推进世界文化实践始终作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促使世界文化运动逐步进入“自由个性”阶段、推动世界文化建设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创造了有利的文化条件和精神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集中彰显了鲜明的开放和包容属性,为世界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范式,对于世界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意义。一是以平等互尊为重要基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一以贯之秉持和平性与包容性理念,即始终立足平等的观察视角和互相尊重的交往前提,认识与接触异质文化。这是符合世界文化交流互鉴趋势的重要原则基础。二是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路径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所提出的价值观,是建基于个性与共性相统一原则之上的观念体系,既符合中国实际、民族传统,又能够坚持与弘扬人类共通性的普遍价值追求。这为世界文化建设规范了原则进路。三是以和合发展为前瞻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演进发展,绝不是以吞并其他国家文明、消灭其他民族文化为目标,而是要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和合共生,使不同文明在交融中相得益彰、同放异彩。这是世界文化运动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原则导向。此外,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实践发展,是对文化建设、文化交往、文化发展等客观规律的深刻把握,为世界提供了传承民族文化、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视域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式方法,从而为世界性的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规律性认识,即从规律的角度明确了承继文化并实现其现代性嬗变的方法方略,为不同国家繁荣其民族文化,奠定了方法论基石。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正不断为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时俱进地回应和解答绘就人类文明新图景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原文链接:http://www.xueshujie.net.cn/upLoad/magazine/month_2408/202408041033531789.pdf

原文刊发于《学术界》2024年第7期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形态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442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