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以及走向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针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后经历三次战略安排。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三次战略安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使命意识,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治理与发展的战略指引。
第一次战略安排
1954年,周恩来在一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包括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在1964年底召开的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正式提出20世纪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安排。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一次战略安排。总体来看,这一战略安排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希望迅速改变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从而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迫切愿望。
第二次战略安排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首次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并把其内涵定义为“小康社会”。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谈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是“小康之家”。在同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邓小平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他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要从现实国情出发,要对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有清醒认识。1987年,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分别从1990年解决温饱问题、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以及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三个阶段进行了战略部署。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次战略安排,基本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框架。这也是第一次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
总体来看,经过改革开放发展初期的探索,邓小平从我国发展的现实国情出发提出了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一重大命题。在实践上,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阶段性目标,也成为改革开放以后40余年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奋斗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作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性目标和步骤,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成为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此后,又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实现了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胜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
第三次战略安排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提出新的阐释,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安排。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把战略安排明确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战略安排。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三次战略安排,也是第二次战略安排的“升级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强国目标,也具有广泛深远积极的世界意义,与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形成鲜明对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系统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进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从中心任务、显著特征、本质要求、总体目标和重大原则等方面全面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次战略安排体现了党中央随着国家发展对现代化认识的不断深入。其中,第一次战略安排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愿景。第二次战略安排既立足于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同时谋划了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第三次战略安排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本世纪中期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既是第二次战略安排的延续,也是对第二次战略安排的升级和创新。从三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演进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使命驱动型的政党,始终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是一个创新型的政党,立足国情、与时俱进,不断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境界。
前景展望
党的二十大提出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总体目标的设定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更加深刻地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毫无疑问,实现上述总体目标是需要艰苦努力的。总体来看,中国已经具备了实现上述目标的发展基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奠定发展基础。
在经济发展方面,中国已经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拥有规模巨大的人才队伍、超大市场规模以及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基本形成了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与相互协作的发展格局,已经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广度、深度和水平不断提升,已经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即将迈向高收入发展阶段。在政治建设上,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加强,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推进。在社会建设方面,中国已经初步建成广覆盖的民生保障体系,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在文化建设方面,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不断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不断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基本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治理的治理模式,在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资源节约、低碳发展等绿色发展领域取得突出的成就。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阶段,将从目前的中高速增长阶段(5-7%)转向中低速增长阶段(3-5%)。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实践表明,面对内外部发展条件的深刻变化,保持战略定力,统筹推进发展与安全,有效应对外部发展的风险挑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韧性,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指出的是,人口老龄化以及“双碳”目标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约束条件,这就要求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发展模式转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进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治理,有效防范外部风险,从而使得中国经济发展行稳致远,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周绍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