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亚明:美国种族歧视的历史、文化和制度根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348 次 更新时间:2024-06-19 00:37

进入专题: 美国   种族歧视  

郝亚明  

 

种族歧视是美国人权问题的一大痼疾。美国社会种族歧视形式多样且长期未见改善:执法司法领域种族歧视猖獗,少数族裔更容易遭受暴力执法;经济社会领域种族鸿沟明显,白人家庭平均财富接近非洲裔拉美裔家庭的10倍;种族仇恨犯罪激增,少数族裔不成比例地沦为各类攻击的受害者。美国社会种族歧视根深蒂固,主要有历史、文化和制度三大根源。

奴隶制遗毒是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的历史之源。从北美殖民地的建立到美国南北战争200多年间,大量非洲奴隶被劳役虐待致死,针对非洲裔的种族隔离制度直到20世纪中期后才逐步废止。尽管历经废奴运动和民权运动的革新,但美国文化与社会层面的种族歧视土壤并未得到根除。作为主体种族为欧洲裔白人的国家,美国没有意愿也没有动力去彻底根除奴隶制的遗毒,这是其种族歧视根深蒂固的历史源头。联合国非洲人后裔问题专家工作组2016年在对美国进行实地调查后发布的工作报告指出:“警察枪杀非洲裔及其带来的心理创伤使人联想起过去私刑处死的种族恐怖主义行为。”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2022年发布的关于审议美国履行《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情况的结论性报告指出,“美国历史上殖民主义和奴隶制留下的阴影至今仍挥之不去,助长着美国社会流行的种族主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执法工作中推进种族正义和平等的国际独立专家机制2023年在对美国进行实地调查后指出,“奴隶制给美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创伤。美国应加大对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行为问责,采取措施来解决奴隶制遗留问题”。美国建国与发展历程中充斥着对各少数族裔群体的掠夺、压榨、歧视与排斥,而种植园奴隶制是其中极为不堪的一幕。这些种族主义行径以一种历史惯性的方式延续至今,并以种族歧视的形式存活于当今美国社会。

白人至上主义是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的文化之源。美国的种族歧视事实上就是欧洲裔白人对所有在种族上、文化上或族源上与其存在区分的少数族裔的歧视行为,其背后的依托就在于或隐或现的白人至上主义文化。欧洲裔白人的北美殖民史、美国历史上的奴隶制及长期存在的种族隔离制度等,滋长白人至上主义意识形态。当前,在人口种族结构变化、移民数量增长、社会经济资源竞争等因素作用下,美国白人至上主义呈现回潮态势。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第九十三届会议报告指出,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白人至上、煽动种族歧视和仇恨言论等现象。白人至上主义不仅支撑着美国社会一般性种族歧视行为,还引发了很多骇人听闻的大规模种族主义仇恨犯罪。2019年21岁的白人男子帕特里克·克鲁修斯在以拉美裔居民为主的埃尔帕索市一家超市进行无差别射击,共造成22人死亡;2022年18岁的白人枪手佩顿·根德隆在纽约州布法罗市一家超市内连开50余枪,10名非洲裔美国人被杀害。以“白人将被有色人种替代并最终走向种族灭绝”为核心观点的种族大替代理论在美国不乏市场,这两名白人至上主义种族仇恨犯罪的制造者正是这一极端主义理论的忠实信徒。

种族资本主义是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的制度之源。政治理论家塞德里克·罗宾逊认为,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扩张皆基于想象出的种族差异以及种族歧视与压迫,资本主义其实是种族资本主义。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承认:“歧视几乎仍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制度中,影响深远,仍是我们基因的一部分。”美国社会制度系统性地制造着社会的种族不平等,使得少数族裔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层面遭受歧视。美国的种族歧视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持续性的基本特征,而这些特征的形成与维持美国的种族资本主义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一方面,资本主义追求的是资本利益至上,而不是社会公平正义。面对少数族裔在经济、社会、教育、就业、保障等方面的极度不利地位,美国社会不可能不计成本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去消除这种历史形成的结构性种族不平等。另一方面,美国以个体自由的名义实行消极的人权保障原则,否认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在人权体系中的地位。由于少数族裔在某种意义上是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弱势群体,因此这种狭隘的自由主义人权观在客观上起到了形塑种族层级结构的作用。资本主义以自由之名、资本之实维持着种族不平等的既有状态,导致种族歧视的固化与恶化,种族资本主义成为美国种族歧视的制度之基。

(作者为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

来源:人民日报

    进入专题: 美国   种族歧视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263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