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释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必要性,发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号召,为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由多学科构成的具有系统性、专业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虽然国际关系学尚未成为一级学科,但它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发表以来,国际关系学“三大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
学科体系建设引人注目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了解外部世界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越来越显著。因此,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国际关系学的“用武之地”不断扩大。尤其在近几年,国际关系学学科体系建设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
一是国际关系学定位更加清晰。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国际关系学的定位就是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服务,并使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相得益彰。除了在国内外出版(发表)大量理论专著(理论文章)以外,国际关系学领域的学者还撰写了许多咨政报告,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二是国际关系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我国国际关系学从无到有,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国际关系学(国际问题研究)仅仅是对国际形势进行跟踪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作为一门学科的国际关系学日臻完善,研究领域已扩大到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关的所有研究领域,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全球(经济)治理的进展及问题、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的演进及其影响、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政策动向、“全球南方”(即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问题、南北关系、南南合作等。
三是研究力量显著增强。研究力量包括研究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近年来,我国国际关系学领域的研究力量显著增强,业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一可喜现象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地方社会科学院经常性地招聘国际关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并采取了多种多样的人才培养措施;许多高校成立了国际关系学院系,招收了大量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数不少的留学回国人员进入高校和智库;多种多样的激励机制有效地提升了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
四是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不断加深。哲学社会科学中的许多学科仅仅关注国内问题,而国际关系学则必须放眼世界,研究国外或国际上的问题。因此,与国外学术界保持常态化的交流必不可少。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关系学获得的经费支持随之增多,国际关系学学者得以经常性地“走出去”,同时也能把国外的同行“请进来”。这一双向交流既提升了中国学者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也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
学术体系不断完善
学术体系是由学者、学科、学理、学问、学养、学风、学规和学品等要素构成的旨在创造知识和探索真理的学术架构。近几年,在广大学者的努力下,我国国际关系学学术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既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定海神针。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与多种多样的信息和研究资料,国际关系学领域的广大学者在研究工作中越来越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国际现实问题以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面临的现实问题相结合,产出了许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一些学术期刊甚至开设了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国际关系学研究的专栏。
二是自觉追求理论构建和理论创新。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在我国国际关系学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理论固有的局限性和缺陷不容忽视。作为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中国理应有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一些中国学者胸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现实追求和远大理想,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对西方理论进行必要的扬弃和修正,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这一积极成效正在显现。例如,中国学者提出的“道义现实主义”“关系理论”“创造性介入”“国际政治的社会演化理论”“文化国际主义”“竞合主义论”等,吸引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持续关注。
三是研究方法趋向多元。受研究经费缺乏和资料来源不足等客观条件限制,国际关系学领域几乎所有学者以前只能使用文献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近年来,学者的思想更加活跃,研究经费越来越充裕,接触国外研究方法的渠道逐渐增多,获取研究资料的难度逐渐下降。因此,定量分析、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田野调查(实地考察)成为国际关系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此外,自然科学中的一些研究方法逐步进入国际关系学研究领域。
四是学术规范受到重视。学术规范是指研究人员在开展学术研究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和要求,包括专著和学术论文的写作(文字的使用、研究资料的获取、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标注、表格的制作)以及研究人员应该秉持的道德规范、学术成果评审的方式方法等。如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其他学科一样,近年来国际关系学领域的学术规范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遵守学术规范成为研究人员的自觉行为。同时,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也越来越重。
话语体系彰显中国特色
话语是人类进行交流和表达情感的媒介,而话语体系是支撑这一媒介的范式,其内容包括话语的构成以及传播话语的方式方法。近年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的话语体系出现了有目共睹的变化,为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为话语体系主体。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国际问题研究的话语体系强调解放全人类、民族解放运动、战争与革命以及第三世界的反帝斗争等主题。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蕴含的思想、理念和政策,如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新型国际关系、真正的多边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等丰富内容,成为国际关系学话语体系的主体,引领学科内容的研究和讨论。
二是话语表达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以前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领域,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基本只能在国内发表、出版,因此其国际影响力有限。随着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加之中国学者外语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我国国际关系学领域的话语表达方式随之增多,学者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入国外学术界的视野。
三是话语权和话语影响力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不断上升。随着中外学术界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在国际场合发出声音。同时,大多数外国学者对中国国际关系学的话语理解及认可也在加深。这一重大变化离不开国际关系学领域的学者与国外同行的互动和交流。此外,我国高校招收的外国留学生,尤其是国际关系学专业的外国留学生在对外传播中国话语的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推动学科发展多重探索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永无止境的。因此,国际关系学领域的学者应该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嘱托,不断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更有力的学术支撑。
一是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政治宣传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讲,学术研究与政治宣传是大不相同的。学术研究的宗旨是发现真理或创造知识,政治宣传的目标是传递官方许可的信息。由于无视两者的差异,国际关系学领域的一些学术会议并未讨论学术问题,其结果是学术研究和政治宣传都未达到目的。
二是积极倡导学术争鸣。近几年,国际关系学的学术刊物上几乎看不到争鸣或商榷的文章。这既不能使研究人员明辨是非,也不能促进思想交流;既不能去伪存真,也不利于推动理论创新。为了开展学术争鸣,学术传播平台需要创造有利于学术争鸣的氛围,反对一团和气及唯我独尊,反对压制不同意见。
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为了推动理论构建和理论创新,国际关系学领域中的一些学者热衷于撰写所谓“理论性”或“理论化”的文章。但是,这些文章中有一部分内容严重脱离现实,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学术资源。
四是重视小国研究。大国永远是国际格局的主体。因此,许多学者热衷于研究大国以及与大国相关的问题。其结果是,小国研究很少有人问津,越来越成为国际关系学领域中的冷门绝学,学术刊物也很少发表关于小国的研究成果。实际上,在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过程中,众多小国的重要地位不容低估。
五是推动国际关系学成为一级学科。能否将某一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确定为一级学科,取决于其必要性、学术积淀、研究人员规模、人才培养、理论基础等要素。就此而言,国际关系学可以考虑成为一级学科,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关系学添砖加瓦。
(作者系上海大学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