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南: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6827 次 更新时间:2024-01-30 17:16

进入专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方世南  

 

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全面认识其具有的独特而深刻的理论特质。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和世界文明发展进步时代潮流的需要而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引,有着十分鲜明的理论特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是充分反映该思想的本质要义、价值诉求、内在逻辑、实践要求等诸多要素的基本规定性,是充分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有机结合特征的基本规定性,是充分展示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真理性、价值性和人民性有机统一的特征的基本规定性,也是充分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时代性、民族性和世界性有机联通特征的基本规定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理论特质主要是以其所具有的完整理论内容、独特理论品格、深厚理论情怀而生动呈现出来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对于我们学习好和践行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掌握好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切实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在深化理论武装、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增强国际传播效能、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上见成效,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中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以严密逻辑体系彰显理论特质

一种科学思想理论的理论特质,首先是通过该思想理论内容的深刻性、完整性而呈现出来的,是通过思想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的特征而表现出来的。任何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都会因其具有极其完整而丰富的理论内容和严密的逻辑而体现出其理论特质。马克思主义就是因其思想理论内容和逻辑的严密完整性而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其理论特质上独树一帜,并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曾评价自己的著作说:“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1](P231)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严密而完整的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自然界发展规律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规律的系统完整和逻辑严密的理论内容,所以其才能成为完整的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前提和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一块整钢,唯物辩证法就是列宁所说的“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2](P310)习近平文化思想也是如此,从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的理论逻辑、对于我国文化强国建设重要指导价值的实践逻辑等方面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也是一个视域广阔、观点深邃、内容丰富、逻辑严密、实践性强的“艺术的整体”。

第一,从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看理论特质。任何科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必然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3](P22)说明思想体系形成的深刻时代背景就是时代的需要,“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4](P544)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同时,任何科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是连续式的,都需要汲取前人的思想成果,“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5](P523)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应新时代牢固确立文化主体性、以强烈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自信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需要,应开创新时代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的需要,应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的需要,应人民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应引领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的需要,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所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和严峻风险挑战并存的复杂态势而形成的科学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建设与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文化建设与确保国家总体安全、文化建设与确保人民高品质生活、文化建设与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文化建设与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深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高举什么旗帜、走什么样的道路、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一系列根本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集中阐释了新时代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范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未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时代课题,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体现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思想体系。

第二,从习近平文化思想重要地位的理论逻辑看理论特质。一种科学思想的理论特质也是通过该思想的理论逻辑体现出来的。理论逻辑直接决定理论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有机整体,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又有其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进一步体现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显示了要把文化建设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性位置加以谋划的理念,进一步突出了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兴盛对于促进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强调了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和谱写中华文明新华章的重大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蕴涵的文化安全观、文化经济观、文化权益观、文化创新观、文化传承观、文化交流观、文化业态观、文化领导权观、文化人才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观以及政治文化建设观、生态文化建设观、军营文化建设观、法治文化建设观、外交文化建设观、网络文化建设观等,都与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突出表现是要高度注重经济和文化的紧密联系,要在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双向运行中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突出表现是要高度注重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突出表现是要高度重视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强大功能;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习近平强军思想中的突出表现是要高度注重军队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文化对于强军建设的重大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突出表现是要高度注重外交中的文化,重视发挥外交中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观点深邃、思想深刻,和其他方面思想紧密关联,形成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其他方面思想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以及相互作用,更加凸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因此,只有把习近平文化思想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中认识,才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逻辑中彰显的理论内容整体性的理论特质。

第三,从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文化建设的实践逻辑看理论特质。思想理论对于实践的解释力、影响力、转化力是体现其理论特质的重要内容。理论特质是在理论的实践逻辑中显示出来的。如果一种理论不能说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不能用于指导实践和推动实践的发展,那么,这种理论就是于事无补和于人无益的理论,也是一种缺乏理论特质的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其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充分显示出鲜明的实践性,并在其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彰显出作为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的理论特质。实践充分证明,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会成为一种难以持久的盲目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迫切需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在总结我国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全面性和整体性的建设,要以经济建设的成就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以政治建设的成就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以社会建设的成就推动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同时,也要将文化当作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加以高度重视,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将其自觉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在协调中实现全面的和整体性的建设,以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动实践推动实现强国梦和民族复兴梦。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又呼唤着和推动着理论创新。实践提出问题,理论总是在对实践问题的解答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文化建设的实践逻辑,有助于我们在文化建设中更加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和本质要求,在实践中能够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切实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文化建设的实践,推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开展。

二、以独特理论品格展示理论特质

理论品格是体现理论品位、理论质量、理论特征的一种基本规定性,理论品格也是一种能够反映出该理论所蕴含的理论格局、理论视野、理论价值诉求等内容的基本规定性。理论品格是由理论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结合的特性、理论对于客观事物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反映的特性、理论具有的彻底性和说服力的特性等因素所决定的。理论品格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展示出来的,是理论有效地改造世界、影响社会、以文化人的一种强大内在力量。高洁的理论品格都会在实践中散发出璀璨的真理光辉,发挥出理论教育人、感化人和催人奋进的巨大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有着多方面的理论品格,最主要的理论品格体现为将文化使命和政治使命有机统一起来的理论品格,将坚定文化自信和倡导文化主体性有机统一起来的理论品格,将注重文化价值性和推动文化创造性有机统一起来的理论品格。

第一,将文化使命和政治使命有机统一起来的理论品格。“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重大命题,是展示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品格的重大命题。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这一重大命题。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又进一步提出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6]2023年6月7日,习近平在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中又再次强调了“新的文化使命”,并将其表述为:“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7]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8]习近平文化思想指明的文化使命,也是重大的政治使命。正是在政治使命感召下,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文化使命。文化使命和政治使命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习近平指出:“任何政党都有政治属性,都有自己的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9](P91)肩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成就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将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政治使命和政治任务。为此,必须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做好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3](P193)

第二,将坚定文化自信和倡导文化主体性有机统一起来的理论品格。理论品格是理论自信的显现,理论自信增强理论品格。将坚定文化自信和倡导文化主体性有机统一起来,显示出习近平文化思想鲜明的理论品格。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于本国、本民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文化发展的一种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是强化文化主体意识和促进文化自觉的强大精神力量。有了文化自信才有推动文化发展的责任担当和创造伟力。习近平将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广泛、更基础、更深厚的自信,也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将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紧密地联系起来作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强大信念力量,提出“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0](P536)习近平多次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P33)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没有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就失去了根基,就失去了力量之源。文化主体性,是由从事文化实践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创造等要素构成的,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一种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集中体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种文化自觉、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就是一个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不断巩固提升文化主体性的历史进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程度和文化主体性的确证程度、文化主体性的行使程度是紧密关联着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将坚定文化自信和倡导文化主体性有机统一起来,显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倡导的以二者高度统一的姿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11](P44)的鲜明理论品格。

第三,将注重文化价值和推动文化创造有机统一起来的理论品格。理论品格是由理论的价值所决定的,理论的价值是理论创造的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是在注重文化价值性和推动文化创造性有机统一中呈现出来的。习近平高度重视文化的价值,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生动的实践活动,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作推动我国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作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举措,提出了要以更加充实、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而达到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够成为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精神力量,成为抵御和抗击各种风险挑战甚至惊涛骇浪的强大精神力量,成为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壮大的重要标志。在当今时代的竞争越来越归结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其中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是其重要内容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加强文化建设以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牢牢地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注重文化价值的同时,又高度重视文化的创造,特别是高度注重文化创造进程中的原创性贡献。文化价值就来自文化创造,没有文化创造,就谈不上文化价值的实现和发展。只有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上创造价值,在推动全民族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共识和价值认同上创造价值,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的根和魂上创造价值,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创造价值,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上创造价值,在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上创造价值,在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精神文化家园上创造价值,才能促使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习近平文化思想将注重文化价值和推动文化创造有机统一起来的鲜明理论品格,就是一种“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

三、以深厚理论情怀表现理论特质

理论特质是在理论情怀中表现出来的。理论情怀是充分反映理论主体的思想情怀、人文情怀、创作情怀的一种深沉而持久的思想情感,理论情怀也是一种充分体现理论主体对于理论的价值诉求、思想内容、服务对象、评判标准等诸多要素所显示出的思想情感的基本规定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情怀是由家国情怀、人民情怀、人类情怀等表现出来的一种深厚人文情怀,是一种始终坚守人民情怀,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的思想情怀,这种出自内心的深厚人文情怀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人民文化权益实现为目标、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的理论特质。正如习近平所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走来、依靠人民发展壮大,历来有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而且对世界各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不仅愿意为中国人民造福,也愿意为世界各国人民造福。”[9](P437)

第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理论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诉求和理论特质。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10](P148)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既是党的事业和党的工作,也是人民的事业和人民的工作,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才能以强烈的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深厚情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卓有成效的进行。因此,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文化建设确立了根本原则,指明了根本方向。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推进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成就,再一次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唯物史观就是人民史观,坚持人民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社会一切文化成果和文明成果的创造者,人民通过文化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在内的丰富多样的文明成果,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发展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的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理论情怀也是一种实践情怀,其理论特质在实践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如要求在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进程中必须牢牢站稳人民立场,要切实围绕服务人民的核心要求,始终如一地把人民利益、人民意志和人民心声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大价值取向,要注重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人民的思想道德、精神境界、文化修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要将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利民切实贯彻落实到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的全过程。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文艺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些明确要求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人民放在至高无上地位的深厚理论情怀,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人民性。

第二,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坚持调动人民创新活力的理论情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是在高度重视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中体现出来的,也是在高度注重文化创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活力中体现出来的。依靠人民推动文化创新和激发文化创新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并将其作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的观点,是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部内容中的重要观点,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特质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意识。注重文化创新和文化创新主体创新活力的发挥,是由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行之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所决定的。习近平要求,“在谋划改革发展思路、解决突出矛盾问题、防范风险挑战、激发创新活力上下功夫”,[9](P108)为此,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充分激发作为文化创新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不断开创“全社会形成改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12](P468)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价值诉求,也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理论特质。习近平多次谈到,要以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维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包括文化发展中的问题。要将创新作为引领文化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9](P314)习近平就如何不断推进文化生产在题材选取、内容生产、话语表达、传播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并不断构建文化创新体系作出了将顶层设计和具体操作结合起来的大量论述,还就如何发挥人民群众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的能动创造、如何健全和完善促进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激发的相关体制机制、如何破除阻滞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激发的体制机制、如何加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方面的人才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谋划和决策。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厚人民情怀的理论特质,发挥了科学理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引作用。

第三,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坚持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实现人民文化权益的理论情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并以此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文化权益是充分体现人的内在本质要求和反映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一项十分正当而重要的权益。文化权益是人民群众在文化实践中以主体性、创造性姿态从事精神文化活动并从中不断地获得文化利益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是包括参与精神文化活动和享有文化教育、文艺娱乐活动、体育活动、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从事文艺创作、旅游等活动,以及享有精神文化成果和文化服务等诸种权利和义务在内的权利与义务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的思想观点,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理论情怀彰显理论特质的重要表现。习近平多次强调指出,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高水平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成为必然要求,为此,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将让人民群众过上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作为重要的价值导向和目标。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切实保障人民文化权益,要“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13](P7)习近平在这里强调的“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对新时代新阶段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情怀就是为了人民的情怀,从中表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质。对于如何更好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总体性要求,作出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总体性部署,如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要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不断提高公民道德水平,要推进书香社会建设,不断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养,要促进人文经济的发展,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习近平多次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要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合一,将论文和文艺作品写在广袤的大地上,写在人民群众的心坎里。习近平指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14](P322)这段饱含深情的话,在道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宗旨的同时,也进一步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情怀的理论特质。

(作者简介:方世南,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进入专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898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