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刚: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2 次 更新时间:2024-11-30 22:37

进入专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  

张东刚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今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紧紧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深刻阐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任务、方针原则、基本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战略指引、行动指引、精神指引。高校作为我国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和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前沿阵地,必须坚决扛起“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的使命担当,争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坚定信仰者、有力传播者、忠实践行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突破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和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发展的角度,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这一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揭示和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在深化内化转化、入脑入心入行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深刻领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全面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和基本遵循,为激活中华文化发展活力、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深刻领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丰富内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属性。坚持党的领导,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

深刻把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丰富内涵。文化的生命力源于创新创造,只有保持澎湃强劲的发展活力,才能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时代变迁。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深刻领悟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丰富内涵,为文化强国建设增动能、添活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围绕提高文化原创能力,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文艺民主,支持作家、艺术家和专家学者扎根生活、潜心创作。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

深刻把握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的丰富内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曾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深刻体现了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领悟文化育民、惠民、富民的发展意义。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重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完善符合文化领域特点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

深刻把握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深刻揭示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文化发展规律。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深刻把握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的丰富内涵,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制机制,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

深刻把握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丰富内涵。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从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到民为邦本的治理思想,再到讲信修睦的交往之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深刻把握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丰富内涵,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和国际舆论影响力,真正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创新开展网络外宣,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更加主动地宣介中国主张、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创造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外的文化成果。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就的结晶,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遵循,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要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所涵盖的一整套科学体系和内在逻辑,着力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

坚持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深刻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例如,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重要体现,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性,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政治立场。对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舆论的重视,凸显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强调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体现了“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创造性提出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体现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彰显未雨绸缪的问题意识。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的“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包含党的领导、思想教育、文化传承、对外传播等各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体现了“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和对待文化建设。创造性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文明倡议、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体现了“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与吸收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并举。我们要学习好运用好“六个必须坚持”,不断夯实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的学术和逻辑基础,以学理性凸显这一重要思想的原创性、先进性。

把握丰富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党的文化领导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两个结合”、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作出重要论述,共同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容。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创新,用“九个坚持”高度概括了我们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规律性认识。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结并深入阐述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鲜明提出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等重大创新观点,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本内容。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其中“七个着力”对新时代如何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进行了精辟揭示、科学总结、系统归纳。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七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建设文化强国提出具体要求,作出战略部署。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性、战略性、原则性问题,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既有思想价值感召力,又有实践执行力,从多个层次、多个部分、多个维度构成一个内在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体系。我们要系统学习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历史脉络、基本理论、认识方法、原创性贡献,整体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些重要要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科学而具体的行动指南。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这要求我们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独立自立。秉持开放包容要求我们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创造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外的文化成果,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大格局大气象。坚持守正创新要求我们既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要杜绝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勇于结合时代条件进行前人未曾有过的文化创新。我们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文明交流互鉴、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一系列重大概念和命题研究深、阐释透,为回答“世界之问”、解决人类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我们将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持之以恒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提出的“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的殷切嘱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在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中走在前。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文化思想所蕴含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深化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统学、领学、研学、联学、践学“五学联动”,引领带动社会面上的学习普及。要认真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提升工作效能,切实把好方向、管好阵地、建好队伍,打造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策源地”、“首善区”。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作表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贯彻最终要落脚到人,落实在对人的教育上。要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目标,围绕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重要任务,建立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制度,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高校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打造共建共享、系统集成、全面覆盖的教学资源平台,深化思政“金课”体系建设,构筑“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用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广大学子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以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增强人才培养实效,造就一大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诚实践者。

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当先锋。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高校要着眼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聚焦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深化拓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规律的认识,不断推出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现实意义的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研究成果,解码并阐明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以实际行动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善作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蕴和现代价值,从不同维度、不同侧面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要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高校要大力加强文献古籍保护利用,深入阐释中华文化发展的悠久历史、辉煌成就、宝贵经验,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术资源信息平台,促进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推进文明史研究,推动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出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

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勇争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高校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紧跟国家外交战略,坚持不懈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做实做细做精学术交流、文化交流、民间交流等多种交流形式,用新用活用好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为推动全球发展、保障全球安全、促进全球文明共聚智慧力量。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进入专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710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红旗文稿》2024/22 ,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