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在中国刑法学研究会2023年全国年会上的讲话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365 次 更新时间:2023-10-29 19:09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法治保障  

贾宇 (进入专栏)  

(2023年10月20日)

尊敬的王其江副会长、高铭暄先生,各位与会领导、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北京隆重举办中国刑法学研究会2023年全国年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学研究”主题,共话未来、共谋发展。刚才,王其江副会长作了主旨讲话,高铭暄先生作了重要致辞,对于今后的中国刑法学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高憬宏副会长、张志杰副会长、过勇副书记、张明楷教授分别作了致辞,讲得很好,我都赞同。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向与会各位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刑法学研究会工作的领导和朋友们,向承办本次年会的清华大学法学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昨晚,我们进行了党支部换届选举,召开会员大会和理事会,审议增补了一批新会员,增选了几位常务理事和理事。我们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

去年年会以来,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履职尽责,研究会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中国刑法学研究呈现新面貌、新气象。

过去一年,我们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刑法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加具体务实。团结带领刑法学界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自觉用“十一个坚持”指导刑法学研究,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刑法学领域进一步扎根。修订“马工程刑法学教材”,专设“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学发展”一节,增加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以及构建中国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相关内容,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我们围绕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重大立法事项、重点改革举措,开展系列研究。在立法方面,就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提出修改意见,为反腐败斗争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出法治对策。在司法方面,针对醉驾、帮信罪等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的轻罪,学界深入开展研究,为中央层面完善司法政策提供参考;针对袭警罪在实践中出现的情况,学界提出意见建议,受到中央司法机关的重视和采纳。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更加紧密。引导学界同仁着力解决困扰司法实践的真问题、新问题,在实践中检验和深化理论成果,各类学术研讨会议题设置更加务实,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已连续举办五届的“实务刑法论坛”将主题全部聚焦司法审判实践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其中今年举办的第五期“数字经济时代著作权刑事保护司法实务”研讨,在线参与人员达65万人,不仅有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专业人士,还吸引了大量的企业法务和合规从业人员。一场学术研讨会能引起这么多人关注,充分展示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魅力。我们引导刑法学界以问题为导向,广泛结合刑事诉讼法、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等,围绕犯罪治理开展研究,不拘泥于传统的规范刑法学,进一步打破部门法壁垒,刑事一体化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过去一年,我们广泛开展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吸引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三年疫情结束后,迎来了学术交流的热潮。我们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开展丰富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刑法学界横向合作交流更加密切,呈现出紧密团结的良好氛围。今年4月,高铭暄学术馆正式开馆,这不仅是刑法学界的一件盛事,而且在社会各界都产生了热烈反响,被誉为“中国刑法学研究的新坐标、中国法治建设成果的金名片”。学术馆开馆之后连续举办多场大型研讨会,广受社会关注。研究会各平台自主性大大增强,副会长、常务理事分别发挥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举办了一系列颇有声势的学术活动,如“高铭暄先生教育思想研讨会”“第十四届当代刑事司法论坛”“2023年刑事法前沿论坛”“聚焦推进民营企业依法合规发展论坛”“2023年度中国反腐败法治论坛”“首届全国职务犯罪检察论坛”“刑事法研究的时代命题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全国青年刑法学者实务论坛”等,解决了不少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国际刑法研究与对话方面,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国际研讨活动,如“面向未来的刑法学:理论发展与方法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十一届中韩刑法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六届中德刑法学术研讨会等,国内外刑法学大家云集、交流观点,影响力不断提升。

过去一年,我们主动承担法治人才培养的共同责任,年轻学者更加活跃,成果不断涌现。在2021年底的第三次会员大会上,我们就提出:要甘为人梯,多把讲台、学术平台、发展机会留给年轻人。去年年会又定了个新规矩:年会发言、文集入选不论身份资格,只看文章质量,不少青年学者、博士生脱颖而出,作了精彩发言。一年来,我们积极为年轻人提供展示平台与成长渠道,一批青年学者翘楚脱颖而出,学术成果接二连三,在全国的影响力逐渐提升。我们坚持“以质选文、大胆创新、敢于争先”的培养理念,由刑法学研究会主办、上海政法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刑事治理现代化研究生论文竞赛”,吸引国内外50多所院校研究生的关注,共收到论文196篇,其中17篇优秀论文获奖,15篇论文获提名奖,青年学子的成长让人欣喜。我们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人才培养指示精神和中央“两办”文件,主动承担起法治人才培养的共同责任,一批法学院校与司法实务部门开展深度合作,一批司法实务教材顺利出版并纳入高校课程,实务界和理论界协同共育法治人才的局面正在形成。

过去一年,我们广泛凝聚共识,团结全国刑法理论界、实务界的同仁更好发挥导向作用。在研究会各位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和全体会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刑法学研究会已成为联系和团结广大刑事法律工作者的桥梁纽带。组织专家学者研究形成的调研报告被《中国法学会信息》采纳并获中央领导批示肯定。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们深化法学研究和理论创新,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出版、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著作和论文。如在构建中国特色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方面,一批重磅专著问世,原创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自主意识显著增加。在犯罪治理方面,围绕新型网络犯罪、涉企合规改革、轻罪制度构建等,产出了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中国刑法学研究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刑法学研究也面临着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责无旁贷、任重道远。下面,我就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学研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讲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突出政治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学研究的正确方向

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繁荣发展的根本。刑法涉及人的生命、自由等基本权利,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最为密切,学术争论的背后往往蕴含着不同的政治立场、价值取向。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对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两个奇迹”,特别是犯罪治理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背后蕴含的原因进行系统研究,对重大理论问题的讨论不能轻言“推倒重来”。研究会要继续完善对年会、论坛、报告会等各类活动以及主办的网站、公号、刊物,编写的教材等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二是筑牢根基,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治模式,也没有通用的刑法学理论体系。只有立足于中国语境、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能解决中国司法的实际问题,刑法学理论研究才真正有生命力。这次年会将主题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学研究”,旨在呼吁刑法学界同仁们处理好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的关系,把注意力、研究方法聚焦中国特色、中国实际、中国问题、中国案例,积极构建和创新中国特色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要自觉努力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优化中国特色刑法学学术体系,推动刑法学教育与研究深度融入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

三是不忘根脉,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沉淀了丰富的、深厚的、独特的法律文化,比如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都具有深入人心的深厚根基,直到今天仍充满鲜活的生命力和持久影响力。比如,不少学者认为刑事和解制度起源于西方,其实我国早在明清时期就有调解处理轻微刑事纠纷的法律实践,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推行刑事和解的轻刑化刑罚制度,既有制度规定,也有典型判例,为今天的司法实践提供了很多有益启示。我们既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中寻求解决当下问题的智慧,也要创造性转化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融入现代刑法体系。

二、彰显时代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学研究的创新发展

一是着眼时代变迁,加快刑事理念更新。进入新时代,我国刑事犯罪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抢劫、杀人、放火等严重暴力犯罪数量持续下降,轻微犯罪大幅上升,刑事立法和司法均呈现出新的图景。(2022年,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的被告人仅占8.3%,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超过85.5%。全国各类刑事犯罪中排名前十的罪名分别为:危险驾驶罪,盗窃罪,帮信罪,诈骗罪,故意伤害罪,交通肇事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强奸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开设赌场罪。)面对犯罪结构的重大变化,国家层面的刑事政策已经作了相应调整,但刑事司法理念还存在一些“跟不上”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情节显著轻微的案件被判处刑罚,比如“王力军无证收购玉米案”“林业站站长砍枯死樟树案”等,不时引发公众关注、引起广泛争议,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王力军无证收购玉米案:被告人王力军无粮食收购许可证而擅自收购玉米并出售,被相关部门查获。一审判决以非法经营罪判处王力军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引发了广泛争议。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再审决定,认为王力军的经营行为虽然违反行政管理有关规定,但尚未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不具有刑事处罚必要性。王力军后来被改判无罪。该案入选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林业站站长砍枯死樟树案:江西一林业站站长李北京安排村民先后对4棵香樟树进行采伐,该树当时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李北京被控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建议量刑四年半。李北京辩护认为,涉案4棵樟树为死树、枯树,不具有保护价值,清理死枯樟树是出于安全考虑。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将案件退回检察院补充侦查。2021年12月,检察院撤回起诉。李北京最终未被判刑,但已被逮捕关押一年之久)。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出台多年后,在具体适用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有些地方的刑事司法实践中,不关注案件的实质社会危害性,不分析当事人是否具备刑法上的主观罪过,而轻易将一些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案件入人以罪的情况屡有发生。希望学界针对轻罪时代的特征,加强对相关刑事政策的研究,为审慎设置犯罪圈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掌握犯罪构成的基本要件,起码在本科生的教学实践中不要掺杂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理论争议。刑法理论界和刑事司法界都要及时更新刑事理念,进一步克服重刑主义思想,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慎刑思想,增强人文情怀,推动刑事法治现代化。

二是聚焦时代发展,构建刑事一体化协同治理新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是一个由多方主体参与、多元社会调节机制综合发力的共治体系。早在上世纪80年代,储槐植教授便提出了刑事一体化命题,其宗旨是淡化学科界限、关注现实问题。多年来,刑事一体化命题有效促进了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合,已经被实践证明是加强犯罪治理研究的正确方向。开展犯罪治理,需要从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揭示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比如,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就是实体法和程序法融合规定的例证,根据今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数据,当前全国认罪认罚适用率超过90%,检察机关指控罪名和量刑建议绝大多数被人民法院采纳。这一制度现在还存在一些理论上的争议,具体操作中也有一些不足,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完善,更好发挥这一制度的效能。

三是直面时代挑战,密切关注刑法学发展前沿问题。当前,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对社会生活影响之深刻前所未有,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元宇宙、网络犯罪、个人信息保护等成为广受关注的前沿刑事议题。这些对传统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提出巨大挑战,但也孕育了刑法学体系革新的宝贵机遇,空间广阔、大有可为。淬炼刑法学新理论,以更宽阔的研究视角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与犯罪治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并深刻指出:“大数据是工业社会的‘自由’资源,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数字改革赋能的浪潮已经席卷各行各业,在司法领域也深刻改变着传统运行方式。“数字检察”战略在全国检察系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上海法院也在全国率先提出并部署推进“数字法院”建设。希望学界同仁关注这一发展动向,共同思考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刑法学的理念、规则与司法办案有机融合,推动全面数字赋能、全程预警监测、保障适法统一、提升司法质效,进而推动刑法学体系的创新发展。

四是关注民生福祉,围绕人民群众所感所盼开展务实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我们搞刑法学研究提出的每一个理论、每一个观点,最终也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法律人千万不能有高人一等的“精英意识”,为冰冷的“绝对理性”而自傲,而应当葆有平民情怀,学会从普通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提炼归纳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把天理、人情融入对法律、法条的诠释中,体现出刑事法律的温度。我在多个场合,都呼吁广大学者重点研究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最密切相关的领域。比如涉案企业合规改革问题,这是推动“治罪”与“治理”并重的一项重大创举,也是本次年会的议题之一。如何实现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实体与程序的融合衔接,如何界定具体适用条件与适用范围,人民法院如何参与到这项改革中,都亟需更加扎实的基础理论支撑,是我们应当着力研究并回答的问题。

三、体现服务性,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学蓬勃发展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推动学会更好发挥引领和繁荣全国刑法学研究的作用。要抓好学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弥合理论界与实务界之间的鸿沟。我们再次呼吁,把实务界面临的真问题作为学术研究的主要方向,不单纯比拼人才称号、项目级别、论文数量,而是更多关注“为国家和社会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了多少高质量的法律专门人才”,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丰富的法治实践中。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刑法学研究会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提升。促进理论争鸣、推动学术繁荣是研究会的活动宗旨。要注重体制机制保障,不断健全完善年会制,把一年一度的刑法学年会打造成刑法职业共同体相融共促的交流盛会;健全完善合作研究机制,充分运用各类平台,形成一批有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的合作研究成果;健全完善研讨交流机制,形式多样地召开各类专题研讨会,交流刑法学前沿理论、司法实践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会各位副会长、常务理事要继续发挥在各地区、各单位、各领域的领导和专家作用,积极主动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研究活动。

三是注重人才培养,推动刑法学研究能力水平整体跃升。研究会要传承老一辈刑法学家们立德树人、甘为人梯的品格风骨,发挥好刑法学人才培养的传帮带作用,打破陈规,多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创新学术评价标准,健全学术评价激励体系,常态化开展优秀学术成果、优秀学术人才评选,让更多年轻人在刑法学研究中脱颖而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人才培养指示精神和中央“两办”文件精神,推动打破体制机制障碍,继续深化院校合作,由司法实务部门和高等法学院校承担起法治人才培养的共同责任。

新征程上,让我们凝心聚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继续推进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增进中国人民福利的理论之光,照亮刑事司法与理论工作者们的奋斗之路。最后,预祝本次年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进入 贾宇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法治保障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法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695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