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必震:从明清册封琉球使团的组成看中国人的航海生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2445 次 更新时间:2023-08-25 11:03

进入专题: 琉球   航海生活   明清时期  

谢必震  

 

摘要:中国与琉球友好交往500余年,由于中国册封琉球,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使琉球文献,完整地记述了册封使团的人员组成,通过册封琉球使团人员的组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这些人员在航海过程中的作用与活动,从而进一步勾勒出古代中国人的航海生活。

关键词:明清时期 使琉球 航海生活

 

中国与琉球友好交往500余年,每位琉球“国王嗣立,皆请命册封”。明清两朝统治者大都应其所请,派遣大型的册封使团,远渡重洋册封琉球,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制度,在中琉之间建立起特殊的政治关系。其间,中国政府册封琉球共23次,派出正副使臣共43人。

由于中国册封琉球,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使琉球文献,完整地记述了册封使团的人员组成,通过册封琉球使团人员的组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这些人员在航海过程中的作用与活动,从而进一步勾勒出古代中国人的航海生活。

一、明清中国册封琉球使团的人员组成

明初册封琉球由行人任册封使,不设副使。“宣德间遣内监,其遣正使给事中,副使行人定于正统之年。”清朝册封琉球使除给事中、行人担任外,翰林院属官、内阁中书舍人也出任该职。明清两朝历次册封琉球使臣如下表:

通常使团人数在三百至七百之间。明代嘉靖年间使琉球的郭汝霖在其《重编使琉球录》中,对使团人员的配置做了介绍,有管理层人员:军士百户、省祭、通事、书办;有航海人员:火长、舵工、大插班子、二槌班于、头陡、二脏、护针、总甲、水稍;杂役:行匠、二衙门门书、皂隶、防马夫、厨馆夫;随行人员:道士、戏子等。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夏子阳使琉球的人员配置与郭汝霖使团相仿,其人员分工记述如下:

火长、舵工、省祭、读赞官、引礼通事、译语通事、水梢、总甲、班手、护针、歧手、绞手、梅头、车手、医、画、书办、门皂、行匠等。

清代册封使团的构成,一循明例,只是在配置名称上有变化。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使琉球的徐藻光在其著述中对使团人员的配置记载颇详,册封使团一般由四类人组成:官员、船员、从役和军士。今从徐碟光《中山传信录》中摘之:

官员:除正副册封使外,一般配有千总、守备各一人。

船员:正火长、副火长、正副舵工、正副歧、正副鸦班、正副杉板工、正副缭手、正副值库、押工、香工、头忏、二忏、三忏、正副总铺。

从役:家人、书办、老排、巡捕、吹鼓手、长班、厨子、门子、舰匠、皂隶、风帆匠、轿伞夫索匠、茶夫、扇夫、引礼遇事、铁匠、内科医生、裁缝、外科医生、糊纸匠、道士、禄精匠、糕饼匠、侍诏等。

军士:除前述官员的千总、守备外,乃从福建沿海梅花、定海、万安驻军中挑选一百至二百士兵不等。

此外,“封舟过海,例有从客借行”。朝廷还规定,历次册封琉球,正副使臣可随带从客若干人同行。由此可见,出使琉球的使团人员成分复杂,人数众多,组成了中国人绚丽多彩的航海生活。

二、从客与使琉球的航海生活

明清使臣出使琉球,路途艰险,生死未卡,曾有官员上《乞罢使琉球疏》。明末户部尚书李廷机就曾上奏朝廷说,“其国海道,浪大如山,波迅如矢,风涛汹涌,极目连天”。要求让琉球人自己到福建来领诏艘,不要让朝廷命官数百条性命系一叶扁舟之上。当然,李廷机的建议未被朝廷采纳。但朝延为了宽慰冒死渡海的使臣们,不仅封他们为正一品大官,还授一品麟螃官服,并预支二年的棒银。此外,“封舟过诲,例有从客借行”。朝廷规定,册封琉球,除率领政府规定的职司员役外,还可以随带从客若干名随行,这些从客,不外是文人墨客,有的还是高僧、道士、医生、天文生、书画家、琴师等各方面的专家和各行各业、多才多艺的名士。如崇祯年间杜三策为正使,有从客胡靖,善诗工画;康熙年间张学礼奉使琉球,从客吴燕时为太医,精岐黄之术;另一从客陈翼,多才多艺。康熙年间海宝为正使、徐藻光为副使册封琉球,从客陈利州为琴师;乾隆年间全魁为正使、周煌为副使出使琉球,从客陈传舟为琴师;另一从客王文治,为清代著名书法家和文学家。嘉庆年间赵文楷、李鼎元册封琉球,从客有王文谐、秦元钧、缪颂、王华才,还有高僧寄尘及其门徒李香崖等。寄尘“好吟咏,工书善画,有奇术,人莫测也”,其徒李香崖“亦善画”。虽说渡海册封琉球不仅艰险,而且寂寞,但有这些名士相伴,倒是生出些许的闲情逸致来。出海吟诗唱和,成了出使琉球航海生活的一个部分。历代使臣的文学造诣都是很高的,航海途中使臣与从客吟诗作赋,留下了无数名句佳作。如嘉庆五年册封琉球的正使赵文楷、嘉庆十三年册封琉球的正使齐鲍就分别专门辑有诗稿《搓上存稿》与《东藏百咏)),其中许多诗篇都是使臣和从客们在渡海时所作。在《搓上存稿》中,赵文楷写道:“舟至大海,从人皆惧,吐吐者相扰藉。因登舟后将台,歌以作因而作其气。”因而作了《渡海放歌行》、《五月初七开洋》、《舟出五虎门》诗篇。而齐蝇的《东撒百咏》中,也有《航海八咏》、《渡海吟》等诗篇,有描绘海上的优美风光,有描述渡海时的艰难惊险,读来令人身临其境。

册封琉球的从客中还有画师、琴师等人,平日在船上也少不了绘画、弹琴。此外,使臣和从客们在船上还能对弈。册封琉球使臣们还带上戏子,说明其在船上有昕曲唱戏等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娱乐节目,打发消磨了人们在海上的无聊时光,为远洋航行增添了乐趣。

三、各色匠人专门人才丰富了航海生活

在册封琉球的使团人员中,我们看到各色行匠出现在使琉球的航海中,有厨子、糕饼匠、茶夫、裁缝、被捕匠等,同时亦配有内科医师和外科医师,这些专职人员的出现,保证了使琉球航海中的饮食起居和医疗卫生。

在航海中,保证用水和饮水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涉洋过海,淡水是弥足珍贵的。因“海水咸,不可食”,所以在册封舟上,必须准备大量的淡水。舟上专门设有放置淡水的水舱。如徐藻光《中山传信录》记载“一号船,水舱四、水柜四、水桶十二,共受水七百石。二号船水舱二、水柜四、水桶十二,共受水六百石。”但是即使准备了大量淡水出航,水源还是十分珍贵,所以舟上“勺水不以惠人:多备以防久泊也” 平时“舟中仅二使盟漱,余止限给与饮食”或“命亲丁司启闭,人置名签,验签给水,日二次,涓滴不妄费也”。都是惧水尽也。

在饮食上,船户中的总铺,是专门负责锅饭柴米事的。另外使臣还配有专门的厨子、做点心的糕饼匠,等等。册封舟上人数众多,船内需备好几百人的米粮、蔬菜,并且还备有航海祭祀时需要的活羊、生猪等祭品。另外,郭汝霖《重编使琉球录》亦载,舟中鸡鸭、牲口之类尚多。“由此可见,船上应该是养了一些家禽牲畜的,这也可以看出,平时船上的人们也是有荤食的。李鼎元的《使琉球记》亦记述了嘉庆元年使琉球回国时的情景,那时遇到海盗袭击,为激励军士奋力击杀海盗,李鼎元“令守备牵一羊至,斩以衔”。这一记载说明当时册封琉球的航海中有活的家畜在册封舟上,否则就不会有“牵”一羊的记载。

在航海过程中,人们也常常饮酒。万历年间萧崇业出使琉球,迷失方向品见山时“舟中人无不拍子大欢,各排愁破虑,举筋相慰劳,称‘见山酒'云”。而在归程终见台州山时“无不哗呼舞蹈,哄然色笑焉”。还有嘉靖年间李鼎元使团在大鱼夹舟助行时,也有“舟人举酒相庆”。

在航海途中,垂钓不仅是航海中的一件趣事,同时也丰富了航海的饮食。历次册封琉球使团的火长、舵工、水梢都从福建沿海各地调遣,而以福州、漳州、泉州习海者为主。这些人平时就喜垂钓。如万历年间出使琉球的萧崇业就介绍“余二人倚膀而观,一篱工谓有鱼数头逐舟游。夷梢熟海者,往来常具钩饵行。于是垂六物取之,辄获鲜鳞二;顿下中数创,尚跳跃不即僵。顾其色青绿,闪烁有光耀,教中国恒鱼异。余欲生之,选间,僵不可放也矣,由人强烹之,昧果佳;第终诧,不欲多食也”。万历年间夏子阳使团“过姑米山,有二巨鱼逐舟。漳人戏垂钓,获一重二百余斤。余闻,亟令择放之;时为众蹂躏,业已先仆,遂入舟人釜中,殊为快恨”。虽然使臣对漳人的垂钓不太赞同,但是这对于沿海以捕鱼为生的人们都是十分平常的事。

尽管册封琉球的航海做了大量的准备,然而海上航路艰辛莫测,一般都会遭遇风险。一旦久泊海上,饮食就成了大问题。如嘉靖年间出使琉球的郭汝霖在回程途中遇风暴而“五日不一粒,生死己决度外”。康熙年间出使琉球的张学礼使团就因在海上迷失方向,“舟中水米且尽,梅腹三日矣”。乾隆年间出使琉球的周煌使团也冈遇上大风暴,被困海上,导致“柴、蔬、米俱尽”。人们只能祈求神灵的庇佑,等待救援。

在册封琉球的航海中,医疗卫生是极其重要的。为此每次册封琉球都有医生相随。医生,“所以备药物、防疾疫,又数百人躯命之所关也”。如徐穰光在《中山传信录》就介绍出使琉球时随带有外科医生一人、内科医生一人。人海行舟,生死未卡,但随带医生,也能在有限的范围内给予救治。船舶在海上时有颠簸,就像“人如磨上行,四方易位,头目眩迷”。这是一般不习于水性的人们都会有的情况。“于是有食而呕者,步而跚者,晕而卧者;问之,舌举而不下者;答之,口怯而不合者。”“舟中人晕者、呕者、昏迷欲倒者纷如矣。“萧崇业言此皆屠夫不习水,且漫不知降伏其心,故少涉惊危可愕之事,神竟为所夺耳。“徐碟光亦曰颠仆呕逆,小小困顿,海舶之常。”

明清册琉球封使团的渡海,都需考虑到季风问题。一般是“以夏至后,乘西南风至琉球:以冬至后,乘东北风回福州”。所以航海时间就是夏冬两季。夏日酷热,中暑生病的人就多了,嘉靖年间的册封使陈侃和高澄就因“暑气熏蒸,脾胃受疾,寝食弗安”。而其他人也因为“天气颇炎,船面虽可乘风,舱口亦多受湿,染疫荆者十之三四,竟不起者七人”。面对这种情况,除了令随船的医生设法医治之外,也只能“于船面搭矮凉棚,使舱居者更番上坐以乘风,或“作小屋一二所,日番居以避舱中暑热”。

而冬日严寒,北风凛冽,舟工“持舵时身为戚水所拍,北风裂之。其痛是非常难忍的。医生遂“用蜜半斤,淡酒三十斤,防风当归等药末半斤,煎汤浴之,一夕而愈矣。还有风浪大时“舟皆裹冰,榜人冻涩,不能施力”,只能“亟其衣,初以布,次以袖缎袭袄,以使身体暖和。

在航海过程中,船上的居住条件也是十分重要的。陈侃《使琉球录》使事略中描绘了册封琉球航海中的居住条件“其舟之形制,与江河间座船不同。座船上下适均,出人甚便,坐其中者,八窗玲珑、开爽明雾,真若浮屋然,不觉其为舟也。此则舱口与船面平,官舱亦止高二尺,深入其中,上下以梯,艰于出人,面虽启脯,亦若穴之隙。所以然者,海中风涛甚巨,高则冲、低则避也。放前后舱外,犹护以遮波板,高四尺许,虽不雅于观美,而实可以济险。”

夏子阳《使琉球录》载“按海船形制,与江湖座船不同。座船前后调停出人甚便,中间窗户玲珑,开明爽朗,不异安宅也。此则舱口低凹,上覆平板为战棚;下为官舱,仅高五六尺。倪倭深入,下上以梯;面虽启脯门,然篷榄当前,外元所见:盖恐太高则冲风,故稍卑之耳。……官舱之后,为司针密室,伙长居之;又后为梢,舵工在焉。梢尾最高处,为黄屋二层,中安诏赖,上设香火,奉海神也。”

清康熙年间使琉球副使徐藻光笔下的航海居住状况是这样的,一号船,使臣共居之;二号船,载兵役。一号船,前后四舱。每舱上下三层:下一层,填压载巨石、安顿什物。中一层,使臣居之;两旁名日‘麻力’,截为两层,左右八间,以居从役。舱口梯,两折始下。舱中宽六尺许,可横一床。高八九尺,上穴舱面为天窗井,方三尺许以通明,雨即掩之,昼黑如夜。舱面空其右以行,船左边置炉灶数具。板阁跨舷外一二尺许,前后圈篷,作小屋一二所,日番居以避舱中暑热。舱水柜,设人主之,置签给水,人日一阻。船尾虚梢为将台,立旗囊,设藤牌、弓箭,兵役、吹手居其上。将台下为神堂,供天妃诸水神。下为舵楼,楼前小舱布针盘,伙长、中它工及接封使臣主针者居之。”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古人在航海过程中对于船上人员居住的环境也是十分重视的,按各自的身份和需要,安排得井井有条,使得各类人员在航海过程中能得到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四、神职人员与使琉球航海中的宗教活动

我们看到历次册封琉球的航海都有道士和高僧参加。这是因为航海过程中需要举行很多的宗教仪式,保佑航海平安。册封使团在航海过程中,祭拜海神、祈求平安是每天最重要的功课。册封舟上必设神堂,供奉海神。船户中设香公一名,在航海中,负责“天妃、诸水神座前油灯,早晚洋中献纸及大帆尾缭”等供奉、祭祀事务。“舟中人朝夕拜礼必虔,真若悬命于神者。”

另外,册封使团航海途中,需横被俗称“黑水沟”的台湾海峡和黑海。过黑水沟时,也要祭海神。这不同于祭天妃等水神,“杀生猪、羊各一,泼五斗米粥,焚纸船。鸣证击鼓,诸军皆甲露刃,俯船作御敌状”。在嘉庆年间李鼎元出使琉球时,不知沟所在也。当时,琉球伙长云“伊等往来不知有黑沟,但望见钓鱼台,即酬神以祭海。”李鼎元“随令投生羊,泵,焚吊、莫酒以祭,无所用兵”。

除了每天的朝夕祭拜,当数百人性命系一叶扁舟在狂风巨浪中挣扎时,束手无策的人们只能乞求海神的保佑。他们或焚香设拜,或发誓许愿,或降箕卜,或出檄发牌,仪式五花八门。

通常,人们在航海危难之时,不外是焚香设拜,”大呼神明求救”,“叩首航无已”。人们还“齐呼‘天妃’而号,剪发以设誓”,祈求平安。康熙年间张生学礼等出使琉球危难之中,“各许愿,设簿登记”,当平安返回后,所许之愿再“一一修还,所谓无所负神明”。

有时人们也降箕卜,希冀得到神的启示。如万历年间萧崇业出使琉球迷失方向时,“令舰匠作彩船以攘,又昕习于巫者喧金鼓以降箕,已又俯伏神前求政,穷祈祝事,一无所吝”。又如陈侃、高澄出使琉球时,有”管军叶千户,平日喜扶莺,众人促其为之。符咒方事,天妃降箕,乃题诗于灰上:‘香风惊动海中仙,鉴尔陈、高意思专。谁遣翼神挠海舶,我施阴莺救官船。鹏程远大方驰步,麟阁勋名待汝还。四百人中多善类,好将忠孝答皇天。’诗毕,复判曰:‘吾已遣临水夫人为君管舟矣,勿惧!勿惧!’”郭汝霖出使琉球时亦有“舵工陈兴琪又善降箕,乃用李君一家憧并不能字者扶之。字皆倒书口:有命之人可施拯救,钦差心好,娘妈船都平安也”。通过这种神与人的对话,起到了稳定人心、战胜风浪的作用。

此外,若航海途中无风时,人们同样会祈神求风。如郭汝霖使团”行至赤屿无风,舟不能行。至暮,舟荡甚。皆谓无风而船如此,事诚可怪。乃亦从俗,施《金光明》佛经一部,并作彩舟异之舱口,而风忽南来,得保无虑”。夏子阳出使琉球时亦”风微细,舟不行,而浪反颠急,舟人以为怪事,请作彩舟穰之,而仍请余辈拜祷于神。甫拜毕,南风骤起”。

有时使臣还出橄发牌,“撒告龙王,词用严切”,来祈求保佑。如万历年间谢杰出使琉球后在《琉球录撮要补遗》中写道:“方舟之将至夷也,忽海披顿裂,深黑不可测役之。老成者曰:此龙神迎诏也。余以安众心为请,始勉为书‘诏敢在船,龙神免朝’八字,牌一发,即云散于天,涎归于海。”又如康熙年间张学礼出使琉球途见“二龙悬挂,尾、霞俱见:似有天吴、海童奔逸左右者。守备手样吕、魏文耀告曰:‘皇灵远降绝掘,百神来集,速出”免朝牌”示之。’牌悬,如故也。顷之,乃悟,易墨以朱,一悬鹤首,一投于海中。天渐开,云见散”。

膜拜海神,祈求神明保佑,当然是一种迷信,但是,对天妃等神明的膜拜又不同于宗教信仰,是一种对自然神的崇拜。它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中是很普遍和盛行的。当人们还不了解自然规律、不能掌握自身命运而受自然界所支配的时候,就把自然现象神化,产生崇拜迷信,借以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海神的出现虽然是一种迷信,但是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却能给航海者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增强人们跟海洋搏斗的信心。

五、舟师司针的航海禁忌

在册封琉球的使团人员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航海人员,从舟师、司针到各种航海人员,我们从琉球人程顺则撰写的《指南广义》一书中可以了解到他们在航海过程中的诸多规矩,这也是中国人航海的一个部分。

程顺则《指南广义》中记述了关于航海的六条戒律,他说,这六条虽以警诫舟人,亦可为作客者之药石,幸勿以为迂腐而忽诸。六条戒律内容如下:

其一,四时调摄

百陵学山曰: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全自全;动静以欲,心火自定;宠辱不惊,肝木以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心属火,肺金,肝木,脾土,肾水,此五行之所属也。心欲若成多伤心,肺欲辛苦多伤肺,脾欲甘酸多伤脾,肝欲酸辛多伤肝,肾欲咸甘多伤肾。此五味之所宜忌也。

春三月,万物发生,肝旺脾弱,宜减酸增甘以养脾。夜卧早起,节饮食,慎风寒,频频行步,以和四肢。

夏三月,伏阴在内,心旺肺弱,宜减苦增辛以养肺。不可怕怒久眠,又不可过飨生冷,秋至多生瘁病。

秋三月,天气消铄,肺旺肝弱,宜减咸增苦以养肝。使神气收敛,不康可落水洗澡 。

冬三月,血气凝塞,肾旺心弱,宜减成增苦以养,这。经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湿。

万物惟人为最贵。百岁光阴如旅寄,自非留意修养之未,免疾苦为身累。春寒莫使棉衣薄,夏衣汗多频换着,秋冬衣服渐加添,莫待病生纔服药。

人之一身,在皮为汗,在内为血,在肾为精,在鼻为涕,在自民为泪,出则皆不可田。惟在口为津,独可还元。人能终日不唾,则津液不泄,面目有尤。古云:多唾损神,远唾损气。宜随满随咽,自然四体不枯。

语云:发是血之余 ,一朝百度梳;足是人之底,一夜一回洗。多言损气,多笑伤脏,多记伤心。印酒寅饭,宜少食。食毕漱口,牙齿不败。食饱宜散步,强食脾劳,强饮胃胀。伏热 莫饮水,冲寒莫饮汤。热饮伤胃,冷食伤肺。盛暑浴冷水, 多成伤寒。宿本[木]上有五色者有毒,不可洗手。暑月远行 ,忌水濯足。饥忌浴,饱忌沐。酒醉不可房卧。醉眠当风处 生病。大热大寒大风雨,震类浓雾之时,忌出门及行房。本命日,及日月薄蚀、庚申甲子、朔望弦晦、四时二社、二至二分,并忌房事。

省心法言云: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身间不如心间,药补不如食补 。

此平日调养法也,知此则精神健旺,看针时,自无昏愦之患矣。

这段文字若不细,以为与航海医学卫生无关,但四时调摄的最后一句话点明了这段卫生健康的经验之谈是航海过程中的医药卫生常识,程顺则说了,只要这样调养身体,航海看针就“无昏愦之患矣”。

其二,饮食杂忌

凡生肉坠地不粘尘,及煮难熟者,忌食。黑牛白头独肝者,忌食。白羊黑头、黑羊白头及独角、六角,猪羊心肝有孔者,皆有毒。禽畜肝青者,忌食。白鸡黑头、黑鸡白首,鸭目白者,鸡有四距、六距者,皆有毒。卯有八字,鸟死不伸足者,有毒。虾无须及腹下黑者,忌食。猪肉及裡鱼,病新愈者,忌食。猪头、猜嘴、小肠风疾者,忌食。醉后饮水,失声。吐后饮水,成消渴。醉后洗水,成手颤。饮酒过度,能腐肠烂胃,溃髓蒸肌,伤神损寿。酒后食红柿,心痛。饮白酒,忌食甜物。铜器锡瓶盛酒过夜,忌食。食不厌精、不厌温。

食物养人,亦能害人,一有不慎,是因口腹,及效伤生。故毋论船上家中,皆宜物物加察,不可忽略。

关于食物的食用禁忌,这里又提到船上,也就是说,中 国人航海饮食对食物的要求由此可见一斑。

其三,养心穷理

以言讥人,取祸之端。惟存心皆天理,理存气和,即人有过,自能容之矣,何[机]之有?故人贵乎养心。

口舌伤人,风波易起,况同舟共济之人乎?司针者,能与众和同,合心商酌,自然所向无虞。

这条戒律是告诉人们,同船航海之人,一定不可口语伤人,尤其是司针掌舵之人,更要与众人和气一团,才能确保海上航行的安全。

其四,谨戒戏谑

戏谑非正也。每见世人,尚刀阔智,以为戏,至于忿争而不止者可乎。诗曰:善戏谑兮,不为虐兮。人固不免于戏。书曰:不梓细行,终累大德,可以为虐乎。

谑之不善 ,不如勿谑。司针在船,看针不暇,何心于戏,况能 致忿争,戒之为是。

这一条戒律主要说行船走海切不可随意开玩笑,若有不慎,将影响航海大事,得不偿失。

其五,戒浪饮酒

祭享养老燕宾,皆不废酒。惟过饮,则乱性失仪,必至败德烂肠腐胃,未免伤生。所谓狂药,非佳味者,禹恶之宜也。大凡饮酒,只可微醺,慎勿以无量为词。人非圣人,能不及于乱乎。

饮酒大醉,如病狂丧心。航海地危,看针事重,而可沉湎不省乎?切宜禁止。

这条戒律,不言而喻是针对舟师和司针的,可见古代人航海对酒后驾船的危害认识得十分清楚,在古人看来,

其六,禁作无益

无益之事,不可为也。书曰:勿作元益,害有益。如擎笼养鸟、博弈贪杯足淫声美色,皆能坏人心志。有一于此而不损德败名者,未之有也。

此亦平日励行之功也。司针者,念念在针,不为他事所扰,自然心志凝一矣。

这条戒律是告诫所有的航海人员,不可无所事事,把精力都花费在无益的事务之中,对航海业务要精益求精,“心志凝一”。

总而言是,《指南广义》的所有内容来自中国人的航海经验,所有我们看到其中关于航海的六条戒律,亦是要求舟师、司针者在航海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规范,这也使我们对古代中国人的航海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以致这些经验,在今天的航海过程中也是值得借鉴的。

 

作者:谢必震,历史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现为日本法政大学、日本琉球大学客座研究员

    进入专题: 琉球   航海生活   明清时期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琉球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565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