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萍:豌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97 次 更新时间:2023-08-09 23:02

进入专题: 豌豆  

陈艳萍 (进入专栏)  

豌豆,就是北方人说的蚕豆。

去年寒露时节播种下去的豌豆,春天一来,就开花。长在路边,紫白点点,清气雅雅,弯着绻着豆蔻年华的小样儿。女孩子看了,忍不住偷偷摘。

花谢后,长出豆荚来,稍稍鼓胀时,那是生吃的最佳时刻。清甜嫩化,一股草鲜味,有现今任何水果无法比拟的口感。这时候,放牛人得特别注意,稍不留心,牛会搅上一大口嫩豌豆,气定神闲地嚼。

放学了,一群孩子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眨眼间,几个男孩不见了。女孩们当然知道,他们扎进旁边的豌豆地,剥豌豆米压饿解馋去了。几个小鬼头女孩一商量,一场恶作剧现形。趁着他们猫着腰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其中一个女孩大声喊:“有人来了,有人来了。”

田野空寂,声音传得远,几里路之外的人也能听到。男孩们赶紧从豌豆地里钻出来,手里抓着一把嫩豌豆。田埂窄,旁边是刚犁好的水田,水的光泽和太阳的余晖相遇,熠熠灼灼,晃眼睛。几个人慌不择路,同时一挤,“扑通”一声,华兵掉进水田,四仰八叉地扎挣。

伙伴们四下一望,见没有人来,大家停止逃跑,拉起华兵。此时,华兵已成了泥猴。衣服还不打紧,可书包打湿了,回去肯定挨打。他吓得“呜呜呜”地哭起来。

目睹这个场景,女孩们笑的恨不得打滚。听见哭声,才想起闯了祸,随后一溜烟儿跑了。

再长几天后,豌豆越发饱满,这时候,人们叫它“清泡子”,摘下来炒着吃或者做汤,清香绵密,是美味佳肴。尽管大人们知道,可大家并不在这个时候采摘它。眼下的季节,菜园子瓜蔬丰富,不指望它做下饭菜。这些豌豆,要等它们长老变绿,硬得像一颗颗小花米石,才收回来晒干,将来派大用场。

心疼孙娃的祖母顾不得这些,去菜园子采回来后,剥掉外壳,在水中浸泡一小会,煮熟捞起来,加油盐翻炒。几个孩子围着灶台,手里拿着一张书纸接着,祖母每人舀一勺。得着的,赶紧散开吃去。

快过年了,母亲拿出积攒的老豌豆,炒完炒米后的热锅,把豌豆倒进去“扑啦扑啦”地和着沙炒。炒豌豆的香非同一般,又浓又醇。吃这种豌豆,要牙好,铁似的,有铁豌豆一说。

炒豌豆吃了口渴,揭开家里的水缸盖子,上面一层细冰,拿起来嚼的咯蹦脆。也或者拿一根竹竿,到屋檐下打冰棍儿。一人打,一人接,总有接住的。冰棍儿没一丝甜味,你争我抢,吸吮夏天的清凉滋味。

早晨,我去喊秋秋上学。房间里有一张破旧的桌子,桌子上摆着两个青花瓷坛,瓷坛里有秋妈妈炒的豌豆。我进去时,秋秋正抓一把往自己口袋里装。看见我,也抓一把往我口袋里装。一路上,有豌豆吃着,长路就变短了。

母亲不会把家里的豌豆全部炒熟,她还会留一些,菜地里青黄不接时炒一碗油盐豌豆当菜吃。

这道菜看起来简单,其实又复杂又需要技术,弄不好就是外壳焦糊,里面夹生。和红薯类似,要熟不熟,吃了不消化,屁多。

菜油锅烧得热热的,把洗净沥干的豌豆倒进去,不停地翻炒。再把灶火小下来,炒至豌豆外壳少许变糊,变焦,变黄后盛起来,快速倒进冷水中浸泡。这一热一冷的过程,就叫“焌”,有些地方还叫它“焌豌豆”。等豌豆泡胀变软后,沥起来。菜油烧至冒烟,放少许水,加盐,倒进豌豆翻炒。喜欢味重些,加生姜大蒜和辣椒,滋味更丰富。

油盐豌豆,油盐豌豆,是很形象的。这道菜,要多放盐,豌豆本身不进味,怎么炒都不会咸。油盐匍匐在豌豆上,像刷了一层光裹了一层霜。不好夹,只能往碗里拨。咬在嘴里,咯嘣脆,味馥郁 ,有嚼劲,回味长。

剩下的,母亲收进碗柜。孩子们临去上学,溜进厨房,抓一把放口袋里,油渍染的口袋乌一块青一块,有味得可以剪下来一并吃掉。

油盐豌豆好存放。家里若有大孩子在外上中学,回来拿菜,母亲炒一碗油盐豌豆,是一星期的下饭菜。

这碗菜香脆,可我家里不常炒。爷爷奶奶老了,咬不动,奶奶常做的是汽水豌豆。枯豌豆用水泡涨变胖,沥干后倒进锅里翻炒至变色,赶紧拿尖嘴油壶沿锅淋一圈菜油,迅速盖上锅盖。不多会,传出“嘭嘭”脆声,那是豌豆在开花。待响声小了,揭开锅盖,这时,冷不丁会有几粒不听话的豆儿“噌”地一声跳上灶台。该加盐了,翻炒几下盛起来。小饭桌边,爷爷的一杯小酒已斟上,正等着呢!

炒过汽水豌豆的铁锅,就着那缕豆香 ,把淘好的米倒进去焖习锅子饭,是奶奶的拿手好戏 。底下一层焦黄的锅巴,有豆香,滋味特别,我已很多年没有吃到。不,是再也不会吃到。不禁想起鲁迅先生《社戏》里的结尾: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再也没有看过那夜似的好戏了。

乡下人家烧土灶,都有煨汤的小火罐。泡好的豌豆,装进火罐,煨进做过饭后的热草灰中,几个时辰后拖出来,熟豌豆香扑面而来。这道菜入口即化, 营养丰富,暖老温幼。

小时候,听得最恐怖的一件事,就是有人用一粒豌豆,把另一个人钉死了。我不信,心想这么小的东西,怎能致人于死地?缠着问奶奶,奶奶说运气不好,钉着太阳穴了。经年过去,每每想起,仿佛真有一颗豌豆,打在自己的太阳穴上,有惊心的感觉。

现在的故乡,会炒油盐豌豆的人变少了。不是别的,是不缺吃。再一想,它也实在算不得佐饭菜。硬要它当菜,是强它所难。怪不得那铁锅里兹啦兹啦响,怕是反抗也未可知。它其实,和板栗花生一般,是闲食。“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那般,等着人,敲着棋子,看着灯花,淡口嚼几粒豌豆,刚刚好。

不过,这样说,爱喝酒的人会有意见,说我是女人之见。油盐豌豆,下酒极好。写到这里,泛起一个场景:故人万里归来,置酒灯下小饮,一盘油盐豌豆,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心下快活,口不能言。

进入 陈艳萍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豌豆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吾乡吾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5235.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