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狗,怕得要命,从来没有想着养狗。
看到养狗的人,我以为他们是寂寞,需要陪伴。他们是无聊,闲得没事做。
橘子来了后,我才知道:动物和人的关系,这样美好。我不寂寞,不需要橘子陪伴。我更不无聊,也不需要逗橘子打发时间。
橘子来了,是生命,是贵客。我必须要认真待它,好好待它。
其实,它并不是因为我而来。汪洋和黄晴想养狗时,我虽然表示理解,这是他们儿时的梦想,是生命的未完成情结。但我仍然极力反对,说不能养狗。养了,是一种羁绊,无法摆脱的羁绊。因为我们不能像莫泊桑笔下的勒费弗尔太太,不喜欢狗了,就把它扔进深坑。
我的反对没用。橘子来了。而且,他们压根就没有打算给我来照顾。
我喜欢橘子,就和他们商量,橘子能不能两边生活?
照顾橘子,不是为了陪伴,也不是为了消遣。纯粹是,对于这个物种的喜欢。
因为橘子,常常让我心生感动。感动生命之美。
它跟人最亲近的动作是舔手,仿佛那是它待人的最高礼节。如果手上有水,它一定要帮你舔干,如同舔它自己的爪子一样。
橘子很少出去玩,有时带它出去,在那些犬类拉屎拉尿的地方,它嗅吸得格外虔诚。如同一个侦探,在寻找线索。那种虔诚里面,带着发现,带着渴望,带着孤独。
是的,它嗅到了同类的气息,它想和它们在一起。
和人在一起,人对它再好,也不是适合它的生活,不是它想要的。
这样想的时候,越是理解橘子的孤独。
看它闪动的耳朵,踏在地上的四肢,身上的毛皮大衣。喝水、吃饭、睡觉等等,里面都有橘子的孤独。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句话,用在所有的生命都是合适的。
它在人身边所有的表现,都是它和同类生活的样子。和同类,它会得到想要的回应。人,却给不了它。
所以橘子,总是意犹未尽。所以橘子,总是落寞。
它永远一副等待的模样,在等待自己想要的生活。它把一切袒露在人的面前,人却不能用它想要的方式待它。
橘子,对人也是好奇的。
我们做什么,它盯着。那眼神,也是在想努力弄明白。有时候,还歪着头想。
它不能言,也就无法知道它想了些什么。是如何理解,我们之间的关系的。在它眼里,人到底是什么。
时间长了,橘子知道,手机响了,就是要出去。它当然不会知道是手机,它只是听见响声后的一种条件反射。我拿起一袋干果,那响动,橘子听见了。快速过来,候着。
拿出一个果子,没拿好,掉在地上。刚低头去找,橘子已经衔在嘴里,去它的垫子上玩。
第一次见到这个果实,它很兴奋。
照例是抛啊,咬啊,玩得有滋有味。
可能是力度有点大,果子跑了,跑到电视柜下面去了。橘子的头往地上一缩,钻进柜子里,只留下屁股尾巴在外面。
果子是圆的,它费了点劲儿,才把它衔出来。失而复得,橘子的欢喜之情虽说没有言表,但那神态和动作是能看出来的。
后来再玩,它多加了几分小心。
我牵着橘子去散步,它有时走在我的前面,小耳朵竖着,四肢咚咚咚地往前踏步,姿势很优美,步态很从容。有时走在我的后面,仿佛体力不支的样子。有时走在旁边,抬起头看我。
这个时候,我就想,我没有办法不爱它。
橘子从哪里来,我不知道,它更不知道。我只知道,它是在商人的安排下,两只犬发生关系后,才来到人世的。
可以说,它还没有影儿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商品了,一个为了获利的商品。当然,也是顾客的需要。没有需要,也就没有这样的繁殖。
它是狗,原本应该和狗在一起才开心。可是,它却必须要和人在一起,让人开心。
哲人说,人人都是这世间的孤儿。同样的,说的也是狗。
橘子就是这世间的孤儿。
每当我吃点什么的时候,橘子就赶忙站起来,靠近我,盯着我,那样子,也想吃。
人对于食物,可以挑拣,可以选择,这个不吃有那个。橘子,不想吃的也可以不吃,但是它不能挑,只能被动地等待。这会,是不想吃的食物。但愿待会,是自己想吃的食物。
橘子是一个动物,我们爱它,却无法交流,只能投其所好,让它开心。橘子,作为狗生,最开心的事情应该就是吃好吃的食物,有主人的陪伴。
它最喜欢的场景是:一家人都在,它想卧在谁的脚边就卧在谁的脚边,竖着耳朵听人说话。
狗的听觉灵敏,雷声雨声,是它的最怕。
天突然黑下来,雷声从远处滚滚而来,仿佛千军万马,吹着号角,骑着战马由远而近。
这是橘子最害怕的时候,它躲在人的腿旁,躲在沙发旁边,躲在座位底下,又都觉得不好,它想啊想,去厨房的橱柜边躲了起来。
告诉它,这是自然规律。告诉它,不用怕,有我们保护它。无论怎么安抚,它也解脱不了。
看它可怜,给它平时最喜欢的肉干。因为恐惧,它没心思吃。
人的世界,橘子是理解不了的。
人们喜欢孩子,就是因为孩子单纯,真挚。在孩子眼里,爸爸是最好的,妈妈是最美的,且毫不吝啬地表达出来。在狗的眼里,也是如此。主人是最好的。
它把所有的热情都投放在主人身上,把所有的真挚都洋溢在主人心里。孩子大了,对父母的感情会变。而狗不会,它永远单纯,永远真挚。
主人哪怕是离开五分钟,再见面,对于狗,也是久别重逢。它用殷切的呼唤迎接主人回来。离得长点,叫唤里还伴随呜咽。呜咽声夹杂在扒拉舔蹭中,表达着它的思念和等待。格外让人怜惜,也或者满足。
罗兰夫人曾说,我接触的人越多,就越喜欢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