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秋丽:文明观的中国表达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829 次 更新时间:2023-08-01 19:58

进入专题: 文明观  

马秋丽  

 

文明观是指人们对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明的观点和态度,是对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关系如何、人类文明走向何方等问题的解答。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世界现代化大潮,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形成的文明观,是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的文明观。

文明是多彩的,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当今世界上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二千五百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五千多种语言。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应对不同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在不同生产条件和发展条件的实践中形成了差异多样的文明形态。正因此,世界文明的百花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意盎然、丰富多彩。文明差异性的客观现实也使得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中不可能整齐划一遵循同一模板,这就要求我们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的差异性及其对发展道路的选择。

长期以来,西方形成了一套文明理论,奉行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将自己的文明作为标准和样板。西方现代化的文明观对待不同的文明,认知上不接受、不理解,态度上排斥、贬低、丑化,行动上改造、同化,甚至企图取而代之,造成严重的文明隔阂。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认为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我们应当在求同存异中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的有益成分,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谱写中华文明与不同文明交流的新篇章。

文明是平等的,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不同国家和民族应该在相互尊重基础上,促进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注入动力。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中华文明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中华文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开辟,遣隋使遣唐使大批来华,法显、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西洋等,都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事例。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文明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文明冲突论”为人类勾勒了充满冲突、争斗乃至战争的动荡不安的图景,“历史终结论”则认为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文明。而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文明观,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不仅各美其美,而且美人之美,互学互鉴,美美与共。在实践层面,中国式现代化以文明交流互鉴作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积极推进各种文明间的对话交流,为中国式现代化汇聚了人类文明的力量,同时也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文明是包容的,在开放包容中共同发展。“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和而不同、开放包容的文化基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精神,使得中华民族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大度地同域外民族交往和开展文化交流,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开放包容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五千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鲜明体现。在世界日益变成地球村、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开放包容的胸襟,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回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世界文明朝着平衡、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引领下,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处,已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不断绘就开放包容的文明华章。特别是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为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描绘了新愿景,昭示了世界不同文明共同书写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的发展方向。

作者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进入专题: 文明观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史学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499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