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萍:何处桃花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90 次 更新时间:2023-07-30 22:49

进入专题: 何处桃花源  

陈艳萍 (进入专栏)  

中国文化史上,大家都知道的,有两大谜团。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下落,陶潜《桃花源记》中的真实地点。

这两件艺术品很巧合,诞生在同一个年代——东晋。后来兰亭集序消失了,从此成了中国文人的心念,只能靠摹本聊以自慰。那年,陶潜的桃花源诞生了。人们奔走相告,朝思暮想,但没有人真到过此地。从文字,可以看出,连陶潜自己,也是没有到的。

陶潜好酒,那日,应邀去友人家赴宴,相谈甚欢。酒酣耳热之际,友人讲起一个渔人的故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寥寥数语,一副乡村生活图景呈现在眼前。写这样的故事,一定与人生经历有关。那个年代,刚刚经历过樯橹灰飞烟灭的三国时期,经历过血雨腥风的魏晋时期。陶潜听说过竹林七贤的遭遇,听说过“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的景象。到了东晋。佛道兴盛,社会相对稳定。陶潜断断续续做过官,在前人的遭遇里,他看清了生命和生活的本质。向往田园,向往自给自足的纯粹生活。他要的是,既在生态上独立,更在精神上独立。

这个故事,深谙陶潜的归隐之心,也是他喜欢的乡村题材。文人有一个习惯,遇到感同身受的事情,喜欢捉笔,怕它春梦了无痕。他当时写了一系列田园诗歌,缺一个序。用渔人的故事来做序言,合适。于是一挥而就,千古不朽。

文中的桃花源有确切年代和地名,按理不该有争议。有人说在湖南的常德,有人说在湖北的十堰,也有人说在安徽的黄山。截止今天,各地争先恐后,桃花源居然有三四十处。本是简单极致的生活方式,却被人如此千年千寻,即使陶潜复生,也始料不及。

湖南新化的奉家镇,有个下团村。那里的春天,夹岸桃花,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与桃花源写的相似。资江流域的支流从村中穿过,奔流山林间,汇入洞庭湖。和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正好吻合。而武陵,古时属湖南常德一带,也正好和此地相邻。还有一点更神奇,当年渔人系船用的大石头,居然还在。有一户村民,拿出族谱,上面记载,祖先为避秦世之险恶,从咸阳迁到这里,改姓奉,隐姓埋名生活。这一切昭示着,此地最有可能是陶潜笔下的桃花源。

从新化出发,进入水车镇附近时,汽车开始爬山。翻越一个个山头,不见人影。山路弯弯,始终在河流的指引之下。山是男人,河流是女人。伟大的女人,引领我们走。

一路荒无人烟,车在飞驰。不知过了多久,人车俱疲,晕头转向。文字里说,太守派来的人,找不到进洞的路。依今天的交通,想古人的出行,山高林密,野生动物出没,迷路不足为奇,害怕理所当然。再说这里并无宝贝,也无奇景,并不是非到达不可的重要之地。部下们找不到,打退堂鼓,也在情理之中。

当导航告诉我们,快接近下团村时,才又振作起来,兴奋地等待。不经意间,往车窗外望。山坳坳里,散落着一间间民居。民居间,有宽敞纵横的稻田。一眼看去,心里不禁惴惴不安起来,这哪是桃花源呢!千里奔来,探访的很可能是极其普通的荒野村落。

顺着山体往下,又近半小时的转圈,村庄才到眼前。季节不对,没有落英缤纷。秋高气爽,溪水几近断流。老人们屋前闲坐,似望非望着陌生人。民居多是两层或者三层的干栏式木板房,穿斗式构架。木质窗户上,刷着白色的油漆。这是古人的发明。白色和夜间月光的融合,投射出一种光,可以防止野兽前来攻击。一处屋顶盖着的不是普通的瓦片,而是树皮。老人正在门口晒谷子,嘴里嗫嚅着,似在说,你们是旅游来的。

村庄不大,一小时不到,前后即转了一圈。对照文字,无一不吻合。但分明觉得,这不是理想中的桃花源。千里迢迢而来,这样的景致,让同行的亲友非常失望,纷纷嚷着不像,要看看后马上离开。

他人的行为是一面镜子。在大家的失落轻叹中,我豁然开朗,却无言以对。人们怀想着陶渊明的桃花源,以为该是文中那样。去了,有秦人穿长衫,出来迎客,询问外界的情况,再请到家里,摆酒杀鸡招待一番。

一户人家的背后,有一条山路,弯弯曲曲通向山粱,一块一块的石板铺就,这该是古时的驿路。路旁,一个大冬瓜静静地靠着田垄,默默地生长。远远看,它没有任何依存。走近细看它,枯败得只剩下一根细细的茎,隐在青草间,供果实吸取土地上的营养。

屋前屋后,大多有池塘。鸭子瞪着腿,追逐嬉戏,“噗噗噗”。小鸡们站岸边,“咯咯咯”应和着。犬在远处吠。哪家的门,又进了陌生的客人。门口的藤上吊着一个大南瓜,圆溜溜的“庞然大物”。主人怕它沉重而不堪,搭了个三脚架,横一块木板,轻轻托着它。

这些图景,让我格外感动。感动自然风物的自由生长,感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今天,我们忙碌的生活,已被手机和电脑占用。已没有时间与闲情,去野外看一棵冬瓜藤的花开,一个南瓜的长大。

村中新建的风雨桥上,一个角落处,放着一个破烂的背包,鼓鼓囊囊塞满衣物。包的周围,有凌乱的属于流浪人生活的痕迹。等我再转回来,那里坐了一个老人。头发齐肩,好像是一位奶奶。脚很大,穿一双男士鞋。看看面部,又觉得是爷爷。我猜想:这位老人,是当地人,疯疯癫癫,家人讨厌他,把他的衣服装在破包里,赶他出来。他流浪在野地,渴饮溪水,饿捡食粮。听鸟语,看花香,浪掷日月,悠哉悠哉。

精神病的治愈是世界性难题。他们的生活,从表象看,是回归到了生命的本性,做到了生态上和精神上的独立。从本质上看,与桃花源精神相吻合。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陶潜的《桃花源记》,一个是求索文化的本源,一个是回归自然的本源。不一样的两种形态,归入的是同一种宁静致远。

很多人说桃花源是笔端伊甸园,是精神乌托邦,是陶潜的理想化产物。我不这么认为。《桃花源记》里的桃花源村庄,是有的。渔人的故事,是有的。只是在落笔的瞬间,它就升华了。在时间的长河里,它超越了。

我们的社会形态,常常鄙视田园。农民身份,是卑微。乡村生活,最贫穷。人们向往它,至多也只把它当作后花园,待几天,养养心,起身,往城市去。城市生活的人对田园,属于叶公好龙。乡村生活的人对乡村,是诅咒心态。每个人都不想要的生活状态,怎么会真正存在呢!

真正的桃花源,已不是一个地方,更不是一片风景,而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绝不关注外在的安逸之感。状态,怎么能寻找呢?

如若只是一味在乎桃花源的风景,在乎眼前看见的生活,那一定是没有领略桃花源的真谛。如若我们只是想看,而不是真要那样的生活,就只能顾此失彼,南辕北辙。只能失落和迷茫。

平凡往往是伟大的。我们寻找桃花源,意识到它的伟大,而忽略了它的平凡。我倾向于生活里,桃花源在处处不是处处是,处处是又处处不是的地方。

桃花源没有了,只留下它的精神,让人神往和迷恋。如同《兰亭序》,我们记着那个春天,那个场景,那种情怀,就已足够。

进入 陈艳萍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何处桃花源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吾乡吾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493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