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很久,没有看见萤火虫了。
那时候,有乘凉的习惯,家家户户门前摆着竹床。竹床少,人多,不够躺,我们就只能出去玩。
拿着一个洗干净的墨水瓶子,我和秋秋出发了。沿着那条通往池塘的路,我们一边走,一边商量着捉萤火虫的事。
萤火虫,属鞘翅目萤科,是体型较小的甲虫类,因尾部发光而得名。它分布全世界,有两千多个品种。
萤火虫不喜欢太阳,它只在晚上出来活动。日落之后的一个小时,是最活跃的时候。我们出发的这个时间点,正合适。路边,有飞舞的萤火虫,这个不好捉。扒开路边的杂草,萤火虫一闪一闪,虽很微弱,但依然照亮了它近旁的那片草叶。捉住一只,放在瓶子里。一直要捉很多只,让瓶子看起来像一盏灯,才罢手。
那时候,乡下没有通电,用煤油灯照明。而煤油,要凭票购买。那么艰难的日子,而萤火虫却自带着一盏灯泡到处飞。我好羡慕它,也越发向往电。
我们捉回来萤火虫,是想借着它的光玩耍。而那亮,是间歇式的,瓶子并不能成一盏灯。
在自然界里,萤火虫是有些仙气的,平时靠喝风饮露过日子,实在太饿了,吃点花粉。它产卵时,就会找一个蜗牛壳借住,并把没有防御能力的蜗牛吃掉。
它的发光,其实是求偶的信号。
雄性萤火虫的腹部有两节发光器,雌性萤火只有一节发光器。一只雄性萤火虫,边飞边间歇性地亮灯和熄灯,一只雌性萤火虫看见了,很喜欢,就亮出一次强灯呼应,表明自己的态度。假若雌性萤火虫不亮灯,雄性萤火虫就会知趣地走开,找其它萤火虫。
萤火虫分为水生和陆生,产出的卵,生成幼虫,经过六次蜕变后,进入虫蛹阶段,最后才能成为一只成虫。成虫的寿命非常短,只有五天左右的成活期。
写萤火虫最好的诗,非杜牧莫属。他在《秋夕》里写道: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确实如此。儿时,那飞着的萤火虫,我们就是这样,拿着蒲扇,轻轻扑过去。
近年来,大量土地开发,大量使用农药,生态植被发生变化,水质污染等等,萤火虫越来越少。
萤火虫是自然的精灵,它的消失,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一种遗憾。所以现在又有很多地方,采用人工饲养的方式,把这一抹从远古走来的萤火留住,吸引大人和孩子前去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