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追求与进步表现。历史上,西方发达国家尽管凭借着文艺复兴、科技进步、制度变革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但严重的贫富分化和不平等一直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无法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明确了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当前,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战略目标,就要继续与时俱进、砥砺前行,系统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系统谋划促进共同富裕的新发展格局。
一、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超越了既有现代化模式和发展理论;既具有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又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底蕴,淬砺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百年奋斗,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创造了人类公正平等发展方向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1. 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优势展示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追求和探索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描绘未来社会的,面对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两极分化问题,马克思指出,未来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1](P200)“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2](P299)同时,“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P42)社会主义现代化条件下的富裕既是涵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共同富裕,也反映了人民对多领域、多方面有机协调的美好生活需求,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渗透、总体均衡的全面富裕。因此,它不仅能实现生产力的发展,还能确保“生产力归人民所有”,从而使阶级和剥削失去其存在的基础而逐步消亡,使共同富裕成为现实。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其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条件下,都不能离开共同富裕这一根本属性。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P373)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中来把握共同富裕,不仅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又从社会生产目的指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其他剥削制度的本质区别。习近平基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6]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持续深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政治决心和态度,也充分表明了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2. 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展示
一个社会目标的提出和发展是有文化积淀的,正如习近平指出,“回顾历史,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5000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是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7](P3)中国人民自古以来一直就有着平等富裕、“天道均平”的期盼。历代农民起义更是几乎都是针对“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状况而以均贫富作为号令的。《诗经·大雅·民劳》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其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反映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近代以来,“小康”逐渐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富裕的探索历程交织在一起。梁启超指出:“‘三世’者,谓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愈改而愈进也。”[8](P198)孙中山先生也认为“国家是人民所公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9](P198)可见,共同富裕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当然,囿于时代限制,这些美好而朴素的愿望在私有制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解决温饱、摆脱贫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承继人民美好生活期盼,坚持公平正义的社会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成功开辟出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3. 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依靠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亿万农民得到了自己应有的土地,充分调动了人民的革命热情和积极性。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明确提出我国共同富裕的目标:“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不是什么今天不晓得明天的事”。[10](P495-496)当然,“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1](P1080)工业化是强国的必由之路,很快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迈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治保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4](P110-111)当然,“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绝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12](P578)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根据国家不同地区实际出发,正确处理不同区域和人们的发展关系,必须首先“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4](P155)而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从而达到共同富裕”的实践思路有力地解放了思想,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理念,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大规模的脱贫攻坚行动使近一亿贫困人口脱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4. 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要求
人类社会进步是不断推进文明的过程,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现代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是超越西方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的现代化文明。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13](P404)资本主义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在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支配下,“两极分化”是西方式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所以,西方式现代化所呈现的文明形态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极则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14](P806)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搞了几百年,但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未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15](P143)与之相反,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建共享的平等合作、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彰显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基于人类文明演进规律与发展方向,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性质不动摇,将共同富裕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又防止两极分化和阶层固化。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西方中心论”,终结了“历史终结论”,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固有弊端,致力于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发展中统筹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安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提供了全新选择。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质,深化了人类现代化的内涵,丰富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意蕴。
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
“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15](P143)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同富裕不等同于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既要求接续与长期的努力,更需要制定与实施具体的阶段性目标。进入新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明确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心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制定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1. 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十四五”时期,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大幅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脱贫攻坚成效举世瞩目的基础上,继续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开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社会生产的不平衡除了表现在区域发展、分配制度、产业结构、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还表现为生产力发展的不充分以及发展方式转变不充分等总量性问题。只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共同富裕建设各方面相协调,才能为实现平衡发展校准方向,为实现充分发展积聚动能。同时,共同富裕对于社会实践主体而言,不仅局限于物质层面,而且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统一的共同富裕。人作为物质实践与精神实践相结合的统一体,内在地将人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通过人的精神、能动作用的发挥,创造性地开展社会实践。这就需要我们以强大的文化自信和坚定的文化自觉为促进个体精神富裕不断拓宽路径、夯实基础、深化引领,全面提升教育扶贫、文化扶贫的教化功能,不断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16](P25)并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民主法治、文化建设、人民生活、人居环境、国家安全、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这八个方面,对未来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作了擘画。这八个方面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安全、国际等各方各面,这些目标任务与共同富裕关系密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解决贫富差距的政治决心和态度,强调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进行考察,要求不断提高政治能力,为有效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2.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在新发展阶段,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这一阶段,需要努力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在高收入阶段继续向前迈进,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并初步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城乡一体化带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改革与创新教育新模式,大力提升整个民族人力资本,变“人口大国”为“资源强国”的同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加快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就业岗位,推动产业转型。通过产业转型拉动就业结构,以生产效率提升改善社会收入,以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形成共同富裕的良好发展态势。也要坚持典型示范和协同推进相统一,通过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深入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不断强调整合资源、统筹力量、集中发力,为我国共同富裕先行先试提供范例范本。
3.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这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对实现共同富裕作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从共同富裕的指标看:首先,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力显著增强,以科技创新和内需拉动为明显特征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强劲,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国民幸福美好生活需要,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更加完善有力,为共同富裕奠定根本的物质保障;其次,区域发展趋于均衡,经济发展表现为更好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基本实现以常住地为基础的公共服务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最后,人民经济生活普遍富足,彻底解决了贫困问题以及返贫问题,收入总量趋于平等,基尼系数缩小在0.3以下,同时人民精神生活普遍富足,所有人的能力都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保障,社会更加和谐繁荣。
三、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精准对策
实现共同富裕,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明确了共同富裕的本质定位、战略安排,而且在生产、分配等各个环节更加明确了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具体对策,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1. 依靠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富裕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没有以质量和效益提升为中心的,运行效率更高、产业结构更合理的高质量发展,就不可能建立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发展仍然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然,“要注重经济发展的普惠性和初次分配的公平性,既注重保障资本参与社会分配获得增值和发展,更注重维护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15](P220)新中国经过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建立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要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当前影响共同富裕的主要因素,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要实现区域、城乡均衡发展以及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提升,不仅需要高速增长把“蛋糕”做大,还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把“蛋糕”做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持续增长。
为此,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第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财富不断增长中促进共同富裕。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牢牢扭住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个战略基点,在“卡脖子”技术上全力攻坚、在基础研究上持续加强,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为共同富裕提供内生动力。第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共同富裕难点仍然在农村,要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方向,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扎实推进以城带乡,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乡村振兴,建立多形式的城乡发展共同体,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收入水平。第三,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习近平指出,“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15](P247)因此,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应在符合各地区实际的情况下,通过发展谋求各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动态平衡,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2. 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推进共同富裕
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下要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构建公正合理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生产决定分配,合理的分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因此,实现共同富裕不仅需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强基赋能,也需要构建公正合理的分配体系,发挥分配制度的激励作用,最广泛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制度,这种所有制在分配制度的表现,就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二者相辅相成,在基本经济制度框架下,效率与公平是有机统一的,只有提高生产效率将蛋糕做大才能在分配环节有更多蛋糕可分,而只有构建合理的分配格局才能保障再生产更高效地进行,不发生两极分化和生产过剩危机。然而,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制约,目前我国中等收入全体规模还不大,并且低收入群体增收存在困难;全社会的收入、财产差距尚未呈现明显的缩小趋势,这些分配领域的问题都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主要障碍。实现共同富裕就要进一步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16](P47)
一是强化初次分配基础性作用,强化持久共享的居民收入增长基础。这既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社会韧性底线。同时也要通过扩大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空间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二是优化再分配机制,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和公平性。要通过税收制度改革,通过降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税赋负担。也要规范收入分配制度,保护劳动要素和要素收入,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规范财富积累机制,通过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加强对高收入的调节。三是发挥第三次分配增量效应。要在加强法定社会保障制度与慈善事业有机衔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慈善组织,使第三次分配具有高效的运行机制与发达的组织载体。同时健全捐赠制度,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完善社会组织投身公益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和个人的慈善捐赠热情。
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整体、系统、协调、规范的制度安排,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高度契合,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客观标志。社会保障作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不但能发挥兜底、保障、惠民的作用,也能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改善民生。作为社会运行的“稳定器”,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舒缓社会压力,打造富有弹性的包容性社会空间,从而为共同富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制度。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既是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结构变化、消费升级的要求,也是满足共同富裕下人民群众需求的主要内容。我国发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将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反贫困、调节收入分配和增进民生福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我们不仅要推动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围绕全覆盖、多层次的目标,健全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也要着力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充分依托和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互联网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深度融合。同时,优化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提升制度质量。持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机制,增强社会救助创新发展活力动力,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改革,建立长期互利保险制度和医养融合型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与此同时,促进共同富裕,不能搞“福利主义”那一套。“福利主义”寄希望于选举一届政府短期内一刀切式同步、同等提高社会福利,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这些“福利主义”的制度架构不可能真正改变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间贫富分化的基本格局。而促进共同富裕要动态统筹、循序渐进。因此,要科学制定公共政策,引领社会共识,通过深化制度改革,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之间统筹协调管理,推动社会保障制度高效协同发展,防止落入“福利主义”陷阱。
(作者简介:韩喜平,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思然,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