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在邓小南老师的带领下,倡导“涵育学术,激活思想”,提出全面理解人文学科的特点,把“传承”放在突出的位置。这里的传承,不仅仅是学科意义上的,是要守住先贤开辟的阵地,更是精神品格上的,是树立典范,勉励后学。我的理解,传承就是要重视学术背后的人,对学脉流传有追溯与敬畏,对学人的品格有温情和敬意。几年来,文研院举办了“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系列活动,都是学人讲学人的故事。我现场听过葛兆光、吴志攀这样的知名学者的讲述,我自己也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很有共鸣。那时候师生之间的心心相印,老先生的风骨与品格,都让人怀念。我觉得北大开展这样的活动,是很有意义的。
说到传承,不同学科会有不同的体会,但背后的道理是相通的。我在北大主持创建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启动“北大理科与中国现当代科技发展历程研究”项目,其目的是搜集北大理科档案文献与历史珍存,回溯北大理科从发生到发展的历史足迹,发掘北大理科学术理念和精神传统。这就是传承。当然,文研院的“传承”活动,有着人文学科独有的魅力。主讲的各位都是从各自求学从教的数十年经历出发,从追随老师问学的点滴细节讲起,刻画了一组生动的北大人的群像。人能弘道,北大学问的精髓正是在这些“大先生”身上,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葛兆光老师说,正是北大教给他什么是真正的学问——是将精细的功夫和有意义的问题结合,是将坚实的史料和宏大的视野结合,是有学术的思想,也是有思想的学术。在北大这样的学府,学术传统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而传承就是自觉地意识到这个伟大的传统,并以极大的责任感终生加以践行,去影响身边的人,尤其是学生。
大学里的传承,最重要是靠师生的纽带。韩愈的名篇《师说》,我们都很熟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至今读来亲切有味。我的体会是,老师不能只满足于自己在学问上的成就,老师对学生是有责任的,这是“传承”对师德要求很高的一面。从段晴老师讲季羡林先生,戴锦华老师讲乐黛云先生,都能深切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这份爱——既包容,又严格。现在让我们担忧的是有一种风气,有的老师忙于科研、出差、讲学,招了一大堆研究生,却舍不得在培养学生上花功夫。还有的老师把学生当作劳动力,让学生做事,功劳都记在自己身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做好师风师德的建设,需要多听听“传承”里的故事,多学学过去的先生们是怎样带学生的。
而在学生方面,需要认识到“传承”的前提是对老师的尊重。我们不能说凡是老师讲授的都是对的,在知识的细节上,学生超越老师的情况比比皆是;但老师的思考,经历了时间的沉淀,是历经人生际遇、时代风云淬炼的产物。吴志攀老师谈到他研究生时师从法学泰斗芮沐先生,芮先生历经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受过很多挫折,经历过的事情太多了,很多事情他都明白,只是没有说破。在中国人身上,学问的评价永远不是工具性的,重要的是学做人。先生们的境界,是需要后学认真揣摩,并在余生的时间里去反复体会的。
以上是我参加文研院“传承”活动的体会。我在现场看到年轻学生被师长们的讲述打动,就感到北大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传承,人类的文明要向前,也需要传承,这些都是我们大家的责任。我希望文研院的“传承”活动能够一如既往地办下去,感染和影响更多的人。
韩启德
2023年3月1日
本书目录
韩启德 / 序
筚路蓝缕,润物耕心
乐黛云 / 师承与梦想
厉以宁 / 我与北大
楼宇烈 / 北大人的品格
叶 朗 / 学问:生命之所在
洪子诚 / 纪念他们的步履:致敬北京大学中文系五位先生
袁 明 / 合力托举我的老师们
韩敏中 / 师承
承前启后,守正创新
段 晴 /“没有新东西,就不用写”
张 鸣 / 校魂与学缘
吴志攀 / 两位老师对我的影响
赵敦华 / 我的北大学缘
韩茂莉 / 历史地理的学术传承
白谦慎 / 老师、同学、社团:我与北大的艺术因缘
戴锦华 / 我的老师:梦想和榜样
葛兆光 / 北大,1980 年代,与我们这代学人
朱良志 / 北大承传的精神
王跃生 / 文脉与底色:我所经历的北大经济学科
周飞舟 / 我的师生缘
孙庆伟 / 学统与师恩
漫漫修远,生生不息
程乐松 / 平静的自觉:传承就是一种坚守
昝 涛 / 指路明灯
贾 妍 / 窗外一塔湖图,门里两河春秋:一场始于北大的远行与回归
孙飞宇 / 行行重行行,碌碌未敢休
陈侃理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陆 胤 /“受业师”和“问学师”
王洪喆 / 问学之路与归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