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我所认识的厉以宁老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417 次 更新时间:2023-04-26 21:45

进入专题: 厉以宁  

姚洋 (进入专栏)  

 

与他同时代的学者一样,厉以宁老师大器晚成,学术影响是快五十岁才开始的。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里,厉老师在北大经济学系的资料室坐冷板凳。但这段艰苦的经历却让他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国外的经济学文献,深入了解现代经济学的面貌。改革开放之后,他成为国内引介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少数人之一。许多稍上年纪的经济学人都还记得当年厉老师和张培刚老师在北大开讲西方经济学的情景,也记得厉老师在办公楼礼堂办讲座、连讲台上都席地坐满人的情景。我1982年进入北大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本科,经济学系是我心向往之的地方,对厉老师更是怀抱敬仰之情。但真正受教于厉老师,还是1986年进入北大管理科学中心(简称管理中心)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

管理中心是厉老师、数学系的陈良琨老师和地理系的王恩涌老师于1985年发起成立的,主任是当时的校长丁石孙,厉老师是副主任,陈良琨老师负责中心的运作。管理中心的初衷是培养管理科学研究方面的人才,但囿于当时的师资,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学硕士项目。当时盛行招研究生班,我们都是作为厉老师的学生招入的,做论文的时候再确定导师。所以,我们对是不是厉老师的学生,还是心怀忐忑的。后来我从国外读书回来,一次见到厉老师,厉老师说:“你还是我的学生呢!”我才释然下来。

我最早接触厉老师对现代经济学的介绍,是在本科阶段读厉老师和秦宛顺老师合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概论》。因为没有经济学的底子,基本上是囫囵吞枣地读,秦老师写的数理推导部分更是没有读,但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还是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这本书1983年首次出版,最后一版是2015年。近四十年来,它是国内许多经济院系本科生的入门读物,影响巨大。

进入管理中心之后,真切感受到厉老师的学术影响。厉老师和刘伟老师为我们合开《社会主义经济学》这门课,两位老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刘伟老师年轻有为,意气风发,讲课极富感染力。厉老师的最大特点是,上课不带笔记,直接在黑板上写板书,条理清晰,留下来就是一个优秀的教案。记得他给我们讲国际贸易,因为涉及多个国家和多种产品,其中的概念非常复杂,常人用数学表达都会觉得费劲,但厉老师用汉语解释这些概念,并转化为严谨的板书,让人叹为观止!

厉老师向来简洁明快,绝不拖泥带水。一段时间里,我是北大社会委员会委员,厉老师是主任。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评职称。厉老师在主持的时候总是言简意赅,告诉陈述者:“你有八分钟时间。”到点马上说:“好了,你的时间到了。”然后问委员们:“大家有什么问题吗?”“没有?好,下一个。”所以,和厉老师开会,一定不会延时。厉老师对别人要求高,对自己也要求高,真正做到了孔子所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有机会多次和厉老师一起参加论坛。厉老师上台之后开场白一般总是说:“我讲xx点。”他说到做到,说讲几点就讲几点,不像一些官员那样,一点下面还有三小点,冗长不堪。而且,厉老师极其守时,会议给多少分钟,就严格讲多少分钟,从不超时。我想,他能做到这一点,一是因为他尊重会议组织者,二是因为他上课养成的精确把握时间的能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北大,如果老师拖堂,学生们会敲饭盘提醒老师吃饭时间到了。一些人讲话总是超时,对比厉老师,真为他们感到汗颜。

在管理中心学习三年,我进入了经济学的大门,打下了中级经济学的基础;在美国学习期间能够较为轻松地应付那里的博士课程,全赖那时候打下的基础。其中,秦宛顺老师的中级微观经济学和朱善利老师的中级宏观经济学的作用最大。秦老师夫妇受厉老师之邀,从数学系到国民经济管理学系教书,他们协助厉老师奠定了北大经济学教育的数理基础。秦老师的微观经济学教程实际上超出了中级的范畴,特别是数学的应用已经接近高级微观经济学的层次。秦老师是河南人,讲话带有河南腔,至今我们同学聚会的时候还会说起他说“海塞加边”行列式时的语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能够用严谨的数学讲授经济学,也就只有厉老师领导下的北大管理中心和国民经济管理系了。我很有幸成为国内较早接受这样严谨教育的一批人。

厉以宁老师以巍巍师表之风影响了中国几代经济学人;他的学生遍及中国政商学三界,泽被天下。作为厉老师的一名没有“入室”的学生,我亦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最后,我抄录厉老师的《鹧鸪天·大学毕业自勉》,以此谨记他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鹧鸪天 大学毕业自勉

溪水清清下石沟,千弯百折不回头。

兼容并蓄终宽阔,若谷虚情鱼自由。

心寂寂,念休休,沉沙无意却成洲。

一生治学当如此,只计耕耘莫问收。

 

进入 姚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厉以宁  

本文责编:editor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235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北大金融评论,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