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什么是中国哲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081 次 更新时间:2023-03-01 19:31

进入专题: 中国哲学  

王杰 (进入专栏)  


两百多年前,黑格尔认为,中国哲学缺少抽象和逻辑。两百年以后,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也说:“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

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什么是中国哲学?

一门智慧之学

两位不同时期的西方思想家按照西方的哲学思维和逻辑推理得出了中国没有哲学的结论。由此引发了前段时间中国学术界一个一直在争论的问题,就是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显而易见,西方哲学模式并不是评价一个民族有没有哲学思想的唯一尺度和标准。如果说哲学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集中体现和智慧结晶,那么,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独特的哲学思想。因此,中国不但有哲学,而且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门智慧之学。

中国哲学包括传统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其中,传统哲学最能体现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和精神,并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教育、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此处所讲的中国哲学,主要是指传统哲学。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代先哲们就创立了独特的哲学思维模式。《周易》所体现出的辩证思维模式,创立了各具特色的哲学理论体系;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则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了高度抽象的哲学思维阶段。

智慧乃中国哲学之母。学习中国哲学,一是把握其思想内容和方法,二是体悟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智慧。智慧是浓缩了的思想,是思想的升华,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如果以功利世俗工具的眼光看待中国哲学,则大谬矣。

中国哲学表面上看起来枯燥难懂,抽象无用,其实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高超智慧,蕴含着无穷的哲理,处处闪耀着思想的光辉,是一种真正的智慧之学。它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认识自然,如何洞悉社会,如何面对人生。说到底,它是要告诉人们一种方法,让人们拥有一个智慧的头脑。

智慧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又确实决定着一个人思想认识的高低和行为的方式。中国哲学就是智慧之学,中国哲学几千年的发展,留下了中华民族一串串智慧的印记。中国哲学的智慧往往是超时空的,没有国界的,具有普世价值,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和无形资产。

当今西方社会,已经表现出了对中国哲学的极大兴趣,曾经在西方社会持续时间长达两百年的“中国热”再次出现。西方社会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了古老的东方,转向了中国哲学和文化,就是希望从中汲取丰富的智慧和养分,以达到与西方文化互补的目的。

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和范畴

任何一个哲学体系必然都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判断(命题)、推理组成的思想体系,中国传统哲学也不例外。中国传统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构筑了一个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的哲学范畴体系。这一范畴体系是中国传统哲学在自身内在逻辑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中华民族理论思维和认识外部世界水平逐渐深化的过程。

这些范畴体系可概况为五个方面:一是宇宙论方面的范畴,如天人、天道、乾坤、阴阳、五行、理气、道器、无极、太极等;二是本体论方面的范畴,如有无、体用、一多、本末、动静、形神、因果、虚实等;三是知识论方面的范畴,如知行、能所、言意、名实等;四是社会政治历史方面的范畴,如王霸、义利、理势、理欲等;五是人生道德方面的范畴,如仁、义、礼、智、信、诚、心、性、情、欲等。这些概念和范畴凝结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是伟大的思想宝库。

在中国传统哲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概念和范畴被不断地运用、充实、丰富,并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內容,使中国传统哲学具有了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特点。

如今,这些概念大部分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阴阳、五行学说仍是中医理论的最主要概念,一些成语、俗语仍是人们常用的语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是当今社会大力提倡的传统美德。

因此,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今天的社会,仍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中国哲学定会大放光彩。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

1.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中国传统哲学是天人合一之学

在传统哲学看来,天、地、人、物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立的系统,而是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同处于一个充满生机的生命洪流之中。因此,传统哲学一开始就把认知的视角放在天人关系上。

在中国古代,几乎所有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都关注和探讨了天人合一问题,董仲舒提出了“天人相与”说,司马迁提出了“究天人之际”说,张载、王夫之提出了“天人一气”说,朱熹提出了“天人一理”说,陆象山、王阳明提出了“天人一心”说,等等。可见,在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问题始终是被中国哲学家看作最重要的哲学问题。

2.从人与社会群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哲学是人际和谐之学

中国传统社会是建构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因此,如何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大问题。

中国传统哲学是在肯定等级制度合理的前提下提倡人际关系的和谐。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这一等级秩序中,每个社会成员都各尽其职、各安其位。作为国家来说,在财富分配方面要尽量做到平均,使各利益集团之间不至于发生大的矛盾冲突。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儒家的社会理想,也是儒家社会伦理的主张。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际和谐往往是建立在少数人统治多数人基础上的,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的,是群体本位而不是个人本位,而现代社会则是建立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从人的身与心(形与神)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哲学是身心(形神)平衡之学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人是整体的存在,是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统一,如果把精神和肉体分离和对立起来,要么追求精神的幸福,要么追求肉体的快乐,就不是完整的生命或人生。

因此,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的生命的尊重,首先体现在对身心关系或神形关系的关注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形)是心(神)的基础,二是在承认身心统一、神形不离思想的基础上,强调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都要重视修身和正心,因为在一个社会系统中,人的身心平衡是一切和谐平衡的基础。

传统哲学就是要在各种名缰利锁的诱惑包围下,使人能够超越外在的诱惑,回归到自我,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以达到性命双修、神形俱养、身心并育的目的,这一特征在传统养生学、中医学、音乐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4.从人的道德修养与外在事功的关系看,中国传统哲学是内圣外王之学

什么是内圣?内圣就是一套道德修养功夫。什么是外王?外王就是要让人的这套功夫发挥作用,用来治国平天下。在传统哲学看来,内圣是非常重要的,内圣是基础。但光讲内圣还不够,内圣只是局限于个人,内圣还要转化为外王,转化为事功,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以平治天下为己任。

如果说古希腊哲学要靠苏格拉底才把哲学从天上带回了人间,那么中国哲学则是从人间逐渐向天上延伸,但始终没有离开人间。

中国传统哲学的各家各派均以内圣外王作为人格设计的基本架构和理想目标,除了儒家外,墨家、法家的“内圣”都注重道德修养,其“外王”则是指建功立业。道家、佛教的“内圣”是追求一种超越而自由的精神境界,其“外王”则是指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

5.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中国传统哲学是知行合一之学

在中国哲学史上,“知”一般说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通过与外界对象和事物的接触而获得的知识,是认识之知;一是作为道德行为的知识,是德性之知。这里所说的知,主要是指德性之知。所谓“行”,也不是人们所说的社会实践,而主要是指个人的道德践履。因此,这里的知行主要是指人的德性之知和道德践履,是与内圣外王之道密切联系的一个问题。这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与西方哲学是迥然不同的。

知行合一是由天人合一推演而来,它阐明的是做人的学问。一个人知了就要去行,不能知归知,行归行,把知行分作两截。它所追求的是通过反省自身,在道德修养上下功夫,通过一系列的自我砥砺过程,如立志乐道,克己内省,意志磨砺,自强不息,使个人在道德上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也就是达到圣人、理想人格的境界。

6.从经典原著与思想体系的关系看,中国传统哲学是经典诠释之学

中国哲学的思想大厦是建构在对经典诠释的基础之上的,这种现象就是中国哲学的同心圆现象。也就是说,不同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都是通过对已有经典如《四书》《五经》《老子》《庄子》等的注疏、诠释来阐发自己的思想。

由于诠释者对经典的不同理解,于是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思想体系,这种注疏阐发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因此,中国传统哲学基本上都是围绕先秦时期的各种经典及提出的概念、命题来进行的。这种“郢书燕说”式的思想拓展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得以丰富和发展的主要途径。

中国经典诠释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述而不作”“以述为作”,其诠释准则就是“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中国经典诠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四库全书中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文献是解经之作,可以说,在两千年中,中华民族的知识精英们集中智慧用力于经典的诠释。

中国哲学丰富多彩、思想深刻,它所关注和探讨的都是人类在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和必须解决的一些不能回避和无法回避的大问题。因此,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相比,中国哲学不但毫不逊色,并且保持着更旺盛的生命力,是生命之学、智慧之学。绵延数千年而未中断的中国哲学,在世界思想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特现象。



进入 王杰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哲学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113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