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本质要求进行了全面阐发,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出重大贡献。
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一以贯之坚持实现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同时深刻认识到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走好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内涵和特征决定了在很多方面要超越西方老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进一步标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明确战略安排和目标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擘画,明确提出战略安排,科学谋划目标体系。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战略安排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比原来提前了15年,战略目标上增加了“美丽”这一代表生态文明的内容,使现代化的内涵更加全面。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时,再次强调了这个分两步走的总的战略安排。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历史方位维度看,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的发展过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踏上新征程,我们要有效凝聚各方面力量聚焦这一中心任务踔厉奋发、团结奋斗。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进行了展望。如:突出强调科技的战略支撑作用,提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重视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基于对“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的认识和把握,提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的目标;等等。同时,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进行具体部署。
深化对本质规定性的认识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既体现在创造新的伟大实践成果上,也体现在理论创新上,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本质要求的规律性认识。
从认识论维度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发挥决定性作用。从中国推进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可以清楚看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超大市场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有效应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和严峻挑战。
从实践论维度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涵盖党的领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演进路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五个重大原则”具有总体性、方向性、统摄性的意涵,对于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指导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