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逻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19 次 更新时间:2023-01-19 23:20

进入专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  

史志钦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国协调与世界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有效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变化,中国一直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对外交往,并通过自身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方面,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力量的壮大,主动分享自身发展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维护联合国权威,坚持以谈判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面对霸权主义、强权主义以及冷战思维,勇于斗争,坚决反对以任何形式干涉别国内政,始终维护公平与正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动选择。随着综合国力逐渐上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效显著,逐渐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由此也对中国外交提出了更高且更为明确的目标要求。作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蕴含着对话协商、共建共享等中国传统智慧,又呈现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等全人类共同价值。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已获得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现阶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全球大部分国家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抓手,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重要助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弘扬和落实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具体实践。“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承认的共同价值观,超越了种族、民族、阶级甚至国家,也是全人类能够团结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根本原因。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始终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地位;始终提倡国际事务民主化,各国不论大小、不论强弱,提出的意见都应受到同等的重视;始终遵循“对事不对人”,以事情的是非曲直做决策,推动国际法治,维护全球秩序的公平与正义;始终推动以及支持全球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打造自由流动的全球市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涵。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是中国全体人民的现代化,也是通过自身的和平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的正向力量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西方国家依靠侵略扩张实现崛起和“国强必霸”的老路,为世界提供了一条通向现代化的全新发展道路,为人类整体发展提供正向驱动力。伴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各国已经成为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涵,是中国以自身发展经验为基础、以全世界的共同价值为原则,为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有别于西方发展道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为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国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解决四大赤字、推动全球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的具体方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有力回击“中国威胁论”的同时,也阐明了中国发展强大后如何处理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了中国一以贯之的外交思路,继续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发展中国家发展,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受世界各国认可的准则;另一方面,中国在作出永不称霸承诺的基础上,再次明确了中国实力的增长是和平与发展力量的增长,中国的发展将永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正向贡献。


作者:史志钦 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博导


    进入专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018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